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双带头人推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模式探索——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陈婵
陈文胜
朱瑛
付志英
周红艳
吴杨
程晓琳
许兴锋
陈鑫
|
《农产品加工》
|
2025 |
0 |
|
2
|
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
潘磊庆
宋菲
辛志宏
彭菁
孙典洋
|
《农产品加工》
|
2025 |
0 |
|
3
|
深度学习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
郭兴
孙莹
刘树萍
杨雪欣
赵钜阳
江连洲
|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4
|
基于健康教育的学校食品安全文化培育策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探索与实践》 |
王学军
|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5
|
“双创”培养模式驱动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
焦岩
韩赫
常影
任健
邓永平
许英一
|
《现代畜牧科技》
|
2024 |
1
|
|
6
|
“卓越计划”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和探索 |
陈林林
张海鹏
李伟
杨春华
杨杨
张铁男
|
《农产品加工》
|
2024 |
0 |
|
7
|
地方农业本科院校省级一流专业的综合改革与实践——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
汪薇
任文彬
白卫东
于立梅
冯卫华
陈海光
|
《农产品加工》
|
2024 |
0 |
|
8
|
基于SPOC“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群的设计与实践——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
陈林林
王玲
李伟
杨春华
杨杨
张铁男
|
《农产品加工》
|
2024 |
0 |
|
9
|
基于课程思政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
梁志兰
黄学政
廖芬芳
|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全过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大理大学为例 |
姜燕
赵维薇
毛彩艳
丁海燕
隋世燕
|
《农产品加工》
|
2024 |
1
|
|
11
|
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对策 |
孙炳新
孟实
冯叙桥
李娜
徐方旭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2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发展及构想 |
沈玉栋
柳春红
孙远明
吴青
肖治理
|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7
|
|
13
|
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
崔素萍
闫丽
张洪微
刘海军
唐彦君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4
|
“专业思政”视阈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路径探索——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
刘琦
毛燚杰
蔡铭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4
|
|
15
|
综合性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
凌去非
李义
黄鹤忠
宋学宏
蔡春芳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6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课程的探讨 |
李义
凌去非
戈志强
叶元土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3 |
8
|
|
17
|
医药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
王身艳
王海波
潘苏华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4 |
18
|
|
18
|
多元化新工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司友琳
李文戈
杨俊松
王媛媛
黄爱兰
|
《农产品加工》
|
2018 |
18
|
|
19
|
医药类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
毕水莲
高永清
胡坤
杨洋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7 |
4
|
|
20
|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
王凌
郭爱玲
齐小保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