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新区灌区粮饲兼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薛莲 谢成俊 +4 位作者 张芮 薛亮 张鹏 闫宗芳 陈延明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87-290,共4页
为加快兰州新区粮改饲项目实施进度,推动寒旱区灌区农业“以养带种、种养结合、农牧互促”的循环发展,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经多年试验示范,从播前准备、播期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兰州新区... 为加快兰州新区粮改饲项目实施进度,推动寒旱区灌区农业“以养带种、种养结合、农牧互促”的循环发展,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经多年试验示范,从播前准备、播期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兰州新区灌区粮饲兼用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以期为提升当地粮饲兼用玉米生产水平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兰州新区 灌区 栽培技术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在临夏州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适应性分析
2
作者 马回真 郭青范 +2 位作者 马文 马玉儒 韩东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5期84-87,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临夏州种植的优质、高产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以近年来选育出的18个高产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广河县开展田间品比试验,对参试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物候期、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为筛选出适宜临夏州种植的优质、高产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以近年来选育出的18个高产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广河县开展田间品比试验,对参试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物候期、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金凯7192、RF699、豫单1851、金凯10号、君泰1608可以作为临夏州粮饲兼用玉米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适宜在临夏州广河县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同时对参试的18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发现,粮饲兼用玉米穗越长则行粒数越多、穗越粗则穗行数也相对较多,在百粒重较高的情况下籽粒产量相对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农艺性状 生物产量 适应性分析 临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川单99
3
作者 兰海 向勇 +2 位作者 李芦江 韦如俊 夏超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期22-22,共1页
川单99是四川农业大学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是目前西南地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已经成为西南地区及南方地区新一轮玉米品种更替的标杆性品种。2021年通过了普通玉米西南中低海拔组和青储玉... 川单99是四川农业大学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是目前西南地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已经成为西南地区及南方地区新一轮玉米品种更替的标杆性品种。2021年通过了普通玉米西南中低海拔组和青储玉米西南组国家品种审定,2022年通过了青储玉米黄淮海夏播组国家品种初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研究所 品种审定 广西农业科学院 品种更替 玉米品种 四川农业大学 兼用玉米新品种 普通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粮饲兼用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边金霞 王平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3-20,共8页
为了实现旱作区化肥减量增效的可行性,研究化肥配施有机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9—2020年,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金凯5号’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CK)、单施商品有机肥(T_(1))、单施化肥(T_(2)常规用量)、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T_(3)... 为了实现旱作区化肥减量增效的可行性,研究化肥配施有机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9—2020年,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金凯5号’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CK)、单施商品有机肥(T_(1))、单施化肥(T_(2)常规用量)、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T_(3))、化肥减量15%配施有机肥(T_(4))及化肥减量30%配施有机肥(T_(5))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2年各施肥处理与CK相比,施肥均能促进玉米生长,显著增加营养器官干物质累积量,提高玉米产量肥料农学效率与偏肥生产力,对生长与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T_(3)>T_(4)>T_(5)>T_(2)>T_(1)>CK。其中,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T_(4)、T_(5))与单施化肥(T_(2))相比,增加玉米株高0.24%~3.12%,穗位高增加0.28%~3.27%,叶面积指数增加2.36%~8.91%,不同生育期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增加4.14%~24.40%,玉米产量增加4.38%~11.2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9.06%~13.20%,氮、磷、钾肥力农学效率提高0.44%~24.80%。综上所述,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显著促进玉米生长与提高玉米产量,即便化肥减量30%(T_(5))也不会对玉米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肥料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是旱作区玉米一种节肥增效的施肥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兼用玉米 化肥 有机肥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胜丰16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雪平 崔英 +7 位作者 曹福中 苏建军 张静春 常国有 姬敏嘉 杨杰 李笑尘 孙宇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5期166-168,182,共4页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胜丰162是鄂尔多斯市胜丰种业有限公司以HN138为母本、HB2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9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具有高产、优质、广适的特点。本文作者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该品种...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胜丰162是鄂尔多斯市胜丰种业有限公司以HN138为母本、HB2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9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具有高产、优质、广适的特点。本文作者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该品种的生产推广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品种 胜丰162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平川区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6
作者 吕锦荟 胡福平 冯朝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7期36-40,共5页
本试验在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引进11个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旨在筛选适合在当地种植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为发展粮饲兼用玉米产业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金凯3号、甘玉23在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本试验在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引进11个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旨在筛选适合在当地种植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为发展粮饲兼用玉米产业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金凯3号、甘玉23在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籽粒产量分别为11568.75kg/hm^(2)、10 903.05kg/hm^(2),生物产量分别为118 546.35kg/hm^(2)、116 359.65 kg/hm^(2),可作为粮饲兼用玉米在白银市平川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新品种 品种比较 白银市平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粮饲兼用玉米群体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国胜 薛吉全 +2 位作者 张仁和 路海东 邰书静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63-67,共5页
通过粮饲兼用玉Zea mays米陕单310在施氮总量为225.0 kg/hm2的条件下,采用3个施氮时期(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的不同施氮比例的7种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0∶10∶0和0∶5∶5的注重中、后期施氮的后重式施氮运筹方式对玉米构建... 通过粮饲兼用玉Zea mays米陕单310在施氮总量为225.0 kg/hm2的条件下,采用3个施氮时期(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的不同施氮比例的7种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0∶10∶0和0∶5∶5的注重中、后期施氮的后重式施氮运筹方式对玉米构建较大的合理叶面积指数和良好的叶系结构效果显著,其花后干物质生产速率高,成熟期干物质尤其是籽粒部分的干物质积累量大,饲用可消化养分产量高,可显著改善群体质量、提高饲用产量和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兼用玉米 群体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饲兼用型玉米全株饲用营养价值及其调控 被引量:36
8
作者 朱霞 杨文钰 任万君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92-98,共7页
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和燎原青贮玉米2号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旨在筛选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适宜的种植... 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和燎原青贮玉米2号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旨在筛选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收获时期.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较高,其中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27 500株/hm2;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青贮饲料的适宜收获时间与作为粮食收获籽粒的时间一致,抽丝后35~42 d左右收获,新青2号在抽丝后28 d收获可获得最佳的青贮玉米饲料价值,在抽丝后35 d收获可获得较高的粮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用营养价值 种植密度 收获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光合性能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立军 刘景辉 +2 位作者 焦立新 郭顺美 庞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6,共5页
对5个不同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光合性能指标变化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出苗后69~109d),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期长短及后期下降速... 对5个不同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光合性能指标变化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出苗后69~109d),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期长短及后期下降速度因品种而异。不同生育阶段光合势均以中晚熟品种较高,早熟品种较低。品种间群体生长率变化的差异主要在散粉期之后。相对生长率随生育进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净同化率以拔节期最大,且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叶片比叶重在大喇叭口期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鲜、干草产量与小喇叭口期和灌浆期的群体生长率(CGR)、相对生长率(RGR)、净同化率(NAR)均旱显著正相关。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金稷3号和承3359叶面积高值持续期长,总光合势高,CGR、NAR和RGR均较高,生物产量居前,在呼和浩特地区表现出较好的生态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光合性能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莉 梁维维 +4 位作者 张荟荟 兰吉勇 李学森 柯梅 张学洲 《草食家畜》 2020年第5期34-40,共7页
【目的】为明确新疆区粮饲兼用玉米各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及籽实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客观评价各农艺性状对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的实际贡献作用。【方法】本研究选用14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对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 【目的】为明确新疆区粮饲兼用玉米各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及籽实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客观评价各农艺性状对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的实际贡献作用。【方法】本研究选用14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对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生物产量与叶片(0.766**)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0.661*)、绿叶(0.636*)和穗长(0.658*)呈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与茎粗(0.834**)、叶片(0.695**)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数(1.5034)对生物产量的贡献最大,茎粗(0.4008)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结论】在新疆粮饲兼用型玉米如果要以生物产量利用为前提应选择叶片数较多,株高较高的品种,如果要以收获籽粒为前提应选择茎粗较粗,穗部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措施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粗蛋白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永平 刘景辉 +4 位作者 焦立新 庞云 郭顺美 乌兰 翟利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4,100,共6页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粮饲兼用玉米粗蛋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粗蛋白含量变化因器官而异。从散粉期开始,叶片中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茎鞘和雌穗中粗蛋白含量均呈单峰曲...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粮饲兼用玉米粗蛋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粗蛋白含量变化因器官而异。从散粉期开始,叶片中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茎鞘和雌穗中粗蛋白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灌浆期和乳熟末期,全株最大粗蛋白积累量出现在乳熟末期。散粉期粗蛋白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鞘中,灌浆期后雌穗中粗蛋白积累量迅速增加。从营养品质角度考虑,呼和浩特地区粮饲兼用型玉米适宜的收获期为乳熟末期,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5 200-5 700株/hm^2,施氮量(纯N)260-330 kg/hm^2,施磷量(P2O5)110-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粗蛋白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立健 李玲玲 +1 位作者 谢军红 李婧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52,共7页
2012~2013年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免耕、旋耕、深松耕)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下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与旋耕下叶面积指数相近,较传统耕作与免耕... 2012~2013年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免耕、旋耕、深松耕)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下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与旋耕下叶面积指数相近,较传统耕作与免耕提高27.12%~40.24%,光合势动态变化与叶面积指数基本一致;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都表现为旋耕、深松耕〉免耕〉传统耕作,旋耕和深松耕处理双穗率、穗粗、千粒质量均高于传统耕作和免耕;2年平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及秸秆产量旋耕与深松耕处理较高,且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因此,深松耕与旋耕通过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了叶片光合势,从而增加了玉米干物质积累,且提高了双穗率、源器官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移量、促进果穗发育,最终有利于粮饲兼用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深松耕与旋耕是适合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下粮饲兼用玉米栽培的理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兼用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膜双垄沟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及生产对发展山西畜牧业的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卢成达 郭志利 张丽娜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
山西省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青贮饲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目前的储备和生产量不足。针对这种现状阐述了在山西省进行粮饲兼用型玉米研究及生产的必要性。
关键词 山西省 兼用玉米 畜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灌区玉米播期对优质小麦与粮饲兼用玉米带田生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康志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8-21,共4页
优质小麦与粮饲兼用玉米套种是既能生产粮食 ,又能生产饲料的有效方法 ,符合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但如果玉米播种过早 ,小麦与玉米的共生期过长 ,会出现小麦产量下降 ,品质变劣等问题。研究了粮饲兼用玉米播期对带田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优质小麦与粮饲兼用玉米套种是既能生产粮食 ,又能生产饲料的有效方法 ,符合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但如果玉米播种过早 ,小麦与玉米的共生期过长 ,会出现小麦产量下降 ,品质变劣等问题。研究了粮饲兼用玉米播期对带田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 :将带田玉米安排在 4月 2 0日~ 5月 10日播种 ,总产值最高 ;期间适当推迟玉米播期至 5月 5日前后 ,既不影响粮饲兼用玉米生产 ,还能提高优质小麦产量 ,达到增产又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河西灌区 玉米 播期 优质小麦 兼用玉米 套种 带田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对氮磷钾吸收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纪春香 刘景辉 +3 位作者 张永平 刘瑞芳 杨健 焦立新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4期10-15,共6页
以不同粮饲兼用玉米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植株氮、磷、钾营养的含量、积累量平衡吸收关系。结果表明,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植株合氮量全生育期表现为递减趋势,含磷量、含钾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时间因不同品种而存在一定差异。... 以不同粮饲兼用玉米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植株氮、磷、钾营养的含量、积累量平衡吸收关系。结果表明,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植株合氮量全生育期表现为递减趋势,含磷量、含钾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时间因不同品种而存在一定差异。随着生长发育进程,全株氮素积累量呈“S”型曲线变化,磷素积累量呈直线增加趋势,钾素积累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各生育阶段氮素、磷素的吸收呈双峰曲线变化,第1吸收高峰出现在拔节一大口期,第2峰值出现在散粉一乳熟期;钾素的吸收则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散粉期。全生育期氮、磷、钾吸收总量,承3359表现为氮〉钾〉磷,其余4个品种均表现为钾〉氮〉磷,粮饲兼用玉米栽培应重视钾肥的投入。粮饲兼用玉米适宜的N:P2O5:K2O=2.39~3.77:1.00:2.78~3.83,每生产100kg千物质所需要的氮、磷、钾量分别为0.96kg、0.32kg和1.06k,此结果可作为呼和浩特地区粮饲兼用玉米计划.产量施肥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饲用营养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霞 杨文钰 任万君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8期45-47,共3页
试验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及燎原青贮玉米2号以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可消化总养分及粗蛋白产量,饲... 试验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及燎原青贮玉米2号以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可消化总养分及粗蛋白产量,饲用营养价值最高,其中又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青贮玉米 品种 用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志军 许子清 +2 位作者 蒋钢城 惠霖 李芬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F12期109-110,共2页
玉米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也居第三大农作物,是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目前,我国玉米70%以上用作饲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 玉米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也居第三大农作物,是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目前,我国玉米70%以上用作饲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肉、奶、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已把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列为2002年农业部门重点实施的6大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之一,提出奶业率先实现跨越发展,进而推进畜牧业全面发展,实现农牧民增收。以玉米作为粮、经、饲三元一体的作物。用作畜禽饲料的占我国现有玉米总需求量的78%.预计到2020年。饲料玉米将占到89.5%以上。我国目前人均占有玉米不足lOOkg,而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人均占有玉米500kg左右。还有很大差距和发展空间。在各种配方精饲料中,玉米至少占60%以上。每kg玉米含有1.35个饲料单位,高于其他作物。玉米是名副其实的饲料之王。同时还是高产之王和工业原料之王。据有关部门测算,201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中用于饲料的部分将从现在的30%增加到35%,其中主要是玉米。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发展对策 产业现状 包头市 食作物 畜禽 畜牧业发展 农业部门 奶牛养殖业 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饲兼用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户单2000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箴华 翟孟如 +2 位作者 管建华 张雪君 范会民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兼用优质蛋白玉米 户单2000品种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树昌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在天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田间引种试验,比较了不同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在前期、中期、后期的生长性状表现和籽粒、新鲜秸秆产量性状表现及其适应性、丰产性、粮饲兼用的性能。结果表明,鲁单50和农大108两个品种粮饲兼用的综合... 在天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田间引种试验,比较了不同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在前期、中期、后期的生长性状表现和籽粒、新鲜秸秆产量性状表现及其适应性、丰产性、粮饲兼用的性能。结果表明,鲁单50和农大108两个品种粮饲兼用的综合性状好于其它品种,比较适合天津地区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用玉米 新品种 比较试验 综合性状 秸秆产量 生态环境条件 性状表现 中期 后期 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玉米种质在西南山地粮饲兼用型玉米创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文俊 郑阳 +3 位作者 杨华 蒋志成 况良开 黄爱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64-65,共2页
简要阐述了选育推广粮饲兼用型玉米的重要意义、西南山地兼用型玉米育种创新实践及热带种质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创新中的利用价值,以期为西南山地粮饲兼用型玉米的育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兼用玉米 热带种质 育种创新 西南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