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居民食物信息消费障碍及对策
1
作者 潘月红 许世卫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3-144,F0003,共3页
从现阶段中国居民的食物信息消费特征和现状出发,综合分析了目前食物信息消费中存在的各种障碍性因素,并提出了突破食物信息消费障碍的对策。
关键词 食物信息消费 食物信息产品 服务 障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食物安全公共管理体系—─食物安全信息管理的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信丽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5754-5755,共2页
保持和提高健康水平是提高人类福利的基本要求,而食物安全则是健康的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食物安全信息管理的现状,提出健全我国食物安全信息管理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 食物安全 食物安全公共管理 食物安全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蚁采食行为中的信息交流 被引量:11
3
作者 文平 嵇保中 刘曙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2-360,共9页
白蚁作为社会性昆虫,其采食个体间依赖各种信息交流机制进行联系与协作,其中包括踪迹、警戒、食物信息、同伴识别和助食等。通常的联系信号为挥发性或半挥发性化学物质或者一定频谱和功率的机械振动波。其中踪迹信息素、蚁源烃类、警戒... 白蚁作为社会性昆虫,其采食个体间依赖各种信息交流机制进行联系与协作,其中包括踪迹、警戒、食物信息、同伴识别和助食等。通常的联系信号为挥发性或半挥发性化学物质或者一定频谱和功率的机械振动波。其中踪迹信息素、蚁源烃类、警戒信息素、助食素和机械振动信号等都在白蚁采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白蚁采食过程中食物定向和食物品质信息的传达主要依靠腹板腺分泌的踪迹信息素,已发现有十二碳烯醇类、降碳倍半萜类和大环二萜类。蚁源的机械振动也在食物品质表达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食物品质的表达机制还不明确。白蚁采食协作的基础是同伴识别,蚁源烃类(C21~C35)是同伴识别的主要信息物质,采食个体分泌的助食素则可促成共同取食。警戒信息素传递白蚁采食的安全信息,通常为一些兵蚁源的萜类物质,但得到功能鉴定的结构还不多。近来研究还发现特殊的蚁源机械振动也可起到示警作用。已初步证实各种信息交流机制间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的机理有待进一步解析。生物物理因素在白蚁采食行为中的作用值得更多重视。本文以白蚁的采食行为为线索,评述白蚁采食个体间信息交流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利用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社会性昆虫 采食行为 食物信息 信息交流 踪迹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管理中的语义网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晓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66,共2页
应用语义网进行知识管理 ,其信息食物链可以形成智能代理 ,完成网上自动信息处理功能 ;同时 ,语义网基于XML和RDF ,并在此之上构建本体和逻辑推理规则 ,以完成基于语义的知识表述和推理 ,能够为计算机所理解和处理。
关键词 知识管理 语义网 智能代理 XML RDF 元数据 信息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