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建军 王全九 +2 位作者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4,17,共5页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精度较高。说明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 水分运动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岭植被恢复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梁向锋 赵世伟 +1 位作者 张扬 华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42,共7页
通过对子午岭林区不同植被的土壤性质进行实验室测定和野外调查,对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参数之一土壤饱和导水率(Ks)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多元分析和通径分析,揭示了植被恢复提高土壤水分传输性能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土壤有机质是子午... 通过对子午岭林区不同植被的土壤性质进行实验室测定和野外调查,对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参数之一土壤饱和导水率(Ks)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多元分析和通径分析,揭示了植被恢复提高土壤水分传输性能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土壤有机质是子午岭林区九种植被下土壤饱和导水率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不同植被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均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尽管草地和先锋草地在5~10cm深度有一强透水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在剖面上的平均值,从辽东栎、早期森林、灌丛、先锋草地、弃耕地到草地依次降低。灌丛与草地、弃耕地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辽东栎顶级群落的饱和导水率最高,植被的恢复明显提高了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0.25mm团聚体含量及粘粒含量直接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能够改善容重、毛管孔隙度、团聚体含量等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岭 植被恢复 土壤饱和导水率 饱和土壤水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