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FDA《食品动物用新兽药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一般原则》介绍
1
作者 孙雷 王亦琳 +3 位作者 叶妮 李丹 徐倩 汪霞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7期22-29,共8页
2022年5月美国FDA发布了新修订的CVM GFI#3《食品动物用新兽药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一般原则》,本文从简介、法律依据、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概述、微生物食品安全、毒理学和残留化学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并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希望能为... 2022年5月美国FDA发布了新修订的CVM GFI#3《食品动物用新兽药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一般原则》,本文从简介、法律依据、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概述、微生物食品安全、毒理学和残留化学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并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希望能为我国新兽药研发和评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FDA CVM GFI#3 食品动物用新兽药 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 一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 被引量:15
2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1 位作者 傅建敏 杜兰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为了科学评价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采用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对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 为了科学评价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选择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采用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对杜仲雄花茶的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经口LD50>20 g/kg(试剂量/体质量)属无毒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鼠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实验表明,无致突变作用;小鼠精子畸变实验表明,对雄性动物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实验结论:杜仲雄花茶对实验动物未见有毒副作用,作为食品(固体饮料)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杜仲雄花茶 毒理学 食品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籽油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及抗衰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杜楠 王璐 +6 位作者 白鸽 张明星 肖娅萍 张坤 王攀 王筱冰 刘全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140,148,共11页
【目的】对绞股蓝籽油(GPSO)进行毒理学分析与评价,为绞股蓝籽油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新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GPSO进行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估。... 【目的】对绞股蓝籽油(GPSO)进行毒理学分析与评价,为绞股蓝籽油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新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GPSO进行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估。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于小鼠禁食16h后,各试验组分别经口一次性灌胃0,4.6,10.0及21.5g/kg GPSO,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的饮食、运动、排泄、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试验组小鼠以2.5,5.0,10.0g/kg的剂量分别灌胃GPSO,空白对照组以环磷酰胺为阳性药物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持续5d,处死后取骨髓制作骨髓细胞涂片,镜下观察并计算微核率;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以性成熟雄性小鼠为试验动物,其中试验组小鼠以2.5,5.0,10.0g/kg的剂量分别灌胃GPSO,空白对照组以环磷酰胺为阳性药物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持续5d,在最后1次灌胃7,14,21,28和35d后分别处死小鼠,取附睾制作精子涂片,镜检并计算精子畸形率。通过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以绞股蓝籽油作为抗衰老试验药物,按2.0,3.0,4.0mL/kg的剂量进行灌胃给药,60d后检测小鼠体质量、各脏器指数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以及小鼠肝脏、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绞股蓝籽油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值大于10.0g/kg,依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属于实际无毒物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表明,绞股蓝籽油3个剂量组中雌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为2.0‰~3.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绞股蓝籽油不会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造成显著影响;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表明,绞股蓝籽油低、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绞股蓝籽油对小鼠精子无致畸变作用。抗衰老试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TC、TG、LDL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HDL浓度显著降低(P<0.05),肝、脑组织中SOD活性和T-AOC能力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证实衰老小鼠建模成功;绞股蓝籽油低、中、高剂量组均可缓解因注射D-半乳糖导致的小鼠饮食量下降、毛皮光泽度变差、行动缓慢、体质量增加缓慢甚至下降等症状;与衰老模型组相比,绞股蓝籽油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的TC、TG、LDL浓度(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的HDL浓度(P<0.05);小鼠肝、脑组织生化指标测定发现,与衰老模型组相比,GPSO中、低剂量组能极显著增强SOD活性(P<0.05),显著或极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T-AOC能力(P<0.05),表明绞股蓝籽油可能通过增强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从而有效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降低机体细胞损伤程度,间接保护正常细胞,从而起到抗衰老作用。【结论】初步判定绞股蓝籽油无明显毒副作用,且有一定的抗衰老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籽油 食品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分析 抗衰老作用 D-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烯酮的食品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玲利 李娟 +2 位作者 王旭 潘源虎 袁宗辉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6期56-59,共4页
概述了喹烯酮的临床前毒理学研究进展及代谢与残留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深入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喹烯酮的食品安全性评价,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性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喹烯酮 毒理学 代谢 残留 食品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保加利亚乳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丽娜 郭慧玲 +1 位作者 任彩霞 张和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2-58,共7页
保加利亚乳杆菌是发酵乳制品中的常用菌种之一,因此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安全性菌株的选育非常关键。以蒙古国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5株保加利亚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耐药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采用肉汤稀释法分析其耐药性,其次利用聚合酶链... 保加利亚乳杆菌是发酵乳制品中的常用菌种之一,因此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安全性菌株的选育非常关键。以蒙古国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5株保加利亚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耐药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采用肉汤稀释法分析其耐药性,其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其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对利奈唑胺、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甲氧苄啶及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全部敏感,对四环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及新霉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基于PCR技术在这些菌株中检测到5种不同的耐药基因(erm(B)、vanX、aac(6')-aph(2'')、parC、rpoB),每株都携带2种或2种以上耐药基因。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的菌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抗生素耐药性 耐药基因 食品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原代肝·肾细胞的毒性研究
6
作者 梁佳 戴蕴青 +1 位作者 车会莲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579-22581,共3页
[目的]通过模拟肝、肾毒性的体外细胞试验,研究重组人乳铁蛋白是否对小鼠原代肝肾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为其进一步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模拟体外消化试验所得的重组人乳铁蛋白消化产物及重组人乳铁蛋白为受试物,牛乳铁蛋白为对... [目的]通过模拟肝、肾毒性的体外细胞试验,研究重组人乳铁蛋白是否对小鼠原代肝肾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为其进一步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模拟体外消化试验所得的重组人乳铁蛋白消化产物及重组人乳铁蛋白为受试物,牛乳铁蛋白为对照,以小鼠原代肝、肾细胞为平台,用MTT法检测受试物对细胞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研究细胞毒性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未发现重组人乳铁蛋白对肝、肾细胞存在靶毒性,结果能与已进行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相互印证。[结论]为重组人乳铁蛋白的进一步安全性评价及其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乳铁蛋白 原代肝 肾细胞 细胞毒性试验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