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食味值优质香稻-香粳5号
1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香粳5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食味值优质香稻品种,202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稻20239002。该品种为常规晚熟香型梗稻品种。全生育期171d,亩有效穗数31.8万,株高100cm,平均穗长14... 香粳5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食味值优质香稻品种,202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稻20239002。该品种为常规晚熟香型梗稻品种。全生育期171d,亩有效穗数31.8万,株高100cm,平均穗长14.8cm,每穗总粒数102粒,结实率93.2%,千粒重24.9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研究所 亩有效穗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食味值 优质香稻 梗稻 每穗总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米食味值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庆川 黄亮 +3 位作者 江媛媛 罗文波 王佳 林亲录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共3页
选取南方主要种植的51个籼稻品种,对其进行食味值、RVA谱、蒸煮品质及外观品质等各项品质指标的测定,研究了食味值与外观品质、理化性质,蒸煮品质及RVA谱特征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食味值与理化性质中的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相关性极... 选取南方主要种植的51个籼稻品种,对其进行食味值、RVA谱、蒸煮品质及外观品质等各项品质指标的测定,研究了食味值与外观品质、理化性质,蒸煮品质及RVA谱特征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食味值与理化性质中的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相关性极显著负相关,与水分相关性不显著;食味值与外观品质中的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相关;食味值与蒸煮品质中的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食味值与RVA谱中的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回生值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食味值 淀粉黏滞性谱 外观品质 蒸煮品质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茎数动态对龙粳20稻谷产量与食味值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钱永德 胡远富 +3 位作者 郑桂萍 李晓蕾 马艳 汪秀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11,29,共8页
为了探讨水稻高产优质的实现途径,以龙粳20为供试材料,以氮、镁为变量,采取裂区设计,构建不同群体,研究群体茎蘖动态对水稻产量和食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配合低镁或高氮配合高镁时群体最高茎蘖较多;单独施用时以低镁处理收获穗数较多... 为了探讨水稻高产优质的实现途径,以龙粳20为供试材料,以氮、镁为变量,采取裂区设计,构建不同群体,研究群体茎蘖动态对水稻产量和食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配合低镁或高氮配合高镁时群体最高茎蘖较多;单独施用时以低镁处理收获穗数较多,镁与氮肥配合施用后,以公顷施硫酸镁225.0 kg.hm-2时收获穗数较多;施氮量与群体有效分蘖率呈典型的单峰曲线,施用镁肥对有效分蘖率无明显影响;有效分蘖率与产量呈典型的单峰曲线、与品质(食味值)无显著相关;群体最高茎蘖数、分蘖成穗率、有效茎数与产量和品质均呈显著单峰曲线,试验条件下公顷产量达到9 000 kg稻谷以上的水稻群体最高茎数平均为671.9个.m-2,变化幅度在594.4~759.1个.m-2之间;收获穗数为594.9个.m-2,在541.7~680.6个.m-2之间;有效分蘖率变化范围为75.0%~95.5%、平均为86.6%;分蘖穗比率平均为81.2%,变化范围为79.3%~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茎数动态 产量 食味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米食味值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茂 宋红岩 马梦璐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第10期68-68,共1页
就目前大米食味评价的研究现状而言,最为广泛食味值检测的方法可分为感官评价、指标评价、仪器评价三类.
关键词 大米 食味值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熟化高粱与大米的复配米饭蒸煮参数与综合食味值评价
5
作者 姜鹏 刘念 +4 位作者 董莹 彭辉 张东杰 王长远 李志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44-49,共6页
以龙粳31号大米和经过微波熟化的龙米粮1号高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了质量比、料水比和蒸煮时间对复配米饭蒸煮参数和食味值的影响,并评价了复配米饭的感官特性。结果表明,当经过微波处理的高粱与大米的质量比为1:4 g·g... 以龙粳31号大米和经过微波熟化的龙米粮1号高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了质量比、料水比和蒸煮时间对复配米饭蒸煮参数和食味值的影响,并评价了复配米饭的感官特性。结果表明,当经过微波处理的高粱与大米的质量比为1:4 g·g^(-1)和料水比为1:1.2 g·mL^(-1)时,复配米饭的综合食味值最高。而未经过微波处理的高粱复配米饭需要延长蒸煮时间才能达到较高的综合食味值。微波熟化处理缩短了复配米饭的蒸煮时间10 min,复配米饭的香气和味道得到了提高。研究确定了微波熟化高粱与大米复配蒸煮的工艺参数,为高粱复配米饭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熟化高粱 复配米饭 蒸煮参数 综合食味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谷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关联性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晓赞 黄冬 张桂福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0年第5期3-5,共3页
米饭是否好吃,食味值高低很关键,食味值是《好粮油》标准中重要的一项指标,食味值越高,代表米饭越好吃,但食味值检测难度太大,不利于《好粮油》标准在基层的执行和快速筛选符合好粮油的原粮。通过实验检测多个项目,找出直链淀粉含量与... 米饭是否好吃,食味值高低很关键,食味值是《好粮油》标准中重要的一项指标,食味值越高,代表米饭越好吃,但食味值检测难度太大,不利于《好粮油》标准在基层的执行和快速筛选符合好粮油的原粮。通过实验检测多个项目,找出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有关联,直链淀粉含量在10%~21%时,其食味值达到《好粮油》标准的机率在98.6%,直链淀粉含量大于等于21%,其食味值达不到《好粮油》标准的规律。另外,直链淀粉含量检测方法难度小,准确可靠,可以作为基层粮食部门快速筛查稻谷的食味值是否符合好粮油标准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食味值 好粮油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条件对东北粳米食味值及出饭率的影响
7
作者 吉明 李洪旭 廖英杰 《现代食品》 202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本研究基于佐竹米饭食味计技术对5种东北粳米的食味评分进行测定,同时佐以米饭的重量及体积出饭率,从而判定蒸煮前处理(蒸煮米水比、蒸煮前浸泡时间)对其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水量的增加,5种粳米食味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本研究基于佐竹米饭食味计技术对5种东北粳米的食味评分进行测定,同时佐以米饭的重量及体积出饭率,从而判定蒸煮前处理(蒸煮米水比、蒸煮前浸泡时间)对其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水量的增加,5种粳米食味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出饭率(重量)呈上升趋势、出饭率(体积)不断增加。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5种粳米食味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出饭率(重量)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缓趋势,出饭率(体积)呈现先加速增加,后减速增加趋势,蒸煮前处理条件显著影响5种粳米的蒸煮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水比 浸泡时间 食味值 出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市优质粳米的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若懿 张慧君 +4 位作者 郭成宇 赵红云 姜宁宁 王屈园 徐雪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89-297,共9页
目的以齐齐哈尔市食用品质好的粳稻为对象,探索建立粳米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评价新内容。方法以齐齐哈尔市11个粳米品种的大米为原料,测定直链淀粉、蛋白质、胶稠度、食味值、寡糖、矿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等指标。结果齐齐哈尔大米1... 目的以齐齐哈尔市食用品质好的粳稻为对象,探索建立粳米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评价新内容。方法以齐齐哈尔市11个粳米品种的大米为原料,测定直链淀粉、蛋白质、胶稠度、食味值、寡糖、矿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等指标。结果齐齐哈尔大米11个品种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5.85%~19.01%、胶稠度在69.37~78.80 mm、食味值在75.67~81.50分之间,均符合优质大米的国家标准。除此之外,抗氧化物质含量总量最高为泰来县的松粳28,其含量为2.403g/kg,平均值为1.025g/kg;蔗糖含量是龙江县的芦苇稻最高,为186.287 mg/100 g,棉籽糖含量是泰来县的松粳28最高,为9.188 mg/100 g,龙江县稻花香的水苏糖含量最高,为6.569 mg/100 g;齐齐哈尔市11个品种大米矿物质含量较高,其中硒含量均≥0.18 mg/kg,符合富硒大米的要求;对大米饭口感有影响的镁含量龙江县最高,平均为387.323 mg/kg,其中芦苇稻镁含量最高,为485.737 mg/kg。结论齐齐哈尔11个粳米品种不仅食味值高,经检测其营养品质中的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均符合GB/T 1354—2018《大米》中优质大米的标准;矿物质含量高,属于富硒大米;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属于软胶稠度,蒸出的米饭硬度小,黏性好;大米中的蔗糖、低聚糖含量高,咀嚼时米饭的甜味适当,口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齐哈尔市大米 粳米品种 营养成分 食味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品种类型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可 许俊伟 +5 位作者 姜元华 韦还和 张洪程 许轲 李超 丁焕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3-67,共5页
以常规晚粳、杂交晚粳、杂交中籼3种类型水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0、150、225、300 kg/hm2这4种施氮水平,研究品种类型和施氮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米饭的硬度、黏聚性、咀嚼度、回复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 以常规晚粳、杂交晚粳、杂交中籼3种类型水稻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0、150、225、300 kg/hm2这4种施氮水平,研究品种类型和施氮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米饭的硬度、黏聚性、咀嚼度、回复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最大值在225 kg/hm2水平;黏着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最低值在225 kg/hm2水平;弹性不受氮肥的影响;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食味值呈下降趋势;完整性则一直增加。常规晚粳的米饭各项质构、食味指标均优于杂交晚粳、杂交中籼,杂交晚粳略优于杂交中籼。硬度与黏聚性、咀嚼度、回复性、完整性极显著正相关,与黏着性、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味道、食味值极显著负相关,食味计的各指标间都有显著的相关性,质构指标中除弹性和黏聚性外,其他指标都与食味计指标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晚粳 杂交晚粳 杂交中籼 氮肥 质构 食味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精度对大米食用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安红周 陈会会 +3 位作者 尹文婷 林乾 何东升 罗琼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结合留皮度和碾减率表征大米加工精度,研究加工精度对大米食用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同时蒸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米饭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大米适度加工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随碾磨时间增加,碾减率变化可用一条二次曲线(R^2=0.99... 结合留皮度和碾减率表征大米加工精度,研究加工精度对大米食用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同时蒸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米饭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大米适度加工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随碾磨时间增加,碾减率变化可用一条二次曲线(R^2=0.9973)和一条线性方程(R^2=0.9925)拟合,留皮度可由一条函数方程(R^2=0.9981)拟合。加工精度的提高可改善食用品质,显著提高食味值和感官评分(P<0.05),而达到一定精度(碾减率6.81%~7.96%,留皮度0.9%~2.2%)后影响不显著。碾磨使风味物质含量损失显著(P<0.05),相对于糙米饭,4号米饭(碾减率5.9%、留皮度5.4%)和6号米饭(碾减率10.0%,留皮度0.2%)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分别减少了34.4%和71.9%。适度加工的大米出米率高,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和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留皮度 碾减率 食味值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大米食味性的主要生化和营养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红 张斌 +1 位作者 高超 李涵涵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174,共3页
选取6个食味明显不同的大米品种作为材料,通过对它们的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粗淀粉含量、淀粉分支酶活性、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米的食味值越高,直链淀粉、粗脂肪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越低,淀... 选取6个食味明显不同的大米品种作为材料,通过对它们的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粗淀粉含量、淀粉分支酶活性、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米的食味值越高,直链淀粉、粗脂肪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越低,淀粉分支酶活性越高。而在粗淀粉和粗蛋白的含量上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食味值 直链淀粉含量 淀粉分支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种类对水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艳 崔晶 +4 位作者 王小波 赵梅 杨琳 施利利 张欣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8-10,共3页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系统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供试水稻品种"津原45"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土壤有效养分的变化来看:有机肥、东洋生物肥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有效磷分别是对照的4.72倍和1.46倍,有效钾...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系统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供试水稻品种"津原45"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土壤有效养分的变化来看:有机肥、东洋生物肥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有效磷分别是对照的4.72倍和1.46倍,有效钾分别比对照高35.08%、11.4%,而铵态氮含量以常规施肥最高;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常规施肥、东洋生物肥处理产量均较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63.61%、65.59%;从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可知:常规施肥处理的蛋白质较低,具有较高的食味值,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食味品质,常规施肥是比较好的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有效养分 食味值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食味相关品质性状的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刘研 李鑫 +5 位作者 赵一洲 毛艇 钟顺成 王诗宇 张战 倪善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185-188,197,共5页
为研究粳稻品种食味及相关品质性状的变异特点及相关性,对62份粳稻品种食味值、部分理化品质性状、淀粉的黏滞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2份粳稻品种测试性状变异系数在3.96%~90.0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279~2.038,62份粳稻品种... 为研究粳稻品种食味及相关品质性状的变异特点及相关性,对62份粳稻品种食味值、部分理化品质性状、淀粉的黏滞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2份粳稻品种测试性状变异系数在3.96%~90.0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279~2.038,62份粳稻品种在品质性状上可划分到4个类群。品种食味值、部分理化性状、RVA谱特征值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同时构建了3个回归方程。本研究结果为粳稻优质食味品种选育与性状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食味值 品质性状 RVA谱特征 变异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重庆高山贡米筛选及其理化成分与食味特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勇 曾卓华 +2 位作者 方立魁 钟耕 赵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4,共8页
本实验以重庆高山贡米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重庆高山贡米食味值及其理化成分与食味特性关系。通过收集31种不同产地的重庆高山贡米,分析评价其外观品质、营养品质、氨基酸及食味值,并对成分与食味值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31种重庆高山贡... 本实验以重庆高山贡米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重庆高山贡米食味值及其理化成分与食味特性关系。通过收集31种不同产地的重庆高山贡米,分析评价其外观品质、营养品质、氨基酸及食味值,并对成分与食味值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31种重庆高山贡米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氨基酸及食味值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孙家贡米为综合评定最佳稻米品种;外观品质中碎米率和垩白度均与食味值显著负相关(P<0.05),营养组分中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显著负相关(P<0.05),氨基酸中Leu、Phe、Arg与食味值显著负相关(P<0.05)。通过对重庆高山贡米的筛选及食味值等相关指标的研究,为重庆高山贡米的推广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反向指导作物育种,结合技术组装集成,形成适宜不同区域的优质稻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高山贡米 食味值 外观品质 营养品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食味计的应用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青 项家红 +1 位作者 稽慈华 汤镇加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0年第4期12-14,共3页
对日本进口食味计,采用国家标准法与食味计法对近百份米样进行了分析实验,初步论证了食味计在国内大米检测行业使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食味值 国家标准 检测 使用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对不同水稻品种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明凯 魏占彬 +1 位作者 王海华 刘兢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7期53-55,共3页
选择1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灌浆成熟期进行人工遮阴处理,用"RCTA11A(1)-CHN"型米粒食味计测定了籽粒的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1)遮阴籽粒与正常籽粒相比,食味平均值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和蛋白... 选择1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灌浆成熟期进行人工遮阴处理,用"RCTA11A(1)-CHN"型米粒食味计测定了籽粒的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1)遮阴籽粒与正常籽粒相比,食味平均值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均升高。(2)对于正常籽粒来说,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3)筛选出的品种为方欣1号和Y两优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遮阴 食味值 直链淀粉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稻米食味评价体系研究与探讨
17
作者 闵国春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12期34-36,共3页
以2020年辽宁地产稻谷为研究对象,将稻谷水分、加工精度、食味值、垩白粒率、新鲜度和直链淀粉等9项指标纳入评价体系,细化稻米食味评价操作流程,为各类粮食检测机构、稻谷种植户及大米加工企业提供评价规程和参考,减少实验室间由于人... 以2020年辽宁地产稻谷为研究对象,将稻谷水分、加工精度、食味值、垩白粒率、新鲜度和直链淀粉等9项指标纳入评价体系,细化稻米食味评价操作流程,为各类粮食检测机构、稻谷种植户及大米加工企业提供评价规程和参考,减少实验室间由于人员、设备、方法、环境等原因带来的误差,提高稻米食味评价的稳定性和再现性,对助力打造“辽宁好粮油”品牌,增加优质稻米产品供给,促进优质稻米产品走出辽宁、迈向全国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食味值 好粮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藏后对不同加工精度大米食用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宋婷 白晶 翟爱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0-74,共5页
选用新收获的粳稻为原料,用试验室碾米机对脱壳糙米碾磨一次,将大米置于室温和4℃条件下储藏6个月。为研究储藏期间大米内部食用品质的变化,对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大米的直链淀粉、脂肪酸值、米饭硬度、和食味值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选用新收获的粳稻为原料,用试验室碾米机对脱壳糙米碾磨一次,将大米置于室温和4℃条件下储藏6个月。为研究储藏期间大米内部食用品质的变化,对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大米的直链淀粉、脂肪酸值、米饭硬度、和食味值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降低,脂肪酸值以及米饭硬度增加,米饭黏度和弹性降低。贮藏温度越高,品质变化越明显。直链淀粉和脂肪酸值对大米的质构品质有显著性影响。大米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其内部食用品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低温4℃储藏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大米品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藏品质 质构品质 食味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糙米增湿调质研究
19
作者 欧妙玲 沈汪洋 +3 位作者 李春雷 曹文杰 杨基业 金伟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提高籼米的整精米率及食味品质,对籼糙米进行增湿调质处理。以整精米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增湿调质工艺,并分析增湿调质处理对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加水量2.5 g、处理时间36 h、处理温度2... 为提高籼米的整精米率及食味品质,对籼糙米进行增湿调质处理。以整精米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增湿调质工艺,并分析增湿调质处理对米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加水量2.5 g、处理时间36 h、处理温度25℃。在此条件下,籼米整精米率为50.80%。与未处理相比,经处理制作的籼米饭的弹性、胶黏性、内聚性和黏附性都得到了提升,硬度和咀嚼性下降,米饭的适口性提高。增湿调质后米饭的食味值为中上,而未处理组仅为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糙米 响应面法 整精米率 食味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粒型“适碾”大米的食用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洁 吴亚妮 +3 位作者 费小吉 黄清 安红周 杨柳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共8页
为稻米适度加工的碾白精度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适碾”的不同粒型大米食用品质进行评价。从客观的仪器分析和主观的感官评价2个方面对“适碾”(留皮度为2.0%~7.0%)的长粒(野香优莉丝)、中粒(稻花香)、短粒(吉宏6)大米食用品质进行分... 为稻米适度加工的碾白精度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适碾”的不同粒型大米食用品质进行评价。从客观的仪器分析和主观的感官评价2个方面对“适碾”(留皮度为2.0%~7.0%)的长粒(野香优莉丝)、中粒(稻花香)、短粒(吉宏6)大米食用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粒米野香优莉丝米饭具有最高的弹性,短粒米吉宏6和中粒米稻花香米饭具有比野香优莉丝高的硬度、黏度、平衡度和食味值。虽然客观仪器分析的米饭食味值是“精碾”米高于“适碾”米,但主观的感官评价结果表示留皮度分别为2.05%、2.60%和2.21%的吉宏6、稻花香、野香优莉丝“适碾”米,具有与“精碾”米相当的“接受”占比和“喜欢”占比。留皮度小于3%的“适碾”大米具有与“精碾”大米相当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型 食味值 质构特性 喜爱度 留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