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FC3D的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力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胡小荣 路祥 +1 位作者 王攀 粟雨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579,共14页
为进一步研究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的力学特性以及对所提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三剪次加载面模型进行真三轴数值试验验证,以江西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PFC3D软件并基于Hill接触模型建立了柔性膜条件下的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常规三轴以及真三... 为进一步研究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的力学特性以及对所提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三剪次加载面模型进行真三轴数值试验验证,以江西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PFC3D软件并基于Hill接触模型建立了柔性膜条件下的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常规三轴以及真三轴试验模型。对不同基质吸力、超固结程度、应力幅值下的静、动循环三轴试验进行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得到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试样应力-应变关系等宏观力学特性的演化规律,并从细观角度分析剪切过程中接触力链以及位移场的变化。将PFC3D数值模拟结果与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常规静、动三轴固结排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颗粒流软件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变化规律一致,可以较好地反映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应变软化、剪胀性以及动荷载条件下的棘轮效应和曼辛效应等力学特性。验证了颗粒流模型计算程序在模拟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应力-应变等基本力学特性方面的适用性,达到了可以进行数值试验的程度,表明所建颗粒流模型可以代替各种复杂加载条件下的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的室内试验。将颗粒流模型作为数字试验机来代替室内真三轴试验,对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的三剪次加载面模型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构理论计算结果与PFC3D数值模拟结果所表现出的趋势基本一致。Fredlund应力变量法相对于Bishop应力变量法而言要更为接近PFC3D模拟结果,具有较小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非饱和黏性 PFC3D数值试验 Hill接触模型 循环荷载 江西红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三剪次加载面硬化模型
2
作者 胡小荣 路祥 +1 位作者 王攀 裘强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213,共13页
将Bishop应力变量法和Fredlund应力变量法分别应用于三剪强度准则,推导出两种应力变量法下的非饱和土三剪破坏应力比及非饱和土三剪屈服面方程,并引入统一硬化参数来反映土的超固结性,得到了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屈服面方程。在此基础上,采... 将Bishop应力变量法和Fredlund应力变量法分别应用于三剪强度准则,推导出两种应力变量法下的非饱和土三剪破坏应力比及非饱和土三剪屈服面方程,并引入统一硬化参数来反映土的超固结性,得到了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屈服面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次加载面理论反映土在动静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并以此建立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三剪次加载面硬化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的应变软化和剪胀特征及循环荷载作用下塑性应变的累积和滞洄特性。以江西南昌地区重塑红黏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压缩回弹试验,得到本构模型计算所需基本土性参数。利用非饱和三轴试验仪进行超固结非饱和土静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利用动态土工三轴仪进行超固结饱和土循环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得到在静、动荷载下超固结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将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分别与超固结土静、动三轴固结排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本构模型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变化规律一致,可以较好地反映超固结土应变软化、剪胀性,以及动荷载下超固结黏性土棘轮效应和曼辛效应等力学特性;验证了所建立本构模型在模拟超固结土应力应变等基本力学特性方面的适用性。真三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基质吸力和超固结比越大,常规静态三轴表现为应力峰值增大,动循环三轴表现为土体达到变形结束时的累计塑性应变减小。本文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超固结土体在真三轴固结排水状态下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非饱和黏性 次加载面硬化模型 三剪强度准则 统一硬化参数 江西红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筋非饱和黏性土的剪切强度特性 被引量:75
3
作者 王德银 唐朝生 +3 位作者 李建 刘宝生 唐伟 朱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33-1940,共8页
纤维加筋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土质改良技术,系统掌握纤维加筋土的力学性质对评价纤维加筋土工程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纤维加筋的剪切强度特性,以非饱和黏性土为研究对象,以聚丙烯纤维为... 纤维加筋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土质改良技术,系统掌握纤维加筋土的力学性质对评价纤维加筋土工程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纤维加筋的剪切强度特性,以非饱和黏性土为研究对象,以聚丙烯纤维为加筋材料,在控制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直剪试验。借助扫描电镜,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纤维的增强机理,并对相关宏观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加筋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且抗剪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内摩擦角,纤维对黏聚力的增强效果要明显得多;纤维加筋土的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总体上,低含水率和高密实度条件有利于发挥纤维的拉筋效果,提高纤维对强度的贡献。此外,纤维加筋在提高土体峰值剪切强度的同时,还能增加土体破坏时对应的应变及破坏后的残余强度,改善土体的破坏韧性。由扫描电镜分析可知,单根纤维一维拉筋作用和纤维网三维拉筋作用是纤维加筋土的主要增强机理,增强效果则取决于纤维–土界面力大小;剪切面上的纤维在剪切过程中呈现拔出和拉断两种失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筋土 饱和黏性 剪切强度 微观结构 含水率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频率对饱和黏性土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4
4
作者 张茹 涂扬举 +1 位作者 费文平 赵忠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9-704,共6页
在回顾加荷频率对土样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某土石坝心墙防渗黏性土饱和试样,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振动频率f对土样动力特性的影响。动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f=0.1~4Hz时,动强度随f的升高而增大,但f继续升高后,动强度却有下降... 在回顾加荷频率对土样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某土石坝心墙防渗黏性土饱和试样,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振动频率f对土样动力特性的影响。动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f=0.1~4Hz时,动强度随f的升高而增大,但f继续升高后,动强度却有下降趋势。当f=0.1~1.0Hz时,频率愈高动孔压比愈大;当f=1.0~6.0Hz时,总的趋势为频率愈高,动孔压比愈小。表明频率较高时,动孔隙水压力来不及上升和扩散。较高频率f持续作用下,试样有吸水现象并伴随动孔压的下降。动模量阻尼试验结果是:f愈低,试样动变形开展愈充分;f愈高,动模量和阻尼比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频率 饱和黏性 动强度 动孔压 动模量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黏性土的电阻率特性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85
5
作者 查甫生 刘松玉 +1 位作者 杜延军 崔可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71-1676,共6页
在讨论黏性土导电特性的基础上,假定非饱和黏性土中存在3种电流流通路径,针对已有的非饱和土电阻率结构模型存在的缺陷,推导了适用于非饱和黏性土的电阻率结构模型,探讨了土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其归纳为3类。最后,通过对合肥膨胀... 在讨论黏性土导电特性的基础上,假定非饱和黏性土中存在3种电流流通路径,针对已有的非饱和土电阻率结构模型存在的缺陷,推导了适用于非饱和黏性土的电阻率结构模型,探讨了土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其归纳为3类。最后,通过对合肥膨胀土相关试验研究,分析了含水率、孔隙水电阻率、温度以及孔隙率对膨胀土的电阻率的影响特征,探讨了非饱和膨胀土的电阻率基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 导电性 电阻率 膨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黏性土蠕变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云 薛禹群 +2 位作者 吴吉春 何佳佳 王惠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2-676,683,共6页
结合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用单向固结仪研究饱和黏性土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蠕变变形特征。试验土样取自苏锡常地区第2弱透水层。研究结果表明,在初次加载时黏性土具有明显的蠕变性,在双对数坐标中蠕变变形与时间呈直线关系,且直线斜... 结合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用单向固结仪研究饱和黏性土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蠕变变形特征。试验土样取自苏锡常地区第2弱透水层。研究结果表明,在初次加载时黏性土具有明显的蠕变性,在双对数坐标中蠕变变形与时间呈直线关系,且直线斜率随荷载水平增大而减小,但在荷载水平达到一定值后斜率变化不大;在初次卸载时黏性土仍有明显的回弹蠕变,特别是在卸载水平较高时,卸载回弹蠕变变形与应力和时间的关系仍可用幂函数表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加卸载达到变形稳定的时间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当循环荷载最大值小于土样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土样在2次加卸载循环后达到弹性变形状态;当循环荷载最大值等于土样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土样在5次加卸载循环后达到弹性变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 蠕变变形 固结 反复加卸载 初次加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黏性土抗剪强度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邵玉娴 施斌 +2 位作者 顾凯 唐朝生 高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为了系统地了解温度对黏性土工程性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南京地区三种不同矿物成分的黏性土,制成不同含水量和干密度的试样,在5~45℃条件下,开展了抗剪强度试验,获得了三种土的非饱和重塑试样的抗剪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黏性... 为了系统地了解温度对黏性土工程性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南京地区三种不同矿物成分的黏性土,制成不同含水量和干密度的试样,在5~45℃条件下,开展了抗剪强度试验,获得了三种土的非饱和重塑试样的抗剪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黏性土的黏聚力随温度升高呈线性变化;亲水矿物含量较高的黏性土抗剪强度对温度变化较敏感,黏聚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现为强度的热软化现象;亲水矿物含量较低的黏性土,当含水量较低(w≤17%)时,表现为强度的热硬化现象,当含水量较高(w≥22%)时,表现为强度的热软化现象,且干密度越高的试样,强度的温度效应越明显。论文还分析了非饱和黏性土抗剪强度的热硬化和热软化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 温度 强度 热软化 热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黏性土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滕延京 盛志强 王曙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6-431,共6页
饱和黏性土的工程特性,与其应力状态密切相关。自然状态的地基土固结应力状态以及工程设计工况的应力状态,是确定地基土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原状土的土工试验,分析研究饱和黏性土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及对其抗剪强度指标... 饱和黏性土的工程特性,与其应力状态密切相关。自然状态的地基土固结应力状态以及工程设计工况的应力状态,是确定地基土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原状土的土工试验,分析研究饱和黏性土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及对其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提出现场取得的不扰动土样,在试验室进行抗剪强度试验,必须进行恢复土样初始应力状态的预处理;应针对实际工程问题需要,确定固结压力及排水条件进行土样的剪切试验;资料整理时应区分工程应用的应力条件,小于前期固结压力的压力段和大于前期固结压力的压力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抗剪强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 抗剪强度 应力历史 固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黏性土不排水分析中总应力强度指标的选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二祥 付浩 +1 位作者 林世杰 程晓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8-95,共8页
针对饱和黏性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总应力分析,首先进一步深入阐释泰沙基有效应力原理,指出应注意区分静水压和超静水压,区分含有总水压的平衡总应力和仅含有超静水压的本构总应力。采用总应力法进行饱和土不排水分析时,这"总应力&qu... 针对饱和黏性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总应力分析,首先进一步深入阐释泰沙基有效应力原理,指出应注意区分静水压和超静水压,区分含有总水压的平衡总应力和仅含有超静水压的本构总应力。采用总应力法进行饱和土不排水分析时,这"总应力"只能是本构总应力。进而指出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一般不宜直接用于不排水强度计算,直接计算所带来误差的情况与实际总应力路径的斜率有关。建议此时采用饱和土原状土样在实际有效自重应力下预固结后不排水剪切试验测得的不固结不排水强度cu,并给出从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计算不固结不排水强度cu的公式。最后就地基承载力、朗肯土压力和基坑稳定分析三类问题给出算例,分别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强度和直接采用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进行计算,通过对比展示后者的误差情况并对其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 不排水分析 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不排水强度 基坑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黏性地层中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验算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二祥 付浩 +1 位作者 李贤杰 郭红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7-105,共9页
针对饱和黏性土地层中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首先建议其强度指标取原状土样在有效自重应力下预固结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cu,随后考虑该不排水抗剪强度随深度近似线性增大的特点,给出相应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而在作者此前所... 针对饱和黏性土地层中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首先建议其强度指标取原状土样在有效自重应力下预固结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cu,随后考虑该不排水抗剪强度随深度近似线性增大的特点,给出相应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而在作者此前所提出的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方法基础上,给出饱和黏性土地层中深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挡土构件嵌深较小情况下按地基承载力的验算方法,嵌深较大情况下按圆弧滑移面的验算方法和识别过大嵌深的临界嵌深计算公式,并通过与精细数值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对所提出方法及公式的正确性和精度进行了检验。文中还给出两个工程实例,展示了实际分层地基,特别是既有黏性土也有无黏性土层时按所提出方法的坑底抗隆起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 饱和黏性 坑底隆起 验算方法 不排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非饱和黏性土UU抗剪强度参数与饱和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承仁 刘宝琛 +1 位作者 张家生 刘多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2,共4页
土的饱和度是基于水分状态和密度状态的一个衍生变量。存在因应水分状态变化和因应密度状态变化的两类饱和度变化过程。根据23组不同水分状态和密度状态的UU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讨论了重塑非饱和黏性土抗剪强度参数与饱和度的关系。数据... 土的饱和度是基于水分状态和密度状态的一个衍生变量。存在因应水分状态变化和因应密度状态变化的两类饱和度变化过程。根据23组不同水分状态和密度状态的UU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讨论了重塑非饱和黏性土抗剪强度参数与饱和度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黏聚力和与水分状态相关的饱和度的关系是强非线性的,和与密度状态相关的饱和度的关系是准线性的。内摩擦角和与水分状态相关的饱和度的关系是强非线性的,和与密度状态相关的饱和度的关系是弱非线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非饱和黏性 三轴压缩试验 UU抗剪强度参数 水分状态 密度状态 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固结饱和黏性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及三轴试验模拟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小荣 董肖龙 +1 位作者 陈晓宇 胡勃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5,共8页
针对饱和超固结黏性土现有的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破坏应力比为定值,不能反映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强度特性存在差异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反映应力状态变化对破坏应力比的影响,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确定超固结土的破坏应力比。在此基础... 针对饱和超固结黏性土现有的下加载面修正剑桥模型破坏应力比为定值,不能反映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强度特性存在差异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反映应力状态变化对破坏应力比的影响,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确定超固结土的破坏应力比。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超固结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能够描述土体受力时的中间主应力效应、应力区间效应、拉压差影响。基于该本构模型作了常规三轴压缩条件下超固结饱和黏性土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不同超固结比下土的变形、剪胀、孔隙水压力变化特性和规律。利用该本构模型模拟了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的真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相应的应力-应变特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饱和黏性 弹塑性本构模型 破坏应力比 三剪统一强度准则 三轴试验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固结原状饱和黏性土的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小荣 董肖龙 陈晓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6,251-252,共12页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研究了正常固结饱和原状黏性土的本构模型。其中,相对完整状态采用基于原状黏性土的理想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来表征;完全调整状态则是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框架,将修正剑桥模型与三剪强度准则相结合而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研究了正常固结饱和原状黏性土的本构模型。其中,相对完整状态采用基于原状黏性土的理想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来表征;完全调整状态则是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框架,将修正剑桥模型与三剪强度准则相结合而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来表征。为了更好地反映黏性土的黏聚力影响,提出了等量代换法和坐标平移法两种处理方法,并作了对比研究。针对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框架和扰动状态概念建立的原状土本构模型为平均应力、广义剪应力与体应变、广义剪应变间的关系且无屈服函数显式表达式,提出了一个将其三维化的方法。三维化后的原状黏性土本构模型为空间内6个应力分量和6个应变分量之间的关系,更便于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土体变形分析及有限元编程。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对正常固结江西原状饱和红黏土土样作了固结排水和固结不排水条件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K0固结试验,并与模型计算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江西原状饱和红黏土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另外,用所提模型对江西原状饱和红黏土进行了真三轴压缩数值模拟实验,探讨了中间主应力对其力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及其影响系数对土的变形、孔隙水压力、强度均有影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在相同剪应力的作用下,土体剪应变随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轴向应变条件下,孔隙水压力随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固结排水条件下,在相同平均正应力作用下,土体体应变随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轴向应变条件下,土体体应变随中主应力影响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饱和黏性 本构模型 扰动状态概念 三剪强度准则 江西原状饱和红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黏性地基土一维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宁 巫锡勇 +1 位作者 冯君 朱宝龙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0,29,共5页
研究目的:非饱和黏性土的压缩特性是路基工程、基础工程、地下工程以及边坡工程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为研究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一维压缩特性的影响,本文以合肥地区非饱和黏性地基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基质吸力为常数、净竖向应力逐级增大... 研究目的:非饱和黏性土的压缩特性是路基工程、基础工程、地下工程以及边坡工程设计计算的重要参数。为研究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一维压缩特性的影响,本文以合肥地区非饱和黏性地基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基质吸力为常数、净竖向应力逐级增大的一维压缩试验。研究结论:(1)一维压缩变形下,不同基质吸力的e-lgp曲线均可以看作以净竖向应力300 k Pa为分界点的两条直线段;(2)压缩指数随基质吸力的变化关系符合Barcelona模型;压缩指数和切线压缩系数随基质吸力的增大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规律;(3)为反映吸力对土体一维压缩变形的贡献,提出吸力切线压缩系数的概念,得到吸力切线压缩系数与净竖向应力之间呈现指数关系;(4)该成果可为研究黏性地基土的非饱和工程特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 吸力切线压缩系数 压缩指数 切线压缩系数 基质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黏性土地基不排水条件下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二祥 付浩 李贤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19-2924,2952,共7页
针对饱和黏性土地基在相对快速加载亦即不排水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问题,指出应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强度进行计算,如采用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直接计算将给出严重偏大的结果。接着给出由中国一般地勘报告中所提供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计算不固结... 针对饱和黏性土地基在相对快速加载亦即不排水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问题,指出应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强度进行计算,如采用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直接计算将给出严重偏大的结果。接着给出由中国一般地勘报告中所提供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计算不固结不排水强度的公式,由此给出近似随深度线性增大的不固结不排水强度c_(u)。进而提出此种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采用滑移面平均深度处的c_(u)进行计算,关键技术是构建了确定滑移面最大深度的无量纲参数,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拟合给出简便实用的计算公式。与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的大量计算对比表明了所给无量纲参数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承载力 饱和黏性 不固结不排水强度 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黏性土的总强度与基坑工程水土合算土压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彦斌 姚天骄 杨正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96-1304,共9页
回顾了饱和黏性土总强度Su的概念以及“φ=0法”的基本原理,指出直接将三轴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ccu、φcu和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ccq、φcq代入朗肯土压力公式是一种错误的分析方法,由此导致了对水土合算土压力分析方法的误解。根据两种... 回顾了饱和黏性土总强度Su的概念以及“φ=0法”的基本原理,指出直接将三轴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ccu、φcu和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ccq、φcq代入朗肯土压力公式是一种错误的分析方法,由此导致了对水土合算土压力分析方法的误解。根据两种试验的原理,推导出了采用强度指标ccu、φcu和ccq、φcq表示的总强度Su,进而依据“φ=0法”,给出了基坑开挖卸载下正确的水土合算土压力公式。结合该公式,对行业规范中采用的一些土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评述,并结合算例结果对计算分析中几种强度指标的应用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 总强度 水土合算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黏性土直剪强度特性及其修正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边加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2-96,共5页
为研究非饱和黏性土的直剪强度特性,采用非膨胀土及两种不同干密度的弱膨胀土进行了包含低应力状态下8种不同上覆压力的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大,最大剪应力及所对应的剪切位移逐渐增大,试验中低应力状态下测定的土... 为研究非饱和黏性土的直剪强度特性,采用非膨胀土及两种不同干密度的弱膨胀土进行了包含低应力状态下8种不同上覆压力的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大,最大剪应力及所对应的剪切位移逐渐增大,试验中低应力状态下测定的土体凝聚力小于高应力状态,且试验中的上覆压力对膨胀性土凝聚力的影响大于非膨胀性黏土;而低应力状态下测定的土体内摩擦角大于高应力状态。对直剪试验中上下盒接触面积减小对抗剪强度参数测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接触面积减小对抗剪指标有影响,但极其微小。提出对膨胀土边坡浅层破坏进行稳定性分析时应采用低应力下的抗剪强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 直剪试验 抗剪强度参数 边坡浅层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入渗下非饱和黏性土路基边坡浅层稳定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连继峰 罗强 +3 位作者 魏明 谢涛 张文生 谢宏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117,共9页
为合理评估雨水作用下非饱和土黏性土路基边坡浅层稳定性,针对单位土条式“无限长斜坡法”,力学上忽略滑体上下缘抗滑效应的缺陷,提出降雨诱发的黏性土路基边坡浅层滑动,由滑体上缘张拉区和下缘挤压区为异心圆弧面,中段主滑区为顺坡平... 为合理评估雨水作用下非饱和土黏性土路基边坡浅层稳定性,针对单位土条式“无限长斜坡法”,力学上忽略滑体上下缘抗滑效应的缺陷,提出降雨诱发的黏性土路基边坡浅层滑动,由滑体上缘张拉区和下缘挤压区为异心圆弧面,中段主滑区为顺坡平面的异心式“顺坡曲面”失稳模式,推导了“顺坡曲面”组合滑面几何方程和滑体静力平衡方程,基于双应力状态变量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模型,建立了雨水入渗下反映顺坡面上水位抬升影响的非饱和黏性土路基边坡浅层稳定分析方法。分析表明:非饱和入渗黏性土路基边坡,前期以雨水浸润下土体吸附强度大幅衰减,安全系数线性降低为主;后期以雨水下渗抵达不(弱)透水层形成薄层积水,引起安全系数突变为特征,加剧了边坡失稳破坏的可能性;研究成果可为考虑降雨特性的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入渗 路基边坡 浅层稳定性 饱和黏性 水位抬升 吸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黏性土渗透系数测定方法综述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鸣宇 王秀艳 孙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2-1167,共6页
饱和黏性土的渗透系数作为水文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国内外对于饱和黏性土渗透系数的测定,按测试地点的不同分为室内测试和现场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所采用的原理还是以达西定律和太沙基固结理论为主。对于饱和黏... 饱和黏性土的渗透系数作为水文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国内外对于饱和黏性土渗透系数的测定,按测试地点的不同分为室内测试和现场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所采用的原理还是以达西定律和太沙基固结理论为主。对于饱和黏性土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测试体系,测定的方法存在较多不足,测定所选用的仪器也有较多不合理性,为此,回顾了渗透系数测定的历史,探讨了饱和土渗流发生的机理,并总结了饱和土渗透系数的室内测试方法和现场测试方法,在介绍了传统的测试方法之后,又介绍了溶质示踪法、固结曲线确定渗透系数等新的方法,最后针对如何测定饱和土渗透系数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系数 饱和黏性 土室内测试 现场测试 达西定律 太沙基固结理论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固结原状饱和黏性土的三剪统一结构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董肖龙 胡小荣 陈晓宇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93,共8页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采用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来表征原状黏性土的相对完整状态,将三剪统一强度准则与修正剑桥模型相结合来表征原状黏性土的完全调整状态,提出了饱和原状黏性土结构性本构模型。通过坐标平移法确定的破坏应力比使所提出模...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采用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来表征原状黏性土的相对完整状态,将三剪统一强度准则与修正剑桥模型相结合来表征原状黏性土的完全调整状态,提出了饱和原状黏性土结构性本构模型。通过坐标平移法确定的破坏应力比使所提出模型能够反映全应力状态变化下的强度区间效应和拉压差,也能够描述黏聚力在土体受力过程中的作用。为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以江西原状饱和红黏土为试验土样,做了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江西原状饱和红黏土的力学和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饱和黏性 扰动状态 强度准则 修正剑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