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飞行系统飞行模式操作验证方法研究
1
作者 刘姝 周超 +2 位作者 魏子博 许浩楠 黄雄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现代民用飞机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是主要的人机交互系统之一,其飞行模式操作控制功能由两大物理部分组成:FMCP硬件与自动飞行控制软件。对于复杂的人机交互功能的验证,需要采用面向开发过程的模型验证方法,首先由系统功能层级到功能模块... 现代民用飞机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是主要的人机交互系统之一,其飞行模式操作控制功能由两大物理部分组成:FMCP硬件与自动飞行控制软件。对于复杂的人机交互功能的验证,需要采用面向开发过程的模型验证方法,首先由系统功能层级到功能模块层级逐级分解飞行模式操作控制功能开发架构,进而从功能模块层级到系统功能层级自下而上设计飞行模式操作控制功能验证架构,最后针对功能验证架构中的集成模型测试阶段,以FMCP速度视窗功能为例,通过对所有相关的人机操作进行分类定义,分别定义了速度目标值的状态转换与动作响应,进而针对定义梳理出完整的速度目标值状态转换与动作响应矩阵,矩阵中的每一个表格均对应着速度目标值的状态转换或者动作操作及其对应的响应情况。为自动飞行模式操作控制的集成模型验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模式操作 人机交互系统 面向开发过程的模型验证 集成模型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月间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彭坤 杨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1-481,共11页
为提高空间站利用率,降低载人登月任务成本,有效开发地月空间,研究了基于地月空间不同轨道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首先对比直接往返登月飞行模式,对基于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进行任务分析,通过空间站将载人登月任务解耦为载人... 为提高空间站利用率,降低载人登月任务成本,有效开发地月空间,研究了基于地月空间不同轨道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首先对比直接往返登月飞行模式,对基于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进行任务分析,通过空间站将载人登月任务解耦为载人天地往返任务和登月任务两部分;其次通过轨道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出考虑登月任务需求的地月间空间站可运行轨道和停泊点;最后建立一套飞行模式评价模型,从速度增量需求、飞行时间、空间环境、登月任务窗口、测控条件、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后续任务支持性和任务可靠性方面对6种不同位置空间站的登月飞行模式进行分析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基于L2点Halo轨道空间站的载人登月飞行模式为更优飞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飞行模式 空间站 地月空间 平动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飞行模式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开强 李志海 张柏楠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背景,根据其基本的飞行阶段及任务特点,对其探测任务的飞行模式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探测器逃逸地球的飞行方式、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返回与再入的飞行方式,重点研究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对运载能力、技术难度、... 基于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背景,根据其基本的飞行阶段及任务特点,对其探测任务的飞行模式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探测器逃逸地球的飞行方式、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返回与再入的飞行方式,重点研究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对运载能力、技术难度、探测器质量规模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出基于着陆对接口概念的近地+对接着陆+直接再入的较优的飞行模式,并将该模式进一步划分为9个飞行节点及6个主要飞行阶段,对其飞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探测 小行星探测 飞行模式 对接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自动飞行模式设计规范与适航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高振兴 徐彧 《航空计算技术》 2017年第3期80-84,共5页
民机自动飞行系统对降低飞行员工作负荷、提高飞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自动飞行系统飞行模式设计的相关适航规范要求,研究了模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软件开发工具,以及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开发了一种飞行模式设计与仿真平台,基于MA... 民机自动飞行系统对降低飞行员工作负荷、提高飞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自动飞行系统飞行模式设计的相关适航规范要求,研究了模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软件开发工具,以及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开发了一种飞行模式设计与仿真平台,基于MATLAB/Stateflow设计飞行模式及其切换机制,采用MATLAB/GUI接收驾驶员操作输入,并调用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实时仿真。形成一个集模式设计、仿真和验证一体化的闭环平台,可用于民机飞行模式的设计和适航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飞行 飞行模式 飞行控制 适航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小行星探测飞行模式研究
5
作者 李志杰 王平 +1 位作者 黄震 张小琳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21,共7页
小行星是载人深空探测的重要可选目的地之一,其丰富的探测与利用价值近年来备受各国的广泛关注。分析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开展了近地组装发射、日地L2点停泊、地月平动点停泊的载人小行星探测飞行模式研究。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 小行星是载人深空探测的重要可选目的地之一,其丰富的探测与利用价值近年来备受各国的广泛关注。分析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开展了近地组装发射、日地L2点停泊、地月平动点停泊的载人小行星探测飞行模式研究。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可选目标星多、任务周期长、飞行距离远,选择具有较好适应性的飞行模式是任务实施的先决条件。文章对不同飞行模式下的速度增量、任务时间、飞行器系统规模和推进剂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了最优飞行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小行星探测 飞行模式 轨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飞行模式垂直起降无人机过渡飞行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志豪 闵荣 +3 位作者 方成 易超 鹿存跃 马艺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3-1181,共9页
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模式转换时的飞行控制策略对于保证无人机安全可靠地飞行至关重要.对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过渡模式的飞行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最快模式转换定高控制策略,并利用模拟分析和实验的手段对比了该策略、经典比例... 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模式转换时的飞行控制策略对于保证无人机安全可靠地飞行至关重要.对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过渡模式的飞行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最快模式转换定高控制策略,并利用模拟分析和实验的手段对比了该策略、经典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和最快模式转换控制策略的飞行效果.最快模式转换定高策略优化了转换速度和高度变化两个飞行参数,同步了俯仰角达到巡航攻角的时间和飞行速度达到巡航速度的时间,保持了无人机在模式转换过程中竖直方向的受力平衡.模拟结果表明:最快模式转换定高控制策略比经典PID控制策略和最快模式转换控制策略的时间分别缩短了0.98和0.48 s,高度变化量分别减小了2.27和0.91 m;最快模式转换定高控制策略的飞行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经典PID控制策略和最快模式转换控制策略.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解决了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模式转换时的掉高问题,能够保证无人机在过渡模式下快速平稳地实现飞行模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模式 垂直起降 无人机 过渡模式 最快模式转换定高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载人飞船“快速对接”飞行模式浅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安德华 王永生 《国际太空》 2014年第6期38-41,共4页
2013年3月28日,俄罗斯联盟TMA-08M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飞行5h44min后,首次实现了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快速对接"。在航天发展史中,"快速对接"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实现载人"快速对接"在俄... 2013年3月28日,俄罗斯联盟TMA-08M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飞行5h44min后,首次实现了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快速对接"。在航天发展史中,"快速对接"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实现载人"快速对接"在俄罗斯尚属首次,所以这种新的飞行模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俄罗斯航天局决定,经过2次测试飞行后"快速对接"模式将成为常态飞行模式。新的飞行模式不但对飞船系统会产生影响,对于航天员更是新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飞船 航天 TMA 飞行 航空模式 飞行模式 航天员训练 航天站 空间站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登月飞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盛英华 张晓东 +1 位作者 梁建国 赵金才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7,共8页
针对载人登月任务,基于近地月之间交会对接点和火箭发射次数,将载人登月初步归纳出七种飞行模式,并从飞行模式、飞行模块质量、系统可靠性等方面详细分析各种登月飞行模式的优缺点,得出了较优的登月模式。根据我国的航天运输系统发展,... 针对载人登月任务,基于近地月之间交会对接点和火箭发射次数,将载人登月初步归纳出七种飞行模式,并从飞行模式、飞行模块质量、系统可靠性等方面详细分析各种登月飞行模式的优缺点,得出了较优的登月模式。根据我国的航天运输系统发展,提出了有限规模和大规模载人登月模式,给出了我国载人登月工程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登月 飞行模式 运载火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美国电影《飞行模式》与国产电影《手机》比较谈
9
作者 李艳敏 陈江敬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手机是“娱乐至死”的后现代社会里不可或缺的工具。人类发明了手机,又被手机所异化,沦为手机的“奴隶”。美国电影《飞行模式》汉译为《飞行模式》,堪称“美版《手机》”。这两部电影都以手机为主线索展开叙事:《手机》专注于人到中年... 手机是“娱乐至死”的后现代社会里不可或缺的工具。人类发明了手机,又被手机所异化,沦为手机的“奴隶”。美国电影《飞行模式》汉译为《飞行模式》,堪称“美版《手机》”。这两部电影都以手机为主线索展开叙事:《手机》专注于人到中年的中产阶层内在的自我沦丧。《飞行模式》展示了年轻一代因手机依赖症而造成的种种不健康生活状态,抨击了资本社会中物质追求对精神生活的挤压现象。《飞行模式》和《手机》关怀庸常生活中的人性之真,反思扭曲的伦理道德和亲情关系,体现了古朴的田园诗意在唤醒人类良知方面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模式 手机 异化 人性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GSM双模终端飞行模式过程研究与实现
10
作者 周劲松 彭大芹 《广东通信技术》 2012年第7期56-59,共4页
文章研究了当前手机终端上非常流行的飞行模式功能,结合TD-SCDMA/GSM双模单待终端对飞行模式过程中协议栈的流程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并通过规范和描述语言(SDL)/数表结合仿真法(TTCN)进行了仿真测试产生了MSC图,验证了信令流程的正确性。
关键词 飞行模式 TD-SCDMA/GSM双模 SDL和TTCN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载人登月飞行模式特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嵬娜 《国际太空》 2011年第4期56-59,共4页
美国虽然取消了载人登月计划,但其他一些国家仍保留了载人登月的相关规划和方案。国外早期和近期载人登月计划的飞行模式多样,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载人登月计划 飞行模式 国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尼爱立信:P800的飞行模式获航空公司认可
12
《电子科技》 2003年第9期9-9,共1页
关键词 索尼爱立信公司 P800 飞行模式 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波长和飞行时间模式下中子散射的散射矢量分辨率分析
13
作者 黄朝强 陈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9-121,115,共4页
讨论了中子散射实验中散射矢量分辨率问题,并根据目前谱仪通常的角度分辨和波长分辨参数,给出了常波长模式和飞行时间模式的分辨率曲线,并比较了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分析表明,对于低q范围(<0.4nm-1)散射实验测量,飞行时间模式的分辨... 讨论了中子散射实验中散射矢量分辨率问题,并根据目前谱仪通常的角度分辨和波长分辨参数,给出了常波长模式和飞行时间模式的分辨率曲线,并比较了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分析表明,对于低q范围(<0.4nm-1)散射实验测量,飞行时间模式的分辨率更好;对于高q范围的中子散射测量,常波长模式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q分辨率 实验模式选择 常波长模式 飞行时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模式飞行时间中子能谱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宗方 王松林 +3 位作者 周斌 于全芝 姚泽恩 梁天骄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9-1235,共7页
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中子学性能调试期间需要发展快速的中子能谱测量系统,希望在一个或几个质子脉冲周期内获得中子能谱。本研究发展了一套高探测效率的电流模式飞行时间能谱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锂玻璃探测器、NI-PXIe-5122数据采集卡、Lab... 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中子学性能调试期间需要发展快速的中子能谱测量系统,希望在一个或几个质子脉冲周期内获得中子能谱。本研究发展了一套高探测效率的电流模式飞行时间能谱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锂玻璃探测器、NI-PXIe-5122数据采集卡、Lab VIEW数据采集控制软件、高压电源等组成。在绵阳研究堆极化中子反射谱仪中子束线上开展了电流模式飞行时间中子能谱测量系统测试,分别测量了中子能谱和中子通量。同时,利用脉冲计数模式飞行时间方法和金箔活化法分别测量了该中子束线的中子能谱和中子通量,将测得的数据与电流模式飞行时间中子能谱测量系统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电流模式飞行时间方法测量中子能谱和中子通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裂中子源 电流模式中子飞行时间 锂玻璃探测器 中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运输飞船多模式和姿态的外热流 被引量:7
15
作者 卢威 黄家荣 钟奇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32,共8页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飞船外热流分析模型,解算出不同飞行姿态和模式下的外热流,分析得到外热流变化规律,得出极端外热流工况。分析结果表明:当姿态为三轴稳定时,外热流随受晒因子增大而增加;由三轴稳定转为偏航机动后外热流突然减...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飞船外热流分析模型,解算出不同飞行姿态和模式下的外热流,分析得到外热流变化规律,得出极端外热流工况。分析结果表明:当姿态为三轴稳定时,外热流随受晒因子增大而增加;由三轴稳定转为偏航机动后外热流突然减小,且随受晒因子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热流 飞行模式 飞行姿态 交会对接 载人飞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转三旋翼无人机过渡模式走廊曲线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琦 江涛 +2 位作者 史凤鸣 蔚建斌 方亮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7,共4页
针对倾转三旋翼无人机飞行模式转换中的高度保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过渡策略,使飞机可以直接从悬停状态开始过渡转换而不需要获得一定初始速度。采用牛顿-欧拉法对过渡模式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建立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 针对倾转三旋翼无人机飞行模式转换中的高度保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过渡策略,使飞机可以直接从悬停状态开始过渡转换而不需要获得一定初始速度。采用牛顿-欧拉法对过渡模式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建立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了倾转角度和前飞速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即过渡段走廊曲线;依托倾转三旋翼无人机实验样机,按照两种不同倾转方式进行飞行试验。对地面站遥测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按照走廊曲线倾转,较好地解决了直接倾转时的掉高问题,从而验证了走廊曲线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三旋翼无人机 飞行模式 过渡模式 走廊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式旋翼/机翼飞行器转换末段气动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毅波 马东立 牛凌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5,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鸭式旋翼/机翼(CRW,Canard Rotor/Wing)飞行器在转换过程末段,旋翼转速极低时全机气动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产生原因.给出了旋翼旋转一周时,全机气动力、气动力矩、焦点位置变化规律,对此布局形式,转换过程末段全机升...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鸭式旋翼/机翼(CRW,Canard Rotor/Wing)飞行器在转换过程末段,旋翼转速极低时全机气动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产生原因.给出了旋翼旋转一周时,全机气动力、气动力矩、焦点位置变化规律,对此布局形式,转换过程末段全机升力、阻力变化幅度可达10.7%,3.7%,焦点可移动0.6m.研究显示:旋翼处于前后不对称流场及旋翼处于不同方位角时对机体的不对称干扰是气动力与气动力矩变化原因,旋翼与平尾升力线斜率变化、旋翼自身焦点位置变化导致了全机焦点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式旋翼/机翼飞行 气动特性 流场干扰 飞行模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飞行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古月徐 龚华军 《兵工自动化》 2005年第1期3-4,共2页
基于 DSP 的飞行控制器硬件采用 DSP、A/D、D/A 芯片,外围标准接口、电源控制、抗干扰等电路设计。软件以直接程序设计方式开发,包括主模块、定时/串行中断处理模块。软件系统载于 DSP FLASH 中,自检后,进行数据采集、通信、计算及信号... 基于 DSP 的飞行控制器硬件采用 DSP、A/D、D/A 芯片,外围标准接口、电源控制、抗干扰等电路设计。软件以直接程序设计方式开发,包括主模块、定时/串行中断处理模块。软件系统载于 DSP FLASH 中,自检后,进行数据采集、通信、计算及信号输出。现场装定飞行模式航迹数据,实时修正飞行轨迹,定时发送遥测、控制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器 DSP 中断处理 飞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主飞行无人机搜索目标的导航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雁英 赵荣椿 +1 位作者 祝小平 张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4-828,共5页
对无人机搜索跟踪目标的导航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针对任务设备输出的目标测角误差对目标位置估算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提出了引导飞机飞行的沿预定搜索航线模式,以及沿相对目标侧向偏离减小的水平机动模式自主选择与切... 对无人机搜索跟踪目标的导航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针对任务设备输出的目标测角误差对目标位置估算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提出了引导飞机飞行的沿预定搜索航线模式,以及沿相对目标侧向偏离减小的水平机动模式自主选择与切换的导航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具体算法设计与实际飞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导航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解决了在引导飞机单纯按预定搜索航线飞行时,由于任务设备偏离目标引起的大测角误差所造成对目标位置估算精度降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飞行无人机 目标位置估算误差 预定搜索航线飞行模式 导航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变结构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学平 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8期700-702,共3页
文中针对倾转旋翼机拉力矢量/气动力组合控制的特点,在完成倾转旋翼机建模的基础上,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对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套利用俯仰角、俯仰角速度构造爬升角、爬升角速度以解算滑动超平面方程的工程可实现方法,并针... 文中针对倾转旋翼机拉力矢量/气动力组合控制的特点,在完成倾转旋翼机建模的基础上,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对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套利用俯仰角、俯仰角速度构造爬升角、爬升角速度以解算滑动超平面方程的工程可实现方法,并针对变结构控制的颤振问题,给出了工程消颤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具有较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飞行模式转换 拉力矢量/气动力组合控制 变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