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雅俗之间:苏轼饮食赋的经典构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祖琪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4,共9页
-
文摘
苏轼的饮食赋写作祖述《诗》《骚》,导源于俳辞,将《楚辞》的高洁旨趣与俳辞的幽默诙谐寓于一身,体现了有意变革的文学主张,使赋体完成了由娱神,到娱人,再到娱己的功用。苏轼以全部生命体验投入,在审美取向与情志追求上打破雅与俗的边界,克服内在情志的对立冲突,不再刻意强调赋体书写对象的雅俗性质,而是以平和的心态,以审美的态度书写日常生活。可以说,苏轼对雅俗关系的思考递嬗过程也是逐渐实现自我的人格养成过程。苏轼的饮食赋不是简单的“游戏文字”,而是奠定了一种经典范式,对后世有开创之功。
-
关键词
苏轼
饮食赋
雅俗
辞赋史
-
Keywords
Su Shi
culinary odes
elegance and vulgarity
history of rhymed prose and od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代饮食赋及其旨趣
- 2
-
-
作者
庄亮亮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3,43,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49)。
-
文摘
赋体的饮食书写滥觞于《大招》《招魂》,兴于唐,造极于宋。宋代饮食赋的题材与书写方法多样,且对同一饮食对象的描写角度多变。其书写形式受次韵唱和赋的兴起与苏轼个人的影响,产生了次韵唱和的饮食赋。宋代饮食赋最终体现的是对禅与理浸润下“简”与“雅”的审美追求,赋作以“涵泳”的烹饪方式追求饮食本体上的反复认知,达到对过度“物欲”的批判以及饮食对象本体的超越。
-
关键词
宋代
饮食赋
禅与理
饮食审美
-
Keywords
Song Dynasty
diet proses
Zen and neo-Confucianism
dietary aesthetics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评苏轼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龚克昌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6,共9页
-
文摘
苏轼是一位才气横溢、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的辞赋形式多种多样。苏轼辞赋中成就最高的当推旅行游览观感赋。《赤壁赋》、《后赤壁赋》两赋是游览赋中的极品。苏轼还有几篇描写饮食的赋,《服胡麻赋》批评另类求仙者,指出眼前杂草野花都可能有益健康,延年益寿。《后杞菊赋》活现出一个穷太守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政论赋是苏轼赋作中质量最差的部分,基本上是沿袭历史上儒家所倡导的那一套老调子,缺乏新鲜见解。此外,《黠鼠赋》感叹人是万物之灵,能训龙斩蛟,能占卜获麟,但却见欺于一鼠,富于理趣。《秋阳赋》、《飓风赋》等在艺术上也多有特色。
-
关键词
苏轼
辞赋
旅行游览观感赋
饮食赋
政论赋
作品评论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