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地面验证过程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薇 《中国航天》 2022年第8期61-64,共4页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巡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航天史无前例的重大突破。后续,我国还将在2025年前后实现近地小行星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等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巡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航天史无前例的重大突破。后续,我国还将在2025年前后实现近地小行星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等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简称飞控中心)负责深空探测器整个飞行任务期间的轨道测量、遥测监视、遥控操作及航天器探测应用期间的任务计划实施与操作管理等工作,为确保每一次任务的成功,在任务前,结合深空探测任务特点进行全面的飞控过程地面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飞行控制中心 地面验证 遥控操作 火星探测 轨道测量 深空探测 取样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和肯尼迪航天中心
2
作者 吴孙 《中国航天》 1988年第9期48-49,共2页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和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它们是为航天计划服务的最著名的发射场。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位于大西洋和巴纳纳河之间、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一个半岛上,也是空军东部试验靶场的一部分。自1950年以来,它一... 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和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它们是为航天计划服务的最著名的发射场。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位于大西洋和巴纳纳河之间、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一个半岛上,也是空军东部试验靶场的一部分。自1950年以来,它一直是美国导弹和航天系统的重要试验场。最近,NASA正利用卡纳维拉尔角的综合发射设施17和36发射德尔它和宇宙神—半人马座运载火箭。 肯尼迪航天中心在卡纳维拉尔角的西北,建于1962年,当时叫发射控制中心。1963年改称肯尼迪航天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纳维拉尔角 肯尼迪航天中心 航天计划 航天系统 美国导弹 双子星座计划 阿波罗登月 飞行控制中心 天空实验室 约翰逊航天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飞控中心护航中国“火神”圆梦火星
3
作者 付毅飞 操秀英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第5期48-49,共2页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携带“祝融号”火星车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实现软着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在这个带有美好寓意的“火神”身后,还有一群日夜守护它的人,他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用智慧...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携带“祝融号”火星车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实现软着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在这个带有美好寓意的“火神”身后,还有一群日夜守护它的人,他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用智慧和汗水探索着未知的星球,他们就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火星探测任务型号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中心 祝融 火星探测 火神 北京航天 着陆区 软着陆 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航天飞机第54次飞行
4
作者 张英达 《国际太空》 1993年第7期26-27,19,共3页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93年4月8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时29分(格林尼治时间6时29分)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54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56,发射倾角为57°。这次发射原计划于4月6日进行,但因发射场地区的...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93年4月8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时29分(格林尼治时间6时29分)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54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56,发射倾角为57°。这次发射原计划于4月6日进行,但因发射场地区的风速过大及一根液氧管道防溢出的阀门温度过高而推迟。(NASA规定航天飞机发射时风速最大限制为白天15海里/小时,夜间12海里/小时,而在4月6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时32分发射窗口时发射场地区风速为13~15海里/小时。)发射前,由于接受了3月2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故障的教训,还对发动机系统进行了渗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航天飞机 发射窗口 空间中心 发现号 任务专家 发动机系统 标准时间 指令长 飞行控制中心 轨道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航天飞机第50次飞行
5
作者 张英达 《国际太空》 1993年第1期23-24,共2页
1992年9月1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0时23分(格林尼治时间14时23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50次飞行,及奋进号航天飞机第2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47。
关键词 美国航天飞机 奋进号航天飞机 空间中心 指令长 任务专家 卡纳维拉尔角 空间实验室 飞行控制中心 飞行期间 机组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通话一“链”牵--我国“天链”系列数据中继卫星践行新使命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晨 陈小群 《国际太空》 2021年第7期8-11,共4页
“我们在北京等候各位凯旋!”2021年6月23日9时35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与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切通话。大屏幕上,航天员的视... “我们在北京等候各位凯旋!”2021年6月23日9时35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与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切通话。大屏幕上,航天员的视频画面清晰,声音清脆响亮,向习近平总书记敬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 飞行控制中心 大屏幕 视频画面 数据中继卫星 北京航天 通话 航天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返回!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开启我国载人航天新篇章
7
作者 保石 薛飞 《中国航天》 2020年第5期12-14,共3页
三朵巨大的红白"伞花"在酒泉东风回收着陆场上空盛放,返回舱仿佛按下了慢放键,缓缓摇曳着向地面降落。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大厅里,人们紧张地注视着大屏幕上的同步画面。返回舱离地面越来越近,6个气囊打开,落地缓冲,平稳... 三朵巨大的红白"伞花"在酒泉东风回收着陆场上空盛放,返回舱仿佛按下了慢放键,缓缓摇曳着向地面降落。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大厅里,人们紧张地注视着大屏幕上的同步画面。返回舱离地面越来越近,6个气囊打开,落地缓冲,平稳着陆。期待许久的掌声顿时充满了整个大厅。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以下简称"试验船")的返回舱成功降落在酒泉东风回收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标志着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船 飞行控制中心 载人航天 北京航天 预定区域 飞行试验 载人飞船 航天科技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短讯
8
作者 赵迎龙 赵宏校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1-236,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同首批进驻我国天和核心舱的3名航天员进行视频通话视频通话现场据央视网2021年6月23日报道,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9时30分左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代表党中央、国... 习近平总书记同首批进驻我国天和核心舱的3名航天员进行视频通话视频通话现场据央视网2021年6月23日报道,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9时30分左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天舟二号货运飞船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中心 货运飞船 海南文昌 快速交会对接 载人飞船 视频通话 航天员 北京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9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9-330,共2页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09时06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09时06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中心 载人飞行 飞船返回舱 载人飞船 着陆场 翟志刚 身体状态 王亚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度十大事件
10
《军工文化》 2020年第1期31-41,共11页
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19.01.03。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1月11日16时47分,... 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19.01.03。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1月11日16时47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呈现出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的互拍影像图。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四号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12月2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进入第13月昼工作期。在月面累计工作约10个月的“玉兔二号”打破尘封49年的世界纪录,成为人类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中心 着陆器 中继卫星 软着陆 月球车 影像图 中继通信 月球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НА ЭКРАНАХ НТВ И РТР
11
作者 高中音 《俄语学习》 2001年第4期23-30,共8页
关键词 飞行控制中心 离开轨道 俄罗斯 进口肉制品 沙尘暴 受欢迎的人 大教堂 科学研究 设计期限 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残骸的危险性日益增长
12
作者 甘思化 《中国航天》 1983年第5期25-26,共2页
1982年7月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最后一次试飞的第五天,不巧飞近了苏联1975年发射的国际宇宙号火箭的上面级残骸。当航天飞机飞到澳大利亚西北部海岸上空时,该残骸以每小时约11200公里的速度掠过轨道器的前上方,它离轨道器的距... 1982年7月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最后一次试飞的第五天,不巧飞近了苏联1975年发射的国际宇宙号火箭的上面级残骸。当航天飞机飞到澳大利亚西北部海岸上空时,该残骸以每小时约11200公里的速度掠过轨道器的前上方,它离轨道器的距离还不到13公里。飞行控制中心说:不会发生碰撞的危险,但如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器 飞行控制中心 上面级 前上方 约翰逊航天中心 大气阻力 近地轨道 最后一次 地面试验 轨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神号、阿里安5和哥伦布舱均进入准备计划阶段
13
作者 谢武 《中国航天》 1987年第3期30-33,共4页
欧空局的阿里安5和哥伦布舱、使神号航天飞机三项大型计划以及中继卫星DRS计划已进入准备阶段,前三项计划的准备阶段应在1987年春结束,后一项计划的准备阶段则要延续到1990年年中。所有这些项目原则上在1995年前后都应完成研制。欧洲部... 欧空局的阿里安5和哥伦布舱、使神号航天飞机三项大型计划以及中继卫星DRS计划已进入准备阶段,前三项计划的准备阶段应在1987年春结束,后一项计划的准备阶段则要延续到1990年年中。所有这些项目原则上在1995年前后都应完成研制。欧洲部长们实际上要在1987年5~6月或10月举行的下一次会议上就是否同时开展这四项计划作出决定。但根据今后10年的财力和物力,似乎某些计划可以错开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安 神号 欧空局 液氢液氧发动机 飞行控制中心 增压舱 首次飞行 中继卫星 主承包商 部长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核引领 奏响空间站建造任务强音
14
作者 张娟娟 《军工文化》 2021年第6期50-53,共4页
“空间站工程任务实施于两个百年目标历史交汇期,战略影响深远,承载着非凡的历史意义。载人发射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6月23日上午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 “空间站工程任务实施于两个百年目标历史交汇期,战略影响深远,承载着非凡的历史意义。载人发射是重中之重,不容有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6月23日上午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切通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说:“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你们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希望你们密切配合,圆满完成后续任务!”总书记一席话,让全体航天人备受鼓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航天事业 飞行控制中心 空间站 中共中央总书记 航天员 北京航天 后续任务 开拓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信息
15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0年第8期4-4,共1页
“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7月2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试验队密切配合,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在这幅黑... “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7月2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试验队密切配合,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在这幅黑白合影图像中,地球与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状,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中心 光学导航 天问 一大一小 北京航天 敏感器 合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出差三人组”平安回家
16
作者 刘海明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2年第5期79-79,共1页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使得航天...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使得航天员能够更快更舒适地安全返回地面。9时6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中心 身体状态 载人飞行 王亚平 北京航天 着陆场 快速返回 航天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开“太空家园”之门
17
作者 胡蓝月 《太空探索》 2021年第11期7-7,共1页
距离天和核心舱200米,神舟十三号飞船由飞行姿态转为径向保持姿态。在飞船传回的画面里,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一"字构型清晰可见……10月16日清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灯火通明,大厅里静悄悄坐满了人,... 距离天和核心舱200米,神舟十三号飞船由飞行姿态转为径向保持姿态。在飞船传回的画面里,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一"字构型清晰可见……10月16日清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灯火通明,大厅里静悄悄坐满了人,工作人员已经熬了一夜,顺利完成了远程导引段的6次轨控,现在进入近程导引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中心 货运飞船 北京航天 飞行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XA事故析因
18
《太空探索》 1996年第6期44-44,共1页
今年7月31日,美国垂直升降试验火箭DC—XA在进行第4次发射试验时,由于四个轮子中的第2号没伸出,火箭着陆后2秒钟倒地爆炸被毁。为此,美国成立了一个五人调查小组,组长由前宇航员,飞行控制中心的主任助理万斯·布兰德担任。
关键词 飞行控制中心 自动爬升 析因 遥测信号 垂直升降 发射试验 应急措施 试验火 火箭头部 发动机关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火星—96”计划惨败
19
《质量与可靠性》 1996年第6期30-30,共1页
“火星—96”是11月16日莫斯科时间23点48分由“质子—K”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的。飞行控制中心说,“质子”各级“工作正常”。助推器第一次点火也顺利进行,但接下来助推器没有发挥作用,因为第二次点火没有成功。
关键词 空间计划 运载火箭 火星探测 飞行控制中心 助推器 罗斯 场发射 二次点火 航天器 一次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嫦娥”奔向太空
20
作者 裴易俊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16年第6期47-47,共1页
中国于2004年启动了月球探测工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承担了引领"嫦娥奔月"的任务。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介绍,2017年底,我国计划采用"长征五号"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一枚探测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控制探... 中国于2004年启动了月球探测工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承担了引领"嫦娥奔月"的任务。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介绍,2017年底,我国计划采用"长征五号"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一枚探测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控制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完成样品采集后,再控制月面采样样品返回地面预定区域。"目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任务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中心 北京航天 月球探测工程 向太空 预定区域 嫦娥奔月 大推力 样品采集 陈宏 地外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