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飞行时间技术对标准摄取值的增益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邵晓梁 邵小南 +2 位作者 徐梅 王小松 王跃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20,224,共5页
目的在临床病例中验证PET飞行时间技术(TOF)对标准摄取值(SUV)的增益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 61例受检者共136处病灶分别采用TOF和非TOF重建图像,比较两组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mean)的差异;将TOF组较非TOF组SUV... 目的在临床病例中验证PET飞行时间技术(TOF)对标准摄取值(SUV)的增益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 61例受检者共136处病灶分别采用TOF和非TOF重建图像,比较两组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mean)的差异;将TOF组较非TOF组SUV升高的百分比定义为ΔSUV,ΔSUV>0视为存在增益作用;分析TOF技术对病灶ΔSUV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小病灶及高体重指数(BMI)者SUV的增益价值。结果①TOF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10.02±7.40、6.89±4.95,均显著高于非TOF组的9.17±7.50、6.32±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72、10.136,P<0.01)。②136处病灶中,ΔSUVmax>0共117处(0.21%~82.86%),ΔSUVmean>0共119处(0.18%~93.46%)。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检者的BMI与ΔSUVmax、ΔSUVmean呈正相关(r=0.312、0.272,P<0.01),病灶直径与ΔSUVmax、ΔSUVmean呈负相关(r=-0.426、-0.411,P<0.01)。④TOF技术对直径<1.5 cm的病灶及BMI≥25 kg/m2的SUV增益更显著(P<0.05)。结论 PET图像通过TOF重建后,可以显著提高SUV,其中高BMI受检者图像质量及小病灶的探测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飞行时间技术 标准摄取值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的荆莲核消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欣 李念 +7 位作者 胡健楠 顾晶业 段瑶 郭亦男 朴东 刘子婷 皮子凤 越皓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727,共16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结合UNIFI软件对荆莲核消方(JLHXF)进行化学成分解析。使用Supelco Ascentis?Express C18色谱柱(3.0 mm×50 mm,2.7μm)在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的流动相体系...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结合UNIFI软件对荆莲核消方(JLHXF)进行化学成分解析。使用Supelco Ascentis?Express C18色谱柱(3.0 mm×50 mm,2.7μm)在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的流动相体系下进行梯度洗脱;利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扫描,借助UNIFI软件及相关文献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通过UPLC-Q-TOF-MSE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复方的质谱数据,通过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串联质谱数据采用UNIFI软件辅助解析,结合对照品质谱信息及相关文献,共鉴定和推断出187个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77个、有机酸类化合物41个、萜类化合物26个、苯丙素类化合物24个、苯酞类化合物12个以及其他类化合物7个。UPLC-Q-TOF-MSE技术可快速鉴定出荆莲核消方中的化学成分,准确性较高,为该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莲核消方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化学成分 UNIFI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筛选大叶藜抗卵巢癌活性成分
3
作者 杨淑莉 程端端 +4 位作者 司丽慧 贾妍 李佳慧 曾祚萍 林瑞新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大叶藜中抗卵巢癌活性成分。获得大叶藜(Chenopodium hybridum L.)醇提...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大叶藜中抗卵巢癌活性成分。获得大叶藜(Chenopodium hybridum L.)醇提物和大孔树脂精制物对卵巢癌OVCAR-3细胞抑制的影响,确定大叶藜抗卵巢癌活性部位,并采用HPLC-Q-TOF-MS技术分析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选择5个重要的卵巢癌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AX和EGFR,分别与大孔树脂精制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发现大叶藜醇提物与大孔树脂精制物对OVCAR-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其中大孔树脂精制物具有较强的抗卵巢癌活性;HPLC-Q-TOF-MS鉴定出大孔树脂精制物中13个化学成分,包括槲皮素-7-O-β-D-葡萄糖-3-O-α-L-鼠李糖苷、山柰酚等12个黄酮类成分和1个酚酸类成分绿原酸;分子对接结果说明,13个成分与5个靶点之间具有较高亲和力,其中槲皮素-7-O-β-D-葡萄糖-3-O-α-L-鼠李糖苷与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7-O-β-D-木糖苷与各靶点间结合较好。研究证明,大叶藜抗卵巢癌活性部位为大孔树脂精制物,其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具有较好的抗卵巢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藜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分子对接 抗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系统菌种鉴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杜岩青 秦中华 张丽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1-877,共7页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对Bactec^(TM) MGIT^(TM) 960液体培养出的阳性培养物进行高通量、快速、准确的菌种鉴定,为...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对Bactec^(TM) MGIT^(TM) 960液体培养出的阳性培养物进行高通量、快速、准确的菌种鉴定,为临床早期、精准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Bactec^(TM) MGIT^(TM) 960分枝杆菌快速液体培养的阳性培养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孵育时间、不同大小的研磨珠处理、不同的破壁方式摸索出MALDI-TOF MS对Bactec^(TM) MGIT^(TM) 960阳性培养物鉴定的"最优处理方法",并将所有结果与基因芯片法菌种鉴定做参照进行比对,鉴定不一致的结果通过基因测序确认。结果Bactec^(TM) MGIT^(TM) 960液体培养报阳性后增加孵育时间可提高检出率及鉴定分值,同时使用0.5 mm的氧化锆珠研磨,使用超声震荡混匀处理,鉴定效果最佳。鉴定结果方面,液体系统报阳的420份阳性标本,基因芯片法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占69.05%(290/420),非结核菌占28.81%(121/420),9例未鉴定出,未鉴定占2.14%(9/420),错误鉴定占0.95%(4/420),总鉴定率为97.86%(411/420);采用MALDI-TOF MS质谱鉴定420份阳性标本中鉴定出419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占69.05%(290/420),非结核占30.00%(126/420),星型奴卡菌0.48%(2/420),巴西奴卡菌占0.24%(1/420),1例未鉴定出,总鉴定率为99.76%。质谱鉴定分值≥2.0的400例占95.24%,分值在1.7~2.0的19例占4.52%,分值<1.7的1例占0.24%。结论本实验实现了Bactec^(TM) MGIT^(TM) 960液体培养阳性培养物的直接质谱鉴定,缩短了培养鉴定的时间,将分枝杆菌鉴定到种水平,能区分出结核菌与非结核菌,同时也能将与分枝杆菌相似的奴卡菌鉴定出来,对临床疾病的鉴别诊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c^(TM)MGIT^(TM)960液体培养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的黄英咳喘糖浆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闫伊萌 岳可心 +6 位作者 刘玉生 陈革 田涵雯 刘忠英 刘志强 宋凤瑞 皮子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6-288,共13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结合UNIFI科学信息系统分析鉴定黄英咳喘糖浆中化学成分。使用Waters CORTECS Shield RP18 C18色谱柱(4.6 mm×100 mm,2.7μm)和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结合UNIFI科学信息系统分析鉴定黄英咳喘糖浆中化学成分。使用Waters CORTECS Shield RP18 C18色谱柱(4.6 mm×100 mm,2.7μm)和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通过UPLC-Q-TOF-MS^(E)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将化合物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串联质谱信息通过UNIFI软件进行辅助解析,结合对照品质谱信息以及相关参考文献,共推断和鉴定出化合物93个,其中包含生物碱类9个、黄酮类43个、三萜及三萜皂苷类21个、氰苷类2个、有机酸类13个、其它类6个。UPLC-Q-TOF-MS^(E)法可快速、高效地对黄英咳喘糖浆进行全成分分析,为进一步筛选该药的药效成分、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英咳喘糖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化学成分 UNI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杜光光 王佳 +1 位作者 李婷 刘继华 《特产研究》 2019年第2期91-95,共5页
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合物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具有高灵敏度、分辨率高、高选择性、分析速度快等优点。目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学研究领域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在此对... 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合物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具有高灵敏度、分辨率高、高选择性、分析速度快等优点。目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学研究领域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在此对HPLC/QTOF-MS技术在药物活性成分的鉴别、复杂成分的筛选、药物杂质分析、药物体内代谢分析、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药物活性成分 药物代谢 复杂成分的筛选 生物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环境大气有机物在线测量系统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维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50,共3页
自20世纪末,我国大气污染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以SO2和PM10为代表的一次污染物浓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以O3、PM2.5为代表的二次污染物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愈发凸显。而有机物在大气二次污染物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气有机物十分复杂... 自20世纪末,我国大气污染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以SO2和PM10为代表的一次污染物浓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以O3、PM2.5为代表的二次污染物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愈发凸显。而有机物在大气二次污染物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气有机物十分复杂,可存在于气相或颗粒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大气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在线测量系统 有机物 离子源 二次污染物 应用 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对结膜松弛症患者泪液蛋白质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项敏泓 张兴儒 +1 位作者 李青松 孙威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4-868,共5页
目的应用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分析结膜松弛症患者的泪液蛋白质表达谱,寻找潜在具有结膜松弛症诊断意义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收集10例结膜松弛症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的泪液,利用毛细管法每眼收集15μL泪液。经ClinProt磁珠纯化、基... 目的应用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分析结膜松弛症患者的泪液蛋白质表达谱,寻找潜在具有结膜松弛症诊断意义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收集10例结膜松弛症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的泪液,利用毛细管法每眼收集15μL泪液。经ClinProt磁珠纯化、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及ClinProTools生物信息学软件研究其泪液蛋白表达谱,比较2组人群泪液蛋白质谱表达的差异。结果 2组共检测发现了77个蛋白质峰,其中13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质荷比(m/z)为1 632.48和3 401.87者为差异蛋白质,能较好地鉴别结膜松弛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可高效、精确地筛查泪液蛋白质。结膜松弛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泪液蛋白存在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可能对发现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和寻求有效的防治手段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松弛症 泪液蛋白质 液体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差异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示踪^(252)Cf中子源的材料鉴别技术
9
作者 郝昕 竺礼华 +7 位作者 L.Stevanato D.Fabris M.Lunardon S.Moretto G.Nebbia S.Pesente G.Viesti L.Sajo-Bohus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9-482,共4页
本文叙述了利用252 Cf裂变中子源结合飞行时间技术对包裹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研究,通过联合测量中子和伽玛射线的吸收谱确定样品的平均原子序数,完成被测材料的鉴定。实验采用自发裂变的252 Cf中子源作为白中子源和伽马射线源,用塑料... 本文叙述了利用252 Cf裂变中子源结合飞行时间技术对包裹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研究,通过联合测量中子和伽玛射线的吸收谱确定样品的平均原子序数,完成被测材料的鉴定。实验采用自发裂变的252 Cf中子源作为白中子源和伽马射线源,用塑料闪烁探测器探测中子和伽马射线。通过LabVIEW程序控制步进电机运动并整合获取的实验数据,实现了待测样品断层扫描数据采集工作的自动化。在对闪烁探测器进行能量和时间刻度后,对几种典型材料组成的样品进行实验分析,采集数据重建其分布图像,确认了用这项技术对材料无损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源 无损检测 中子-伽马射线吸收测量 中子飞行时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探讨高原鼠兔棕色脂肪低氧环境代谢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华 何雨昕 +3 位作者 郭子旭 林凯歌 白振忠 曹学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4,共8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探讨BAT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代谢分子机制。方法:分别捕捉青海省果洛地区(4360 m)(MD组)和海北州门源地区(2900 m)(MY组)高原鼠兔各8只,利用UHPLC-QTOF-MS检测2组高原鼠兔BAT样本代谢产物,采用Simca软件对BAT代谢轮廓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合t检验、火山图分析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构建气泡图。结果:PCA和OPLS-DA模式结果显示,2组BAT代谢组均表现出明显聚类型分布,这些代谢物参与体内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胆汁酸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其中,葡萄糖-6-磷酸、胆酸、ADP-核糖、腺苷、脱氧胞苷、L-苯丙氨酸等代谢物水平在MD组高原鼠兔BAT中明显上调(P<0.05);去甲肾上腺素、硬脂酸、尿素、鸟氨酸、丙硫氧嘧啶等代谢物水平明显下调(P<0.05)。富集通路分析发现BAT代谢与苯丙氨酸、磷酸戊糖途径、酪氨酸、色氨酸等代谢通路相关。结论:高原极端环境影响机体的能量相关代谢通路有效激活BAT非颤抖产热,促进机体脂肪组织分化与白色脂肪褐变,增加BAT比重,以此适应高原极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高原低氧 高原鼠兔 棕色脂肪组织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DI-TOF-MS技术筛查预测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耐药的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弘宇 陈慧菁 +3 位作者 吴凡 黄伟炜 陈强 叶韵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8-373,共6页
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比较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患者与非耐药患者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筛选预测乳腺癌... 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比较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患者与非耐药患者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筛选预测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标志蛋白。方法:选择福建省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5例,以临床界定标准将患者分为耐药组(11例)和非耐药组(24例)。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以差异蛋白峰值比1.5为耐药的蛋白界定标准,以此标准判定患者耐药与否。分析该蛋白界定标准评判曲妥珠单抗耐药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以临床界定标准评判的曲妥珠单抗耐药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和ER/PR双阴无关。临床耐药组和非耐药组患者外周血蛋白质表达谱比较显示,耐药患者的蛋白质峰7971Da、9284Da显著降低(P<0.05)。以蛋白界定标准评判患者曲妥单抗耐药与非耐药,7971Da评判时的灵敏度为81.82%(9/11)、特异度为83.33%(20/24)、阳性预测值为69.23%(9/13)、阴性预测值为90.91%(20/22);以9284Da评判时的灵敏度为72.73%(8/11)、特异度为79.17%(19/24)、阳性预测值为61.54%(8/13)、阴性预测值为86.36%(19/22)。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的差异蛋白质峰7971Da、9284Da似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耐药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乳腺肿瘤 曲妥珠单抗 耐药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智能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兴东 薛劲莹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7-172,共6页
针对现有的手段巡视周期长、不能识别细微的故障征兆,延误处理时间,导致设备喷油、爆炸、起火等恶性事故,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智能检测装置设计方案,将检测系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在保证设备原有结构... 针对现有的手段巡视周期长、不能识别细微的故障征兆,延误处理时间,导致设备喷油、爆炸、起火等恶性事故,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数据传输智能检测装置设计方案,将检测系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在保证设备原有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将传感器安装风险降到最低,采用便携式设计,即插即用。使用窄带物联网,覆盖面广、传输稳定、可快速识别、诊断设备异常工况,实现了设备故障早期预判,早期处理。文中还提出了油位、油温双判据标准,在油气压力监测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在线检测手段,运用了设备智能预诊断技术,方便人员进行电流互感器油位、油温横向和纵向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物联网 电流互感器 智能检测装置 飞行时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ELDI-TOF-MS技术结合WCX纳米磁珠筛选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人伟 牟永华 刘池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86-2488,共3页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筛选胆囊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生物标记蛋白,初步探讨其对胆囊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45例胆囊癌患者及50例对照者(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蛋白质进行...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筛选胆囊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生物标记蛋白,初步探讨其对胆囊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45例胆囊癌患者及50例对照者(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蛋白质进行检测,应用蛋白质芯片软件对蛋白质谱进行分析,建立诊断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胆囊癌患者外周血清蛋白质表达谱与对照组相比,(5913Da,6181Da,13752Da)3个蛋白质荷比峰(M/Z)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为86.7%,特异性为93.3%,这3个蛋白质峰数据建立蛋白质谱模型,用样本进行盲法测试。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0%。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可有效筛选胆囊癌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蛋白标记物,为胆囊癌患者的诊断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高灵敏度及特异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胆囊癌 生物标记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FLC-IT-TOF MS分析技术的妇科再造丸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雪 葛秋平 +5 位作者 彭晓燕 王雪利 尚秘 毛松 余渊 葛发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5-388,共14页
大品种妇科再造丸由42味中药组成,对多种妇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但其组方复杂,化学成分尚未被充分阐明,质量控制水平较低。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FLC-IT-TOF MS)快速鉴定妇科再造丸化学成分... 大品种妇科再造丸由42味中药组成,对多种妇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但其组方复杂,化学成分尚未被充分阐明,质量控制水平较低。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FLC-IT-TOF MS)快速鉴定妇科再造丸化学成分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其化学物质基础。采用COSMOSIL C18色谱柱(3.0 mm×150 mm,2.6μm)进行分离,以0.4%乙酸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妇科再造丸MS1、MS2和MS3的碎片信息。通过推导质谱裂解规律,与对照品、文献数据和单味药材图谱比对等方式,共鉴定出155种化学成分,包括萜类成分47个,酚及酚酸类成分43个,黄酮类成分39个,生物碱类成分14个,苯酞类成分8个,其他类成分4个,其中133个成分首次在妇科再造丸中发现。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妇科再造丸的化学成分组成,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及药效物质的阐明提供了丰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再造丸 超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FLC-IT-TOF MS) 化学物质基础 质量评价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UPLC-QTOF-MS/MS技术测定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代谢组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淑凤 柏兆方 +3 位作者 杨馨 王心正 何昆 王红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8-929,共12页
目的通过比较肝细胞癌(HCC)和肝硬化(LC)患者血清代谢物,研究HCC代谢谱变化,为寻找HCC早期诊断标志物及治疗新靶点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HCC和LC患者血清各50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 目的通过比较肝细胞癌(HCC)和肝硬化(LC)患者血清代谢物,研究HCC代谢谱变化,为寻找HCC早期诊断标志物及治疗新靶点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HCC和LC患者血清各50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血清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定量。液相色谱分离采用反相色谱(RPLC)和亲水色谱(HILIC)2种模式,质谱采集包括正、负2种离子化方式。应用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EZinfo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并筛选差异代谢物。代谢物鉴定通过检索人代谢组数据库(HMDB)和Metlin数据库实现。应用MetaboAnalyst 4.0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应用UPLC-QTOF-MS/MS技术,共检测到87610个特征代谢峰,鉴定出7848种代谢物。通过P<0.05,变量重要性投影指标(VIP)值≥1及HCC与LC比较的差异倍数≥1.5或≤0.67等3个条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438个,主要包括磷脂、胆汁酸、游离脂肪酸、小肽和氨基酸等,涉及12个代谢通路的变化。结论与LC患者比较,HCC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发生显著变化,共有438种差异代谢物参与12个代谢通路的变化,这有助于发现早期诊断标志物和药物靶标。其中50个差异代谢物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验证。另外,本研究近8000个代谢物的鉴定表明,所采用的RPLC结合HILIC分离的UPLC-QTOF-MS/MS技术显著提高了代谢物的鉴定覆盖率,可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的代谢组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清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DI-TOF-MS技术在贲门癌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靳小可 杨瑞红 +2 位作者 郭素堂 张旭东 胡春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寻找贲门癌肿瘤标记物并建立诊断模型。筛选提示发生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为临床早期诊断贲门癌及判断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 CM10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测101例贲门癌患者及118例正常对照者... 目的寻找贲门癌肿瘤标记物并建立诊断模型。筛选提示发生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为临床早期诊断贲门癌及判断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 CM10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测101例贲门癌患者及11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蛋白,Biomarker Wizard软件和Biomarker Patterns System(BPS)分析得差异蛋白并建立贲门癌诊断分类树,双盲法验证其准确性。进一步分析对比有、无淋巴转移的贲门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得到差异蛋白。结果对照分析贲门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得56个差异蛋白(P<0.05),经BPS软件筛选,以质荷比为5 480.49(P<10-8)的蛋白为主根结点建立贲门癌诊断模型,其灵敏度为95.05%,特异度为95.76%。得到可提示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3 820.87(P<0.05),其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82.1%。结论 SELDI-TOF-MS技术可建立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贲门癌诊断模型,筛选出能够提示发生淋巴转移的差异蛋白,有助于贲门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血清蛋 白指纹图谱 贲门癌 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 MS技术的血栓心脉宁片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谭静 林红强 +7 位作者 刘云鹤 王涵 吴福林 董庆海 赵莹 李平亚 刘金平 郝秀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4-252,I0002,共10页
为全面了解中药大品种血栓心脉宁片(XXT)化学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测定该复方制剂的小分子成分(100~1500u),通过UNIFI天然产物分析平台,比对各成分的精确分子质量、保留时间及质谱碎... 为全面了解中药大品种血栓心脉宁片(XXT)化学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测定该复方制剂的小分子成分(100~1500u),通过UNIFI天然产物分析平台,比对各成分的精确分子质量、保留时间及质谱碎片离子信息,分析鉴定各化合物结构。结果表明,在XXT中共鉴定出187种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皂苷类、菲醌类、蟾蜍甾二烯类和甾体类及其他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血栓心脉宁片富含小分子化学成分且结构类型多样,是其发挥抗血瘀活性及多靶点作用机制的物质基础。该研究可为阐明XXT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提升质量控制标准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心脉宁片(XXT)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F-MS技术对西埃斯热解燃烧过程中有害产物生成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超群 史红星 +1 位作者 彭文联 李金旭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97-102,共6页
为减少特种危险化学品(特种危化品)焚烧销毁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利用飞行时间质谱(TOF-MS)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了特种危化品西埃斯(CS)热解燃烧过程中有害产物的生成条件,即利用TOF-MS在线检测技术实时监测CS在不同条件下的热解产物,重... 为减少特种危险化学品(特种危化品)焚烧销毁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利用飞行时间质谱(TOF-MS)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了特种危化品西埃斯(CS)热解燃烧过程中有害产物的生成条件,即利用TOF-MS在线检测技术实时监测CS在不同条件下的热解产物,重点考察温度和氧气浓度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其生成有害产物苯和氯苯过程中的贡献。结果表明:温度对CS热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重要影响,CS热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氯苯和苯主要在550~750℃温度区间内生成;而氧气浓度对CS热解中氯苯和苯的生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过程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特点,其中10%氧气浓度氛围条件下氯苯的生成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埃斯(CS) 飞行时间质谱(TOF-MS)技术 氯苯 热解燃烧 温度 氧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株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冠均 封娇 +6 位作者 段淋渊 张炫鹂 戴国礼 帅平 秦垦 郝志龙 张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64-273,共10页
为探明枸杞单株芽叶的适制茶类,本研究将2种枸杞单株芽叶分别用绿茶和白茶加工工艺,制成4种枸杞芽叶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生化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 为探明枸杞单株芽叶的适制茶类,本研究将2种枸杞单株芽叶分别用绿茶和白茶加工工艺,制成4种枸杞芽叶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生化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及多元统计分析4种枸杞芽叶茶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M单株加工的绿茶感官品质得分最高,其次是M和A单株分别加工的白茶,而A单株加工的绿茶得分最低。M单株加工的绿茶类黄酮含量最高,A单株加工的绿茶水浸出物含量最高。4种茶中共检测出5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香叶基丙酮、正己醇、二氢猕猴桃内酯、苯乙醇、苯甲醇、萘、α-松油醇为AB、MB呈现花香、清香的特征香气成分;1-辛烯-3-醇为AL呈现果香的特征香气成分;2,5-二甲基吡嗪、3,5-辛二烯-2-酮、β-环柠檬醛、苯甲醛、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为ML呈现花果香、清香的特征香气成分。可见M单株适制绿茶、白茶,A单株适制白茶,A、M单株加工白茶呈花香、清香的风味特征,A单株加工绿茶呈果香的风味特征,M单株加工绿茶呈花果香、清香的风味特征。本研究明确了枸杞A、M单株适制茶类及枸杞芽叶茶的风味特征,为枸杞芽叶茶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芽叶茶 挥发性成分 生化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 香气活度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PET/MR检查中“热气管征”伪影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天彬 崔碧霄 +5 位作者 杨宏伟 马杰 帅冬梅 梁志刚 卢洁 赵国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27-1732,共6页
目的探讨在一体化全身PET/MR检查中"热气管征"伪影具体的发生部位、概率,以及飞行时间(TOF)技术在减轻该伪影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5例受检者进行一体化全身PET/MR检查后的"热气管征"伪影出现部位及... 目的探讨在一体化全身PET/MR检查中"热气管征"伪影具体的发生部位、概率,以及飞行时间(TOF)技术在减轻该伪影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5例受检者进行一体化全身PET/MR检查后的"热气管征"伪影出现部位及发生概率情况,同时评价非TOF技术下的一体化全身PET/MR和一体化全身TOF-PET/MR检查图像上"热气管征"出现情况。结果一体化PET/MR检查中出现"热气管征"伪影的部位分布在鼻窦、气管、胃窦、结肠和直肠,发生率分别为60.00%(63/105)、68.57%(72/105)、8.57%(9/105)、20.00%(21/105)和16.19%(17/105)。非TOF技术一体化PET/MR图像上不同部位的"热气管征"伪影的SUVmax分别为4.09±2.17,1.77±0.81,1.75±0.85,3.73±0.51和11.77±8.39;SUVmean分别为3.19±1.87, 1.38±0.70,1.44±0.85, 2.68±0.46和6.78±4.19。非TOF技术的一体化全身PET/MR图像上的"热气管征"伪影部位的SUVmax和SUVmean值均高于一体化TOF-PET/MR全身图像上相应部位(P均<0.01)。结论一体化全身PET/MR检查中"热气管征"伪影主要存在于鼻窦、气管和消化道,其中气管最常见。TOF技术有助于明显减轻一体化PET/MR图像上的"热气管征"伪影,从而显著提高一体化PET/MR检查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技术 一体化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伪影 热气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