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卧龙大熊猫食物基地的竹子种群密度及生物量 被引量:9
1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5 位作者 魏荣平 张亚辉 刘斌 宋仕贤 王鹏彦 张和民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8-13,共6页
2005年11月~12月我们采用"定性评估法"、"样方法"、"收获法"和"非损伤重量估测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2002年引种栽培的拐棍竹、白夹竹、美竹和方竹等竹种的生长状况、种群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 2005年11月~12月我们采用"定性评估法"、"样方法"、"收获法"和"非损伤重量估测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2002年引种栽培的拐棍竹、白夹竹、美竹和方竹等竹种的生长状况、种群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拐棍竹、白夹竹和方竹均以中等生长状况为主,占50%~100%,美竹则以上等生长状况为优势,达70%左右。不同竹种无性系种群密度平均为拐棍竹467.76株.hm-2、白夹竹286.00株.hm-2、美竹326.00株.hm-2、方竹21.33株.hm-2,各龄级的排序均遵循4 a生<3 a生<2 a生<1 a生的递增格局。拐棍竹、白夹竹、美竹和方竹生物量(鲜重)平均分别是41.99 kg.hm-2、29.40kg.hm-2、188.06 kg.hm-2和16.30 kg.hm-2,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因竹种不同各有差异。不同龄级竹子的鲜重具有明显差异,其排序为1 a生>2 a生>3 a生>4 a生,但均呈现出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竹子新生竹的数量和质量逐渐递增的趋势。利用SPSS 13.0软件建立了不同龄级竹种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模型,1 a^2 a生竹的模拟效果最佳(P<0.001),3 a^4 a生较差,同时根据不同生长状况与竹种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的方差分析,以及不同竹种各龄级种群数量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食物基地的经营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食物基地 竹子 种群密度 生物量 卧龙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熊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华梨 《甘肃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用植被无样地抽样调查技术和样地调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构成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熊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该区森林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分析了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 :... 采用植被无样地抽样调查技术和样地调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构成甘肃白水江地区大熊猫食物基地的主要森林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该区森林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分析了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 :在食物基地内包括了全区 6个植被带中的 4个。研究表明 ,该地植被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明显。对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分析表明其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并且起源古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江地区 大熊猫 食物基地 森林植物 群落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坪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内亚洲象活动特点及与地区水热条件变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静玲 则得 +2 位作者 曹志伟 杨帆 邓云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通过对比2005—2012年间关坪亚洲象食物源基地的亚洲象活动记录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对食物源基地中亚洲象活动规律与当地降雨、温度变化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进入食物源基地的亚洲象数量与年份增加呈正相关关系(r_(s)=0.643),食... 通过对比2005—2012年间关坪亚洲象食物源基地的亚洲象活动记录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对食物源基地中亚洲象活动规律与当地降雨、温度变化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进入食物源基地的亚洲象数量与年份增加呈正相关关系(r_(s)=0.643),食物源基地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亚洲象来此觅食;进入基地的亚洲象活动次数随年降雨量的降低而增加,主要是因为亚洲象独立个体活动次数的增加。气候变化对亚洲象活动规律有潜在影响,建议未来在当地开展更加深入的气候和森林物候监测,以更合理地解释当地亚洲象的活动规律和行为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活动 气候变化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食物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利用状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则得 杨帆 +4 位作者 王斌 袁盛东 邓云 张忠员 匡天义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0期24-26,共3页
于2009~2018年间,对记录到亚洲象进入西双版纳关坪食物源基地的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亚洲象在食物源基地的活动天数呈下降趋势,5~10月份为亚洲象在食物源基地的主要活动月份,其他月份的活动次数相对较少。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 于2009~2018年间,对记录到亚洲象进入西双版纳关坪食物源基地的情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亚洲象在食物源基地的活动天数呈下降趋势,5~10月份为亚洲象在食物源基地的主要活动月份,其他月份的活动次数相对较少。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亚洲象种群数量逐渐增加,食物源基地的食物资源只能作为小斑块取食地为亚洲象提供短期的食物来源。因此,亚洲象栖息地的恢复工作仍然是亚洲象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亚洲象只有在获得足够的栖息空间,才能正常地繁衍和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食物基地 西双版纳州大渡岗乡关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对缓解人象冲突的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中员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5期81-84,共4页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区内分布着120头左右的亚洲象。近年来由于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和林内野象的食物相对减少,野生亚洲象损坏农作物、伤害人、畜的事件频繁发生。为缓解人象冲突矛盾,于2005年开...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区内分布着120头左右的亚洲象。近年来由于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和林内野象的食物相对减少,野生亚洲象损坏农作物、伤害人、畜的事件频繁发生。为缓解人象冲突矛盾,于2005年开展了野生亚洲象栖息地建设工作,目前已先后89次把亚洲象吸引到这一区域活动。经亚洲象在食物源基地内的活动及取食情况分析,其在食物源基地的活动与人类的农事活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提出适当增加食物源基地的面积和数量,逐渐改变食物源基地的种植结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食物基地 人象冲突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西双版纳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的有效性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开华 李有寿 邓志云 《绿色科技》 2021年第4期154-155,共2页
指出了西双版纳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其中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丰富,西双版纳亚洲象在其中最为著名。但是,在我国资源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西双版纳亚洲象的野外食物并不足,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物种资源的发展。因此... 指出了西双版纳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其中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丰富,西双版纳亚洲象在其中最为著名。但是,在我国资源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西双版纳亚洲象的野外食物并不足,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物种资源的发展。因此,为了增加野生食物的数量,对西双版纳亚洲象食物源基地的建设原则、建设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措施,希望能给相关的研究学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食物基地 建设 探究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如何提高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的有效性
7
作者 仓正伟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9期16-18,共3页
西双版纳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西双版纳亚洲大象。然而,在西双版纳亚洲象资源开发中,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制约,野生动物的食物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物种资源开发的重要障碍。本文从西双版纳亚洲象粮源基... 西双版纳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西双版纳亚洲大象。然而,在西双版纳亚洲象资源开发中,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制约,野生动物的食物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物种资源开发的重要障碍。本文从西双版纳亚洲象粮源基地建设的原则、建设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其建设的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有关科研工作者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食物基地 建设 有效性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