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效应下P波入射基岩-饱和土-非饱和土场地地震地面运动研究
1
作者 马永沁 马强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55-2973,共19页
基于热效应下弹性波的传播理论,通过建立P波入射基岩-饱和土-非饱和土场地模型,研究了该场地下地震地面运动的问题.采用Helmholtz分解原理,结合边界条件,对热效应作用下场地中的波场进行分析,得到平面P波入射基岩-饱和土-非饱和土场地... 基于热效应下弹性波的传播理论,通过建立P波入射基岩-饱和土-非饱和土场地模型,研究了该场地下地震地面运动的问题.采用Helmholtz分解原理,结合边界条件,对热效应作用下场地中的波场进行分析,得到平面P波入射基岩-饱和土-非饱和土场地地震地面运动的解析解答.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热传导系数、饱和度、地下水水位等物理力学参数对场地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热效应和等温条件两种模型时,场地位移放大系数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特别地,在等温条件下位移放大系数普遍大于考虑热效应时的值;水平位移放大系数的变化趋势与热膨胀系数及热通量相位延迟时间的增长呈正相关性.与此同时,当介质温度和饱和度增加时,水平位移放大系数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对于竖向位移放大系数,其变化模式与热通量相位延迟时间、介质温度和饱和度的增长呈正相关.然而,当热膨胀系数增加时,竖向位移放大系数呈现出减小的趋势;此外,热传导系数的增加对自由场地位移放大系数的影响不明显,表明热传导系数对场地位移放大系数的变化作用较小;在考虑地下水水位的影响时,热效应下随着地下水水位的升高,水平和竖向位移放大系数逐渐增大.相反,在等温条件下的位移放大系数均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应 地下水水位 基岩-饱和-非饱和土场地 地震地面运动 平面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思春 张一平 +1 位作者 朱建楚 马爱生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33,共6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 ,土壤水势 ( ψ)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温度下 ,提高 ψ(或增加土壤含水量 )可提高非饱和土壤导水率 ( K) ,并有黄绵土 >土娄土的趋势。根据 K的对数值与 ψ拟合出线性方程 ,在生产...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 ,土壤水势 ( ψ)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温度下 ,提高 ψ(或增加土壤含水量 )可提高非饱和土壤导水率 ( K) ,并有黄绵土 >土娄土的趋势。根据 K的对数值与 ψ拟合出线性方程 ,在生产实践中测定 ψ值 ,用此方程可计算出 K值 ,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 ,K也提高 ,且呈正相关 ,在同一土壤含水量条件下 ,增加温度可提高 K,增加幅度土娄土 >黄绵土。由 K对数值与温度 ( t)回归出线性方程可看出 ,土娄土和黄绵土的水势温度效应 ( dψ/dt)与 K温度效应 ( dln K/dt)随 ψ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导水率 土壤水势 温度 土壤水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壤水分一维运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高西宁 郭巍 张玉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3879-3880,共2页
以土壤水动力学原理为基础,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垂直方向上非饱和土壤水分一维运动的数值模型,用以模拟均质土壤在不同初始与边界条件下的水分运动。程序使用面向对象编程的VisualBasi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并通过验证。该模型可以... 以土壤水动力学原理为基础,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垂直方向上非饱和土壤水分一维运动的数值模型,用以模拟均质土壤在不同初始与边界条件下的水分运动。程序使用面向对象编程的VisualBasi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并通过验证。该模型可以模拟降水和灌溉入渗以及蒸发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动 数值模拟 非饱和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建军 王全九 +2 位作者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4,17,共5页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精度较高。说明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 水分运动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特性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新民 沈冰 谢志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21,共4页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变异规律是大区域参数估计的基础。分析秦王川灌区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的统计规律。特征曲线与导水率标定系数具有对数正态分布 ,且与干容重和物理性粘粒含量P0 .0 1 呈直线相关。 F检验结...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变异规律是大区域参数估计的基础。分析秦王川灌区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的统计规律。特征曲线与导水率标定系数具有对数正态分布 ,且与干容重和物理性粘粒含量P0 .0 1 呈直线相关。 F检验结果 ,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 土壤 水分运动 参数 空间变异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建勇 陈艳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189-4189,4269,共2页
基于MATLAB平台,应用有限差分法,对以土壤含水率(θ)为应变量的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模型进行了离散,得到了该模型的有限差分方程,并对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形式简单,计算简便,符合应用要求。
关键词 含水量 非饱和土壤 水分运动 有限差分法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饱和土壤中水分入渗的数值仿真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冰 姜利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1-183,共3页
为了定量整体描述非饱和-饱和区域内水流入渗过程,在水分入渗理论基础上,基于V-G模型建立了非饱和-饱和区域内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分别对水分在不同粒径大小土壤中的入渗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入渗水分进入土壤的初期,由于粒径较... 为了定量整体描述非饱和-饱和区域内水流入渗过程,在水分入渗理论基础上,基于V-G模型建立了非饱和-饱和区域内水流运动的数学模型,分别对水分在不同粒径大小土壤中的入渗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入渗水分进入土壤的初期,由于粒径较大的土壤中充气粗孔的阻隔,使得压力水头与粒径较小的土壤相比减小速率较慢;当进入渗漏与渗透阶段后,粗大孔隙中的空气基本被水分所驱替,渗透性较好的土壤中压力水头减小速率较大;毛细管带高度也是导致下渗速率不同的因素之一,毛细管高度越大,进入渗透阶段的时间越短,反映在压力水头的变化上则为压力水头变化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 水分入渗 V-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带水分运动模型的Picard解法及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梁冰 姜利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5期23-27,共5页
为研究非饱和带土壤水分运动,对Richard方程的有限元求解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可较为简便地处理边界条件,并与已有的求解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对V-G模型中的参数α和n对土壤重力释水和入渗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根... 为研究非饱和带土壤水分运动,对Richard方程的有限元求解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可较为简便地处理边界条件,并与已有的求解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对V-G模型中的参数α和n对土壤重力释水和入渗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所提出的数值方法所求解出的结果与已有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具有更高的精度;α值较小的土壤不利于重力释水的进行,但是有利于水分的入渗;n值较小的土壤不利于重力释水的进行,对于入渗过程需要具体考虑入渗源处及初始压力水头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 水分运动 有限元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冠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78,共6页
田块尺度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对水分与溶质运移具有明显的影响。该研究在野外 3 0 m× 3 0 m面积、土壤类型为砂壤土的田块的 10 0个空间点上 ,分别利用张力计和取土样室内测定的方法测定了 3 0 cm土层深处土壤水张力、土壤容重ρ... 田块尺度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对水分与溶质运移具有明显的影响。该研究在野外 3 0 m× 3 0 m面积、土壤类型为砂壤土的田块的 10 0个空间点上 ,分别利用张力计和取土样室内测定的方法测定了 3 0 cm土层深处土壤水张力、土壤容重ρ、饱和含水率θs,与初始含水率θi,同时利用圭尔夫仪 ,测定了该田块同样深度 10 8个空间点上的饱和水力传导度 Ks与孔隙大小分布参数α。利用经典统计分析与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上述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ρ,θi,θs,Ks和容水度 C遵从正态分布 ,而α具有对数正态分布 ;Ks,α和 C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而ρ和θs的空间变异性则较小 ;Ks和logα是空间统计相关的 ;土壤水张力的空间变异具有时不变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水分运动 参数 空间变异 土壤特性 土壤水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新科 康绍忠 张富仓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5年第4期11-17,共7页
本文给出模拟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一种数值算法。算法基于差分离散、以预估和校正两步计算完成一个时间段的求解。对两种容重的土的水平入渗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检验了水分运动参数的灵敏性以及差分步长对模拟结果的影响。与... 本文给出模拟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一种数值算法。算法基于差分离散、以预估和校正两步计算完成一个时间段的求解。对两种容重的土的水平入渗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检验了水分运动参数的灵敏性以及差分步长对模拟结果的影响。与实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数值分析方法对土壤水分运动的模拟是有效的、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 土壤水分 运动 水平入渗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报校正法在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录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376-19377,共2页
以土壤水动力学原理为基础,研究了垂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采用非迭代的预报校正法的差分法,对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试验实测数据与模拟计算值吻合较好。该方法可以用于实际土壤水分运动的预测和模拟。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动 预报校正法 非饱和 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的数值模拟
12
作者 梁晨璟 李春光 +1 位作者 赵文娟 王建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525-3528,共4页
分析有限体积法在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的数值算法上的适用性及优劣,通过算例对有限体积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有限体积法同样适用于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与大多数学者都采用的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比较发现两种算法的数值模拟... 分析有限体积法在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的数值算法上的适用性及优劣,通过算例对有限体积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有限体积法同样适用于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与大多数学者都采用的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比较发现两种算法的数值模拟结果相近。但是改变网格疏密后,对有限体积法的计算结果影响不大且与实测值相近,而对有限差分法的计算结果有影响,从而说明在网格稀疏的情况下,有限体积法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法 有限差分法 非饱和土壤 水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非饱和水分扩散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明 张虎元 贾灵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73-1678,共6页
设计了专门的浸水试验装置,测定了膨润土-石英砂混合物在非膨胀条件下吸水引起的水分分布及膨胀应力变化,研究了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非饱和水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干密度约1.70 g/cmP3、掺砂率为30%的GMZ001膨润土-砂混合物的水分扩... 设计了专门的浸水试验装置,测定了膨润土-石英砂混合物在非膨胀条件下吸水引起的水分分布及膨胀应力变化,研究了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非饱和水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干密度约1.70 g/cmP3、掺砂率为30%的GMZ001膨润土-砂混合物的水分扩散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呈U型变化,即随着含水率增加,汽态水分扩散系数减小,液态水分扩散系数增大。根据理论推导建立非饱和导水率估算方程。计算发现,混合物的非饱和导水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汽态水分非饱和导水率先增大后略有减小,液态水非饱和导水率始终增大。试验发现,试样吸水后干密度趋于均匀化,试样内部不同位置的应力发展与水分迁移过程密切相关:渗入端的应力在入渗初期增长很快,随后减慢;渗出端的应力持续稳定增长;入渗96 h后,两端应力趋于一致。估算出的水分扩散系数及非饱和导水率,可用于评价混合型缓冲回填材料阻隔核素迁移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砂混合物 浸水试验 水分扩散系数 非饱和导水率 高放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湿重塑非饱和黄土时水-热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仁杰 王旭 +3 位作者 张延杰 李建东 李泽源 任军楠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5,共7页
为研究非饱和黄土中水蒸气的吸附与运移规律,采用水蒸气对非饱和黄土进行增湿,分析蒸汽压梯度、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共同作用下非饱和黄土中水-热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非饱和黄土中,水蒸气和温度的扩散范围近似于一个椭球体。水... 为研究非饱和黄土中水蒸气的吸附与运移规律,采用水蒸气对非饱和黄土进行增湿,分析蒸汽压梯度、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共同作用下非饱和黄土中水-热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非饱和黄土中,水蒸气和温度的扩散范围近似于一个椭球体。水蒸气在土体中运移时,蒸汽压力沿径向逐渐消散,蒸汽运移速率减缓,土体含水率和温度也逐步降低;当蒸汽气压为0.1 MPa,温度为145℃,通气6.5 h后,水蒸气最大增湿半径为80 cm,横向、纵向有效增湿半径分别为60和70 cm;在以通气点为圆心,横向40 cm,纵向50 cm的椭球体内,含水率在12%~17%间变化,接近土体的最优含水率17.08%,增湿效果较好;延长通气时间,增湿范围和增湿程度均将增大;水蒸气增湿时,液态水和气态水迁移共存,但在有效增湿范围内以气态水迁移为主。受到土颗粒的阻碍,沿径向水分运移速率逐渐减小,但温度传导系数在两阶段内接近一个定值。水蒸气增湿法作为土体增湿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具有诸多优点,在对土体增湿的工程实践和试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热运移 增湿 温度运移 水分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气带井回灌引起的非饱和-饱和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祁翠婷 詹红兵 郝永红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129,共12页
包气带井回灌是人工补给含水层的重要方法。在回灌过程中,非饱和带水力参数的准确描述对于提高评价精度、增强回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许多包气带井回灌的解析模型是基于Gardner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含二参数)建立的,随着三... 包气带井回灌是人工补给含水层的重要方法。在回灌过程中,非饱和带水力参数的准确描述对于提高评价精度、增强回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许多包气带井回灌的解析模型是基于Gardner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含二参数)建立的,随着三参数模型(MB模型)和四参数模型(MN模型)的提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使用更加灵活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是否能提高回灌系统中非饱和-饱和流的模拟精度。本研究采用MN模型(Gardner模型和MB模型为其子集)建立了包气带井回灌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模型进行求解,所得解用于研究在回灌过程中非饱和带水力参数和地表通量对非饱和-饱和流的影响,并比较在回灌过程中基于不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所得到的水力响应。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包气带井回灌引起的水力响应以及地表通量对回灌的影响均会受到非饱和带渗透性以及储水能力的影响,相对渗透系数指数ωk影响非饱和带渗透系数的变化,持水指数ωc影响非饱和带的储水能力,将指数参数简化为ωk=ωc=ω会在计算和预测包气带井回灌引起的水力响应时带来一定的误差。压力头阈值差b_(1)=ψa-ψk的绝对值较小时,对水头增量的影响也较小,此时将其简化为b_(1)=ψa-ψk=0所带来的误差也较小。本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学者们提高对包气带井回灌过程的认识,对于回灌方案设计、实施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井 人工回灌 非饱和-饱和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壤水运动模型应用实例
16
作者 沈冰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2年第2期80-83,共4页
近年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的研究已得到重视,但相应数学模型的开发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本文拟简要介绍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几个应用实例,旨在促进这方面研究的开展。
关键词 非饱和 水分 运动模型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湿路径下土体水分变化路径及体积变形对滤纸法测定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云雪 易博文 +2 位作者 刘小文 吴珺华 洪本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51-2361,共11页
尽管滤纸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非饱和土-土水特性研究,但滤纸法试验数据与压力板试验数据始终存在无法连续、光滑连接的问题。为此,以收缩变形不同的两类土为研究对象,从试样水分变化路径和体积变形两个方面着手,分别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压力... 尽管滤纸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非饱和土-土水特性研究,但滤纸法试验数据与压力板试验数据始终存在无法连续、光滑连接的问题。为此,以收缩变形不同的两类土为研究对象,从试样水分变化路径和体积变形两个方面着手,分别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压力板试验、滤纸法试验和土的收缩试验,并基于土-水特征曲线(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SWCC)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指标的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脱湿路径下的滤纸法与压力板法联合测定的SWCC试验数据能够有效地连接,而无水分变化路径下的滤纸法与压力板法各自测定的SWCC试验数据在连接时可能会错开或交叉,尤其是变形显著的土体;为了较准确地估算基于饱和度的SWCC,提出一个简单的改进法,仅需补充土的收缩试验;针对不同滤纸法试验结果呈现的差异性,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该研究结果不仅能为试验人员在同时处理滤纸法和压力板法试验数据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还能拓展滤纸法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 脱湿路径 水分变化路径 体积变形 -水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非饱和入渗对土壤热量运移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超 姜景山 +1 位作者 王如宾 金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18-126,共9页
高温季节土壤表层温度非常高,土壤内部含水率较低,突发性降雨对于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和水热交换运移影响极大。为了揭示降雨非饱和入渗对土壤热量运移变化的影响,该研究建立了反映降雨入渗过程的土壤热量运移数学模型,编制了有限元数值计... 高温季节土壤表层温度非常高,土壤内部含水率较低,突发性降雨对于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和水热交换运移影响极大。为了揭示降雨非饱和入渗对土壤热量运移变化的影响,该研究建立了反映降雨入渗过程的土壤热量运移数学模型,编制了有限元数值计算程序,针对南京雨花台区典型土壤,开展了降雨非饱和入渗对土壤热量运移影响的数值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降雨入渗情况下,土壤温度变化与热量运移主要是表层土壤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作用引起,热量运移影响深度约0.2 m;降雨强度45 mm/h作用下,随降雨历时增加,雨水全部自由入渗到土壤内部,土壤内部基质吸力呈线性递减趋势,湿润锋面逐渐下移,土壤体积含水率快速增加;湿润锋过后的土壤体积含水率逐渐接近于饱和体积含水率,土壤入渗能力逐渐下降,直至趋于饱和入渗率;在降雨非饱和入渗影响下,入渗到土壤孔隙中的低温雨水与土壤颗粒发生热量交换,进而改变了原有土壤温度场分布,并随着降雨入渗深度的持续增加,降雨入渗过程对土壤热量运移的影响呈现逐渐减弱趋势。经过现场实测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验证,随着降雨历时增加,土壤体积含水率实测值和数值计算值相对误差保持在±3.99%以内,均方根误差RMSE为0.01 cm^3/cm^3;土壤温度实测值和数值计算值的相关误差保持在±2.72%以内,均方根误差RMSE为0.55℃,模拟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均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对描述降雨非饱和入渗过程土壤热量运移规律的适应性较强,数值计算程序合理。研究成果可为农业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土壤水文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城市水资源控制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温度 热量运移 降雨非饱和入渗 水分运动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非饱和带中的优先流 被引量:28
19
作者 刘亚平 陈川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5-89,共5页
优先流是近年来研究土壤水运动所提出的术语。在某些条件下,水分在非饱和带中的运移不是简单的一维垂直向下流动,而是越过大部分土壤的体积沿着优先途径流动。优先流通常分为三类:大孔隙流,漏斗流,指流。本文分别介绍了这三类流动形式,... 优先流是近年来研究土壤水运动所提出的术语。在某些条件下,水分在非饱和带中的运移不是简单的一维垂直向下流动,而是越过大部分土壤的体积沿着优先途径流动。优先流通常分为三类:大孔隙流,漏斗流,指流。本文分别介绍了这三类流动形式,并回顾了有关优先流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 优先流 土壤水分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层和土壤的随机特征对水分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树英 林琳 +1 位作者 杨金忠 刘金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20,共8页
将土壤或含水层的介质参数视为随机分布,建立了饱和非饱和水流运动的随机微分方程,利用随机数值求解方法,得到各种随机参数对水头分布和含水量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和相关尺度的增大,含水层水头分布... 将土壤或含水层的介质参数视为随机分布,建立了饱和非饱和水流运动的随机微分方程,利用随机数值求解方法,得到各种随机参数对水头分布和含水量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和相关尺度的增大,含水层水头分布的变异性增大;对于区域内有抽水井分布的问题,在井点附近区域,z向水流速度空间变异性大,而在井点处变异性较小。当采用Gardner Russo模型描述非饱和水分特征时,其非饱和土壤介质参数α的变异性对土壤负压和含水量变异性的影响大于饱和渗透系数,土壤含水量越小,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越大。初步讨论了根据随机数值方法研究地下水运动问题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土壤 随机特征 饱和-非饱和水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