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投资与首次公开募股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 被引量:11
1
作者 索玲玲 杨克智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7-55,共9页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不断成熟与发展,风险投资在我国首次公开募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经营目标和行为对我国首次公开募股公司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以2010年11月12日之前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采用非参数...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不断成熟与发展,风险投资在我国首次公开募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经营目标和行为对我国首次公开募股公司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以2010年11月12日之前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多元回归进行的分析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时存在盈余管理现象,风险资本持股并不能减少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时盈余管理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资本 创业板 首次公开募股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审核问题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房静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17-121,共5页
专业投资机构及市场是检验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主要负责方,然而,我国当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为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及市场有序运转,证监会承担了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考核工作,负责把关上市门槛担任“看门人”职责。基于... 专业投资机构及市场是检验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主要负责方,然而,我国当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为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及市场有序运转,证监会承担了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考核工作,负责把关上市门槛担任“看门人”职责。基于此,文章明确了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审核的目的及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案例分析的方式逐一罗列持续盈利能力审核的关注点,并对比分析了因持续盈利能力被否二次上市公司与普通同期上市公司的盈利指标,表明证监会对持续盈利能力的审核基本符合现实且卓有成效,最后依照审核重点提出了相关建议,以辅助谋求上市公司提高过会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盈利能力 首次公开募股 审核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首次公开募股定价监管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庞惠文 李岁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1-164,共4页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完善的IPO定价监管体系关系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也关系着我国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本文对IPO定价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认为我国新股抑价...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完善的IPO定价监管体系关系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也关系着我国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本文对IPO定价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认为我国新股抑价率远超发达国家,现有的定价机制缺少与二级市场的关联,致使一、二级市场在定价时脱轨。此外,当前的发行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投机行为,政府在监管中分工不明确,自动定价机制被政府监管过度干涉,监管漏洞又导致信息披露缺乏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募股 企业融资 定价监管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募股权投资主导IPO:行为逻辑与策略选择——基于高特佳控股博雅生物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泽将 马静 胡子木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77,共10页
选择高特佳控股博雅生物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求私募股权投资选择主导企业IPO背后的行为逻辑和策略选择。研究发现,绝对控制权不仅可以改变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对控制权劣势,而且会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足够的激励以改善公司治理和企业业绩,... 选择高特佳控股博雅生物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求私募股权投资选择主导企业IPO背后的行为逻辑和策略选择。研究发现,绝对控制权不仅可以改变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对控制权劣势,而且会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足够的激励以改善公司治理和企业业绩,进而实现快速IPO目标。待IPO完成后,源于资产重组将会实现更为广泛的经济利益,此时选择继续持有股份、进行资本市场运作已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占优策略选择。因此,研究认为选择IPO前控股、IPO后长期持有股份是中国情境下私募股权投资的另一重要盈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投资 首次公开募股 IPO 控制权 公司治理 资产重组 盈利模式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入股与IPO前后盈余管理行为——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9
5
作者 秦珞涵 郑建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文献研究表明,PE入股是企业盈余管理重要触发因素。本文选取了中国4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PE入股、背景、声誉、减持等变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IPO前,PE入股会增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额度... 文献研究表明,PE入股是企业盈余管理重要触发因素。本文选取了中国4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PE入股、背景、声誉、减持等变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IPO前,PE入股会增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额度,对应计盈余管理却没有显著影响。同样的,长期PE及PE声誉变量对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作用,但这一作用在应计盈余管理上未能体现;IPO后,PE入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再显著,但长期PE与PE声誉变量仍然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投资(PE) 盈余管理 首次公开募股(I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配售股东的投资行为和最优减持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珠明 张天舒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9-670,共12页
研究IPO周期中战略配售股东的投资行为及减持策略.利用实物期权博弈论,给出了有战略配售股东投资的IPO均衡定价和最优时机的解析式,及风险规避型战略配售股东的最优减持策略.研究表明:战略配售股东最优投资决策受宏观经济、企业资本、... 研究IPO周期中战略配售股东的投资行为及减持策略.利用实物期权博弈论,给出了有战略配售股东投资的IPO均衡定价和最优时机的解析式,及风险规避型战略配售股东的最优减持策略.研究表明:战略配售股东最优投资决策受宏观经济、企业资本、行业成长性与波动性等九个要素的影响.最优减持策略基本都是逐次加大;减持的有利时机是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在市场偏弱的情况下,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等待市场转好,或者用更少的步骤完成减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配售 首次公开募股 实物期权博弈论 价格冲击 最优减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斯夫公司制定新的公司战略
7
作者 王铃(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4,共1页
巴斯夫公司正计划改变其公司架构,在其认为核心的业务与针对特定行业的“独立”业务之间划分出更明确的界限,并准备分拆其农业解决方案业务。它的新企业战略包括为其业务定义明确的投资组合,区分独立业务和核心业务。该公司希望在2027... 巴斯夫公司正计划改变其公司架构,在其认为核心的业务与针对特定行业的“独立”业务之间划分出更明确的界限,并准备分拆其农业解决方案业务。它的新企业战略包括为其业务定义明确的投资组合,区分独立业务和核心业务。该公司希望在2027年之前完成农业解决方案业务的分拆,并为该部门可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做准备。 巴西油漆和涂料资产预计也将被剥离,目前正在为剥离做准备。该公司的化学品、工业解决方案、材料、营养与护理部门已被确定为核心业务。环境催化剂和金属解决方案、涂料、农业解决方案、电池材料将被分类为独立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夫公司 投资组合 特定行业 首次公开募股 电池材料 IPO 核心业务 分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斯夫公司制定新的公司战略
8
作者 王铃(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129,共1页
巴斯夫公司正计划改变其公司架构,在其认为核心的业务与针对特定行业的“独立”业务之间划分出更明确的界限,并准备分拆其农业解决方案业务。它的新企业战略包括为其业务定义明确的投资组合,区分独立业务和核心业务。该公司希望在2027... 巴斯夫公司正计划改变其公司架构,在其认为核心的业务与针对特定行业的“独立”业务之间划分出更明确的界限,并准备分拆其农业解决方案业务。它的新企业战略包括为其业务定义明确的投资组合,区分独立业务和核心业务。该公司希望在2027年之前完成农业解决方案业务的分拆,并为该部门可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做准备。巴西油漆和涂料资产预计也将被剥离,目前正在为剥离做准备。该公司的化学品、工业解决方案、材料、营养与护理部门已被确定为核心业务。环境催化剂和金属解决方案、涂料、农业解决方案、电池材料将被分类为独立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夫公司 首次公开募股 新公司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砖四国股市融资额超过欧美
9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28,共1页
《日本经济新闻》2010年12月7日报道,2010年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企业在股市募集的资金额有望超过美国和欧洲企业。据统计,1至11月四国企业通过股市共募资21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倍,而1至11月美国企业从股市... 《日本经济新闻》2010年12月7日报道,2010年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企业在股市募集的资金额有望超过美国和欧洲企业。据统计,1至11月四国企业通过股市共募资21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倍,而1至11月美国企业从股市募集了1659亿美元,欧洲企业仅筹得1522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新兴国家企业和金融机构首次公开募股(IPO)以及再融资速度的加快。除了企业资全需求旺盛的原因之外,国际投资者纷纷把目光转向新兴国家也为这些国家的企业提供了资金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融资 金砖四国 《日本经济新闻》 欧洲企业 2010年 欧美 首次公开募股 新兴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IPO前“清仓式”分红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自由现金流视角下威邦运动的案例分析
10
作者 孙丽斌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6-132,共7页
近年来,拟上市公司IPO前“清仓式”分红现象引发了资本市场各方的关注,证监会陆续发文规范拟上市企业上市前“清仓式”分红行为。文章基于案例研究法,以威邦运动为例,通过梳理威邦运动的IPO历程及其“清仓式”分红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近年来,拟上市公司IPO前“清仓式”分红现象引发了资本市场各方的关注,证监会陆续发文规范拟上市企业上市前“清仓式”分红行为。文章基于案例研究法,以威邦运动为例,通过梳理威邦运动的IPO历程及其“清仓式”分红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发现威邦运动IPO前突击采取“清仓式”分红的主要动机是实际控制人为了避免分享前期收益和利润摊薄,反映出拟IPO企业“清仓式”分红具有分红与募资内在逻辑矛盾、红利分配不公平等特点,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企业分红需要综合考虑的主要因素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符合监管要求等,从理论层面强调了自由现金流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首次公开募股 自由现金流 “清仓式”分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后业绩变脸与真实盈余管理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顾鸣润 田存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4-167,共4页
文章旨在提供我国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募股公司在进行应计盈余管理活动的同时也进行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并进一步分析IPO公司进行过多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是否会对公司上市后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的经济影响。
关键词 首次公开募股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新闻出版企业跨行业、跨地域兼并重组 被引量:4
12
作者 莫梅锋 谌乐乐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加快优势大型新闻出版企业跨行业、跨地域兼并和重组步伐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实施新闻出版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转变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或借壳上市场等资本运作... 加快优势大型新闻出版企业跨行业、跨地域兼并和重组步伐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实施新闻出版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更是转变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或借壳上市场等资本运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出版业 兼并重组 出版企业 跨行业 跨地域 首次公开募股 出版业发展 强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乐观、媒体报道与IPO定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成林 曹国华 林川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76,共11页
运用百度搜索引擎和2009~2016年中国A股1429家IPO公司的数据,从媒体报道动因的视角研究了管理者的过度乐观对IPO首日抑价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公司IPO过程中,过度乐观的管理者容易高估企业价值,更愿意主动向市场其他参与者释放信息... 运用百度搜索引擎和2009~2016年中国A股1429家IPO公司的数据,从媒体报道动因的视角研究了管理者的过度乐观对IPO首日抑价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公司IPO过程中,过度乐观的管理者容易高估企业价值,更愿意主动向市场其他参与者释放信息,导致更高的媒体公关费用支出,并吸引更多的媒体报道。管理者过度乐观吸引媒体报道的行为在整体上有助于减弱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抑制IPO首日抑价率,并在媒体报道贫乏时表现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乐观 媒体报道 信息不对称 首次公开募股抑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企业上市之路要走好哪几步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晓彦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6,共2页
对于出版业而言,"资本运作"是刚刚过去的2007年的热门话题之一。这一年,出版业跨区域、跨行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深圳发行集团与海天出版社、江西出版集团与和平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江苏发行... 对于出版业而言,"资本运作"是刚刚过去的2007年的热门话题之一。这一年,出版业跨区域、跨行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深圳发行集团与海天出版社、江西出版集团与和平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江苏发行集团与海南新华书店等兼并重组已经正式开始或进入战略准备。与此同时,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出版传媒先后挂牌上市。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正在通过产权多元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与社会资本的逐步融合。资本运作加速了出版资源的融合,成为大型出版集团迅速集聚实力的重要手段。我国著名的战略咨询专家王明夫先生认为,资本运作将左右出版业未来发展趋势。资本运作的本质在于企业自身的市场化和用市场化的手段发展企业。那么,资本运作对于出版业的意义是什么,我国出版业资本运作的特点和问题是什么,如何规避资本运作的风险,本刊诚邀出版界、金融界、理论界专家学者,为我们开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上市 出版业 经营性资产 传媒企业 IPO方式 首次公开募股 整体上市 资本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预科班”有用吗?——来自新三板转板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建梅 罗党论 黄俊钦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8,共13页
新三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高挂牌及上市企业质量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以2014—2021年期间在A股首次公开募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把有新三板挂牌经历的公司作为“预科班”企业,比较研究“预科... 新三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高挂牌及上市企业质量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以2014—2021年期间在A股首次公开募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把有新三板挂牌经历的公司作为“预科班”企业,比较研究“预科班”企业与非“预科班”企业在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后的表现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预科班”企业上市首日公开募股溢价显著高于非“预科班”企业,平均差距达43个百分点;第二,“预科班”企业上市一年后的业绩优于非“预科班”企业,非“预科班”企业在公开募股上市后业绩整体出现下滑,但“预科班”企业业绩则相对保持稳定;第三,“预科班”企业上市后财务稳健性要强于非“预科班”企业。上述研究结果证实了在新三板挂牌的“预科班”经历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为此,应进一步发挥好新三板作为企业上市“预科班”的功能,加强新三板市场的机制建设,畅通新三板与主板之间的转板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 新三板 转板上市 首次公开募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市公司IPO前后的业绩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奇山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68,共1页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前后业绩的变化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时机选择、利润操纵及代理问题都对公司的业绩变化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业绩变化 上市公司 IPO 影响因素 首次公开募股 代理问题 利润操纵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IPO定价多因素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3期8347-8351,共5页
该文以2002年到2010年3月在上交所A股市场发行上市的传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比较研究了对两类企业IPO定价有显著影响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两类企业IPO定价多因素模型。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偿债... 该文以2002年到2010年3月在上交所A股市场发行上市的传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比较研究了对两类企业IPO定价有显著影响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两类企业IPO定价多因素模型。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优于传统企业;传统企业的周转能力优于高新技术企业。IPO定价多因素模型表明,对传统企业IPO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每股收益、发行股份和GDP增长率;对高新技术企业IPO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每股收益、GDP增长率、发行股份以及持有大专以上文凭人数占总劳动力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PO)定价 多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Spotify为例分析直接上市方式的优劣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天昊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6期106-108,共3页
文章将以Spotify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为例,列举传统IPO方式和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方式的区别,分析直接上市方式的优劣势,及适合直接上市方式的公司特征,可作为国内股票市场发行制度改革方式和公司上市方式选择的参考。总体来说,... 文章将以Spotify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为例,列举传统IPO方式和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方式的区别,分析直接上市方式的优劣势,及适合直接上市方式的公司特征,可作为国内股票市场发行制度改革方式和公司上市方式选择的参考。总体来说,公司采用直接上市方式可对发行价格有更大的掌控力,并且可以节省承销费用、也没有上市前股东的限售条款。由于科技类公司公众知名度高,潜在投资者数量多,并且引进风险投资时融资条款中经常会对上市时间作承诺,科技类公司采用直接上市方式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ify 直接上市 发行制改革 首次公开募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知识
19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36,共1页
我国出版企业融资途径——IPOIPO即首次公开募股,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我国出版(传媒)企业IPO上市可谓风起云涌。既赛迪传媒、北青传媒(2004)、四川新华文轩(2007)、... 我国出版企业融资途径——IPOIPO即首次公开募股,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我国出版(传媒)企业IPO上市可谓风起云涌。既赛迪传媒、北青传媒(2004)、四川新华文轩(2007)、辽宁出版传媒(2007)、时代出版(2008)、皖新传媒(2008)等出版(传媒)企业IPO之后,2009年以来,新闻出版企业上市就进入资本市场再掀高潮并出现了多种创新方式,如凤凰股份选择性注入资产、中原出版、江西出版、长江出版借壳上市,南方报业借壳上市,浙报控股资产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募股 出版企业 赛迪传媒 知识 企业上市 借壳上市 资产置换 证券交易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证监会拟加强IPO监管
20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3-103,共1页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近日公布了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交易监管新规的咨询意见总结。新规包括,如果拟上市公司在募股说明书中进行不实陈述,保荐人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新规,如果IPO交易的牵头行在明知...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近日公布了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交易监管新规的咨询意见总结。新规包括,如果拟上市公司在募股说明书中进行不实陈述,保荐人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新规,如果IPO交易的牵头行在明知或罔顾后果的情况下批准所保荐公司的含有失实陈述的募股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证监会 交易监管 IPO 首次公开募股 拟上市公司 不实陈述 监察委员会 咨询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