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食用型蚕豆籽粒中糖和淀粉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娜 王学军 +4 位作者 葛红 陈满峰 顾春燕 汪凯华 缪亚梅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96-99,共4页
为探明不同食用型蚕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1个粮用型、1个粮菜兼用型和3个鲜食型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蚕豆从开花后25d到完全成熟期间籽粒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食用类型的蚕豆籽粒生长... 为探明不同食用型蚕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糖和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1个粮用型、1个粮菜兼用型和3个鲜食型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蚕豆从开花后25d到完全成熟期间籽粒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食用类型的蚕豆籽粒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差异均较大。其中,兼用型和鲜食型蚕豆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均分别在30d和35d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粮用型呈一直下降趋势。在开花后30~45d的籽粒灌浆阶段,鲜食型蚕豆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兼用型和粮用型,且兼用型高于粮用型;籽粒发育到成熟期时,3种食用类型的糖分含量水平一致。3种食用类型蚕豆总淀粉含量变化均在开花后25~45d籽粒灌浆阶段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开花后45d达到最大值后趋于一致。粮用型蚕豆淀粉含量在开花后25~45d要显著高于兼用型和鲜食型蚕豆,成熟期没有差异。以上数据表明,鲜食型蚕豆在籽粒灌浆阶段(30~45d)的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食味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类型 蚕豆 籽粒发育 可溶性糖 蔗糖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和生态型大豆籽粒中磷组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凤杰 舒庆尧 +2 位作者 付旭军 朱丹华 任学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226-229,共4页
对基因型、种植季节、籽粒皮色和食用用途等不同类别的大豆籽粒进行磷组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大豆籽粒中,磷组分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大豆种子中无机磷和植酸磷的含量在不同种植季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总磷含量... 对基因型、种植季节、籽粒皮色和食用用途等不同类别的大豆籽粒进行磷组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大豆籽粒中,磷组分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大豆种子中无机磷和植酸磷的含量在不同种植季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食用类型和种皮颜色对籽粒中的磷组分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组分 基因型 种植季节 籽粒皮色 食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