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3-氯丙醇酯 被引量:22
1
作者 苗雨田 杨悠悠 +2 位作者 王浩 刘佟 杨永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5-139,共5页
采用碱水解方式,基于苯基硼酸 (PBA)衍生化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 (GC/MS) 联用仪测定了植物油中3-氯丙醇 (3-MCPD) 酯的含量。水解时间是碱水解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关键因素,经优化,大豆油等不同品类的食用油的最佳水解时间为 1-6... 采用碱水解方式,基于苯基硼酸 (PBA)衍生化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 (GC/MS) 联用仪测定了植物油中3-氯丙醇 (3-MCPD) 酯的含量。水解时间是碱水解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关键因素,经优化,大豆油等不同品类的食用油的最佳水解时间为 1-6 min。另外,以大豆油为基质,考察了基于碱水解方式的分离分析方法的回收率、重复性以及检出限。其中,在 150-1500 μg/kg范围内进行3水平重复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 94%-105%、RSD为3.7%-10.8%、检出限为 15 μg/kg,定量限为 50 μg/kg。本方法能够满足日常样品中3-氯丙醇 (3-MCPD) 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氯丙醇(3-MCPD)食用油碱水解水解时间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酶催化合成富含共轭亚油酸甘油脂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石红旗 沈继红 +1 位作者 刘发义 李光友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78-82,共5页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方法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共轭亚油酸(CLA)与油脂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二级响应面模型 ,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 90。甘油酯中CLA含量随温度、反应时间、底物配比增加而提高 ,反应时间影响最为...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方法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共轭亚油酸(CLA)与油脂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二级响应面模型 ,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 90。甘油酯中CLA含量随温度、反应时间、底物配比增加而提高 ,反应时间影响最为显著。水分含量对酸解反应具有负影响 ,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与水分含量有交互作用。优化的反应条件为 :反应时间 8~ 10h ,温度 4 0~ 4 5℃ ,酶量 2 0 0U / g油脂 ,底物配比 1:2 5 ,水含量 1 0 %。在优化条件下 ,红花油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可达 31 4 7%。脂肪酶催化 10 ,12 十八碳二烯酸反应优于 9,11 十八碳二烯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体系 酶催化合成 共轭亚油酸 甘油 脂肪酶 催化酸解反应 响应面分析 食用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仑滴定测定食品油脂酸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莉莉 钟烈铸 张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2-114,共3页
It is reported that Coulomb titration analysis may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cid valence of food oil.This method is accurat,simple,inexpensive and rapid as compared with national standard indicator method.
关键词 库仑滴定分析 酸价 食用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