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饮茶方法的演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文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关键词
饮茶方法
鲜茶叶
饮茶
方式
茶树叶
唐代
太阳光
烹煮
煮茶
原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
2
作者
苏芳华
魏谋城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98-101,共4页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苏芳华,魏谋城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3800多万人。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共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苏芳华,魏谋城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3800多万人。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共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
饮茶方法
饮茶
方式
三道茶
纳西族
布朗族
拉祜族
哈尼族
少数民族人口
酥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饮茶须除茶锈垢
3
作者
茶博士
《广东茶业》
2004年第1期31-31,共1页
饮茶后,茶杯、茶碗、茶盅、茶壶等如不常擦洗,在表面会形成茶锈垢,这种茶锈对人体有害,需及时清除.
关键词
饮茶方法
茶锈垢
茶杯
茶碗
茶盅
茶壶
人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闲话饮茶
4
作者
袁平湖
《广东茶业》
2002年第2期32-32,31,共2页
茶是历史悠久的“国饮”。千百年来,国人饮茶的传统一直长盛不衰,茶馆、茶楼、茶室、茶店遍布大街小巷,无论大小饭店、酒楼、宾馆,茶水是必备不可少的。……
关键词
茶文化
饮茶
态度
饮茶方法
品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
被引量:
4
5
作者
吕维新
钱开信
王学进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126-128,共3页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江西省上饶茶厂吕维新,钱开信,王学进据明·沈德符撰《野犹编补遗》载:“国初四方供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帷...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江西省上饶茶厂吕维新,钱开信,王学进据明·沈德符撰《野犹编补遗》载:“国初四方供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帷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明太祖实录》
散茶
制造技术
中唐时期
饮茶方法
《明史》
欧阳修
贡茶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汉卿《不伏老》“分茶”之考释——与王学奇教授商榷
6
作者
蒋星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6-41,共6页
关汉卿在散曲<不伏老>中有"分荼"一词.本文根据历代制茶、饮茶方法曾有多次显著变化这一点,认为"分茶"的内涵或形式也会随之而异,不能作"随意饮酒、小吃"解,而训解为"品茶"是比较稳妥的.
关键词
关汉卿
《不伏老》
“分茶”
词
考释
王学奇
饮茶方法
元代散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砂壶史、赏、鉴、用、养、藏浅谈
被引量:
1
7
作者
程苗根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关键词
紫砂壶
紫砂泥
紫砂器
功能美
氧化铁
紫砂陶
茶文化
装饰艺术
陶瓷艺术
饮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诗话(续)
被引量:
1
8
作者
侯军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120-122,共3页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茶色古人品茶讲究先观色,次闻香,然后品味,欣赏茶汤的颜色,向来是品茶艺术的第一步。诗家写诗惯用形象思维,对色彩的描绘尤其精细,因而在茶诗的大观园中,茶色一直是个很受重视的要素。中国人的饮茶习尚...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茶色古人品茶讲究先观色,次闻香,然后品味,欣赏茶汤的颜色,向来是品茶艺术的第一步。诗家写诗惯用形象思维,对色彩的描绘尤其精细,因而在茶诗的大观园中,茶色一直是个很受重视的要素。中国人的饮茶习尚,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往往是大不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诗
范仲淹
乌龙茶
饮茶方法
《茶录》
欧阳修
碧螺春
《苕溪渔隐丛话》
《陶庵梦忆》
《柳南随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峡两岸三地茶文化的相互交流与促进
9
作者
郭马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0-283,共4页
关键词
茶文化史
海峡两岸
交流
语言文化
民俗文化
饮食文化
饮茶方法
汕头地区
20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茗胜美酒
10
作者
罗家庆
《农业考古》
1999年第4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宋词
唐诗
饮茶方法
袁宏道
王安石
自然景物
文徵明
元曲
祝允明
精神振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川擂茶
11
作者
吴英藩
黄小梅
封武元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169-169,共1页
临川擂茶江西省蚕茶研究所吴英藩临川市农牧渔业局黄小梅,封武元去年夏天,笔者应邀回乡,偶然在河西一户茶农家,喝上一碗香辣可口、津津有味的擂茶,饮后十分凉爽。令人心旷神怡,疲劳顿消。至今想起来,回味犹存,而使我欣然命笔。...
临川擂茶江西省蚕茶研究所吴英藩临川市农牧渔业局黄小梅,封武元去年夏天,笔者应邀回乡,偶然在河西一户茶农家,喝上一碗香辣可口、津津有味的擂茶,饮后十分凉爽。令人心旷神怡,疲劳顿消。至今想起来,回味犹存,而使我欣然命笔。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曾宦抚州,写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擂茶
临川市
精神文明建设
江西省
两个文明建设
乡镇企业
饮茶方法
发展和演变
时间的推移
招待客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中国美丽的国粹
12
作者
徐玲琳
《茶叶》
2006年第B04期89-89,共1页
茶,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
茶,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过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中国
美丽
酒精饮料
饮茶方法
中华民族
21世纪
栽培技术
加工工艺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尚花茶不宜多饮
13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4年第6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花茶
饮茶方法
药用价值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饮茶方法的演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文华
机构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关键词
饮茶方法
鲜茶叶
饮茶
方式
茶树叶
唐代
太阳光
烹煮
煮茶
原始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
2
作者
苏芳华
魏谋城
机构
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
出处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98-101,共4页
文摘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苏芳华,魏谋城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3800多万人。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共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
关键词
云南民族
饮茶方法
饮茶
方式
三道茶
纳西族
布朗族
拉祜族
哈尼族
少数民族人口
酥油茶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饮茶须除茶锈垢
3
作者
茶博士
出处
《广东茶业》
2004年第1期31-31,共1页
文摘
饮茶后,茶杯、茶碗、茶盅、茶壶等如不常擦洗,在表面会形成茶锈垢,这种茶锈对人体有害,需及时清除.
关键词
饮茶方法
茶锈垢
茶杯
茶碗
茶盅
茶壶
人体健康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闲话饮茶
4
作者
袁平湖
出处
《广东茶业》
2002年第2期32-32,31,共2页
文摘
茶是历史悠久的“国饮”。千百年来,国人饮茶的传统一直长盛不衰,茶馆、茶楼、茶室、茶店遍布大街小巷,无论大小饭店、酒楼、宾馆,茶水是必备不可少的。……
关键词
茶文化
饮茶
态度
饮茶方法
品茶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
被引量:
4
5
作者
吕维新
钱开信
王学进
机构
江西省上饶茶厂
出处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126-128,共3页
文摘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江西省上饶茶厂吕维新,钱开信,王学进据明·沈德符撰《野犹编补遗》载:“国初四方供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帷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
关键词
朱元璋
《明太祖实录》
散茶
制造技术
中唐时期
饮茶方法
《明史》
欧阳修
贡茶
江西省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汉卿《不伏老》“分茶”之考释——与王学奇教授商榷
6
作者
蒋星煜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6-41,共6页
文摘
关汉卿在散曲<不伏老>中有"分荼"一词.本文根据历代制茶、饮茶方法曾有多次显著变化这一点,认为"分茶"的内涵或形式也会随之而异,不能作"随意饮酒、小吃"解,而训解为"品茶"是比较稳妥的.
关键词
关汉卿
《不伏老》
“分茶”
词
考释
王学奇
饮茶方法
元代散曲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砂壶史、赏、鉴、用、养、藏浅谈
被引量:
1
7
作者
程苗根
机构
浙江长兴新槐紫砂厂
出处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关键词
紫砂壶
紫砂泥
紫砂器
功能美
氧化铁
紫砂陶
茶文化
装饰艺术
陶瓷艺术
饮茶方法
分类号
TQ174.7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诗话(续)
被引量:
1
8
作者
侯军
机构
深圳商报
出处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120-122,共3页
文摘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茶色古人品茶讲究先观色,次闻香,然后品味,欣赏茶汤的颜色,向来是品茶艺术的第一步。诗家写诗惯用形象思维,对色彩的描绘尤其精细,因而在茶诗的大观园中,茶色一直是个很受重视的要素。中国人的饮茶习尚,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往往是大不相...
关键词
茶诗
范仲淹
乌龙茶
饮茶方法
《茶录》
欧阳修
碧螺春
《苕溪渔隐丛话》
《陶庵梦忆》
《柳南随笔》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峡两岸三地茶文化的相互交流与促进
9
作者
郭马风
机构
广东汕头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0-283,共4页
关键词
茶文化史
海峡两岸
交流
语言文化
民俗文化
饮食文化
饮茶方法
汕头地区
200年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F125.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茗胜美酒
10
作者
罗家庆
出处
《农业考古》
1999年第4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宋词
唐诗
饮茶方法
袁宏道
王安石
自然景物
文徵明
元曲
祝允明
精神振奋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川擂茶
11
作者
吴英藩
黄小梅
封武元
机构
江西省蚕茶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169-169,共1页
文摘
临川擂茶江西省蚕茶研究所吴英藩临川市农牧渔业局黄小梅,封武元去年夏天,笔者应邀回乡,偶然在河西一户茶农家,喝上一碗香辣可口、津津有味的擂茶,饮后十分凉爽。令人心旷神怡,疲劳顿消。至今想起来,回味犹存,而使我欣然命笔。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曾宦抚州,写下一...
关键词
擂茶
临川市
精神文明建设
江西省
两个文明建设
乡镇企业
饮茶方法
发展和演变
时间的推移
招待客人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中国美丽的国粹
12
作者
徐玲琳
机构
三墩镇中心小学六(
出处
《茶叶》
2006年第B04期89-89,共1页
文摘
茶,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过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
关键词
茶叶
中国
美丽
酒精饮料
饮茶方法
中华民族
21世纪
栽培技术
加工工艺
世界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尚花茶不宜多饮
13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4年第6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花茶
饮茶方法
药用价值
毒副作用
分类号
R155.1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饮茶方法的演变
陈文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民族饮茶方式
苏芳华
魏谋城
《农业考古》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饮茶须除茶锈垢
茶博士
《广东茶业》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闲话饮茶
袁平湖
《广东茶业》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
吕维新
钱开信
王学进
《农业考古》
199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汉卿《不伏老》“分茶”之考释——与王学奇教授商榷
蒋星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紫砂壶史、赏、鉴、用、养、藏浅谈
程苗根
《农业考古》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茶诗话(续)
侯军
《农业考古》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海峡两岸三地茶文化的相互交流与促进
郭马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香茗胜美酒
罗家庆
《农业考古》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临川擂茶
吴英藩
黄小梅
封武元
《农业考古》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茶——中国美丽的国粹
徐玲琳
《茶叶》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时尚花茶不宜多饮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