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极端病例谈饮食不节致病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睿熙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29-30,53,共3页
通过临床两个"极端"饮食的病例,一个过食、一个少食甚不食,体会饮食不节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可知饮食有节对常态与病态的作用均不容小觑,强调均衡饮食对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病例 饮食不节 饮食致病 均衡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饮食与健康关系新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崔亚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05年第12期6-8,共3页
关键词 饮食不节 健康关系 中医 人体生命活动 医学角度 五脏六腑 气血津液 千金要方 孙思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洁饮食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5例分析
3
作者 翟文静 赵明峰 +1 位作者 肖霞 韩明哲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2期1937-1939,共3页
目的分析因不洁饮食引起的爆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5例,提高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对l5例爆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在同一时间食用含有淋巴腺组织... 目的分析因不洁饮食引起的爆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5例,提高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对l5例爆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在同一时间食用含有淋巴腺组织的不洁猪肉,陆续出现以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便培养没有检测出病原菌及寄生虫。白细胞计数(10.4~56.8)×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为0.165~0.682,绝对值(0.6~20.6)×109/L;骨髓检查8例,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占0.232~0.565,以成熟细胞为主;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为正常核型;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阴性。1例轻症患者经对症治疗临床症状缓解,14例中至重症患者均给予激素为主的治疗法方案好转,但其中3例患者治疗2月后自行停药导致复发,再次给予激素为主的治疗有效。结论对因不洁饮食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与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鉴别,重症者需要采取激素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应充分,疗程应足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 饮食不节 体征和症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喘病的中医饮食调护 被引量:1
4
作者 海和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7期86-87,共2页
喘病是以呼吸困难,动则加重,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种肺系疾病[1].喘病的成因很多,但概而言之,不外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为六淫病邪侵袭,多以风寒、风热为主,或从皮毛或从口鼻而入,致使肺失突降、气逆奔迫而喘;内... 喘病是以呼吸困难,动则加重,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种肺系疾病[1].喘病的成因很多,但概而言之,不外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为六淫病邪侵袭,多以风寒、风热为主,或从皮毛或从口鼻而入,致使肺失突降、气逆奔迫而喘;内伤则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病体虚、年老体弱等,致使痰浊内生,痰湿阻滞或气机不畅,升降失序或脏器虚损、气无所主,从而导致喘病的发生.中医学认为饮食调理对于喘病患者的护理极其重要.对于不同的患者,饮食调护既有共同的原则,又有特殊的要求,应遵循如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饮食调护 喘病 肺系疾病 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气机不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调护浅谈
5
作者 王雅莉 《甘肃中医》 2003年第7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饮食不节 饮食偏嗜 饮食调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高脂血症粤式食养指引
6
作者 范文昌 荆志伟 +1 位作者 方海琴 唐岚 《食品界》 2024年第4期66-68,共3页
广东地区血脂异常人群明显受广东地区习惯性膳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多与饮食不节、醇酒厚味、嗜食油腻甘甜、过逸少劳、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膳食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本团队参与执笔起草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 广东地区血脂异常人群明显受广东地区习惯性膳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多与饮食不节、醇酒厚味、嗜食油腻甘甜、过逸少劳、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膳食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本团队参与执笔起草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的不同证型食谱示例(包括食谱、经验食养茶饮、食养方),《成人高脂血症粤式食养指引》在遵循《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的日常食养8条原则和建议基础上,团队依据中医六大证型分类,结合广东地区饮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膳食干预 高脂血症 醇酒厚味 食养 饮食习惯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腹痛”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守平 李岩 李文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239-240,共2页
腹痛,证名。出《内经》举痛论等篇。外感六淫,饮食不节,七情所伤,气机郁滞,血脉瘀阻及虫积等因素都可以致腹痛。辨证首先要注意寒热、虚实、气血。寒痛遇冷更甚,得热稍缓,形寒怯冷,口不渴,舌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热痛时止,口渴舌燥,小便赤... 腹痛,证名。出《内经》举痛论等篇。外感六淫,饮食不节,七情所伤,气机郁滞,血脉瘀阻及虫积等因素都可以致腹痛。辨证首先要注意寒热、虚实、气血。寒痛遇冷更甚,得热稍缓,形寒怯冷,口不渴,舌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热痛时止,口渴舌燥,小便赤,大便秘结或下痢,舌红苔黄,脉洪数;虚痛痛势绵绵而喜按;实痛胀满攻痛而拒按;气滞痛攻痛无定处;血瘀痛刺痛而固定不移。从部位辨,痛在大腹,多属脾、胃;痛在脐腹,多属大小肠;痛在脐下正中,多属膀胱与肾;痛在脐下两侧,多与肝经有关。从病邪辨,有寒、热、湿、食积、虫积、气滞、瘀血等不同[1]。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以上腹部疼痛的痛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治则 中药 中医 上腹部疼痛 《内经》 外感六淫 饮食不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勇教授辨治慢性胃炎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晓琳 陶智会 +1 位作者 阙任烨 李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989-990,共2页
李勇教授认为,中医辨治慢性胃炎应整体论治,临床主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亏虚等基本证型。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和"贯始终的原则,从升降共施、寒热并用、气血同理等方面实现中焦以平为期。并且注重中西结合,... 李勇教授认为,中医辨治慢性胃炎应整体论治,临床主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亏虚等基本证型。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和"贯始终的原则,从升降共施、寒热并用、气血同理等方面实现中焦以平为期。并且注重中西结合,互补长短,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素虚 情志不遂 饮食不节 李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合并顽固性呃逆50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魏爱翔 安玉兰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11期17-17,共1页
呃逆为中风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其中顽固性呃逆治疗比较困难。中医学认为,呃逆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胃气上逆动膈所致。现代医学多以解痉、镇静、止呕药物治疗,但对顽固性呃逆效果不甚理想。2008年... 呃逆为中风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其中顽固性呃逆治疗比较困难。中医学认为,呃逆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胃气上逆动膈所致。现代医学多以解痉、镇静、止呕药物治疗,但对顽固性呃逆效果不甚理想。2008年5月~2011年5月,笔者采用头针体针并用治疗中风合并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结合治疗 中风病 体针 头针 常见并发症 饮食不节 正气亏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春梅 周振坤 秦楠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8期20-20,共1页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疮等。本病以具有明显的灼痛感、缠绵难愈为特征。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口疮”范畴,多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笔者采用火针治疗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疮等。本病以具有明显的灼痛感、缠绵难愈为特征。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口疮”范畴,多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笔者采用火针治疗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火针治疗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复发性口疮 外感六淫 饮食不节 内伤七情 劳倦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中医药防治实践回顾性分析(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国梁 李泽庚 +5 位作者 尚莉丽 童家兵 罗传灿 董莉莉 侯勇 黄宝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0期917-925,共9页
2湿热辨证 刘焯等、张忠均认为手足口病是因为患儿心脾素有湿热内蕴,复感时行病毒所致。病因为时行病毒,病位在心脾二经,将本病分为湿热型、热重于湿型、湿重于热型3型。马元生等通过对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是由于夏秋... 2湿热辨证 刘焯等、张忠均认为手足口病是因为患儿心脾素有湿热内蕴,复感时行病毒所致。病因为时行病毒,病位在心脾二经,将本病分为湿热型、热重于湿型、湿重于热型3型。马元生等通过对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是由于夏秋季节气候炎热,阴雨连绵湿热之气偏盛,再加上儿童时期饮食不节,脾胃未充,内湿由之而生,内外之邪相搏,湿热之气发于皮肤所致,属湿温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医药防治 湿热辨证 湿热内蕴 热重于湿 临床观察 气候 饮食不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兆山教授治疗疣状胃炎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敏 徐兆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423-424,共2页
徐兆山主任医师认为,疣状胃炎的病因主要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抑郁,久病体虚,本病单纯实证或虚证少见,总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部分患者以邪实为主,热郁、痰阻、血瘀为其标,兼有本虚。常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气滞湿阻、痰瘀互... 徐兆山主任医师认为,疣状胃炎的病因主要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抑郁,久病体虚,本病单纯实证或虚证少见,总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部分患者以邪实为主,热郁、痰阻、血瘀为其标,兼有本虚。常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气滞湿阻、痰瘀互阻4型辨治。方用四逆散、黄连温胆汤、半夏厚朴汤、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感受外邪 饮食不节 情志抑郁 徐兆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聪明汤在耳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动玲 赵剑锋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12期40-40,共1页
益气聪明汤出自〈脾胃论〉,由李东垣创制.方用人参、黄芪、葛根、蔓荆子、白芍、黄柏、升麻、甘草8味组成.主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昏暗,视物不能".又云久服"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体轻健,耳目聪明".... 益气聪明汤出自〈脾胃论〉,由李东垣创制.方用人参、黄芪、葛根、蔓荆子、白芍、黄柏、升麻、甘草8味组成.主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昏暗,视物不能".又云久服"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体轻健,耳目聪明".故名曰益气聪明汤.尊古训,谨守病机,辨证应用于耳科疾病,常获良效,举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聪明汤 辨证应用 耳病 饮食不节 脾胃不足 耳科疾病 脾胃论 李东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5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甘礼明 郑永钿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3-13,共1页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胃脘部不同程度的疼痛,伴痞闷或胀满、暖气、泛酸、恶心、呕吐等主证,本病常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使胃气郁滞,失于和降而发病,通过正确的辨证施治,效果...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胃脘部不同程度的疼痛,伴痞闷或胀满、暖气、泛酸、恶心、呕吐等主证,本病常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使胃气郁滞,失于和降而发病,通过正确的辨证施治,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疏肝和胃 疗效观察 劳累 饮食不节 加味治疗 胃气 泛酸 多发病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鲜 周英武 王菲 《中国民间疗法》 2004年第10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痰浊 脂肪肝 中医辨证 臌胀 积证 历代医家 饮食不节 病名 肝失疏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血疗法结合面部围刺治疗痤疮一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岚 董薛 刘倩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3期36-36,共1页
痤疮又名"粉刺"、"青春痘",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皮脂分泌过多有关。中医学认为,素体阳热偏盛、阴阳失调为其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笔者治疗典型病例1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关键词 围刺治疗 放血疗法 痤疮 面部 分泌过多 现代医学 阴阳失调 饮食不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的病因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刚 《甘肃中医》 2007年第4期1-2,共2页
《内经》对于“生病起于过用”的认识有:饮食不节、七情太过、劳逸过度、药物过用四个方面。其不仅对历代医家的病因观及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医学中诊断、治疗、预防及养生都具有指导性。
关键词 《内经》 过用致病 饮食不节 七情太过 劳逸过度 药物过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小儿疳积100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芳琴 《中国民间疗法》 2009年第8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小儿疳积 针刺治疗 喂养不当 饮食不节 针灸治疗 发病年龄 常见病 幼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8例护理体会
19
作者 张小艺 李峰 房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胆囊炎 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 暴饮暴食 肝气 饮食不节 气滞血瘀 生热 结石 胆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多发性顽固性睑腺炎辨证用药探究
20
作者 刘静 王玉妹 乔玉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睑腺炎 饮食不节 脾胃湿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