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绒山羊常用粗饲料苜蓿和羊草间饲料组合效应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锐 朱晓萍 +3 位作者 李建云 张微 宋先忱 李丰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81-248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辽宁绒山羊常用粗饲料苜蓿(AH)、羊草(CW)间饲料组合效应.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苜蓿和羊草比例为20∶ 80(AH20∶ CW80)、40∶ 60(AH40∶ CW60)、60∶40(AH60∶ CW40)和80∶20(AH80∶ CW2... 本试验旨在研究辽宁绒山羊常用粗饲料苜蓿(AH)、羊草(CW)间饲料组合效应.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苜蓿和羊草比例为20∶ 80(AH20∶ CW80)、40∶ 60(AH40∶ CW60)、60∶40(AH60∶ CW40)和80∶20(AH80∶ CW20)4种情况下的组合效应,测定发酵4、8、12、24、48、72 h的累积产气量、微生物蛋白(MCP)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pH的变化及这些指标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多项组合效应值(MFAEI).结果表明:AH80∶ CW20组的各时间点累积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从VFA产量来看,AH80∶CW20组和AH60∶ CW40组要高于AH40∶CW60组和AH20∶CW80组;AH80∶CW20组和AH60∶CW40组的MCP产量在0.70~0.79 mg/mL,AH40∶ CW60组和AH20∶CW80组的MCP产量在0.85~1.11 mg/mL;利用MFAEI对各组合的综合评定结果表明,AH60∶CW40组MFAEI最高为0.090 3.综上所述,饲喂辽宁绒山羊苜蓿和羊草的最佳组合配比为6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绒山羊 苜蓿 羊草 饲料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不同粗饲料与相同精料间的组合效应 被引量:60
2
作者 雷冬至 金曙光 乌仁塔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3,共4页
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供体动物,应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利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通过测定pH值、72h的累积产气量、有机物质降解率、微生物蛋白(MC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研究了粗-精料间的组合效应。试验结... 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供体动物,应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利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通过测定pH值、72h的累积产气量、有机物质降解率、微生物蛋白(MC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研究了粗-精料间的组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粗料混合以后与同一精料(55:45)搭配产生了明显的正组合效应。当羊草、玉米青贮、草木樨分别以50%的比例替代玉米秸秆时,相对于100%的玉米秸秆来说,以玉米秸+草木樨+精料(27.5:27.5:45)组(MFAEI:1.199)和玉米秸+羊草+精料(27.5:27.5:45)组(MFAEI:1.032)这两组组合效应值较大,而玉米秸+玉米青贮+精料(27.5:27.5:45)组组合效应值(MFAEI:0.997)较小。以玉米秸+草木樨+精料组混合日粮多项组合效应值最高,组合效应最好。说明粗饲料组合后通过营养素间的互补,提高了日粮的整体发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组合效应 体外产气法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间组合效应及其在肉牛饲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原积友 穆明堂 《黄牛杂志》 1998年第6期56-57,共2页
1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概念就消化率而言,当某一日粮的表观消化率不等于组成该日粮的各种饲料消化率的加权平均数时,就意味着产生了组合效应(Mould,1988)。组合效应可分为正(协同)和负(拮抗)组合效应两种。饲养水平是决... 1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概念就消化率而言,当某一日粮的表观消化率不等于组成该日粮的各种饲料消化率的加权平均数时,就意味着产生了组合效应(Mould,1988)。组合效应可分为正(协同)和负(拮抗)组合效应两种。饲养水平是决定组合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维持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饲料 饲料间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主要粗饲料及其组合对绵羊日粮养分消化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春龙 李忠秋 +2 位作者 孙海霞 李长胜 刘娣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9年第3期344-346,共3页
选用12只无角陶塞特×夏洛莱的杂交一代雄性绵羊(7—7.5月龄,体质量40.58kg±1.17k),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精粗饲料组合对绵羊日粮养分消化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在精料供给量一致的条件下,按粗料来源不... 选用12只无角陶塞特×夏洛莱的杂交一代雄性绵羊(7—7.5月龄,体质量40.58kg±1.17k),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精粗饲料组合对绵羊日粮养分消化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在精料供给量一致的条件下,按粗料来源不同分成4组:对照组(100%玉米秸秆)、试验组Ⅰ(100%豆皮)、试验组Ⅱ(50%玉米秸秆+50%豆皮)、试验组Ⅲ(50%玉米秸秆+50%苜蓿鲜草),每个处理组3只,试验期60d。结果表明,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日粮有机质(OM)、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P〈0.05),试验组Ⅲ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日粮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P〈0.05),各组间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Ⅲ较对照组、试验组1日增重显著,分别提高48.47%(P〈0.05)、32.29%(P〈0.05)。综上,玉米秸秆、豆皮及苜蓿鲜草之间存在显著的粗饲料原料间的正组合效应,三者间的其它组合方式及最佳比例有待在此研究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表3,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饲料组合效应 养分消化 生产性能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粮精粗比下藜麦秸秆与高粱秸秆的组合效应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正文 魏玉明 +3 位作者 杨发荣 罗晶 焦婷 赵生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15-1625,共11页
分别设置两种精粗比(40∶60和30∶70),11种混合饲料的组合比例[精料∶藜麦秸秆∶高粱秸秆分别为40∶60∶0 (Ⅰ)、40∶45∶15 (Ⅱ)、40∶30∶30 (Ⅲ)、40∶15∶45 (Ⅳ)、40∶0∶60 (Ⅴ)、30∶70∶0 (Ⅵ)、30∶55∶15 (Ⅶ)、30∶40∶30(Ⅷ... 分别设置两种精粗比(40∶60和30∶70),11种混合饲料的组合比例[精料∶藜麦秸秆∶高粱秸秆分别为40∶60∶0 (Ⅰ)、40∶45∶15 (Ⅱ)、40∶30∶30 (Ⅲ)、40∶15∶45 (Ⅳ)、40∶0∶60 (Ⅴ)、30∶70∶0 (Ⅵ)、30∶55∶15 (Ⅶ)、30∶40∶30(Ⅷ)、30∶25∶45 (Ⅸ)、30∶10∶60 (Ⅹ)和30∶0∶70 (Ⅺ)],并以单独的精料、藜麦秸秆和高粱秸秆为对照,进行体外产气试验,测定不同组合饲粮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瘤胃液pH、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含量,并计算各饲料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综合组合效应指数,以评价不同日粮精粗比下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秸秆与高粱(Sorghum bicolor)秸秆不同配比的饲粮组合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所有组合产气量均逐渐升高(P<0.05),24 h后趋于平缓。且随着高粱秸秆的增多,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呈上升趋势。当精粗比为40∶60时,处理Ⅲ的24 h产气量分别比藜麦组和高粱组提高了36.2%和53.5%,氨态氮含量提高了30.7%和30.3%,总挥发性脂肪酸提高了12.2%和33.3%,且该组合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和综合组合效应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当精粗比为30∶70时,处理Ⅷ的24 h产气量分别比藜麦组和高粱组提高了29.2%和23.2%,氨态氮含量提高了35.1%和2.06%,总挥发性脂肪酸提高了32.7%和16%,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处理Ⅷ和Ⅺ的氨态氮含量和单项组合效应指数显著高于处理Ⅵ(P<0.05),且Ⅷ的综合组合效应指数显著高于Ⅵ(P<0.05),Ⅷ的综合组合效应指数显著高于Ⅵ、Ⅸ和Ⅹ(P<0.05)。综合来看,精料∶藜麦秸秆∶高粱秸秆为30∶40∶30的综合组合效应指数最大,可作为较优饲料组合及适宜添加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秸秆 高粱秸秆 精料 体外产气法 消化率 发酵参数 饲料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不同比例氨化秸秆替代苜蓿的组合效应 被引量:23
6
作者 于满满 姜雨轩 +2 位作者 张美美 谢小来 王晨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97-3504,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alfalfa meal,AM)和氨化秸秆(ammoniated corn straw,ACS)的最佳组合比例,以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并降低饲养成本。将AM与ACS分别以100∶0、80∶20、60∶40、50∶50、40∶60、20∶80和0∶100比例进行混合,每种组合3个重...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alfalfa meal,AM)和氨化秸秆(ammoniated corn straw,ACS)的最佳组合比例,以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并降低饲养成本。将AM与ACS分别以100∶0、80∶20、60∶40、50∶50、40∶60、20∶80和0∶100比例进行混合,每种组合3个重复,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不同组合发酵3、6、12、24、48h的累积产气量(GP),及发酵48h时发酵液pH、干物质降解率(DMD)、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进而计算不同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结果显示,发酵48h时,AM20∶ACS80组的累积产气量最高;而AM0∶ACS100组的DMD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AM20∶ACS80组和AM0∶ACS100组的NH3-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AM20∶ACS80组MCP浓度最高;AM20∶ACS80组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乙酸/丙酸的比值均大于3,属于乙酸发酵型;发酵期间各组pH的变化范围为6.69~6.85。以MFAEI和SFAEI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时,仅有AM20∶ACS80组出现正组合效应。由此可见,AM和ACS的比例为20∶80时组合效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氨化秸秆 饲料组合效应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组合效应的因素及其营养调控
7
作者 张倩 王宝维 徐克斯 《中国动物保健》 2008年第11期93-95,共3页
卢德勋(2000)指出,日粮组合效应的实质是来自不同饲料的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以及抗营养物质之间互作的整体效应,并且根据利用率或采食量等指标分为"正组合效应"、"负组合效应"和"零组合效应"三种类型。... 卢德勋(2000)指出,日粮组合效应的实质是来自不同饲料的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以及抗营养物质之间互作的整体效应,并且根据利用率或采食量等指标分为"正组合效应"、"负组合效应"和"零组合效应"三种类型。其中正组合效应可以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量,如对低质饲草进行青绿饲料的催化性补饲时会产生正的组合效应,而负组合效应会降低有效代谢能,典型负组合效应如大量饲喂富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饲料,导致日粮纤维物质降解率下降。本文主要就影响饲料间组合效应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畜牧养殖业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间组合效应 营养调控 抗营养物质 碳水化合物饲料 畜牧养殖业 整体效应 青绿饲料 纤维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燕麦草与全贮玉米、藜麦的组合效应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罗晶 高爱民 +1 位作者 赵生国 王正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6-122,共7页
利用体外产气法探究苜蓿与燕麦草、全贮玉米、全贮藜麦间的组合效应(AE)。在以苜蓿与燕麦草为最优组合的基础上,再将其分别与全贮玉米、全贮藜麦进行组合试验,测定不同粗饲料组合物的体外产气量(GP)、干物质消失率(DMD)、pH、氨态氮浓度... 利用体外产气法探究苜蓿与燕麦草、全贮玉米、全贮藜麦间的组合效应(AE)。在以苜蓿与燕麦草为最优组合的基础上,再将其分别与全贮玉米、全贮藜麦进行组合试验,测定不同粗饲料组合物的体外产气量(GP)、干物质消失率(DMD)、pH、氨态氮浓度(NH_(3)-N)、挥发性脂肪酸(VFA),分析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和综合组合效应指数(MFAEI)。研究结果表明:(1)苜蓿∶燕麦草为80∶20时,GP_(24 h)(34.84%)、DMD(24.44%)、TVFA(25.43%)的SFAEI最高,均极显著高于(P<0.01)其他各比例组,MFAEI(92.08%)最大,为最优组合。按照此比例进一步与全贮玉米、全贮藜麦进行组合效益评价。(2)(苜蓿-燕麦草):全贮玉米为50∶50时,GP_(24 h)(37.81%)的SFAEI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各比例组(P<0.05),MFAEI(75.55%)最大,为最优组合。(苜蓿-燕麦草)∶全贮藜麦20∶80时。TVFA(8.63%)的SFAEI显著高于其他各比例组(P<0.01),MFAEI(69.27%)最大,为最优组合。由此得出,苜蓿∶燕麦草为80∶20的基础上,(苜蓿-燕麦草):全贮玉米50∶50时、(苜蓿-燕麦草)∶全贮藜麦20∶80时饲粮具有较优的组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燕麦草 全贮玉米 全贮藜麦 饲料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法研究异绿原酸对绵羊日粮养分消化与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淑艳 焦婷 +3 位作者 齐帅 张霞 王虎宁 赵生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53-1763,共11页
在绵羊基础日粮中添加0.03%、0.06%、0.09%、0.12%、0.20%的异绿原酸(依次标记为T1~T5处理),并以不添加异绿原酸作为对照(CK),开展体外发酵试验。在体外培养2、6、12、24、48 h后,研究不同处理对绵羊日粮养分降解和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在绵羊基础日粮中添加0.03%、0.06%、0.09%、0.12%、0.20%的异绿原酸(依次标记为T1~T5处理),并以不添加异绿原酸作为对照(CK),开展体外发酵试验。在体外培养2、6、12、24、48 h后,研究不同处理对绵羊日粮养分降解和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48 h时,T3、T4、T5处理的产气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发酵2、48 h时,T4处理的日粮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CK。发酵2、24、48 h时,T4和T5处理的发酵液pH值显著低于CK。发酵12 h时,T3、T4、T5处理的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CK。发酵48 h时,T3、T4处理的乙酸-丙酸浓度比显著高于CK,但其氨态氮质量浓度显著低于CK。综上,添加适量的异绿原酸可显著提高日粮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及发酵液中的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根据饲料的综合组合效应指数值确定的建议添加量为0.09%~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类化合物 异绿原酸 瘤胃 体外发酵 养分消化 饲料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下水温对中华鳖消化时间和生长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再福 胡锦矗 袁重桂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2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中华鳖 消化时间 生长 人工饲养 水温 饲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贮和氨化麦秸对山羊育肥效果比较
11
作者 李助南 瞿则涛 董礼德 《湖北农业科学》 2000年第3期59-60,共2页
利用微贮和氨化麦秸对圈养条件下的山羊进行育肥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试验Ⅰ组 (微贮麦秸+混合精料 )平均日增重 2 2 1 5 6 g ,试验Ⅱ组 (氨化麦秸 +混合精料 )平均日增重 2 1 8 4 4g ,对照组 (麦秸 +混合精料 )平均日增重 1 78 6 7... 利用微贮和氨化麦秸对圈养条件下的山羊进行育肥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试验Ⅰ组 (微贮麦秸+混合精料 )平均日增重 2 2 1 5 6 g ,试验Ⅱ组 (氨化麦秸 +混合精料 )平均日增重 2 1 8 4 4g ,对照组 (麦秸 +混合精料 )平均日增重 1 78 6 7g。两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头 微贮麦秸 氨化麦秸 日增重 饲料效应 育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牛误服尿素中毒的诊治
12
作者 李文海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1期243-243,共1页
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的饲料来源,如饲料或饲草中添加适量,方法得当,可提高饲料效应,但由于饲喂方法及用量不当,易引发中毒。
关键词 尿素中毒 诊治 饲料来源 反刍动物 饲料效应 饲喂方法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尿素中毒3例
13
作者 王杰 杨亚东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年第3期40-41,共2页
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如在日粮中添加适量,可提高饲料效应。但由于饲喂方法和用量错误,会引起奶牛发生中毒。本文介绍3例中毒奶牛的治疗经过。
关键词 尿素中毒 奶牛 饲料来源 反刍动物 饲料效应 饲喂方法 蛋白质 日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反刍动物对粗纤维消化率的营养调控措施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利娜 李贺 +2 位作者 郜希君 李便允 钟景红 《饲料博览》 2011年第9期23-26,共4页
文章从饲料组合效应的角度,集中阐述了饲料组合效应对反刍动物粗纤维消化率的影响。根据反刍动物瘤胃对粗纤维的消化特点,采取营养调控措施,充分发挥饲料间的正组合效应,提高反刍动物对粗纤维的利用率。
关键词 饲料组合效应 粗纤维消化率 营养调控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