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双庆
陈禅友
+1 位作者
王亚珍
王红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0-205,212,共7页
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种类丰富。酚酸化合物主要通过莽草酸代谢途径和苯丙烷代谢途径生物合成。酚类化合物作为豆类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炎等生理功能。微生物发酵、发芽、膨化挤压和蒸煮烘烤等不同加工方法能...
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种类丰富。酚酸化合物主要通过莽草酸代谢途径和苯丙烷代谢途径生物合成。酚类化合物作为豆类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炎等生理功能。微生物发酵、发芽、膨化挤压和蒸煮烘烤等不同加工方法能够改变豆类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改良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文章综述了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的结构、生物合成代谢、生理功能以及不同加工方法对酚类化合物的影响,为以酚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豆类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豆类资源
酚类化合物
生理功能
加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双庆
陈禅友
王亚珍
王红波
机构
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中心
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健康代糖产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0-205,212,共7页
基金
武汉市属高校产学研项目(CXY202202)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BA0064)
+1 种基金
湖北省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项目(鄂知发[2021]2号)
江汉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重大专项资助计划(2023XKZ023)。
文摘
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种类丰富。酚酸化合物主要通过莽草酸代谢途径和苯丙烷代谢途径生物合成。酚类化合物作为豆类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炎等生理功能。微生物发酵、发芽、膨化挤压和蒸煮烘烤等不同加工方法能够改变豆类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改良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文章综述了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的结构、生物合成代谢、生理功能以及不同加工方法对酚类化合物的影响,为以酚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豆类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食用豆类资源
酚类化合物
生理功能
加工方法
Keywords
edible legume resources
phenolic compound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processing methods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食用豆类资源中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唐双庆
陈禅友
王亚珍
王红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