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食肉目动物的食性组成和营养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丛微
张溢
+6 位作者
黄太福
李佳
徐俊泉
张圣发
李欢
薛亚东
张于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5-705,共11页
比较同域食肉目动物的食性能够揭示它们在资源利用上的差异和重叠程度,是了解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对在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收集的338份食肉目动物粪便样品进行物种鉴定及食性...
比较同域食肉目动物的食性能够揭示它们在资源利用上的差异和重叠程度,是了解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对在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收集的338份食肉目动物粪便样品进行物种鉴定及食性组成、相似性和营养生态位重叠分析。结果共鉴定出8种食肉目动物,分别为雪豹(Panthera uncia)、猞猁(Lynx lynx)、狼(Canis lupus)、豺(Cuon alpinus)、赤狐(Vulpes vulpes)、藏狐(V.ferrilata)、棕熊(Ursus arctos)和石貂(Martes foina)。共鉴定出11目22种猎物,其中鲸偶蹄目(36.59%)和兔形目(24.39%)在食肉目动物食谱中出现频率最高,岩羊(Psuedois nayaur)是鲸偶蹄目中相对出现频率最高的物种,灰尾兔(Lepus oiostolus)是兔形目中相对出现频率最高的物种。藏野驴(Equus kiang)是相对出现频率最高的猎物,占食肉目动物食谱的20.12%。在不同食肉目动物物种间,棕熊与狼食性重叠最高(Ojk=0.797),其次是雪豹与豺(Ojk=0.764),表明这些物种间存在明显的食物资源竞争;而藏狐和赤狐等物种间的食性重叠相对较低,表明这些物种间可能形成了营养生态位分化。本研究掌握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食肉目动物的食性组成及其营养生态位分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物种间的竞争和共存关系,并为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生态位
种间竞争
物种鉴定
食性组成
DNA宏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马鹿与狍冬季食性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
9
2
作者
朱明月
杨淼
+1 位作者
张玮琪
张明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于2014—2015年冬季(1—3月份),通过野外调查及粪便样本采集,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对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与狍(Capreolus pygargus)深冬时期的食性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
于2014—2015年冬季(1—3月份),通过野外调查及粪便样本采集,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对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与狍(Capreolus pygargus)深冬时期的食性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跟踪东北马鹿和狍的足迹链,收集了43份东北马鹿粪便和40份狍粪便,共83份粪便样本,组成独立样本进行食性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东北马鹿主要取食15种植物,青楷槭(Acer tegmentosum)和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是主要食物,分别占21%、13%。马鹿取食阔叶植物(77%),针叶植物(13%),其余为蕨类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狍取食14种植物,主要食物为青楷槭和青杨(Populus cathayana),分别占22%、12%,未发现取食东北红豆杉,食性中阔叶植物占88%,蕨类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占12%。保护区内同域分布的马鹿与狍取食植物种类相似,但食性比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狍
东北地区
冬季
食性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通道模型及其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
4
3
作者
米玮洁
胡菊香
赵先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6-190,196,共6页
文章对生态通道Ecopath模型方法的提出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归纳了该方法在国内外水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Ecopath模型目前主要应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因此在淡水生态系统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文章对生态通道Ecopath模型方法的提出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归纳了该方法在国内外水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Ecopath模型目前主要应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因此在淡水生态系统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在模型建立过程中,研究区域的生物种群动态及食性组成等基础研究的不足,会导致模型需要的食性数据难以获得,功能组的划分及数量较难把握,模型P/B、Q/B参数的计算及输入的准确性不高;对于Ecopath模型的敏感度分析、输入参数的不确定度分析及模拟效果的评估,在该模型发展及应用过程中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水生态系统
功能组
食性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淮平原农业景观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特征及年际动态
被引量:
15
4
作者
洪咏怡
卢训令
赵海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45-2055,共11页
鸟类是地球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农业景观中的食虫鸟类提供了重要的虫害控制服务。当前,农业景观中鸟类多样性丧失加剧,为探讨鸟类多样性在各生境以及年际...
鸟类是地球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农业景观中的食虫鸟类提供了重要的虫害控制服务。当前,农业景观中鸟类多样性丧失加剧,为探讨鸟类多样性在各生境以及年际间的变化,以黄淮平原为研究区,在河流、湖泊、农田、村庄等生境中共设置20个样点。于2016—2019年连续4年在繁殖期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多样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共发现22922只个体,分属14目,38科,53属。从区系分布来看,各生境各年间均以广布种为主;从生态类群来看,鸣禽占绝对优势;从居留型来看,留鸟所占比例最高。(2)在食性组成上,从物种丰富度看,食虫鸟类有57种,约占总物种数的77%;从个体数来看,杂食性鸟类占比超52%。(3)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值均出现在湖泊或河流生境中。(4)鸟类群落相似性分析显示,各生境间鸟类群落均为中等相似程度;鸟类物种丰富度波动幅度在农田和村庄中呈逐年上升趋势。(5)物种多样性加性拆分分析显示,在生境尺度上,局地的α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组成,而从整个研究区来看,生境间的差异则更为重要。造成鸟类多样性时空差异的原因复杂多样,而生境异质性的增加和水域的存在对提高鸟类多样性是具有积极作用的。调查中超过77%的物种和40%的个体均为食虫鸟类,应当充分重视鸟类为区域农业景观提供的虫害控制服务。本研究可为区域鸟类多样性保护及鸟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生物多样性
食性组成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食肉目动物的食性组成和营养生态位分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丛微
张溢
黄太福
李佳
徐俊泉
张圣发
李欢
薛亚东
张于光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5-705,共11页
基金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1xjkk1203)。
文摘
比较同域食肉目动物的食性能够揭示它们在资源利用上的差异和重叠程度,是了解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对在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收集的338份食肉目动物粪便样品进行物种鉴定及食性组成、相似性和营养生态位重叠分析。结果共鉴定出8种食肉目动物,分别为雪豹(Panthera uncia)、猞猁(Lynx lynx)、狼(Canis lupus)、豺(Cuon alpinus)、赤狐(Vulpes vulpes)、藏狐(V.ferrilata)、棕熊(Ursus arctos)和石貂(Martes foina)。共鉴定出11目22种猎物,其中鲸偶蹄目(36.59%)和兔形目(24.39%)在食肉目动物食谱中出现频率最高,岩羊(Psuedois nayaur)是鲸偶蹄目中相对出现频率最高的物种,灰尾兔(Lepus oiostolus)是兔形目中相对出现频率最高的物种。藏野驴(Equus kiang)是相对出现频率最高的猎物,占食肉目动物食谱的20.12%。在不同食肉目动物物种间,棕熊与狼食性重叠最高(Ojk=0.797),其次是雪豹与豺(Ojk=0.764),表明这些物种间存在明显的食物资源竞争;而藏狐和赤狐等物种间的食性重叠相对较低,表明这些物种间可能形成了营养生态位分化。本研究掌握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食肉目动物的食性组成及其营养生态位分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物种间的竞争和共存关系,并为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营养生态位
种间竞争
物种鉴定
食性组成
DNA宏条形码
Keywords
Nutritional niche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Species identification
Dietary composition
DNA metabarcoding
分类号
Q346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马鹿与狍冬季食性组成的比较
被引量:
9
2
作者
朱明月
杨淼
张玮琪
张明海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32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601400)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QC2017011)
文摘
于2014—2015年冬季(1—3月份),通过野外调查及粪便样本采集,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对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与狍(Capreolus pygargus)深冬时期的食性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跟踪东北马鹿和狍的足迹链,收集了43份东北马鹿粪便和40份狍粪便,共83份粪便样本,组成独立样本进行食性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东北马鹿主要取食15种植物,青楷槭(Acer tegmentosum)和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是主要食物,分别占21%、13%。马鹿取食阔叶植物(77%),针叶植物(13%),其余为蕨类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狍取食14种植物,主要食物为青楷槭和青杨(Populus cathayana),分别占22%、12%,未发现取食东北红豆杉,食性中阔叶植物占88%,蕨类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占12%。保护区内同域分布的马鹿与狍取食植物种类相似,但食性比例不同。
关键词
马鹿
狍
东北地区
冬季
食性组成
Keywords
Red deer
Roe deer
Northeast area
Winter
Feeding habit analysis
分类号
S791.4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通道模型及其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
4
3
作者
米玮洁
胡菊香
赵先富
机构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6-190,19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51051003)
文摘
文章对生态通道Ecopath模型方法的提出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归纳了该方法在国内外水生态系统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Ecopath模型目前主要应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因此在淡水生态系统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在模型建立过程中,研究区域的生物种群动态及食性组成等基础研究的不足,会导致模型需要的食性数据难以获得,功能组的划分及数量较难把握,模型P/B、Q/B参数的计算及输入的准确性不高;对于Ecopath模型的敏感度分析、输入参数的不确定度分析及模拟效果的评估,在该模型发展及应用过程中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水生态系统
功能组
食性组成
Keywords
Ecopath model; aquatic ecosystem; function group; die composition
分类号
X82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平原农业景观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特征及年际动态
被引量:
15
4
作者
洪咏怡
卢训令
赵海鹏
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河南省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45-205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374,41771202)。
文摘
鸟类是地球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农业景观中的食虫鸟类提供了重要的虫害控制服务。当前,农业景观中鸟类多样性丧失加剧,为探讨鸟类多样性在各生境以及年际间的变化,以黄淮平原为研究区,在河流、湖泊、农田、村庄等生境中共设置20个样点。于2016—2019年连续4年在繁殖期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多样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共发现22922只个体,分属14目,38科,53属。从区系分布来看,各生境各年间均以广布种为主;从生态类群来看,鸣禽占绝对优势;从居留型来看,留鸟所占比例最高。(2)在食性组成上,从物种丰富度看,食虫鸟类有57种,约占总物种数的77%;从个体数来看,杂食性鸟类占比超52%。(3)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值均出现在湖泊或河流生境中。(4)鸟类群落相似性分析显示,各生境间鸟类群落均为中等相似程度;鸟类物种丰富度波动幅度在农田和村庄中呈逐年上升趋势。(5)物种多样性加性拆分分析显示,在生境尺度上,局地的α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组成,而从整个研究区来看,生境间的差异则更为重要。造成鸟类多样性时空差异的原因复杂多样,而生境异质性的增加和水域的存在对提高鸟类多样性是具有积极作用的。调查中超过77%的物种和40%的个体均为食虫鸟类,应当充分重视鸟类为区域农业景观提供的虫害控制服务。本研究可为区域鸟类多样性保护及鸟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华北平原
生物多样性
食性组成
生态系统服务
Keywords
North China Plain
biodiversity
feeding trait composition
ecosystem services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食肉目动物的食性组成和营养生态位分化
丛微
张溢
黄太福
李佳
徐俊泉
张圣发
李欢
薛亚东
张于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马鹿与狍冬季食性组成的比较
朱明月
杨淼
张玮琪
张明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态通道模型及其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米玮洁
胡菊香
赵先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淮平原农业景观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特征及年际动态
洪咏怡
卢训令
赵海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