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切除联合术中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的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波 林楠 许瑞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89,96,共4页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术中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 2 5例 (研究组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联合术中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的疗效 ,并与 2 6例 (对照组 )同期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术中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 2 5例 (研究组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联合术中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的疗效 ,并与 2 6例 (对照组 )同期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食管曲张静脉消除率、门静脉血栓形成率及胃黏膜病变的变化。结果 :平均随诊 12个月 ,研究组食管静脉曲张清除率 96 % (2 4 / 2 5 ) ,对照组 5 0 % (13/ 2 6 ) (P <0 .0 1)。研究组无复发出血 ,对照组复发出血率为 11.5 % (3/ 2 6 ) (P <0 .0 5 ) ,研究组手术前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分度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 8例患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加重 ,其中一人出现胃黏膜病变出血 (P <0 .0 5 )。研究组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 (8% ,2 / 2 5 )明显低于对照组 (34.6 % ,9/ 2 6 ) (P <0 .0 5 )。结论 :脾切除联合术中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创伤小 ,并发症少 ,食管曲张静脉消除率高 ,可避免术后胃黏膜病变加重 ,且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可重复实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联合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肝硬化 静脉高压症 内镜手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套扎术与普萘洛尔预防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首次出血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冯超 黄飞舟 +2 位作者 聂晚频 刘浔阳 任树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对预防首次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病人168例,随机分成EVL组和普萘洛尔组,分别单独接受EVL和... 目的:比较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对预防首次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病人168例,随机分成EVL组和普萘洛尔组,分别单独接受EVL和普萘洛尔治疗,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时间18~36个月。EVL组共有24例(28.6%)病人发生出血;普萘洛尔组有20例(23.9%)病人发生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病死率以及与出血相关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分别21.4%vs 17.9%,7.1%vs 6.0%,均P>0.05),EVL组出现不良事件43例,其中3例危及生命;普萘洛尔组发生不良事件1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19%vs 19.05%,P<0.05)。结论:普萘洛尔与EVL对预防首次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疗效无明显区别,但普萘洛尔引起的并发症要少于EV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普萘洛尔 食管曲张静脉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对肝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芬 步光奎 +2 位作者 沈守荣 唐五良 徐灿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实施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对肝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行EVL的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级、B级、C级三组,分别收集患者术前及术...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实施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对肝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行EVL的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级、B级、C级三组,分别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的肝功能结果,比较肝功能的变化;再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再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分析影响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A级、B级、C级三组患者套扎后肝功能中的ALT,AST,T-Bil,D-Bil较前无显著变化(P>0.05)。共有13例患者EVL后出血,出血率为9.4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为影响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EVL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肝硬化患者的病程、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为EVL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肝功能 后再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一个月和两周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预防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凤敏 吕源 +2 位作者 武永乐 平春霞 宋燕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328-4332,共5页
背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为有效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方法。然而,最佳EVL间隔时间仍不清楚。目的比较间隔1个月和两周行EVL预防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 背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为有效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方法。然而,最佳EVL间隔时间仍不清楚。目的比较间隔1个月和两周行EVL预防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治疗的肝硬化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每月组和两周组。记录患者病因、症状、体征、内镜下活动性出血、胃底静脉曲张情况,检测静脉血清蛋白、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采用Child-Pugh分级标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Beppu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患者入院12 h内行急诊EVL治疗,每月组行EVL的间隔时间为28 d,两周组行EVL的间隔时间为两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终点是再出血,次要终点是食管静脉曲张复发、EVL相关不良事件和死亡。结果本研究共入选70例患者,两组各35例。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水平是肝硬化患者EVL后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HR=1.02,95%CI(1.00,1.03),P=0.012〕。两组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闷、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周组EVL后溃疡发生率高于每月组〔57.1%(20/35)与11.4%(4/35),P<0.001〕。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是肝硬化患者EVL后死亡的影响因素〔HR=2.95,95%CI(1.06,8.21),P=0.039〕。结论 EVL间隔时间为1个月和两周在预防肝硬化患者再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及死亡方面效果相当,但间隔两周行EVL的患者EVL后溃疡的发生率高于间隔时间为1个月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间隔时间 出血 复发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预后及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石雪平 李雯 +2 位作者 周晓亮 蔡薇 葛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EVL)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预后及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目的分析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EVL)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预后及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为中度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HVPG>20 mm Hg且不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均行EVL治疗,评价EVL的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EVL对HVPG的影响及HVPG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97例患者中64例无静脉残留,根治率为65.98%,25例曲张血管明显缩短变小,血疱征或红色征消失,有效率为25.77%,3例无明显变化,5例术后2~4周内出现呕血,无效率为8.25%。9例患者近期出现出血,后经调查为患者术后过早下床活动、过早进食硬质食物导致,及时进行制酸、扩容、降低门静脉压力处理后出血得到控制。21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术后发热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1.65%;患者并发症程度均较轻,除发热患者进行退热处理外,其余患者均未进行特殊处理,患者临床症状自行改善。术后2~4周,出血复发患者HVPG为16~21 mm Hg,89例(96.74%)未出血患者HVPG为7.88~14.21 mm Hg,此外3例(3.26%)未出血患者HVPG分别为16.05、16.14、16.38 mm Hg。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HVPG是患者术后早期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OR=1.82)。结论 EVL有助于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HVPG,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高。高水平HVPG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早期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HVPG对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静脉压力梯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芳 李琳 杨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后早期再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护理对策 严重并发症 橡皮圈结扎 血流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出血的预防
7
作者 徐杰 吴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71-473,共3页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后早期出血 预防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后并发症 治疗方法 肝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外联合断流术降低食管曲张静脉复发(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戚悠飞 朱晒红 +4 位作者 刘浔阳 刘波 李瑞珍 周平 王国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评价食管腔内外联合断流术(EVL+Hassab’s手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13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按分层随机原则分别接受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Hassab’s手术和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治疗。采用内镜超声微探头记录了治疗... 目的:评价食管腔内外联合断流术(EVL+Hassab’s手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13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按分层随机原则分别接受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Hassab’s手术和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治疗。采用内镜超声微探头记录了治疗前后食管下段静脉图像,术后随访。结果:经EVL治疗后,食管曲张静脉完全消失,而穿静脉和食管周围静脉仍然明显,随访3年,食管曲张静脉复发率为83%。单纯Hassab’s手术后发现食管周围静脉被完全离断,食管曲张静脉仍然存在,只是程度上较术前减轻,再出血和复发率分别为30%和95%。而腔内外联合断流术后,食管曲张静脉、穿静脉和食管周围静脉完全消失,随访3年有3例(8%)轻度复发。结论:食管下段明显扩张的穿静脉和食管周围静脉导致单纯EVL术后食管曲张静脉的复发。食管腔内外联合断流术能有效地减少食管曲张静脉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曲张静脉 穿静脉 食管周围静脉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Hassab’s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最佳起始剂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亮 张娙 夏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在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时的最佳起始剂量。方法:将1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拟行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中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起... 目的:探讨在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时的最佳起始剂量。方法:将12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拟行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中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起始浓度给予1.0ng/mL,B组中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起始浓度给予1.1ng/mL,C组中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起始浓度给予1.2ng/mL。对比3组手术诱导时间,同时分析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B组及C组手术成功时间明显短于A组,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及B组术前、术中及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高于C组,而A组与B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3组间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率(HR)及呼吸频率(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麻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以1.1ng/mL作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时的起始浓度,可有效的提高麻醉效果,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起始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引起食管完全梗阻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伟光 陈万伟 +2 位作者 杨浩羿 许良璧 杨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96-1597,共2页
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sophageal variceal ligation,EVL)已被普遍接受和推荐治疗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并被国内外指南列为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1-2]。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 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sophageal variceal ligation,EVL)已被普遍接受和推荐治疗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并被国内外指南列为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1-2]。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目前被广泛推荐为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或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案[3]。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的风险小,并发症也很少,主要包括创面溃疡、出血、感染、暂时性吞咽困难,但完全性食道梗阻少见,本文报道1例因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后引发的食管完全梗阻,并进行了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肝硬化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宏武 黄湘俊 +1 位作者 黄飞舟 刘浔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10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3组,40例行内镜套扎术(套扎组),35例行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开腹组),30...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10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3组,40例行内镜套扎术(套扎组),35例行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开腹组),3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组),分析3组术前1d及术后1,3,7d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变化,比较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奇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再出血率等相关资料。结果:联合组与开腹组术后第1天TBIL,D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开腹组及套扎组在治疗前后奇静脉血流量及食管静脉曲张复发、再发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断流联合食管静脉套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减少奇静脉血流量等优点,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腹腔镜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内镜下治疗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宏影 殷积美 +3 位作者 丁熙明 王晓芬 高善玲 宁瑞花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7-38,共2页
对1例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患者,采取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硬化治疗及黏膜剥离术治疗,配合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准确配合及术后休息、饮食及用药护理,食管、胃及结肠共11处病变均治疗成功。提示蓝色橡皮疱痣综合... 对1例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患者,采取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硬化治疗及黏膜剥离术治疗,配合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准确配合及术后休息、饮食及用药护理,食管、胃及结肠共11处病变均治疗成功。提示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内镜下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内镜手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硬化治疗 黏膜剥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