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次刈割对黄土高原豆科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
-
作者
张馨元
杨天辉
王文军
李岚
兰剑
侯扶江
-
机构
兰州大学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宁夏大学林业与草业学院
-
出处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3-1171,共9页
-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重点研发计划(2021NXLCZDYF01)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7R50)
兰州市科研基金资助兰州大学项目(GRCZC2021001)共同资助。
-
文摘
为评估多次刈割对豆科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在黄土高原选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和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 L.)3种豆科牧草开展2年田间试验,分析多次刈割对牧草饲草食物当量、品质及时空稳定性的影响,评价牧草产量与品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再生速率于101.3~114.6天达到峰值,红三叶于99.8~103.7天达到峰值,白三叶于86.7~113.9天达到最大;紫花苜蓿的饲草食物当量最高,其饲草食物当量的产量在81~106天达到最大;氮含量时间稳定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P<0.05);草产量空间稳定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P<0.05);3种豆科牧草氮含量随牧草产量的增加呈负幂函数递减趋势,牧草产量大约在600 kg·hm^(-2)之后,牧草产量与氮含量耦合;≥0℃积温是牧草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预测因子。本研究建立了牧草生长时间对牧草再生速率的预测模型和牧草产量对牧草氮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这些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可为黄土高原豆科牧草的生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栽培草地
多次刈割
豆科牧草
产草量
牧草品质
饲草食物当量
-
Keywords
Cultivate grassland
Multiple mowing
Legume forage
Forage yield
Forage quality
Food equivalent unit
-
分类号
S54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