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个性对中华倒刺鲃群体运动特征和食物占有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付翔
付成
+2 位作者
樊捷
肖玲韬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8-846,共9页
为了探讨鱼类个性特征(勇敢性和社会性)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及其与食物占有能力之间的关联,实验选取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分别测定其勇敢性、社会性和单尾饲养条件下的食物占有能力(摄食率)和生长、集群时每尾...
为了探讨鱼类个性特征(勇敢性和社会性)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及其与食物占有能力之间的关联,实验选取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分别测定其勇敢性、社会性和单尾饲养条件下的食物占有能力(摄食率)和生长、集群时每尾鱼个体运动特征及其食物占有能力(摄食率)。研究发现:(1)中华倒刺鲃的勇敢性和社会性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且两者呈显著负相关,但均与食物占有能力无关联;(2)社会性高的个体集群时运动时间比和速度同步性较低。(3)集群时较为活跃且距离鱼群质心距离较远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食物占有能力。研究表明:(1)中华倒刺鲃的社会性在集群运动时能够很好的保留,且个性差异会对集群运动特征产生重要影响。(2)在集群行为中,群体成员运动特征的异质性会导致其食物占有能力出现差异,这进一步表明个性分化对鱼类的集群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特征
勇敢性
社会性
食物占有能力
集群运动
中华倒刺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宽鳍鱲个性与维持代谢、食物占有能力和日常能量消耗的关联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月
唐金玉
+1 位作者
付成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2-879,共8页
为了探讨集群性鱼类宽鳍鱲(Zacco platypus)的个性在群体中的生态学关联,研究首先测定了宽鳍鱲的个性特征(包括活跃性、探索性、勇敢性和社会性)和标准代谢率。随后在群体(10个群体,每群体6尾鱼)条件下测定了每尾鱼的运动轨迹、摄食状况...
为了探讨集群性鱼类宽鳍鱲(Zacco platypus)的个性在群体中的生态学关联,研究首先测定了宽鳍鱲的个性特征(包括活跃性、探索性、勇敢性和社会性)和标准代谢率。随后在群体(10个群体,每群体6尾鱼)条件下测定了每尾鱼的运动轨迹、摄食状况,并计算出每尾鱼的日总耗能。研究发现:宽鳍鱲的个性特征与标准代谢率、摄食率和日总耗能均没有关联。个性与摄食率的关联丧失可能因为其野外生境食物丰度较高,个性的差异未体现在对食物的竞争能力上;而个性与能量代谢无关联可能与实验室单尾鱼测定条件下宽鳍鱲的应激反应有关。日总耗能与集群运动参数中的运动时间比、平均游泳速度和摄食率均呈正相关,可能因为运动能耗和消化能耗在日总耗能中占比较高。另外,日总耗能也与距质心距离正相关,可能个性较积极的个体在群体中活跃程度较高,集群时较多位于群体的边缘,且日常能量消耗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集群时活跃的成员往往处于鱼群的外周,食物占有能力更高,但日常能量消耗也越多。研究还提示针对集群性野生鱼类,可能在群体条件下考察其个性、能量代谢特征及其生态收益和代价更具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
集群
生态学关联
维持代谢
食物占有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性对中华倒刺鲃群体运动特征和食物占有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付翔
付成
樊捷
肖玲韬
付世建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8-84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418和31700340)资助。
文摘
为了探讨鱼类个性特征(勇敢性和社会性)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及其与食物占有能力之间的关联,实验选取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分别测定其勇敢性、社会性和单尾饲养条件下的食物占有能力(摄食率)和生长、集群时每尾鱼个体运动特征及其食物占有能力(摄食率)。研究发现:(1)中华倒刺鲃的勇敢性和社会性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且两者呈显著负相关,但均与食物占有能力无关联;(2)社会性高的个体集群时运动时间比和速度同步性较低。(3)集群时较为活跃且距离鱼群质心距离较远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食物占有能力。研究表明:(1)中华倒刺鲃的社会性在集群运动时能够很好的保留,且个性差异会对集群运动特征产生重要影响。(2)在集群行为中,群体成员运动特征的异质性会导致其食物占有能力出现差异,这进一步表明个性分化对鱼类的集群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个性特征
勇敢性
社会性
食物占有能力
集群运动
中华倒刺鲃
Keywords
Personality
Boldness
Sociability
Food competitiveness ability
Collective movement
Spinibarbus sinensis
分类号
Q178.1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宽鳍鱲个性与维持代谢、食物占有能力和日常能量消耗的关联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月
唐金玉
付成
付世建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2-87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418和31700340)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8jcyjAX0150)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20240)资助。
文摘
为了探讨集群性鱼类宽鳍鱲(Zacco platypus)的个性在群体中的生态学关联,研究首先测定了宽鳍鱲的个性特征(包括活跃性、探索性、勇敢性和社会性)和标准代谢率。随后在群体(10个群体,每群体6尾鱼)条件下测定了每尾鱼的运动轨迹、摄食状况,并计算出每尾鱼的日总耗能。研究发现:宽鳍鱲的个性特征与标准代谢率、摄食率和日总耗能均没有关联。个性与摄食率的关联丧失可能因为其野外生境食物丰度较高,个性的差异未体现在对食物的竞争能力上;而个性与能量代谢无关联可能与实验室单尾鱼测定条件下宽鳍鱲的应激反应有关。日总耗能与集群运动参数中的运动时间比、平均游泳速度和摄食率均呈正相关,可能因为运动能耗和消化能耗在日总耗能中占比较高。另外,日总耗能也与距质心距离正相关,可能个性较积极的个体在群体中活跃程度较高,集群时较多位于群体的边缘,且日常能量消耗较高。研究结果表明,集群时活跃的成员往往处于鱼群的外周,食物占有能力更高,但日常能量消耗也越多。研究还提示针对集群性野生鱼类,可能在群体条件下考察其个性、能量代谢特征及其生态收益和代价更具生态学意义。
关键词
个性
集群
生态学关联
维持代谢
食物占有能力
Keywords
Personality
Shoal
Ecological relevance
Maintenance metabolism
Food occupy capacity
分类号
Q178.1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个性对中华倒刺鲃群体运动特征和食物占有能力的影响
付翔
付成
樊捷
肖玲韬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宽鳍鱲个性与维持代谢、食物占有能力和日常能量消耗的关联
胡月
唐金玉
付成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