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棉籽的食用安全性及对大鼠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茂芝 黄昆仑 +2 位作者 周可 唐小革 罗云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6-219,共4页
本文研究了转基因棉籽的食用安全性以及对动物肌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中无动物死亡,并且所有动物都表现正常。结果表明,食用转基因棉籽的处理组与食用非转基因棉籽的对照组相比,动物体重增长率及食物利用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 本文研究了转基因棉籽的食用安全性以及对动物肌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中无动物死亡,并且所有动物都表现正常。结果表明,食用转基因棉籽的处理组与食用非转基因棉籽的对照组相比,动物体重增长率及食物利用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等均无显著差异。受试大鼠的大体解剖及脏器的组织切片镜检结果,均未发现异常病理性改变。大鼠在食用转基因棉籽和非转基因棉籽后,肌体的抗氧化酶活性无明显差异。通过对大量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转基因棉花棉籽与非转基因棉籽在营养学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棉籽 食用安全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岸海域浒苔藻类的营养成分含量与食用安全 被引量:18
2
作者 林建云 陈维芬 +3 位作者 贺青 林力斌 汤荣坤 暨卫东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0-576,共7页
对福建沿岸海域浒苔(Enteromorpha)样品的主要组成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含量的研究表明,浒苔属高膳食纤维(49.0%~59.1%)、高蛋白质(19.60%~38.24%)、低脂肪(0.20%~0.55%)的藻类.浒苔中17种氨基酸总量(CTAA)与蛋白质含量的比... 对福建沿岸海域浒苔(Enteromorpha)样品的主要组成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含量的研究表明,浒苔属高膳食纤维(49.0%~59.1%)、高蛋白质(19.60%~38.24%)、低脂肪(0.20%~0.55%)的藻类.浒苔中17种氨基酸总量(CTAA)与蛋白质含量的比值为74.1%~91.0%;其必需氨基酸含量(CEAA)占CTAA的35.4%~40.0%,CEAA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CNEAA)之比为0.55~0.67,且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丰富(47.1%),氨基酸组成均衡.浒苔油脂中脂肪酸组成丰富,n-3 PUFA含量达油脂总量的20.0%~26.4%,其中含有EPA、DHA.浒苔中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富含镁、钙、铁、锌、硒、钾等人体必需矿物元素.有害元素测定结果表明,中、低潮区浒苔的铅、汞、镉、砷含量均能够符合《无公害食品海藻》安全指标的限量要求,养殖区、高潮区部分浒苔的Pb含量超标.研究结果认为,在低污染海区生长的浒苔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矿物元素丰富且安全的海洋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福建沿岸海域 浒苔 营养成分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评价国内外概况 被引量:14
3
作者 贺晓云 黄昆仑 +1 位作者 秦伟 罗云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60-765,共6页
转基因水稻的研制与开发已经达到了可商业化阶段,但是出于对其食用与环境安全性的忧虑,目前还没有国家批准转基因水稻商品化。我国已经发现有疑似转基因稻种出现在市场上,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评价尤其是食用安全... 转基因水稻的研制与开发已经达到了可商业化阶段,但是出于对其食用与环境安全性的忧虑,目前还没有国家批准转基因水稻商品化。我国已经发现有疑似转基因稻种出现在市场上,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对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评价尤其是食用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以规范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及生产。本文主要从转基因水稻的营养成分实质等同性分析,动物营养学评价,体内及体外毒理学评价,致敏性评价及外源基因的水平转移五个角度对转基因水稻的国内外食用安全性评价工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以后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及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虫卵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3 位作者 陈勇 王绍云 叶寿德 王自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2-327,共6页
从白蜡虫卵的综合利用角度出发 ,研究了白蜡虫卵和卵囊壳的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 :白蜡虫卵及卵囊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 ,卵的粗蛋白含量为 4 4 .6% ,卵囊壳中为 53.57% ,氨基酸总量分别为 33.... 从白蜡虫卵的综合利用角度出发 ,研究了白蜡虫卵和卵囊壳的营养成分和食用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 :白蜡虫卵及卵囊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 ,卵的粗蛋白含量为 4 4 .6% ,卵囊壳中为 53.57% ,氨基酸总量分别为 33.16%和 50 .53% ,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2 .38%和 17.90 % ,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昆虫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表明 ,白蜡虫卵为实际无毒物质 ,无任何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虹虫 虫卵 营养价值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籽油食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34
5
作者 段琼芬 马李一 +2 位作者 王有琼 张重权 赵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SD大鼠和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动物进行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30 d喂养试验,研究辣木籽油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动物有明显中毒症状与死亡;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发现当喂食含有6%、12%辣木籽油饲料... 以SD大鼠和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动物进行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30 d喂养试验,研究辣木籽油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动物有明显中毒症状与死亡;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发现当喂食含有6%、12%辣木籽油饲料的雌、雄大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喂食含有12%辣木籽油饲料的雄性大鼠的总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其他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因此,辣木籽油是安全无毒的可食用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毒理学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榆中县菜地土壤与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彦斌 杨一鸣 +2 位作者 曾亮 苏琼 赵利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3,共6页
在甘肃省榆中县蔬菜基地,选择20个点位采集5种蔬菜(100株)及相应的土样,在分别对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开展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污染评价、富集能力分析及食用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0~20 cm)硝酸盐与... 在甘肃省榆中县蔬菜基地,选择20个点位采集5种蔬菜(100株)及相应的土样,在分别对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开展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污染评价、富集能力分析及食用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0~20 cm)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平均含量分别为30.58 mg·kg^(-1)和52.35 mg·kg^(-1),土壤深层(20~50 cm)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9.14 mg·kg^(-1)和0.11 mg·kg^(-1),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层。蔬菜中(鲜重)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平均含量分别为1649.18 mg·kg^(-1)与0.64 mg·kg^(-1),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53.94与0.01。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在5种蔬菜中的累积含量不同,且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远大于亚硝酸盐含量。硝酸盐在不同蔬菜中的累积顺序为大白菜≈菜花>韭菜≈芹菜≈甘蓝,亚硝酸盐在不同蔬菜中的累积顺序为韭菜>菜花≈甘蓝≈芹菜大白菜,大白菜对硝酸盐有更强的富集能力,而韭菜对亚硝酸盐有更强的富集作用。在所有样品中,有2%的蔬菜样品受到硝酸盐轻度污染,有7%的蔬菜样品受到硝酸盐中度污染,有33%的蔬菜样品受到硝酸盐重度污染,有56%的蔬菜样品受到硝酸盐严重污染。蔬菜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均未超过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土壤 硝酸盐与亚硝酸盐 食用安全评价 甘肃省榆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对小鼠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雷红 蔡亮亮 +1 位作者 操丽丽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21-324,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双低冷榨菜籽油和普通菜籽油的芥酸含量;运用掺食法喂饲小鼠含两种菜籽油的饲料(含油量2%),连续饲养5周,观察小鼠、体质量、摄食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脏器(心、肝、脾、肺、双肾、...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双低冷榨菜籽油和普通菜籽油的芥酸含量;运用掺食法喂饲小鼠含两种菜籽油的饲料(含油量2%),连续饲养5周,观察小鼠、体质量、摄食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脏器(心、肝、脾、肺、双肾、睾丸、卵巢)质量的变化;研究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对小鼠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冷榨菜籽油芥酸含量为4.744%,普通菜籽油芥酸含量为32.595%,双低冷榨菜籽油芥酸含量明显低于普通菜籽油。喂饲双低冷榨菜籽油饲料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低于普通菜籽油饲料组;血清HDL-C水平略高于普通菜籽油饲料组;与普通菜籽油饲料组相比,喂饲双低冷榨菜籽油饲料对小鼠血脂水平有良好影响。与正常对照组和双低冷榨菜籽油组相比,普通菜籽油组小鼠心脏质量和肝脏质量明显升高,可能与芥酸使脂肪沉积于心脏和肝脏有关。喂饲两种菜籽油对小鼠体质量、摄食、其他脏器质量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芥酸含量 血脂 脏器质量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斑鱼中阿维菌素类药物多残留测定及食用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7
8
作者 钱卓真 汤水粉 +2 位作者 罗方方 王丽娟 位绍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09-316,共8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定量检测石斑鱼血浆、肌肉组织、肝脏组织中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和LC-C18固相萃取柱串联净化,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分离,10 ...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定量检测石斑鱼血浆、肌肉组织、肝脏组织中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和LC-C18固相萃取柱串联净化,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分离,10 mmol/L乙酸铵-0.1%甲酸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基质匹配法外标定量。分别以环境水体中阿维菌素上下限质量浓度(4、8 ng/mL)、伊维菌素上下限质量浓度(6、12 ng/mL)作为受试质量浓度开展生物富集、消除实验,并对石斑鱼的食用安全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在2.5~200 ng/mL范围内,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0.25~20 ng/mL范围内,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2.5、2.5、0.25 ng/mL(血浆),1、1、0.1μg/kg(肌肉组织),2.5、2.5、0.25μg/kg(肝脏组织),方法定量限分别为5、5、0.5 ng/mL(血浆),2、2、0.2μg/kg(肌肉组织),5、5、0.5μg/kg(肝脏组织)。3个添加量的平均回收率为74.6%~93.6%,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3%~10.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9.2%~12.6%。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均属于非生物累积性物质,在石斑鱼体内代谢规律相同,均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体内消除。本研究条件下,环境水体中药物质量浓度是石斑鱼肌肉组织中药物残留质量浓度及消除时间的重要因素。为保证食用安全,环境水体中阿维菌素质量浓度达到4~8 ng/mL时,石斑鱼浸浴72 h后安全食用时间为22 d;环境水体中伊维菌素质量浓度达到6~12 ng/mL时,石斑鱼浸浴72 h后安全食用时间为3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 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 食用安全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苕溪下游鲫鱼不同组织重金属含量分析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5
9
作者 杨晨驰 黄亮亮 李建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7-320,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与DMA-80自动测汞仪分别对东苕溪下游鲫鱼肌肉、性腺和鳃组织中重金属As、Cd、Cr、Cu、Mn、Zn与Hg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污染状况和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苕溪下游鲫体中As、Cd含量超标,...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与DMA-80自动测汞仪分别对东苕溪下游鲫鱼肌肉、性腺和鳃组织中重金属As、Cd、Cr、Cu、Mn、Zn与Hg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污染状况和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苕溪下游鲫体中As、Cd含量超标,整鲫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2,污染程度严重。As、Cr与Hg所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比例超过10%,认定食用该地区鲫鱼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在肌肉、性腺和鳃组织中As、Cd、Cr、Cu、Hg、Zn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不同组织污染程度为性腺>鳃>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苕溪 鲫鱼 重金属 污染评价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垂钓鱼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食用安全性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菲菲 杨善卿 +2 位作者 徐焱平 周政 黄清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4-760,共7页
2015年在上海市6个不同环境特征的垂钓点采集了7种共87条野生鱼类样品,经样品前处理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DMA-80直接汞分析仪对这些垂钓鱼肌肉样品中的铬、镉、铜、铅、镍、锌、砷和汞等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 2015年在上海市6个不同环境特征的垂钓点采集了7种共87条野生鱼类样品,经样品前处理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DMA-80直接汞分析仪对这些垂钓鱼肌肉样品中的铬、镉、铜、铅、镍、锌、砷和汞等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垂钓鱼类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并进行了鱼类重金属污染状况和食用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鱼体肌肉中各种重金属质量比的范围分别为:Cr0.24~2.68mg/kg(湿重,下同);As低于0.47mg/kg;Cd低于0.31mg/kg;Pb低于1.43mg/kg;Hg 0.02~0.42mg/kg;Ni 0.01~0.89mg/kg;Cu0.15~12.30mg/kg;Zn 4.3~85.7mg/kg;其中Cr、Cd、Pb和Hg 4种重金属各有20%左右垂钓鱼样品中含量超过食品/水产品质量安全限值.鲶鱼和黄颡的重金属污染较重,鲤鱼和鲈鱼次之,草鱼和鲫鱼污染轻微,麦穗鱼接近于正常;工业区鱼类污染较重,市区河道鱼类污染中等,湿地公园鱼类污染较低.总体而言,上海市大部分垂钓鱼类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尚在食用安全性可接受范围内,但对鲶鱼、黄颡、鲈鱼和鲤鱼的Cr摄入量已接近甚至超过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存在较高风险;对鲶鱼的Hg摄入量接近甚至超过半倍的PTWI值,存在一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钓鱼 重金属 食用安全 鲶鱼 黄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转基因植物及其食用安全性评价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梅晓宏 许文涛 +4 位作者 贺晓云 曹思硕 李晓红 柳倩 黄昆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8-312,共5页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药用、工业用为代表的新一代转基因植物及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对其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的技术体系却明显滞后。本文主要对药用、工业用及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食...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药用、工业用为代表的新一代转基因植物及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对其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的技术体系却明显滞后。本文主要对药用、工业用及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食用安全评价对策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植物 食用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凹目白鲑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小蓉 赵志永 +4 位作者 宋方圆 雷用东 冯帆 张建 张正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67-272,共6页
为评价新疆冷水鱼重金属元素蓄积水平和食用安全性,采用微波消解法,并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新疆赛里木湖凹目白鲑不同组织进行Pb、Cd、Cr、Hg、As、Ni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分析其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并... 为评价新疆冷水鱼重金属元素蓄积水平和食用安全性,采用微波消解法,并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新疆赛里木湖凹目白鲑不同组织进行Pb、Cd、Cr、Hg、As、Ni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分析其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险系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与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在鱼体内的蓄积量存在组织特异性,同一器官组织对不同重金属的蓄积量不相同。Cd、As含量在凹目白鲑的肠胰脏中含量最高,肌肉中含量最少,Pb含量在凹目白鲑的皮含量最高,均小于国标规定食用性安全含量(Pb<0.5 mg/kg,Cd<0.1 mg/kg,As<0.1 mg/kg)。相关性分析显示,除Ni和Cr含量在凹目白鲑部分组织中相关性不显著,其余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P<0.05),重金属含量与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较显著。污染程度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除肌肉组织外其他组织器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平,食用赛里木湖区域的凹目白鲑无明显的健康风险,食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新疆赛里木湖 凹目白鲑 蓄积量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市蔬菜重金属含量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3
13
作者 朱兰保 盛蒂 +1 位作者 戚晓明 罗贤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0-263,271,共5页
测定了蚌埠市蔬菜中重金属质量比,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及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市蔬菜中Pb、Cd、Cr、As和Hg质量比平均值依次为0.1081、0.0252、0.0812、0.0253、0.0011mg... 测定了蚌埠市蔬菜中重金属质量比,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对其污染程度及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蚌埠市蔬菜中Pb、Cd、Cr、As和Hg质量比平均值依次为0.1081、0.0252、0.0812、0.0253、0.0011mg·kg-1,除Pb元素外,其它均低于蔬菜卫生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空心菜的Pb元素为轻污染;其它蔬菜各元素为清洁水平。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辣椒、茄子、豆角、黄瓜、丝瓜和上海青为安全等级;空心菜为警戒线水平。蔬菜重金属THQ(Target Hazard Quotient)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Cr、Pb、Cd、As、Hg,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单一重金属对人群健康风险不明显。复合健康风险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青、空心菜、辣椒、茄子、豆角、丝瓜和黄瓜。上海青和空心菜对儿童存在健康风险,上海青对成人存在健康风险,其它蔬菜对人群健康风险不明显。食用本地蔬菜摄入的重金属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儿童不宜食用本地产的叶菜类蔬菜,成人慎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重金属 食用安全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对稻米产量和食用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秀明 黄庆 +4 位作者 刘怀珍 姚建秋 陈元深 李茂禾 李惠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9-41,共3页
选取目前生产上经常使用的几种肥料进行水稻生产试验,并对产地的灌溉水以及收获后土壤和稻米中的重金属镉、砷、铅、铬、汞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稻米的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是肥料和土壤,其中铅超标比较严重,其次是镉。
关键词 肥料 稻米 重金属 产量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蒌蒿重金属富集特征与食用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潘静娴 戴锡玲 陆勐俊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通过市场取样,结合土壤镉(Cd)本底值与Cd污染介质试验,研究了青蒿和白蒿品种对Cd、铬(Cr)、铅(Pb)等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和品种差异,以及作为茎叶菜食用的安全性。市场抽样显示,不同产地、市场和品种的蒌蒿食用部位均出现Cd的富集,达0.096... 通过市场取样,结合土壤镉(Cd)本底值与Cd污染介质试验,研究了青蒿和白蒿品种对Cd、铬(Cr)、铅(Pb)等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和品种差异,以及作为茎叶菜食用的安全性。市场抽样显示,不同产地、市场和品种的蒌蒿食用部位均出现Cd的富集,达0.096~0.300mg·kg-1;土壤试验证明蒌蒿是一种Cd、Zn的超量积累植物,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盆栽试验证实蒌蒿根、茎、叶有强的Cd富集性,器官Cd含量为根>茎>叶,在20~240mg·kg-1的污染砂土中,根、茎、叶的Cd含量最高分别为532.9、207.1、106.5mg·kg-1。按照无公害标准,蒌蒿重金属含量超标,食用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蒌蒿 重金属 富集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市售草鱼重金属含量分析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丽娟 熊艳 +3 位作者 廖且根 张大文 向建军 张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5-1567,共13页
为探究江西省市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重金属元素蓄积水平及食用安全性,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了草鱼肌肉中的Mg、Ca、Cr、Mn、Fe、Ni、Cu、Zn、As、Cd、Hg和Pb共12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营养质... 为探究江西省市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重金属元素蓄积水平及食用安全性,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了草鱼肌肉中的Mg、Ca、Cr、Mn、Fe、Ni、Cu、Zn、As、Cd、Hg和Pb共12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营养质量指数法、单项污染指数法、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目标危害系数法及每周可耐受摄入量对其营养价值、污染程度、健康风险与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样品中Mg、Ca、Cr、Mn、Fe、Ni、Cu、Zn、As、Cd、Hg和Pb的含量均低于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的标准.营养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草鱼是人体必需元素Mg和Cu的良好食物源.污染程度分析表明,有小部分样品中Zn(3.17%)和As(4.76%)处于微污染水平,As(1.59%)处于轻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均处于无污染水平.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江西省市售草鱼中重金属对当地居民无明显的健康风险;但As、Zn和Cu对复合重金属目标危害系数的贡献率达到60.85%,是草鱼重金属污染中主要的风险因子;As、Cd和Cr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Pb无致癌风险;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每周实际摄入重金属的量(EWI)占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比值小于10%,表明江西省草鱼食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重金属 健康风险 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土壤和蔬菜镉含量调查及食用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0
17
作者 宋波 唐丽嵘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8-242,共5页
对桂林市蔬菜和菜地土壤镉含量进行调查,评价其累积状况,并评估人体经食用蔬菜摄入镉的安全性。结果显示,桂林市菜地土壤镉含量空间变异较大,呈现西北部和西南部低、东北部和东南部高的分布特点;与背景样点相比,菜地土壤镉累积效应显著... 对桂林市蔬菜和菜地土壤镉含量进行调查,评价其累积状况,并评估人体经食用蔬菜摄入镉的安全性。结果显示,桂林市菜地土壤镉含量空间变异较大,呈现西北部和西南部低、东北部和东南部高的分布特点;与背景样点相比,菜地土壤镉累积效应显著,土壤镉含量范围、中值、算术均值和几何均值分别为0.056~17.35、0.624、1.193和0.696 mg.kg-1,超标率为85.5%。蔬菜镉含量范围、中值和几何均值分别为0.09~663.2、29.4和29.2μg.kg-1(以鲜质量计),综合超标率为4.95%;叶菜类蔬菜镉含量显著高于根茎类和瓜果类,花菜、韭菜、大白菜、大葱、芋头、豆苗、萝卜、菠菜、大蒜和蕃茄的镉富集系数较低,抗镉污染能力较强。桂林市居民人均通过食用蔬菜的镉摄入量为9.08μg.d-1,对普通人群不存在明显的食用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富集系数 食用安全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区农作物果实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食用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迪 邓琴 +4 位作者 秦樊鑫 吴坤 李存雄 罗充 孟忠常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54-957,共4页
为了解贵州DY铅锌矿区农作物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食用安全性,从而为矿区合理种植农作物提供理论依据,以DY铅锌矿区人工种植的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其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 为了解贵州DY铅锌矿区农作物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食用安全性,从而为矿区合理种植农作物提供理论依据,以DY铅锌矿区人工种植的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其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萝卜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玉米受Zn、Cu和As污染最小;萝卜和大豆等农作物受Cd、Hg、Pb和Cr等综合污染属严重等级,萝卜的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其大小顺序为萝卜>大豆>甘薯>西红柿>红薯>水稻>玉米,这些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超出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极限标准,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3,食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区 农作物 重金属 食用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豚的食用安全性及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丽雅 陶宁萍 龚玺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阐述了河豚食用安全性,以及国内外对河豚鱼肉、肝脏和精巢营养价值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养殖低毒或无毒的河豚、科学地利用河豚资源及开放河豚市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豚 食用安全 营养价值 鱼肉 肝脏 精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藻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与食用安全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艳芳 尚德荣 +4 位作者 康绪明 翟毓秀 王联珠 盛晓风 丁海燕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分别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2018年10—12月采集于浙江、山东和辽宁沿海海域的铜藻样品中5种常量元素、14种微量元素以及16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析铜藻中As的形态,以阐明铜藻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及其... 分别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2018年10—12月采集于浙江、山东和辽宁沿海海域的铜藻样品中5种常量元素、14种微量元素以及16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析铜藻中As的形态,以阐明铜藻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和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5种常量元素中,K的平均含量最高,为6.95×10^4 mg/kg(干质量),其次为Na的平均含量,达3.08×10^4 mg/kg,而P的平均含量最低,仅有0.15×10^4 mg/kg;对14种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铜藻含有丰富的Fe(889.12~1164.17 mg/kg)和Sr(1001.76~2010.13 mg/kg);Cd和Pb的含量很低,食用风险较低;铜藻中的砷主要以无机砷酸盐As(Ⅴ)形态存在,占总As含量的70%以上,食用风险较高。铜藻中总稀土元素含量为2.77~6.49 mg/kg,其中轻稀土元素的含量约为重稀土元素的2.0~2.5倍。综上,铜藻含有丰富的无机营养元素和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与医药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藻 无机元素 稀土元素 食用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