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内镜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庄惠军 陈进忠 +9 位作者 苏虹 王海星 雷天霞 吴建海 杨炜琳 郑永胜 陈金海 许国幸 张宏斌 谢逸林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目的研究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EBSCC)的内镜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发现并行ESD治疗的早期EBSCC患者32例(EBSCC组),纳入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普通典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 目的研究早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EBSCC)的内镜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发现并行ESD治疗的早期EBSCC患者32例(EBSCC组),纳入同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普通典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ESCC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内镜特征、治疗结果及生存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P=0.746)、性别(P=0.506)、肿瘤大小(P=0.423)和肿瘤浸润深度(P=0.91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肿瘤均好发于食管中段,内镜下分型以0-Ⅱb型为主,所有病灶表面黏膜均粗糙和/或糜烂,放大内镜观察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PCL),以B1型为主,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SCC组较ESCC组病灶表面白斑出现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25%和26.04%,χ^(2)=9.88,P=0.002)。碘液染色:EBSCC组有17例(53.12%)为不染或淡染,15例(46.88%)有斑驳状不染改变(即碘不染区域中可见岛状染色斑点或者深染斑点);ESCC组有72例(75.00%)为不染或淡染,24例(25.00%)有斑驳状不染改变,两组患者碘液染色后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20)。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75%和96.88%,χ^(2)=0.62,P=0.429)。结论早期EBSCC内镜下表现不一致,病灶表面白斑、碘液染色后呈斑驳状不染改变和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观察到B型血管,提示可能存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成分。早期治疗EBSCC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内镜特征 早期治疗 生存率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中PD-L 1表达及表达和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袁媛 潘明高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0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高表达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荆门市中医医院在两年内收治的40例原发性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患者为例,通过手术切除其病理组织以及肿瘤旁的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 目的:研究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高表达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荆门市中医医院在两年内收治的40例原发性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患者为例,通过手术切除其病理组织以及肿瘤旁的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理组织和正常组织PD-L1的表达情况,并对其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病理组织中,PD-L1的表达率高达30.0%(12/40),在正常组织中没有表达。PD-L1的高表达与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一定的联系。PD-L1在浸润至外膜层肿瘤中的表达率高于浸润至黏膜下层以及肌层的肿瘤。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病理组织中PD-L1的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生存分析的结果表明,PD-L1的表达率高,会使患者术后总生存期以及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缩短(短于PD-L1表达率低的患者)。结论:PD-L1高表达的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患者其生存质量较差,对于此类患者,可以采用化疗联合免疫疗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PD-L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1例
3
作者 黄渝程 陈天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60-1260,1265,共2页
患者女,5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就诊。胃镜:食管距门齿19~21cm处后壁见半环腔结节状隆起,活检:高分化鳞癌。MRI检查食管胸上段管壁增厚,管腔轻度狭窄,病灶显示长度约5cm,病灶T1WI以等信号为主(图1),T2WI及DWI呈稍高信... 患者女,5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就诊。胃镜:食管距门齿19~21cm处后壁见半环腔结节状隆起,活检:高分化鳞癌。MRI检查食管胸上段管壁增厚,管腔轻度狭窄,病灶显示长度约5cm,病灶T1WI以等信号为主(图1),T2WI及DWI呈稍高信号(图2,3),病灶浸润肌层,与上下方相对正常食管壁分界欠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底细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形细胞癌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新华 张建强 +2 位作者 孟奎 孙桂勤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796-798,802,i0008,共5页
目的:进一步阐明少见的食管基底细胞样鳞形细胞癌(B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1例食管BSC分别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S-P法),其中7例作电镜观察,并进行随访。结果:BSC最主要的组织学特征是基底细胞样癌... 目的:进一步阐明少见的食管基底细胞样鳞形细胞癌(B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1例食管BSC分别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S-P法),其中7例作电镜观察,并进行随访。结果:BSC最主要的组织学特征是基底细胞样癌呈实体小叶状、筛网状排列,癌巢中央见粉刺状坏死,并恒伴有鳞形细胞癌或癌巢内伴有小灶性鳞状成分,表面黏膜可伴有异型增生或原位癌。免疫组化染色,肿瘤内的基底样细胞示:细胞角蛋白(CK)14/16(+),上皮膜抗原(EMA)15/16(+),波形蛋白(V im entin)14/16(+),S-100蛋白7/16(+),癌胚抗原(CEA)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阴性。电镜下示基底样癌细胞分化差,细胞器少,细胞间有少量桥粒,癌细胞梁索间可见特征性的多层折叠或指纹状的基膜。15例获随访结果,其中13例Ⅱ期以上者有10例于手术后2年内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食管BSC是一种新的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因分化低、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底细细胞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270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庄翔钧 李昕雨 +2 位作者 郭淑兰 王玉坤 于晓静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0年第2期89-92,101,共5页
目的:总结我院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临床与组织病理资料,以期提高BCC与SCC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间我院皮肤科门诊经组织病理切片确诊的170例BCC与100例SCC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 目的:总结我院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临床与组织病理资料,以期提高BCC与SCC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间我院皮肤科门诊经组织病理切片确诊的170例BCC与100例SCC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BCC与SCC年度发病整体均呈逐渐上升趋势。BCC、SCC男女患病比例分别为0.8∶1、1∶1,好发部位均为曝光部位(头面颈部和四肢),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4%与30.0%。临床诊断上,BCC易与脂溢性角化病(SK)、色素痣混淆;SCC易与BCC、鲍温病、光线性角化病(AK)混淆。结论:BCC和SCC为临床常见的非黑素性皮肤肿瘤,但易误诊和漏诊。临床医生对于可疑病灶应尽早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底细 皮肤细胞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型P53基因产物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
6
作者 毛旭明 王家璧 +3 位作者 方凯 晋红中 王宝玺 王晓峰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7年第4期3-5,共3页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肤鳞状细胞(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P53基因突变产物。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粘膜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而在肿瘤标本中,36例SCC中55.6%(20/36),33例BCC45.5%(15/33)P53蛋白过度表达,两者换显著...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肤鳞状细胞(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P53基因突变产物。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粘膜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而在肿瘤标本中,36例SCC中55.6%(20/36),33例BCC45.5%(15/33)P53蛋白过度表达,两者换显著性差异(X^2=0.33,P>0.05),源于肛门-生殖器周围的SCC中的67%(8/12)P53免疫组化阳性,P53基因产物可以在肿瘤组织和/或其表皮中表达。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在皮肝恶履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53免疫组化对皮肤恶性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不断鉴别BCC和SCC。SCC组织学分化程度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突变 SCC BCC 细胞 底细 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PLK1表达变化及其对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平明 郑武平 高炳玉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4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Polo样激酶1(PLK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PLK1,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将对数生长期的人食管癌EC970...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Polo样激酶1(PLK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食管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PLK1,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将对数生长期的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分为两组,观察组转染PLK1 siRNA,对照组转染ScrambledsiRNA;用Transwell小室观察两组食管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食管癌细胞中的PLK1、MMP-2、MMP-9。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LK1阳性表达53例(66.3%),癌旁组织中PLK1阳性表达27例(33.7%);两者比较,P<0.05。PLK1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PLK1阴性者5年生存率为62%,高于PLK1阳性者的39%(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PLK1表达均为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EC9706侵袭迁移个数分别为(120±6)、(269±8)个/HP,对照组分别为(468±11)、(780±12)个/HP;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EC9706中PLK1、MMP-2、MMP-9灰度比值分别为0.1±0.03、0.40±0.02、0.87±0.05,对照组分别为0.96±0.05、0.98±0.07、0.89±0.06;两组PLK1、MMP-2灰度比值比较,P均<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PLK1表达增加,其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敲降PLK1表达可降低食管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该作用与MMP-2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O激酶1 细胞侵袭 细胞转移 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周少见类型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8
作者 侯文娜 陈阳 +2 位作者 赵志慧 路迎龙 宁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0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眼周少见类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河北省唐山市眼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116例眼周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中病理类型为结节型基底细胞癌64例(55.2%),结节型伴浸润性混合... 目的探讨眼周少见类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河北省唐山市眼科医院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116例眼周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中病理类型为结节型基底细胞癌64例(55.2%),结节型伴浸润性混合型基底细胞癌18例(15.5%),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17例(14.7%),色素性基底细胞癌11例(9.5%),硬化型/多形性基底细胞癌6例(5.1%),眼周少见类型基底细胞癌为鳞状细胞基底细胞癌、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硬化型/多形性基底细胞癌。结论眼周少见类型基底细胞癌诊断时应注意与大体及组织学形态相似的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周 细胞底细 色素性底细 硬化型/多形性底细 临床病理学分析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基癌和鳞癌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琼 叶静 张黎峰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5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肿瘤基癌和鳞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基癌3例鳞癌患者采用ALA-PDT治疗,治疗前后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治疗前局部皮肤的护理,治疗中认真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按规程操作,治疗后详细...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肿瘤基癌和鳞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基癌3例鳞癌患者采用ALA-PDT治疗,治疗前后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治疗前局部皮肤的护理,治疗中认真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按规程操作,治疗后详细指导患者居家的自我护理。结果 22例患者经2~7次ALA-PDT治疗后,19例皮损完全消退,3例患者皮损面积较前缩小,随访6个月未复发。结论 ALA-PDT是治疗皮肤肿瘤基癌和鳞癌的一种安全、有效而且具有美容功能的方法 ,治疗中护理至关重要,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细 细胞 5-氨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恶性肿瘤的DNA异常甲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办成 万峻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1期78-80,共3页
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除了基因突变之外,表观遗传改变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表观遗传的改变以DNA的异常甲基化为主,其主要的机制是由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引起基因沉默。DNA的异常甲基化几乎存在于任何类型的人类... 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除了基因突变之外,表观遗传改变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表观遗传的改变以DNA的异常甲基化为主,其主要的机制是由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引起基因沉默。DNA的异常甲基化几乎存在于任何类型的人类肿瘤中,包括皮肤恶性肿瘤。现对DNA甲基化、DNA甲基化与肿瘤、DNA甲基化在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和皮肤淋巴瘤等皮肤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 表观遗传 底细 细胞 黑色素瘤 皮肤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皮肤癌
11
作者 封艳辉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8期49-49,共1页
据一项将要在线发表在《cANcER》期刊上的研究显示,阿s-J匹林和其他常用的镇痛药可能有助于预防皮肤癌。研究者以1991—2009年丹麦北部居民中1974例鳞状细胞癌、13316例基底细胞癌、324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178655例非... 据一项将要在线发表在《cANcER》期刊上的研究显示,阿s-J匹林和其他常用的镇痛药可能有助于预防皮肤癌。研究者以1991—2009年丹麦北部居民中1974例鳞状细胞癌、13316例基底细胞癌、324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178655例非皮肤癌患者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阿司匹林 预防 恶性黑色素瘤 细胞 2009年 底细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哪些因素可诱发外阴癌
12
作者 乔亮 《求医问药》 2009年第9期36-36,共1页
外阴癌是指发生在女性外阴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1%,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外阴癌患者多为处于绝经期前后的中老年女性。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外阴癌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疣状细胞癌、基底细... 外阴癌是指发生在女性外阴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1%,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外阴癌患者多为处于绝经期前后的中老年女性。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外阴癌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疣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腺癌等,它们的发病部位多为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及阴蒂等处。外阴癌的发病率虽然不算高,但其恶变的程度较高。为了有效地预防该病,女性朋友应全面地了解能诱发外阴癌的因素。那么,哪些因素可诱发外阴癌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 诱发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中老年女性 底细 恶性黑色素瘤 细胞 发病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乐生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7期909-909,共1页
关键词 面部皮肤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细胞患者 皮肤底细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恶性黑色素瘤 光动力学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系肿瘤
1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2期148-149,共2页
9707020 支气管源性癌肾上腺转移的外科治疗/Ayabe H//J Surg Oncol.-1995,58(3).-149~154 医科图9707021 支气管原发性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Saltarelli M G//Am J ClinPathol.-1995,104(5).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 底细细胞 外科治疗 原发性 肾上腺 呼吸系肿瘤 医科 转移 军医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组织肿瘤
15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底细 细胞 上皮组织 底细痣综合征 肿瘤 细胞 先天性 遗传学 生长因子 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肿瘤
1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5期166-167,共2页
0018828 青年和中年皮肤黑瘤全世界死亡率最近下降/La Vecchia c∥Int J Cancer.-1999,81(1).-62~66 津医情 0018829 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皮肤癌发病率增加/KaragasM R∥Int J Cancer.-1999,81(4).-555~559 津医情... 0018828 青年和中年皮肤黑瘤全世界死亡率最近下降/La Vecchia c∥Int J Cancer.-1999,81(1).-62~66 津医情 0018829 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皮肤癌发病率增加/KaragasM R∥Int J Cancer.-1999,81(4).-555~559 津医情0018830 在色素性硬皮病儿童中胶质瘤和皮肤肿瘤的分子分析/Giglia G∥Int JCancer.-1999,81(3).-345~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黑色素瘤细胞 人黑色素瘤 底细 细胞 分子分析 胶质瘤 硬皮病 死亡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部位肿瘤
17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10期153-154,共2页
0038397 头部基底细胞上皮瘤呈半球状肿瘤1例[日]/别所爱彦//皮科临.-1999,41(10).-1690~1691 冀医情0038398 新生儿巨大颈部畸胎瘤呼吸困难1例[日]/中村晶俊//日新生儿会志.-1999,35(2).-259
关键词 新生儿 底细上皮瘤 肿瘤发生 畸胎瘤 头颈部 呼吸困难 头颈部细胞 局部晚期 医科 头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肿瘤
18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1期153-154,共2页
9803083 美国黑人女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情况:原发灶的异常分布/Muchmore J H//J Am Coll Surg.-1996,183(5).-457~465 友谊医9803084 明细胞汗腺腺瘤1例[日]/稻冲真//皮科临.-1995,37(9).-1417~1420
关键词 皮肤肿瘤 乳头汗腺腺瘤 恶性黑瘤 恶性黑色素瘤 皮肤细胞 异常分布 原发灶 黑人女性 多中心研究 皮肤底细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