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海洋贝类重金属污染及食用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蔡艳 周亦君 +6 位作者 吴晓艺 吴哲铭 梁兴维 郑安然 钟莺莺 俞雪钧 杨震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6-1134,共9页
为全面了解常见海产贝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对3个不同养殖区域内水煮加工后的牡蛎、缢蛏和血蚶体内的Cd、Cr、Cu、Pb、甲基Hg和无机As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利用体外生物可利用度分析贝类中重金属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溶解和转化情况,并采用... 为全面了解常见海产贝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对3个不同养殖区域内水煮加工后的牡蛎、缢蛏和血蚶体内的Cd、Cr、Cu、Pb、甲基Hg和无机As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利用体外生物可利用度分析贝类中重金属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溶解和转化情况,并采用生物质量指数(Pi)和靶标危害系数(THQs)对贝类食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牡蛎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高,且Cu、Cd是牡蛎的主要污染因子。Pb和Cd的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达到4.6675和1.0601,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值达7.6552,说明部分贝类达到重度污染。体外生物利用度模型表明,贝类中的重金属在人体胃肠道环境下不能完全溶解,其生物利用度在1.1975%~69.5775%之间。采用THQs值评价贝类中金属元素总量和体外消化模型后的含量,以金属总量进行评价时,77.78%贝类样品的THQs值大于1.0;以体外消化模型后的金属元素含量评价时,3个养殖区的牡蛎和象山缢蛏的THQs值大于1.0,表明长期食用牡蛎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并且各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依次为Cd〉无机As〉Cu〉Pb〉甲基Hg〉Cr。本研究结果为评价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风险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贝类 重金属污染 生物利用度 食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转基因植物及其食用安全性评价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梅晓宏 许文涛 +4 位作者 贺晓云 曹思硕 李晓红 柳倩 黄昆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8-312,共5页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药用、工业用为代表的新一代转基因植物及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对其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的技术体系却明显滞后。本文主要对药用、工业用及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食...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药用、工业用为代表的新一代转基因植物及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对其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的技术体系却明显滞后。本文主要对药用、工业用及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食用安全评价对策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植物 食用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榆中县菜地土壤与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彦斌 杨一鸣 +2 位作者 曾亮 苏琼 赵利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3,共6页
在甘肃省榆中县蔬菜基地,选择20个点位采集5种蔬菜(100株)及相应的土样,在分别对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开展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污染评价、富集能力分析及食用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0~20 cm)硝酸盐与... 在甘肃省榆中县蔬菜基地,选择20个点位采集5种蔬菜(100株)及相应的土样,在分别对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开展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污染评价、富集能力分析及食用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0~20 cm)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平均含量分别为30.58 mg·kg^(-1)和52.35 mg·kg^(-1),土壤深层(20~50 cm)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9.14 mg·kg^(-1)和0.11 mg·kg^(-1),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层。蔬菜中(鲜重)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平均含量分别为1649.18 mg·kg^(-1)与0.64 mg·kg^(-1),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53.94与0.01。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在5种蔬菜中的累积含量不同,且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远大于亚硝酸盐含量。硝酸盐在不同蔬菜中的累积顺序为大白菜≈菜花>韭菜≈芹菜≈甘蓝,亚硝酸盐在不同蔬菜中的累积顺序为韭菜>菜花≈甘蓝≈芹菜大白菜,大白菜对硝酸盐有更强的富集能力,而韭菜对亚硝酸盐有更强的富集作用。在所有样品中,有2%的蔬菜样品受到硝酸盐轻度污染,有7%的蔬菜样品受到硝酸盐中度污染,有33%的蔬菜样品受到硝酸盐重度污染,有56%的蔬菜样品受到硝酸盐严重污染。蔬菜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均未超过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土壤 硝酸盐与亚硝酸盐 食用安全评价 甘肃省榆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区农作物果实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吴迪 邓琴 +4 位作者 秦樊鑫 吴坤 李存雄 罗充 孟忠常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54-957,共4页
为了解贵州DY铅锌矿区农作物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食用安全性,从而为矿区合理种植农作物提供理论依据,以DY铅锌矿区人工种植的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其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 为了解贵州DY铅锌矿区农作物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食用安全性,从而为矿区合理种植农作物提供理论依据,以DY铅锌矿区人工种植的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其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萝卜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玉米受Zn、Cu和As污染最小;萝卜和大豆等农作物受Cd、Hg、Pb和Cr等综合污染属严重等级,萝卜的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其大小顺序为萝卜>大豆>甘薯>西红柿>红薯>水稻>玉米,这些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超出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极限标准,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3,食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区 农作物 重金属 食用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藻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与食用安全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艳芳 尚德荣 +4 位作者 康绪明 翟毓秀 王联珠 盛晓风 丁海燕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分别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2018年10—12月采集于浙江、山东和辽宁沿海海域的铜藻样品中5种常量元素、14种微量元素以及16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析铜藻中As的形态,以阐明铜藻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及其... 分别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2018年10—12月采集于浙江、山东和辽宁沿海海域的铜藻样品中5种常量元素、14种微量元素以及16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析铜藻中As的形态,以阐明铜藻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和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5种常量元素中,K的平均含量最高,为6.95×10^4 mg/kg(干质量),其次为Na的平均含量,达3.08×10^4 mg/kg,而P的平均含量最低,仅有0.15×10^4 mg/kg;对14种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铜藻含有丰富的Fe(889.12~1164.17 mg/kg)和Sr(1001.76~2010.13 mg/kg);Cd和Pb的含量很低,食用风险较低;铜藻中的砷主要以无机砷酸盐As(Ⅴ)形态存在,占总As含量的70%以上,食用风险较高。铜藻中总稀土元素含量为2.77~6.49 mg/kg,其中轻稀土元素的含量约为重稀土元素的2.0~2.5倍。综上,铜藻含有丰富的无机营养元素和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与医药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藻 无机元素 稀土元素 食用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场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及食用卫生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汪李平 向长萍 王运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72,共2页
通过对武汉市冬季市场供应的主营蔬菜种类的硝酸盐监测 ,发现蔬菜硝酸盐污染十分严重 ,并对影响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限制硝酸盐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 武汉市 蔬菜 硝酸盐 含量 食用卫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南四湖地区水稻砷污染分析及食用风险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利红 刘静 +2 位作者 尹西翔 李剑 徐清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2-2224,共3页
选取了南四湖地区的4个水稻主产地,采集了94份稻谷样品,并将其分为谷壳、谷糠和精米3个部分,对其总砷含量以及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地区出产精米、谷壳和谷糠的总砷平均含量分别为103、683、和922μg/kg。南四... 选取了南四湖地区的4个水稻主产地,采集了94份稻谷样品,并将其分为谷壳、谷糠和精米3个部分,对其总砷含量以及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地区出产精米、谷壳和谷糠的总砷平均含量分别为103、683、和922μg/kg。南四湖4个稻米主产地以微山地区出产的稻谷砷含量最高,济宁市中区最低,嘉祥和鱼台居中。对4个稻谷主产地精米重金属元素的日剂量以及危险商分析表明,4个地区精米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差别不大,与北京市售大米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相当,远低于湖南某污染区稻米产生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水稻 砷污染 食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及食用安全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贵巧 王永霞 +1 位作者 王建明 仝坤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8-270,共3页
采用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邯郸地区木耳、香菇,承德地区红菇、草蘑4种食用菌中铅、镉、锰、铜等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及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被检测的食用菌中... 采用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邯郸地区木耳、香菇,承德地区红菇、草蘑4种食用菌中铅、镉、锰、铜等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及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被检测的食用菌中金属锰的含量较高,最高达12.017 0 mg/kg,铅的含量最低,草蘑中铅含量小于检出限;4种蘑菇对铅、镉、锰这3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明显,对金属铜的富集能力差异不明显,但4种食用菌中被检测的重金属含量都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均属于非污染,可放心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 重金属 食用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苏北浅滩浒苔体内的农药污染与食用风险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丰源 和庆 +3 位作者 陈以芹 蔡春尔 陈彦百 李娟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8-1116,共9页
为探讨南黄海苏北浅滩浒苔在农药方面的食用风险,本文以位于南黄海苏北浅滩的如东、大丰和吕四等地所采集的浒苔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Agilent 7890A/5975C)分析8种有机氯(OCPs)、4种菊酯(PEs)和9种有机磷农药(OPPs)的... 为探讨南黄海苏北浅滩浒苔在农药方面的食用风险,本文以位于南黄海苏北浅滩的如东、大丰和吕四等地所采集的浒苔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Agilent 7890A/5975C)分析8种有机氯(OCPs)、4种菊酯(PEs)和9种有机磷农药(OPPs)的残留浓度及食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浒苔体内OCPs、PEs和OPP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5.86~56.93 ng·g^(-1)、42.03~133.49ng·g^(-1)和9.42~13.36 ng·g^(-1);浒苔对PEs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OCPs,富集能力最弱的是OPPs;浒苔体内的8种OCPs、4种PEs和9种OPPs农药的食用风险评估中单一风险(ave THQ)值和总风险指数(HI)值均远小于1;从长期和短期摄入量可得出,浒苔体内农药的风险商值均小于1。研究表明,南黄海苏北浅滩的浒苔由三类农药造成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本文研究结果为日后南黄海苏北浅滩浒苔的大规模食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有机磷农药 食用风险评价 浒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池塘养殖水产品体内农药类污染与食用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10
作者 徐佳艳 彭自然 +3 位作者 和庆 石文瑄 陈美娜 李娟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495,共11页
为了解池塘养殖水产品体内的农药污染情况,以便为水产品质量评价及保障当地居民的饮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长三角地区13个养殖池塘中5类(蟹类、鳖类、蚌类、虾类、鱼类)水产品体内9种有机磷农药(OP... 为了解池塘养殖水产品体内的农药污染情况,以便为水产品质量评价及保障当地居民的饮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长三角地区13个养殖池塘中5类(蟹类、鳖类、蚌类、虾类、鱼类)水产品体内9种有机磷农药(OPPs)、8种有机氯农药(OCPs)以及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SPs)进行了检测,并初步分析了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水产品体内3类农药均有检出,但残留水平均不高,OPPs残留总量为未检出至299 ng·g-1(dw),三唑磷、伏杀硫磷、喹硫磷和毒死蜱较易在水产品体内蓄积;OCPs残留总量为16~82 ng·g-1(dw),主要污染物为六六六(HCH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SPs残留总量为44~89 ng·g-1(dw),主要污染物为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产品体内的农药污染可能与养殖池塘中的沉积物污染密切相关。5类水产品体内3类农药的总风险指数(HI)为0.0020~0.046,远小于1,因此,长三角地区由3类农药造成的健康风险处于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污染 水产品 食用风险评价 池塘养殖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盛耀 贺晓云 +3 位作者 祁潇哲 邹世颖 许文涛 黄昆仑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2014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达到1.815亿hm2,转基因植物商业化发展给全球农业和环境带来巨大收益,但是其安全性问题仍然受到广泛争议。目前,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价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是各国政府对评价程序的具... 2014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达到1.815亿hm2,转基因植物商业化发展给全球农业和环境带来巨大收益,但是其安全性问题仍然受到广泛争议。目前,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价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是各国政府对评价程序的具体要求还存在差异。为了在法律法规层面规范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程序,中国农业部颁布了《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涵盖了详细的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内容。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对该指南中的食用安全评价部分详细解析和论述了包括营养学、毒理学、致敏性以及非期望效应等安全评价程序,旨在为我国转基因植物的食用安全评价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食用安全评价 营养学评价 毒理学评价 致敏性评价 非期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吸收特征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柴冠群 周礼兴 +4 位作者 王丽 刘桂华 秦松 曹艳 范成五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81,共9页
在黔西北T、Y两地镉(Cd)污染耕地采用田间试验法,以黔西北主要种植的21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品种与环境的作用效应,探讨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吸收特征及其食用安全性,为黔西北马铃薯的安全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Y地不同品种马... 在黔西北T、Y两地镉(Cd)污染耕地采用田间试验法,以黔西北主要种植的21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品种与环境的作用效应,探讨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吸收特征及其食用安全性,为黔西北马铃薯的安全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Y地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介于3564.3~15271.8 kg/hm2,均值为9200.1 kg/hm2;T地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介于1825.9~16305.6 kg/hm2,均值为6754.0 kg/hm2;T、Y两地均以转心乌块茎产量最高;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Y地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含量介于0.061~0.153 mg/kg,均值为0.094 mg/kg;T地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含量介于0.055~0.111 mg/kg,均值为0.080 mg/kg;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对马铃薯块茎Cd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Y、T两地参试的21个马铃薯品种块茎Cd超标率分别为38.09%、14.29%,两地青薯9号块茎Cd含量均最低。食用安全性评价显示,食用研究区超标马铃薯品种对人体健康风险较小,但结合块茎Cd含量,建议Cd超标马铃薯品种作为工业原料使用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食用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城市带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琳琳 叶燕 佟千姿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6期88-89,122,共3页
搜集2010~2019年环渤海城市带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文献,对海鱼类、甲壳类、双壳类、软体类等四种海产品中的铅(Pb)、镉(Cd)、铬(Cr)、汞(Hg)、砷(As)等五种重金属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除Hg外,Pb、Cd、Cr、As在不同海产品中均出现不... 搜集2010~2019年环渤海城市带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文献,对海鱼类、甲壳类、双壳类、软体类等四种海产品中的铅(Pb)、镉(Cd)、铬(Cr)、汞(Hg)、砷(As)等五种重金属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除Hg外,Pb、Cd、Cr、As在不同海产品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食用后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重金属 污染评价 食用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用甘薯品种在北京地区种植的比较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思帅 李仁崑 +3 位作者 周继华 王俊英 钟连全 崔永恒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0期47-50,共4页
为丰富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叶用甘薯品种,选取13个品种,以福菜薯18号为参照,对比各品种的食用评价、采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结果表明:食用评价方面,鄂菜薯10号、薯绿1号、鄂菜薯1号、鄂菜薯2号、广菜薯5号、浙菜薯1号的综合评分高于对照... 为丰富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叶用甘薯品种,选取13个品种,以福菜薯18号为参照,对比各品种的食用评价、采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结果表明:食用评价方面,鄂菜薯10号、薯绿1号、鄂菜薯1号、鄂菜薯2号、广菜薯5号、浙菜薯1号的综合评分高于对照。采收产量方面,与对照相比,莆薯53、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号的总采收量分别增加14.1%、7.6%、4.6%,其中莆薯53达到显著性差异;广菜薯5号和广菜薯7号分别减少5.1%、6.5%,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单次采收构成,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号、广菜薯5号的单个茎尖平均鲜重较对照增加15%以上,其中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号达到显著性差异;莆薯53的单次平均采收茎数较对照增加6.6%,其中采收前期增幅较为明显。综上,除福菜薯18号外,以浙菜薯1号、鄂菜薯10、广菜薯5号综合表现较佳,建议进一步生产试验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甘薯 食用评价 采收产量 单次采收茎数 单个茎尖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及测定方法对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永亮 李健 +4 位作者 牟学军 王颖 于亭亭 李桂莲 邱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152,共6页
【目的】利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不同的分析技术监测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评价食用菌的食用安全性和不同前处理方法、不同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常规电热板消解、微波消解、一体化消解、压片法等前处理方法,使用原子吸收... 【目的】利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不同的分析技术监测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评价食用菌的食用安全性和不同前处理方法、不同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常规电热板消解、微波消解、一体化消解、压片法等前处理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食用菌中的重金属.【结果】不同食用菌中重金属铜、镉、汞、砷、铅、镍、锌含量有所不同,铅0.002~0.041 mg/kg,镉0.000 1~0.015 4 mg/kg,汞0.000 03~0.003 25mg/kg,砷0.000 01~0.002 56mg/kg,锌3~18mg/kg,铜0.5~7.9mg/kg,镍0.000 01~0.000 42mg/kg;野生食用菌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养殖食用菌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但监测结果均在相关标准限值以内.【结论】不同的前处理方法中,压片法最好,其次为一体化消解装置,普通消解器消解效果最差.几种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均可以满足试验要求,其中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准确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 重金属 前处理 食用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锑影响下的农作物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洁薇 胥思勤 +1 位作者 文吉昌 吴贞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730-4732,4739,共4页
探讨贵州省晴隆大厂锑矿区受砷、锑污染地区,主产农作物(如玉米等)可食用部分在砷、锑影响下的人畜食用风险。通过体外模拟试验获得农作物可食用部分(包括秸秆)的重金属生物可给量,以此为依据对当地人畜食用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 探讨贵州省晴隆大厂锑矿区受砷、锑污染地区,主产农作物(如玉米等)可食用部分在砷、锑影响下的人畜食用风险。通过体外模拟试验获得农作物可食用部分(包括秸秆)的重金属生物可给量,以此为依据对当地人畜食用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区域样品砷全量结果与每人每日容许摄入量比值范围在0~82.16%,锑全量结果与ADI比值范围在0~2 205.67%。初步评价为锑对人体的健康具有相当的风险,砷对于人体健康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晴隆锑矿 砷、锑 农作物 食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八一镇大棚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评价
17
作者 张永青 吕永磊 +2 位作者 孙旭 张建新 刘玉玉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36-38,55,共4页
研究了西藏林芝八一镇觉木村、巴吉村、玉麦村、加丁嘎村等四个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中3类蔬菜的128个样品中硝酸盐污染状况,并对其污染状况及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据WHO/FAO规定的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标准进行评价,污染程度严... 研究了西藏林芝八一镇觉木村、巴吉村、玉麦村、加丁嘎村等四个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中3类蔬菜的128个样品中硝酸盐污染状况,并对其污染状况及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据WHO/FAO规定的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标准进行评价,污染程度严重的蔬菜有大白菜、芹菜、萝卜等,中、重度污染的蔬菜有韭菜、辣椒、上海青等,轻度污染的蔬菜有花菜、西葫芦、番茄、黄瓜等,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根茎类>叶菜类>瓜菜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蔬菜 硝酸盐 污染评价 食用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沙坨电站库区大口鲇和黄颡鱼重金属富集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巴家文 魏延伟 +3 位作者 晏翰林 徐承香 李忠利 梅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149-153,共5页
为了解乌江沙坨电站库区鱼类重金属富集状况及食品安全,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度法(HSHG-AFS)测定了该库区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肉中Cu、Zn、Mn、Pb、Cd... 为了解乌江沙坨电站库区鱼类重金属富集状况及食品安全,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度法(HSHG-AFS)测定了该库区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肉中Cu、Zn、Mn、Pb、Cd、Cr、Ag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口鲇和黄颡鱼肌肉中不同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其中Zn在两种鱼肌肉中含量均最高,Cu、Cr、Pb和Hg在黄颡鱼肌肉中含量均高于大口鲇,均低于国家标准。危害指数分析表明,食用乌江沙坨电站库区大口鲇和黄颡鱼的健康风险较小。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显示,两种鱼体肌肉中Pb、Hg和Cd的污染程度相对较高,乌江沙坨电站库区鱼类存在潜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鲇(Silurus meridoualis)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重金属含量 食用健康风险评价 沙坨电站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酥脆大豆休闲食品的研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玉娥 刘恩岐 范三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47,共2页
挑选颗粒较大、豆脐较小的大豆品种,置于水中浸泡至无硬心时,再将其冷冻、油炸焙烤加工成大豆休闲小食品,通过大豆加工前后的体积膨胀比测定与产品色泽、外形、酥脆度等感官质量评分,确定了酥脆大豆小食品制作的最佳工艺及配方。
关键词 酥脆大豆 速冻 膨胀 休闲食品 工艺 配方 食用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转基因稻米蛋白的消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显斌 樊庆鲁 +9 位作者 黄芊 凌炎 陈玉冲 邓力华 陈芬 翁绿水 龙丽萍 黄凤宽 罗群昌 肖国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97-1800,共4页
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评价中的致敏性评估提供参考,对抗除草剂转基因稻米蛋白的消化稳定性和热穗定性进行分析.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和热加工处理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稻米蛋白、非转基因亲本对照D68稻米蛋白、阴性对照酪... 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评价中的致敏性评估提供参考,对抗除草剂转基因稻米蛋白的消化稳定性和热穗定性进行分析.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和热加工处理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稻米蛋白、非转基因亲本对照D68稻米蛋白、阴性对照酪蛋白、阳性对照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和牛血清蛋白,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观察它们在各时间点的降解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消化稳定性试验中,转基因稻米蛋白和非转基因稻米蛋白在2 ~30 min内全部消化,可判断它们在模拟胃、肠液中可消化;热稳定性试验中,转基因稻米蛋白和非转基因稻米蛋白一样,在一定温度下(60、75、90、100℃)加热一定时间(15、30、60、120 min)后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68-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均可消化,不具备过敏原抗消化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食用安全性评价 致敏性 蛋白质 消化稳定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