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_(2)CO_(3)强化食品添加剂废水水热湿法还原解毒铬渣的研究
1
作者 文惠子 习路遥 +4 位作者 何淑玉 谭善宜 张沥文 陈绍华 杜亚光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铬渣是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含有大量高毒性的Cr(Ⅵ),若进入环境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利用Na_(2)CO_(3)作为置换液强化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水热湿法还原解毒无钙焙烧铬渣。探讨了食品添加剂... 铬渣是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含有大量高毒性的Cr(Ⅵ),若进入环境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利用Na_(2)CO_(3)作为置换液强化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水热湿法还原解毒无钙焙烧铬渣。探讨了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用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铬渣解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与铬渣质量比为6∶100(废水为0.24g,铬渣为4.0g)、温度为120℃、Na_(2)CO_(3)浓度为0.6mol/L,反应时间为3h,得到的滤液中Cr(Ⅵ)质量浓度为0.24mg/L,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限值(0.5mg/L)。同时解毒铬渣中Cr(Ⅵ)的浸出质量浓度为0.13 mg/L,小于HJ/T 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规定中铬渣用作路基材料和混凝土骨料Cr(Ⅵ)的污染控制限值(0.5 mg/L),可以作为混凝土骨料综合利用。解毒机理表明是CO32-置换了铬渣中的Cr(Ⅵ),加速Cr(Ⅵ)从固相到液相的传质,随后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中的葡萄糖等还原性物质将置换至溶液中的Cr(Ⅵ)还原成Cr(Ⅲ),达到解毒铬渣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六价铬 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 水热湿法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食品添加剂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志伟 汪晓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4-177,共4页
根据食品添加剂废水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特点,提出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组合工艺。废水COD从进水2000~7000mg/L降到100mg/L以下,最低为33mg/L,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水解酸化系... 根据食品添加剂废水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特点,提出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组合工艺。废水COD从进水2000~7000mg/L降到100mg/L以下,最低为33mg/L,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水解酸化系统使废水平均COD从5290mg/L降到2323mg/L,并使大颗粒难降解分子部分转化为小颗粒可降解分子,为后续的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接触氧化出水平均COD为268mg/L。接触氧化出水含较多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经O3氧化预处理后在COD下降45%的情况下其BOD5/COD由0.3升为0.44,更易于生化降解。废水经曝气生物滤池平均出水COD为66mg/L。中试研究表明,水解酸化系统和臭氧催化氧化(负载MnO2的陶粒为催化剂)-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系统是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废水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臭氧催化氧化 曝气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废水综合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国生 郭玲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通过分析食品添加剂废水成分,探讨了现有混合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混合废水处理工艺前增设预处理工序的方案。对混合废水通过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后,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可以正常运行。工艺改造后的运行... 通过分析食品添加剂废水成分,探讨了现有混合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混合废水处理工艺前增设预处理工序的方案。对混合废水通过Fenton氧化、混凝沉淀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后,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可以正常运行。工艺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混合废水再经原废水站处理后,出水水质能达到工业园区废水接管标准。由于混合废水得到综合利用,废水排放量也相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废水 废水预处理 FENTON氧化 混凝沉淀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UASB-A/O处理食品添加剂废水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会展 牛瑞胜 洪荷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9-131,共3页
针对添加剂废水中含有少量乳链菌肽及高含量Cl-的特点,采用"光催化氧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A/O"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经过5个月的调试,在系统进水COD为12 680 mg.L-1、BOD5为5 213 mg.L-1、NH3-N的质量浓度为121 mg.L-1的... 针对添加剂废水中含有少量乳链菌肽及高含量Cl-的特点,采用"光催化氧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A/O"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经过5个月的调试,在系统进水COD为12 680 mg.L-1、BOD5为5 213 mg.L-1、NH3-N的质量浓度为121 mg.L-1的情况下,出水COD为97 mg.L-1、BOD5为27 mg.L-1、NH3-N的质量浓度为13 mg.L-1,去除率分别为99.2%、99.5%和89.3%,排水水质达到了GB 8978-1996规定的第2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食品添加剂废水 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