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施老鹰茶饮用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82-2182,2185,共2页
以恩施自治州不同产地的纯天然老鹰茶为原料,用双硫腙比色法对老鹰茶茎和叶的铅、镉、汞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鹰茶茎和叶中铅、镉、汞的含量低,其中部分有显著性差异,茎的含量略高于叶,但均远低于国标的上限,具有很高的饮用安全... 以恩施自治州不同产地的纯天然老鹰茶为原料,用双硫腙比色法对老鹰茶茎和叶的铅、镉、汞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鹰茶茎和叶中铅、镉、汞的含量低,其中部分有显著性差异,茎的含量略高于叶,但均远低于国标的上限,具有很高的饮用安全性和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鹰茶 饮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滤池无脊椎动物滋生对饮用水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小伟 刘丽君 +1 位作者 杨宇峰 张金松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4-69,共6页
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滤池能够为无脊椎动物提供理想的生境,但无脊椎动物可能给饮用水带来负面的健康效果和感观问题.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南方某水厂BAC滤池无脊椎动物滋生状况进行了为期13个月的调... 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滤池能够为无脊椎动物提供理想的生境,但无脊椎动物可能给饮用水带来负面的健康效果和感观问题.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南方某水厂BAC滤池无脊椎动物滋生状况进行了为期13个月的调查研究,共发现无脊椎动物23种(属或类),优势类群为轮虫,其他类群还有桡足类、枝角类、寡毛类、无节幼体、线虫等.调查期间炭总管水无脊椎动物的平均密度是主臭氧后水的6.8倍.BAC滤池经过13个月的运行使用后,炭滤后水(1#和2#),炭层(#和2#),炭总管水无脊椎动物密度分别增长了3~17倍.BAC炭层富含无脊椎动物,最高密度可达52645个/k.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对无脊椎动物生长有重要影响,夏季无脊椎动物密度通常高于冬季.这些发现表明:BAC滤池存在复杂的食物网关系,及由无脊椎动物引起的饮用水安全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安全性 无脊椎动物 生物活性炭滤池 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遗传毒性测试评价不同饮用水处理工艺出水的安全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徐军 吕锡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3-1027,共5页
应用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对长江原水、常规工艺(混凝+沉淀+砂滤池)出水、强化常规工艺(混凝+沉淀+生物强化活性滤池)出水和生物活性炭工艺(混凝+沉淀+砂滤+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进行遗传毒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样浓度为0.13~1.00L/皿... 应用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对长江原水、常规工艺(混凝+沉淀+砂滤池)出水、强化常规工艺(混凝+沉淀+生物强化活性滤池)出水和生物活性炭工艺(混凝+沉淀+砂滤+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进行遗传毒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样浓度为0.13~1.00L/皿时,长江原水、常规工艺出水和强化常规工艺出水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则不能达到类似效果;长江原水、常规工艺出水和强化常规工艺出水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并分别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而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仅在浓度为0.5L/皿(相当于原水体积)时引起DNA损伤.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可有效应用于不同饮用水处理工艺出水的安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安全性评价 遗传毒性 生物强化活性滤池 生物活性炭 长江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和紫外线对供水管网中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效果及消毒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锐敏 贾瑞宝 +4 位作者 逯南南 褚福敏 王明泉 王栋 孙韶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6,共7页
针对供水系统耐氯性细菌带来的水质问题,以华北地区某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中筛查得到的耐氯性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氯和紫外线两种消毒方式下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效果及消毒动力学特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氯... 针对供水系统耐氯性细菌带来的水质问题,以华北地区某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中筛查得到的耐氯性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氯和紫外线两种消毒方式下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效果及消毒动力学特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氯和紫外线消毒均具有极强的抗性;氯消毒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率达到99.9%时的CT值为120 mg·min/L,其最佳的消毒动力学拟合模型为Hom模型;紫外线消毒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效率较低,当紫外线剂量为40 mJ/cm^(2)时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率仅为0.98个对数级,且紫外线灭活枯草芽孢杆菌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该研究结果可为供水系统耐氯性细菌的控制及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性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耐氯菌 枯草芽孢杆菌 氯消毒 紫外线消毒 消毒动力学模型 饮用水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