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建军
王全九
+2 位作者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4,17,共5页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精度较高。说明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
水分
运动
垂直一维非
饱和土壤水分运动
代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子午岭植被恢复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
51
2
作者
梁向锋
赵世伟
+1 位作者
张扬
华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42,共7页
通过对子午岭林区不同植被的土壤性质进行实验室测定和野外调查,对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参数之一土壤饱和导水率(Ks)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多元分析和通径分析,揭示了植被恢复提高土壤水分传输性能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土壤有机质是子午...
通过对子午岭林区不同植被的土壤性质进行实验室测定和野外调查,对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参数之一土壤饱和导水率(Ks)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多元分析和通径分析,揭示了植被恢复提高土壤水分传输性能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土壤有机质是子午岭林区九种植被下土壤饱和导水率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不同植被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均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尽管草地和先锋草地在5~10cm深度有一强透水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在剖面上的平均值,从辽东栎、早期森林、灌丛、先锋草地、弃耕地到草地依次降低。灌丛与草地、弃耕地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辽东栎顶级群落的饱和导水率最高,植被的恢复明显提高了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0.25mm团聚体含量及粘粒含量直接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能够改善容重、毛管孔隙度、团聚体含量等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岭
植被恢复
土壤
饱和
导水率
饱和土壤水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建军
王全九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机构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4,1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38B00)
国家"863"项目"水盐调控精量灌溉技术"(2006AA100207)
文摘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精度较高。说明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
水分
运动
垂直一维非
饱和土壤水分运动
代数模型
Keywords
stone mixture
gravel
water movement
vertical one-dimensional unsaturated soil water movement algebraic model
分类号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子午岭植被恢复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
51
2
作者
梁向锋
赵世伟
张扬
华娟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42,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资助项目(2006BCA01A07)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10501-152)
文摘
通过对子午岭林区不同植被的土壤性质进行实验室测定和野外调查,对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参数之一土壤饱和导水率(Ks)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多元分析和通径分析,揭示了植被恢复提高土壤水分传输性能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土壤有机质是子午岭林区九种植被下土壤饱和导水率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不同植被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均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尽管草地和先锋草地在5~10cm深度有一强透水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在剖面上的平均值,从辽东栎、早期森林、灌丛、先锋草地、弃耕地到草地依次降低。灌丛与草地、弃耕地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辽东栎顶级群落的饱和导水率最高,植被的恢复明显提高了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0.25mm团聚体含量及粘粒含量直接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能够改善容重、毛管孔隙度、团聚体含量等物理性质。
关键词
子午岭
植被恢复
土壤
饱和
导水率
饱和土壤水分运动
Keywords
Ziwuling
vegetation rehabilitation
soil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e movement of saturated soil water
分类号
S154.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刘建军
王全九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子午岭植被恢复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梁向锋
赵世伟
张扬
华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