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的累积对数高斯模型在泥河湾盆地磁组分识别中的运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喜生 李学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63-169,共7页
基于饱和等温剩磁 (SIRM )获得曲线遵循累积对数高斯模型 (CLG)的假设 ,利用改进的CLG模型分析 ,成功地对采自泥河湾河湖相层上部的许家窑剖面样品所含的主要载磁组分进行了分离 ;结合先前的岩石磁学结果 ,进一步验证了高矫顽力的赤铁... 基于饱和等温剩磁 (SIRM )获得曲线遵循累积对数高斯模型 (CLG)的假设 ,利用改进的CLG模型分析 ,成功地对采自泥河湾河湖相层上部的许家窑剖面样品所含的主要载磁组分进行了分离 ;结合先前的岩石磁学结果 ,进一步验证了高矫顽力的赤铁矿和低矫顽力的磁铁矿 /磁赤铁矿为许家窑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 ,并对各磁组分对SIRM的贡献进行了定量估算 ;对CLG模型的优缺点和实用性进行了探讨 ;结合剩磁矫顽力曲线特征 ,尝试提出了X参数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等温剩磁 累积对数高斯模型 岩石磁学 赤铁矿 磁铁矿 磁赤铁矿 剩磁矫顽力 许家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屑储集岩热磁特征与磁性矿物识别
2
作者 李学森 杨晓敏 徐兴雨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9-606,共8页
对采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南洼陷4口探井的22块古近系沙河街组碎屑储集岩标本进行了细致的磁化率-温度曲线、三轴饱和等温剩磁热退磁测试,研究不同含油级别的储集岩的热磁特征与磁性载体,结果表明:孤南洼陷沙河街组储集岩磁性矿物及... 对采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南洼陷4口探井的22块古近系沙河街组碎屑储集岩标本进行了细致的磁化率-温度曲线、三轴饱和等温剩磁热退磁测试,研究不同含油级别的储集岩的热磁特征与磁性载体,结果表明:孤南洼陷沙河街组储集岩磁性矿物及其组合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磁铁矿、针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磁铁矿,岩石的磁性载体及其组合与岩石的颜色、岩性等沉积学特征密切相关,而与含油性关系不明显;在氩气环境中加热,含油标本中的磁铁矿Hopkinson峰低而宽,甚至不明显,居里温度附近曲线多呈锯齿状,冷却过程中,磁铁矿重现作用不明显,烃类有机质对碎屑储集岩中沉积成因磁铁矿的热磁行为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烃类流体侵位,储集岩中的磁性矿物及其组合未发生明显变化,亦不存在某种演化序列或规律性,烃类流体化学重磁化不具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温度曲线 饱和等温剩磁热退磁 碎屑储集岩 孤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纪红土发育土壤的氧化铁磁性矿物学研究(英文)
3
作者 卢升高 张卫国 俞立中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8,共6页
应用矿物磁测技术对发育于第四纪红土母质上土壤的磁化率(χ),频率依变磁化率(χfd),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矫顽力(BCK)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χ和SIRM的变幅分别为7×10-8~475×10-8... 应用矿物磁测技术对发育于第四纪红土母质上土壤的磁化率(χ),频率依变磁化率(χfd),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矫顽力(BCK)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χ和SIRM的变幅分别为7×10-8~475×10-8m3kg-1和8.6×10-4~332.7×10-4Am2kg-1,两者粗略地表明了土壤中亚铁磁性矿物的数量差异.土壤的χfd在4.9%~23.3%,χfd以及χ和SIRM的粒径分布证明,土壤中的亚铁磁性矿物以次生的超顺磁性颗粒态存在.土壤的磁化和退磁参数则表明具有较高χ的土壤其磁性由亚铁磁性矿物决定,低χ的土壤则是不完整反铁磁性氧化铁的贡献.本研究表明,矿物磁测技术为研究土壤氧化铁的数量、起源和类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非破坏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饱和等温剩磁 氧化铁 第四纪红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泊自生胶黄铁矿对磁性参数χARM/SIRM指示意义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 穆桂金 +3 位作者 林永崇 张慧娟 吴汪洋 孙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80-1288,共9页
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颗粒大小具有重要环境指示意义,是环境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磁性参数非磁滞剩磁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χ_(ARM)/SIRM)常被用于指示磁性颗粒大小,当沉积物磁性特征为较粗的多畴(MD)颗粒主导时表现为低值,而为较细的单畴... 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颗粒大小具有重要环境指示意义,是环境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磁性参数非磁滞剩磁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χ_(ARM)/SIRM)常被用于指示磁性颗粒大小,当沉积物磁性特征为较粗的多畴(MD)颗粒主导时表现为低值,而为较细的单畴(SD)颗粒主导时表现为高值。本研究对罗布泊盐湖LB剖面的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环境磁学测试,结果发现剖面中含有5个χ_(ARM)/SIRM值低于上覆层和下伏层的层位,指示其磁性颗粒较粗。但磁滞参数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这5个层位磁性颗粒明显细于上覆层和下伏层沉积物,显示χ_(ARM)/SIRM在这5个层位的指示意义失真。矿物鉴定结果显示这5个层位的主导磁性矿物为早期成岩成因的SD胶黄铁矿,赋存形态主要为颗粒团聚体、单颗粒或颗粒团聚体附着于硅酸盐矿物表面以及分布于薄片状硅酸盐内,这种赋存形态导致其具有较强的磁相互作用,并限制了χ_(ARM)的增加,最终造成χ_(ARM)/SIRM下降,指示意义失真。本研究显示当沉积物中存在胶黄铁矿等自生矿物时,利用比值参数χ_(ARM)/SIRM判断磁性矿物颗粒特征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黄铁矿 磁性颗粒 非磁滞剩磁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χ_(ARM)/SIRM) 磁性特征 罗布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