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的始自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黄宇 杨向军 +3 位作者 林刚 邱建平 张建军 林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80-2283,共4页
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 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C2B、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常规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B、D2B时间显著缩短(100.3 min vs.145.6 min;77.1 min vs.115.4 min,均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较低(5.0%vs.15.7%,P<0.05),随访期间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通道组(均P<0.05)。结论:优化的绿色通道模式可显著缩短FMC2B、D2B时间,并改善近、远期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救绿色通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 就诊-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庆荣 毛春节 +1 位作者 曹云云 林碎钗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经常规流程接受治疗),2014年6-1...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经常规流程接受治疗),2014年6-12月的98例患者为观察组(经急诊绿色通道接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8.91±12.75)和(90.17±29.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P<0.01);观察组抢救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95%),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有效缩短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绿色通道 急性心肌梗死 入院至首次扩张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流程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丽萍 陆丽娟 黄丽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流程优化实施与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先后将急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救治... 目的 探讨基于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流程优化实施与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先后将急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救治,观察组应用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对工作系统进行优化并实施。比较两组重要救治节点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显著缩短、达标率显著提高;初步诊断至启动导管室时间、启动导管室至知情同意签字时间、知情同意至患者到达导管室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 基于面向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优化工作系统可促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高效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首次医疗接触 扩张 面向患者安全的系统工程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