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检测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方 李新生 +1 位作者 刘河冰 杜向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0-873,共4页
为了解河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的流行情况,对2005-2008年在河南地区病鸡的病料中分离保存的429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 为了解河南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的流行情况,对2005-2008年在河南地区病鸡的病料中分离保存的429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检测结果显示,在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中,仅检测出ArmA和RmtB,检出率分别为20.7%(89/429)和23.3%(100/429)。且随时间的推移,ArmA和RmtB的出现几乎是逐年增高。提示河南地区鸡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产生率较高,且以ArmA和RmtB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 氨基糖苷类 16s rRNA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双圈耐药型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晓文 邵海枫 +1 位作者 王卫萍 李晓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在K-B法药物敏感试验中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双圈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状况以及药物诱导对该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收集42株鲍曼不动杆菌,K-B法测定其药敏情况;PCR法扩增三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 目的探讨在K-B法药物敏感试验中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双圈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状况以及药物诱导对该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收集42株鲍曼不动杆菌,K-B法测定其药敏情况;PCR法扩增三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用RT-PCR的方法分析阿米卡星诱导前后耐药基因表达量。结果 90.4%(38/42)的菌株阿米卡星药敏纸片周围呈现双圈耐药,且均检测到armA,未检测到rmtB及rmtC,其余3株为敏感,1株为普通耐药,且PCR检测耐药基因为阴性。RT-PCR结果显示经阿米卡星诱导后细菌armA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结论双圈耐药现象与armA基因诱导型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 双圈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动物源大肠杆菌中的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德喜 李新生 +3 位作者 杜向党 连明香 张素梅 刘建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4-6,共3页
为了解郑州地区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在健康动物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对2009年在郑州地区鸡、犬、猪的肛门拭子中分离保存的231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并分别设计特... 为了解郑州地区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在健康动物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对2009年在郑州地区鸡、犬、猪的肛门拭子中分离保存的231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并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结果显示:在6种基因中,鸡、犬源大肠杆菌可检测到armA和rmtB,而猪源大肠杆菌仅检测出rmtB。鸡、犬源大肠杆菌armA的检测率分别为7.6%和3.3%;鸡、犬、猪源大肠杆菌rmtB的检出率分别为47.8%、20.0%和0.9%。其中,鸡、犬中分别有3.3%的大肠杆菌可同时检测到armA和rm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 氨基糖苷类 16s rRNA甲基化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甲基化酶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中的分布 被引量:5
4
作者 周颖杰 余慧 +5 位作者 郭庆兰 徐晓刚 叶信予 吴湜 郭燕 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了解6种编码16SrRNA甲基化酶的基因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中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0—12月分离的211株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采用PCR检测其中6种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 目的了解6种编码16SrRNA甲基化酶的基因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中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0—12月分离的211株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采用PCR检测其中6种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的分布。对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的菌株,用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11株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中,91.5%(193/211)被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其中133株含armA(133/211,63.0%),60株含rmtB(60/211,28.4%)。阿米卡星MIC≥512mg/L、庆大霉素MIC≥128mg/L的10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甲基化酶基因检出达100%,且armA和rmtB的检出相仿(分别为49与55株)。阿米卡星MIC≥512mg/L、庆大霉素MIC≥128mg/L的94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甲基化酶检出94.7%(89株),以armA(84株)为主。未检测到rmtA,rmtC,rmtD和npmA基因。ERIC-PCR结果显示该类基因并非单克隆传播。结论几乎所有临床分离的阿米卡星MIC>512mg/L的革兰阴性菌中都能检出armA或rmtB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 16s rRNA甲基化酶 革兰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6株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菌株rspL和rrs基因突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谢彤 李桂莲 +4 位作者 巨韩芳 赵德福 赵慧 穆成 王撷秀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636-638,共3页
关键词 rrs基因 链霉素 结核分枝杆 突变特征 16sRNA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RPsL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振茹 凌保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27-732,共6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鲍曼不动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氨基糖苷修饰酶,外膜孔蛋白表达缺失,药物外排泵的表达和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改变等。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是近年...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鲍曼不动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氨基糖苷修饰酶,外膜孔蛋白表达缺失,药物外排泵的表达和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改变等。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是近年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的一种新的耐药机制,可导致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高水平耐药。本文就细菌rRNA的修饰作用、16S rRNA甲基化酶的发现、耐药与传播机制、耐药菌的流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 鲍曼不动杆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6s rRNA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与庆大霉素联合对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重组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琳 管远红 +11 位作者 黄东璋 齐富刚 张洪涛 陈冬冬 区卓麟 于淼淼 吴怀秀 杨雨秋 陈瀛川 王亚南 苏哲君 张欢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200-203,共4页
为分析中药与庆大霉素联合对16S rRNA甲基化酶Rm B耐药重组菌的作用,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与黄连、五倍子、连翘、黄芩、乌梅的联合抑菌指数(fri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试验结果表明,黄连、五倍子、连翘... 为分析中药与庆大霉素联合对16S rRNA甲基化酶Rm B耐药重组菌的作用,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与黄连、五倍子、连翘、黄芩、乌梅的联合抑菌指数(fri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试验结果表明,黄连、五倍子、连翘、黄芩、乌梅与庆大霉素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分别为0. 75、0. 25、1. 50、2. 00、0. 75。提示中药五倍子与庆大霉素联合有协同作用,黄连、乌梅与庆大霉素联合有相加作用,连翘、黄芩与庆大霉素联合呈现无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甲基化酶 庆大霉素 棋盘稀释法 联合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源泡囊短波单胞菌16S rDNA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娟 郑姚 王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6-60,共5页
为了鉴定从黄颡鱼中分离的泡囊短波单胞菌并探究其耐药性,用PCR方法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16S rDNA基因,用PCR方法检测该菌株的3种磺胺类、4种氨基糖苷类、1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6S rDNA... 为了鉴定从黄颡鱼中分离的泡囊短波单胞菌并探究其耐药性,用PCR方法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16S rDNA基因,用PCR方法检测该菌株的3种磺胺类、4种氨基糖苷类、1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16S rDNA序列长度为1372 bp,GenBank登录号为MK294348,与泡囊短波单胞菌一致性最高(98%),系统进化树显示与泡囊短波单胞菌266XY4株聚为一类,从而判定该菌为泡囊短波单胞菌。该菌株具有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Ⅰb、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该菌对哌拉西林、卡那霉素、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均有耐药性,药敏试验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为研究泡囊短波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囊短波单胞 16s rDNA 基因 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及 16S rRNA 甲基 化酶基因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文 王亮 +2 位作者 陶佳 李刚 贾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3-598,共6页
目的了解氨基糖苷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耐药情况,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的分布,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肠杆菌科细菌142株,细菌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药敏试验采用... 目的了解氨基糖苷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耐药情况,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的分布,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肠杆菌科细菌142株,细菌鉴定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药敏试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PCR扩增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rmtE、rmtF、rmtG、rmtH、npmA)。结果14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72株对氨基糖苷类耐药。这72株菌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氨曲南的耐药率均≥77.1%,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51.4%,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替加环素的耐药率<10%,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40.0%。氨基糖苷类敏感株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氨基糖苷类耐药株。氨基糖苷类耐药株中有71株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总阳性率为50.0%(71/142),在氨基糖苷类耐药株中的阳性率为98.6%(71/72)。71株中rmtB 54株,占76.1%;armA 14株,占19.7%;rmtA 2株,占2.8%;rmtB+armA 1株,占1.4%。未检出rmtC、rmtD、rmtE、rmtF、rmtG、rmtH和npmA基因。结论rmtB和armA 16S rRNA甲基化酶是该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 肠杆科细 基因 16s rRNA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与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艳 王厚照 张玲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8-33,共6页
了解氨基糖苷类修饰酶、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8株,采用VIKET Compact 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 了解氨基糖苷类修饰酶、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流行情况。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8株,采用VIKET Compact 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应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显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21.4%外,对其他所测药物耐药率均>50%,本组28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aph(3')-Ⅰ和1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 A,阳性率分别为85.7%(24株)、7.14%(2株)、67.8%(19株)、92.9%(26株)、53.6%(15株)和82.1%(23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 多重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RNA甲基化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鹤壁市食源性和禽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秀丽 杨保伟 +2 位作者 廖兴广 郭晓玲 炊慧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食源性和禽源性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采集生鸡肉和大型养鸡场不同鸡龄的鸡肛拭子标本,按照GB/T4789.4-2008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药敏测定,结果依照CLSI/NCCLS(2005版... 目的了解河南省食源性和禽源性沙门氏菌菌型分布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采集生鸡肉和大型养鸡场不同鸡龄的鸡肛拭子标本,按照GB/T4789.4-2008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药敏测定,结果依照CLSI/NCCLS(2005版)进行判定。结果生鸡肉沙门氏菌检出率为81.5%;鸡肛拭子总体检出率为14.1%,其中种鸡检出率(18.4%)高于小鸡(15.3%),高于待宰成年鸡(2.0%)。不同鸡龄分离的沙门氏菌耐药谱明显不同,来自小鸡和成年待宰鸡的沙门氏菌耐药严重,而来自种鸡的沙门氏菌几乎不耐药;生鸡肉和鸡肛拭中沙门氏菌型别不同。食源性和禽源性沙门氏菌耐药谱明显不同,但均具有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河南省食源性和禽源性沙门氏菌菌型不同,耐药谱不同,但均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不同鸡龄检出沙门氏菌耐药谱存在较大差异,提示在鸡的饲养过程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 禽源性 沙门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唐震 沈赟 +4 位作者 秦思 郑东宇 马恺 乔昕 周永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病例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耐药及病原学特征,为疾病防控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江苏省48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结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种致... 目的:了解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病例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感染、耐药及病原学特征,为疾病防控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江苏省48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结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并进行分型鉴定,对其感染状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66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对8类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在9 884份粪便或肛拭子样本中,检出289份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92%),5种病原型别中检出率最高为肠黏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1.53%),其次为肠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0.81%)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0.54%),有2株菌为双重菌合并感染;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夏秋季节检出较高,其中8月份检出率最高;男性、女性检出率分别为2.78%和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1,P>0.05);在年龄分布上,<1岁组检出最高(4.55%),1~5岁组其次(4.06%),不同年龄组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0,P<0.01);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呈现较高的耐药率(91.35%),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氨苄西林(64.3%),其次是萘啶酸(60.9%)和四环素(51.9%);多重耐药率达到60.9%,其中1株菌耐受14种抗菌药物。结论:江苏省食源性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EAEC感染率最高,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5岁的婴幼儿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氏 食源性疾病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璟 兰光 +4 位作者 申艳琴 张阳 李欣颖 闫静 刘小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9-833,共5页
目的 本文对甘肃省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菌从年度、季度、性别、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分离株耐药状况进行研究,为由致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政策和依据。方法 按照《食源性... 目的 本文对甘肃省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致泻大肠埃希菌从年度、季度、性别、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分离株耐药状况进行研究,为由致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政策和依据。方法 按照《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从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样本中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株,PCR方法进行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8—2020年甘肃省由致泻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呈下降趋势,患病率男性大于女性,19~45岁组大于其他年龄组。致泻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8.8%),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唑林、四环素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40%,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他啶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10%。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率为69.8%。5种型别的致泻大肠埃希菌中EAEC占比为62.2%,各型别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噻肟的抗生素敏感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甘肃省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形势严峻,各个市州应当完善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监测工作,并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致泻大肠埃希 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耐盐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长东 陈鹏 +5 位作者 闫旭 景红娟 黄阜峰 汪越胜 杨广笑 何光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64-167,共4页
从舟山群岛滩涂土壤中获得了海水和底泥样品,并从中提取到了一株耐盐细菌,通过用不同盐浓度的培养基培养,挑取单菌落,反复划线纯化,得到了耐盐菌的单菌落。通过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菌株的抗性实验、质粒的提取、16S rRNA的PCR扩增及... 从舟山群岛滩涂土壤中获得了海水和底泥样品,并从中提取到了一株耐盐细菌,通过用不同盐浓度的培养基培养,挑取单菌落,反复划线纯化,得到了耐盐菌的单菌落。通过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菌株的抗性实验、质粒的提取、16S rRNA的PCR扩增及克隆、16S rRNA的全序列分析等手段,对该菌株的16S rRNA的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16s RRNA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生鲜乳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
15
作者 刘祥杰 邢潇月 +4 位作者 李虎 张家浩 胡亚辉 莫绍江 李莲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9,共5页
通过实验室常规纯培养方法对4份异常生鲜乳样进行分离培养、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及小鼠致病性试验,选择16种抗生素用圆纸片扩散法(K-B法)对分离株进行测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出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该分离菌株具有多重耐药... 通过实验室常规纯培养方法对4份异常生鲜乳样进行分离培养、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及小鼠致病性试验,选择16种抗生素用圆纸片扩散法(K-B法)对分离株进行测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出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该分离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受的菌株中,检测到bla_(TEM)、bla_(SHV)、bla_(CTX-M)基因,在喹诺酮类抗生素耐受的菌株中,只检测到aac(6')-Ib、oqx AB基因;在磺胺类抗生素耐受的菌株中,只检测出sul1、sul2基因;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受的菌株中,只检测出aacC2、aph(3')-Ia基因;在四环素类抗生素耐受的菌株中,只检测到tet(A)基因;对小鼠致病性较强,被感染小鼠的肝脏、脾脏和肺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研究表明,采自南疆某乳品企业生产的生鲜乳中存在肺炎克雷伯氏菌污染,该试验结果对于企业分析污染源,建立科学、精确的防控微生物污染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 16s rRNA基因 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及肠道菌群探讨甘草对药源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杨必乾 殷亭湄 +4 位作者 邓毅 高广淼 付晓艳 何慧明 连小龙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8-1714,共7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肠道菌群探讨甘草对药源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并筛选甘草的活性成分及相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药源性肝损伤及肠道菌群的靶点。利用Venny获得共有靶点并使用STRING构建...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肠道菌群探讨甘草对药源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并筛选甘草的活性成分及相应的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药源性肝损伤及肠道菌群的靶点。利用Venny获得共有靶点并使用STRING构建蛋白互作图,将共有靶点导入RStudio中进行GO及KEGG分析,采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利用CytoNCA得到关键靶点。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顺铂组、阳性组(N-乙酰半胱氨酸13.5 mg/kg)及甘草低、中、高剂量组(450、900、1 800 mg/kg),腹腔注射8 mg/kg顺铂制造大鼠肝脏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IL-6、TNF-α蛋白表达,16S rDNA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共得到24个共同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225条,细胞组分19条,分子功能31条;KEGG富集得到112条通路,包括TNF、JAK-STAT、IL-17信号通路等。甘草能降低顺铂肝损伤大鼠肝组织IL-1β、IL-6、TNF-α表达(P<0.05,P<0.01),肠道菌群异常的多样性及丰度增高。在门水平上,升高拟杆菌门的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上,升高普雷沃氏菌属,降低阿克曼氏菌属、颤螺菌属的丰度。结论 甘草能够缓解顺铂致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1β、IL-6、TNF-α表达及调节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源性肝损伤 顺铂 肠道 网络理学 16s rDN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辽宁部分地区猪场猪链球菌2型流行病学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耀川 高锋 +5 位作者 郭首龙 李旭 关淼 周维 杨洺扬 申贯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10,共5页
为了解辽宁地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猪链球菌2型(SS2)的流行情况,2016-2018年对辽宁地区19个规模化生猪饲养场开展SS2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分离株进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筛查。结果显示,经16S rRNA及SS2分型基因测序比对,共确定451株SS2... 为了解辽宁地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猪链球菌2型(SS2)的流行情况,2016-2018年对辽宁地区19个规模化生猪饲养场开展SS2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分离株进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筛查。结果显示,经16S rRNA及SS2分型基因测序比对,共确定451株SS2分离株,SS2样品阳性率为20.0%,在猪链球菌(S.suis)分离株中占比为38.9%。经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及序列比对,筛查到ermA、ermB、mefA三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未筛查到ermC基因,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阳性率分别为22.8%、15.7%和22.6%。21株分离株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未发现同时携带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表明辽宁地区SS2阳性率较高,且多数携带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为该地区SS2防控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2型 16s rRNA 大环内酯类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牛源腹泻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18
作者 于辰龙 康秀华 +5 位作者 陈亮 冯万宇 兰世捷 苗艳 田晓鹏 张蕾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8期6-8,共3页
试验旨在分析牛源腹泻大肠杆菌耐药原因,并获悉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情况。采用药敏试纸对腹泻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通过PCR检测分离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情况,给昆明小白鼠腹腔注射稀释菌液观测,发病死亡情况。结... 试验旨在分析牛源腹泻大肠杆菌耐药原因,并获悉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情况。采用药敏试纸对腹泻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通过PCR检测分离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情况,给昆明小白鼠腹腔注射稀释菌液观测,发病死亡情况。结果显示,该株大肠杆菌携带rmtB耐药基因,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多黏菌素、头孢吡肟敏感,对其余8种不同种类抗生素均表现耐药。试验小鼠在注射稀释菌液5 h后开始发病,48 h内全部死亡。研究表明,该牛源腹泻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提示要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大肠杆 抗生素 16s rRNA甲基化酶 氨基糖苷类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抗生素耐药菌的污染现状、传播扩散及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曹弘扬 汪庆 +4 位作者 赵佳丽 梁海崟 郭绍月 万春云 骆慧晓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2-1012,共11页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加剧了环境耐药菌的产生,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在食品链多个环节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造成肉制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多种食品中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强。携带耐药质粒的耐药菌通过“农场到餐桌”转移、定植在人体肠...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加剧了环境耐药菌的产生,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在食品链多个环节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造成肉制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多种食品中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强。携带耐药质粒的耐药菌通过“农场到餐桌”转移、定植在人体肠道,引起人体肠道菌群变化和免疫功能改变。食品的全球化贸易进一步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全球性传播。本文综述了食源性耐药菌污染现状、传播途径和人体健康风险。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食品环境中抗生素耐药菌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食源性 传播途径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肉及肉制品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茜茜 乌伊罕 曲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8-486,共9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肉与肉制品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GB 4789.4-2016方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95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9类15种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分离95株食源性沙...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肉与肉制品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GB 4789.4-2016方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95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9类15种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201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分离95株食源性沙门菌,分属8个群、16个血清型,以D1群、C3群和B群居多,分别占48.42%(46/95)、18.95%(18/95)和15.79%(15/95)。其中,肠炎沙门菌和肯塔基沙门菌是优势血清型别,分别占48.42%(46/95)和17.89%(17/95)。沙门菌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对萘啶酸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4.21%(80/95)和77.89%(74/95),多重耐药菌株(≥3类)占77.89%(74/9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肉及肉制品中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存在,且耐药谱复杂,血清型以肠炎和肯塔基沙门菌为主,血清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 血清型别 监测 食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