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见食用红色素的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时苗均 敬丹 +4 位作者 李岩哲 薛威 李昊 陈历水 翟征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共12页
红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具备着色功能外,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对健康有益的特性。大多数商业食用红色素是通过动植物提取或化学合成获得的。而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近年来,合... 红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具备着色功能外,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对健康有益的特性。大多数商业食用红色素是通过动植物提取或化学合成获得的。而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已被用于开发微生物细胞工厂来生产食用红色素。通过微生物表达异源蛋白质、分析和优化代谢通路、借助AI辅助设计关键酶等手段,可实现从头合成红色素并提高产量。食用红色素的生物合成法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高效等优点。作者概述了番茄红素、辣椒红、甜菜红、胭脂红酸及红曲红的功能、来源和应用,以及利用微生物表达系统来合成这些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红色素 生物合成 微生物表达系统 细胞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龙果食用红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Ⅰ)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林斌 林翠梧 +1 位作者 赵树凯 谢天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1,共4页
从红龙果中提取了食用红色素H和副产物 ,研究了该食用红色素的理化性质 ,包括红色素的溶解性和可见吸收光谱特征,溶液pH值、加热、光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还进行了色素和副产物的IR分析 ,红龙果挥发油成分的GC -MS分析 ;研究表明该色... 从红龙果中提取了食用红色素H和副产物 ,研究了该食用红色素的理化性质 ,包括红色素的溶解性和可见吸收光谱特征,溶液pH值、加热、光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还进行了色素和副产物的IR分析 ,红龙果挥发油成分的GC -MS分析 ;研究表明该色素为水溶性色素 ,其吸收光谱因pH而异 ,在pH=4~7、低温、避光条件下稳定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红色素 红龙果 提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龙果食用红色素H的提取工艺条件 被引量:10
3
作者 蒋林斌 林翠梧 +1 位作者 赵树凯 欧爱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273,F003,共3页
A edible red pigment was extracted from the fruit of Hylocereus Costaricensis (Weber) Britt for the first time.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extracting the red pigment,including selection o... A edible red pigment was extracted from the fruit of Hylocereus Costaricensis (Weber) Britt for the first time.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extracting the red pigment,including selection of soaker and soaking dose,the effect of soaking temperature,pH and soaing time on extracting rat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igment is soluble in water and the suitable soaker is the ethanol aqueous solution of 70%,and that the extraction should be undertaken by two time of solvent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five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龙果 食用红色素H 提取工艺 天然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心萝卜食用红色素的开发利用
4
作者 蒋元文 《农牧产品开发》 1996年第11期27-28,共2页
红心萝卜食用红色素的开发利用蒋元文(四川省涪陵市商业局)色泽是衡量商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构成人们心理印象的首要因素。鲜艳美观的食品,不仅体现了产品的特色和质量,而且能使人赏人悦目,刺激食欲。因此,国内外都重视食品... 红心萝卜食用红色素的开发利用蒋元文(四川省涪陵市商业局)色泽是衡量商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构成人们心理印象的首要因素。鲜艳美观的食品,不仅体现了产品的特色和质量,而且能使人赏人悦目,刺激食欲。因此,国内外都重视食品的色泽问题。目前,食用色素分为两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萝卜 食用色素 食用红色素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红色素的研究(Ⅰ)—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海棠 王忠东 +1 位作者 陈海涛 阳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91,共6页
从丹参根茎中提制天然食用红色素。通过薄层层析并与6个标准品化合物相对照,确定了该色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5个丹参酮,分别为: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次甲基丹参酮及丹参酮I。对几种提取工艺和几种精制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及... 从丹参根茎中提制天然食用红色素。通过薄层层析并与6个标准品化合物相对照,确定了该色素的主要化学成分为5个丹参酮,分别为: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次甲基丹参酮及丹参酮I。对几种提取工艺和几种精制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及筛选。以色素得率、成本及吸光度 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丹参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V(75%乙醇):m(丹参)=5:1, 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最佳精制工艺是:乙酸乙酯萃取色素粗浸膏,萃取液经浓缩、真空干燥制得色素精品。本研究为丹参红色素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色素 化学成分 提取工艺 食用红色素 丹参酮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食用玫瑰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6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天然食用玫瑰红色素 制备方法 深红沙雷氏菌 微生物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红色素与其他同类色素的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59
7
作者 陆国权 李秀玲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5-638,共4页
对紫甘薯红色素与紫葡萄、紫苏、黑米、紫李和黑豆等其它五种植物所含红色素进行了理化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紫甘薯红色素具有与其它几种红色素相似的理化稳定性 ,其热稳定性与紫米相似 ,但优于其它色素 ;光稳定性最强 ;对金属... 对紫甘薯红色素与紫葡萄、紫苏、黑米、紫李和黑豆等其它五种植物所含红色素进行了理化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紫甘薯红色素具有与其它几种红色素相似的理化稳定性 ,其热稳定性与紫米相似 ,但优于其它色素 ;光稳定性最强 ;对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等的稳定性则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 食用天然红色素 理化稳定性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提取甜菜红色素前景看好
8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93,共1页
甜菜红是由红甜菜的根茎叶为原料提取出来的食用红色素,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天然色素之一.从红甜菜中提取甜菜红色素,通常是先将红甜菜修整洗净,按一定的比例加水,间歇搅拌,将浸提物放人榨汁机中榨汁过滤,其过滤液经过吸附柱... 甜菜红是由红甜菜的根茎叶为原料提取出来的食用红色素,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天然色素之一.从红甜菜中提取甜菜红色素,通常是先将红甜菜修整洗净,按一定的比例加水,间歇搅拌,将浸提物放人榨汁机中榨汁过滤,其过滤液经过吸附柱吸附,酒精解析,得到甜菜红浓液;而后,再在甜菜红浓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随即经过超滤膜浓缩,达到一定量的浓度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红色素 提取 膜技术 食用红色素 红甜菜 天然色素 间歇搅拌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红天然食用色素生产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月秀 康云川 +2 位作者 王吉华 高玉梅 林松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94-595,598,共3页
以云南通海紫萝卜为原料 ,生产萝卜红天然食用色素。采用树脂分离吸附手段 ,使萝卜中所含色素同非色素物质分离 ,达到提高天然色素品质的目的。该工艺生产的萝卜红色素吸光度E1%1cm( 5 2 0nm)≥ 6 0 ,较原生产工艺的萝卜红色素E1%1cm( 5... 以云南通海紫萝卜为原料 ,生产萝卜红天然食用色素。采用树脂分离吸附手段 ,使萝卜中所含色素同非色素物质分离 ,达到提高天然色素品质的目的。该工艺生产的萝卜红色素吸光度E1%1cm( 5 2 0nm)≥ 6 0 ,较原生产工艺的萝卜红色素E1%1cm( 5 2 0nm)≥ 4有较大幅度提高 ,浓缩液体积小 ,仅为浸提液的 1/2 0 ,节约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食用红色素 浸提 树脂分离吸附 萝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色素板椒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建伟 《农村科技》 2010年第11期45-46,共2页
色素板椒作为工业原料加工成食用红色素、辣椒油,在农产品出口中有其独特地位,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伊犁河谷色素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加大,
关键词 伊犁河谷 高产栽培技术 素板 谷色 食用红色素 农产品出口 原料加工 市场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酱油制作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俞智明 《农村新技术》 2011年第7期36-36,共1页
蘑菇酱油味道鲜美,醇香色鲜,营养丰富,制作成本低廉。1吨盐渍蘑菇水,加上辅助原料,可产1吨酱油,是蘑菇产区很好的致富项目。 原料准备:煮菇水100千克,花椒200克,胡椒200克,八角300克,特级豆油10千克,桂皮100克,老姜1.5千克,饴糖12~1... 蘑菇酱油味道鲜美,醇香色鲜,营养丰富,制作成本低廉。1吨盐渍蘑菇水,加上辅助原料,可产1吨酱油,是蘑菇产区很好的致富项目。 原料准备:煮菇水100千克,花椒200克,胡椒200克,八角300克,特级豆油10千克,桂皮100克,老姜1.5千克,饴糖12~15千克,食用红色素6千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酱油 制作技术 食用红色素 营养丰富 盐渍蘑菇 辅助原料 原料准备 成本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地干椒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广华 李显日 刘玲 《上海蔬菜》 2008年第3期16-17,共2页
干椒是人们喜爱且营养丰富的佐料食品,还可加工成食用红色素和辣椒油。目前,干椒及其制品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随着干椒种植面积的日益增加,生产中出现了品种退化、病虫害加重、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导致... 干椒是人们喜爱且营养丰富的佐料食品,还可加工成食用红色素和辣椒油。目前,干椒及其制品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随着干椒种植面积的日益增加,生产中出现了品种退化、病虫害加重、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为此,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栽培 干椒 技术 露地 食用红色素 出口农产品 营养丰富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腊牛肉的制作方法
13
作者 林清 《中国牛业科学》 2013年第1期22-22,共1页
1配料标准 主料:生牛肉90kg。辅料:食盐2.5kg,鲜姜片60g,小茴香250g,大茴香31g,草果16g,桂皮120g,花椒93g,食用红色素24g。
关键词 腊牛肉 制作 食用红色素 配料标准 小茴香 大茴香 主料 食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豆糕制作方法
14
作者 郭昊琰 《农村新技术》 2015年第1期57-57,共1页
土豆糕是一种色美味香的家常小吃,原料容易购买,加工工艺简单。其制作方法如下。 1.准备原料。土豆1千克,面粉300克,白糖400克,葡萄干100克,去皮熟花生仁200克,香精、食用红色素、食用绿色素若干。
关键词 土豆 制作 食用红色素 加工工艺 葡萄干 花生仁 绿色素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