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陶瓷饮食器造型中的尚象设计——以国宴用瓷为例
- 1
-
-
作者
蔡伟
唐宇婷
王爱红
-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
南阳师范学院
-
出处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9,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3BG129)。
-
文摘
“尚象”是经典的中国传统设计语言,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思维方式。自古迄今,陶瓷饮食器中蕴含着丰富的尚象设计实践。文章以探讨陶瓷饮食器造型中尚象设计的诉求与动机为研究基点,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宴用瓷尚象设计经典案例的横向比较与综合分析,可见国宴用瓷造型中的尚象特征尤为丰富且显著,并且其尚象设计在主题文化、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有着区别于其他普通陶瓷饮食器的特殊定位。并一步从践行逻辑、取象类别、意象隐喻与表征三个维度展开论证,对国宴用瓷造型中尚象设计的实践范式予以总结。
-
关键词
尚象设计
陶瓷饮食器
国宴用瓷
造型设计
-
Keywords
Shang Xiang Design
Ceramic tableware
State banquet porcelain
Style design
-
分类号
TQ174.7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J502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饮食器物的文化属性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程万里
-
机构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7-200,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俗艺术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760016)
2010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俗艺术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0YSB0011)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饮食器虽只为日常用品,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典型器物的塑造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思想,并以其特有的形式特征,潜移默化地陶冶了人的情操,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饮食具的造型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某些饮食器具的外形式与远古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神话是原始先民精神世界的体现,也是仪式产生的源泉。古代最主要的仪式是祭祀,而祭祀是饮食器发展的重要契机。其中圆形的"鏊"可以说是对女娲的文化体系的一种直观表现。从"女娲补天"的神话对"鏊子"造型设计的影响研究来看,神话使得饮食器的设计既有生活的色调,又有艺术的韵味,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
关键词
民俗艺术
造型艺术
饮食器
神话
鏊子
女娲补天
文化特征
审美
-
Keywords
Diet Ware
Myth
Aozi
The Hand that Mends
-
分类号
J50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口周术后患者简易流质饮食器的制作与应用
- 3
-
-
作者
朱翠兰
陈有肖
戴新平
黄慧
-
机构
黄石市第五医院整形外科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7-7,共1页
-
-
关键词
口周手术
简易流质饮食器
革新推广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R197.39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西安市出土唐代金银器及装饰艺术特点
被引量:7
- 4
-
-
作者
王长启
-
出处
《文博》
1992年第3期20-33,99-100,共16页
-
文摘
近年来唐代的金银器出土较多,尤其在西安地区。其品种主要是饮食器及装饰品。许多考古与文物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并撰写文章,特别是《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一书,进行了系统论述。近年西安又新发现一些唐代金银器,现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金银器
饮食器
圈足
团花纹
唐墓
花口
开元通宝
折枝
人物纹
连珠纹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唐代金银器拾零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韩伟
-
出处
《文博》
1991年第6期25-32,共8页
-
文摘
唐代金银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唐代统治者认为使用黄金饮食器,有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效应,所以有唐一代金银器制造业很发达。制造部门分“行作”、“官作”两类,而以后者为主。行作即为民间金银行工匠制作,其质量较官营手工业差。官作即指少府监中尚署所管辖的金银作坊院。中晚唐后,又设文思院,掌造宫廷所需的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采绘素装钿之饰,以宦官为文思使,为诸内司之一。陕西为唐代金银器出土最多的地区之一。尤以西安何家村窖藏、法门寺地宫为著名,其中许多器物寓于历史故事,或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风貌。今撮其要者简述于后。
-
关键词
金银器
何家村窖藏
金银作坊院
饮食器
中尚署
法门寺地宫
唐代社会
文思院
官作
少府监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临淄齐国故城新出土陶文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许淑珍
-
机构
淄博市临淄区文化局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20,共6页
-
文摘
临淄齐国古城以出土大量陶文著称于世.绝大多数都是拓本,散见于各家著录.出土地点明确的,特别是发掘品,屈指可数.
-
关键词
陶文
河崖头
临淄齐国故城
西周傅庄
饮食器
制陶业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陈列总体设计的构想
- 7
-
-
作者
潘红耘
-
出处
《中国博物馆》
1989年第1期52-54,11,共4页
-
文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过去沿袭下来的陈列模式已需要加以更新,以适应人民文化生活和旅游事业发展的要求。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的活力,充分发挥遗址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特长的基本陈列,我们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陈列的总体设计有了一些新的构想,现概述如下。
-
关键词
总体设计
陈列展览
旅游事业
考古发掘
人民文化生活
精神文明建设
陈列艺术
复原陈列
春秋早期
饮食器
-
分类号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