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自由度飞行器编队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刚
周琳莉
黄席樾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78-2183,共6页
传统主从式编队常采用线性化反馈控制,很难满足复杂高精度空间飞行器编队要求。针对主从式飞行器相对平动和相对转动运动进行建模,进而得到统一的六自由度飞行器编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所得模型,设计了六自由度飞行器编队控制的...
传统主从式编队常采用线性化反馈控制,很难满足复杂高精度空间飞行器编队要求。针对主从式飞行器相对平动和相对转动运动进行建模,进而得到统一的六自由度飞行器编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所得模型,设计了六自由度飞行器编队控制的滑模控制器和积分反推控制器,并给出基于Lyapunov的严格数学证明。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够保证从飞行器六自由度运动跟踪误差的一致渐近收敛,为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等飞行器编队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编队
控制
六自由度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导航函数和MPC的飞行器编队分布式避碰控制
2
作者
周超
王佳荣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针对无人飞行器编队协同过程中的避碰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极导航函数与模型预测控制(MPC)相结合的飞行器编队分布式避碰控制方法。首先,利用邻居集中其他飞行器的位置信息及其目标位置,建立每架飞行器的导航函数和控制律;然后,基...
针对无人飞行器编队协同过程中的避碰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极导航函数与模型预测控制(MPC)相结合的飞行器编队分布式避碰控制方法。首先,利用邻居集中其他飞行器的位置信息及其目标位置,建立每架飞行器的导航函数和控制律;然后,基于MPC设计了分布式高层编队控制律,给出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最后,以5架无人飞行器在末端攻击阶段飞向各自分配的目标点为例,对飞行器编队避碰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导航函数和MPC的飞行器编队协同避碰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
飞行器编队
导航函数
预测控制
分布式避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飞行器协同导航最优编队构型设计
3
作者
李兆琦
王新龙
+2 位作者
丁伟
聂光皓
胡晓东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3,共7页
高精度的协同导航是实现多飞行器编队飞行的关键,而编队构型是影响协同导航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协同导航,建立了多飞行器协同导航系统模型,分析了编队构型及其动态变化对协同导航定位精度的影响,确定了使系统完全可观...
高精度的协同导航是实现多飞行器编队飞行的关键,而编队构型是影响协同导航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协同导航,建立了多飞行器协同导航系统模型,分析了编队构型及其动态变化对协同导航定位精度的影响,确定了使系统完全可观测的编队构型;进而,基于系统可观测度分析方法建立了协同导航定位精度评价模型,得到了多飞行器协同导航最优编队构型。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采用非最优编队构型,采用最优编队构型时的定位精度可提高75%以上,有效提升了编队飞行器的协同导航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
飞行器编队
协同导航
可观测度
最优
编队
构型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几何拓扑约束的多飞行器高精度协同相对导航方法
4
作者
卢克文
王新龙
王彬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5,共8页
多飞行器编队的多重作业能力强、可靠性高、整体效率高,是未来航空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高精度的相对导航是实现多飞行器编队飞行的关键。为了实现高精度相对导航,现有方法通常采用增加导航传感器种类或提高导航传感器测量精度的方式...
多飞行器编队的多重作业能力强、可靠性高、整体效率高,是未来航空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高精度的相对导航是实现多飞行器编队飞行的关键。为了实现高精度相对导航,现有方法通常采用增加导航传感器种类或提高导航传感器测量精度的方式提升相对导航精度,但这不仅导致相对导航系统成本和体积的增加,而且会导致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为此,本文从编队整体的几何拓扑结构出发,建立编队几何拓扑约束模型,并将其引入对相对惯导误差的估计中,提出一种基于几何拓扑约束的协同相对导航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引入整个编队的几何拓扑信息,能够在不增加导航传感器配置的前提下提升相对导航精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得到一种多飞行器高精度协同相对导航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比现有方法更高的相对导航精度,其相对定姿、相对定位和相对测速的误差均方差分别减少了66.48%、48.73%和69.53%以上,可以实现多飞行器之间高精度的相对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
飞行器编队
航空领域
几何拓扑约束
协同相对导航
导航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飞行器自适应编队制导控制技术
被引量:
2
5
作者
梁雯洁
贾晓洪
《航空兵器》
2015年第3期8-12,共5页
利用拉格朗日方法推导了飞行器编队飞行的精确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非线性项和J2项对飞行器编队模型精度的影响,利用自适应方法,在线评估J2摄动项对飞行器编队相对运动的影响。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保障了在未知空间摄动...
利用拉格朗日方法推导了飞行器编队飞行的精确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非线性项和J2项对飞行器编队模型精度的影响,利用自适应方法,在线评估J2摄动项对飞行器编队相对运动的影响。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保障了在未知空间摄动影响下飞行器编队相对位置跟踪误差的全局渐近稳定。仿真结果显示:新的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描述飞行器编队飞行的相对运动。从而减少模型误差引起的燃料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编队
自适应控制
非线性
J2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时间约束的灵巧飞行器开闭环综合制导方法
6
作者
李彬
韦文书
+1 位作者
吕艳
惠俊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0,共5页
空间灵巧飞行器编队技术主要采用结合任务需求实现队形的构成和位置保持,基于主从原理和虚拟结构方法,考虑针对多任务的队形改变和保持需求,提出了编队过程中的多种约束。通过对开环最优轨线的分析,结合最省燃料方式给出可行的轨线形式...
空间灵巧飞行器编队技术主要采用结合任务需求实现队形的构成和位置保持,基于主从原理和虚拟结构方法,考虑针对多任务的队形改变和保持需求,提出了编队过程中的多种约束。通过对开环最优轨线的分析,结合最省燃料方式给出可行的轨线形式和对应的控制解,并设定不同类型的闭环控制律,形成基于最优理论的空间飞行编队的高精度时间可控的队形控制方法。最终结合空间多飞行器编队应用,进行所提出方法的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编队控制方法能满足燃料、精度等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编队
最优控制
多
飞行器编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角速度测量和饱和输入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有限时间跟踪控制
被引量:
3
7
作者
关启学
代京
+1 位作者
王伟光
姜月秋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4,共6页
针对无角速度测量和饱和输入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面的有限时间协同控制协议。通过数学转换将未知饱和输入的影响与外部扰动相结合为总扰动,基于航天器的姿态信息,通过所设计的有限时间非线性观测器在线...
针对无角速度测量和饱和输入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面的有限时间协同控制协议。通过数学转换将未知饱和输入的影响与外部扰动相结合为总扰动,基于航天器的姿态信息,通过所设计的有限时间非线性观测器在线估计未知总扰动,应用所提出的滑模控制协议,实现各航天器姿态跟踪误差的有限时间收敛。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滑模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编队
无角速度测量
饱和输入
有限时间观测器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星编队星座相对状态自主确定
被引量:
8
8
作者
杏建军
郗晓宁
+1 位作者
王威
韩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4-258,共5页
针对 NASA的 ST- 3中自主编队飞行的双星星座 ,研究在无 GPS信号覆盖区域 ,利用星载类 GPS的伪距和载波观测数据自主确定双星星座之间相对位置与钟差的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 ;然后研究利用卫星姿态机动提供的几何信息 ,...
针对 NASA的 ST- 3中自主编队飞行的双星星座 ,研究在无 GPS信号覆盖区域 ,利用星载类 GPS的伪距和载波观测数据自主确定双星星座之间相对位置与钟差的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 ;然后研究利用卫星姿态机动提供的几何信息 ,进行单差整周模糊度初始化的问题 ,讨论了最优化的卫星姿态机动方案 ;最后给出了仿真协方差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星
自主
编队
飞行器
自主确定
星间相对测量
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自由度飞行器编队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刚
周琳莉
黄席樾
机构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第二炮兵驻重庆地区军事代表局
后勤工程学院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78-218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60443006)
文摘
传统主从式编队常采用线性化反馈控制,很难满足复杂高精度空间飞行器编队要求。针对主从式飞行器相对平动和相对转动运动进行建模,进而得到统一的六自由度飞行器编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所得模型,设计了六自由度飞行器编队控制的滑模控制器和积分反推控制器,并给出基于Lyapunov的严格数学证明。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够保证从飞行器六自由度运动跟踪误差的一致渐近收敛,为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等飞行器编队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飞行器编队
控制
六自由度
建模
仿真
Keywords
spacecraft formation control
6DOF
modeling
simulation
分类号
V27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24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导航函数和MPC的飞行器编队分布式避碰控制
2
作者
周超
王佳荣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文摘
针对无人飞行器编队协同过程中的避碰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极导航函数与模型预测控制(MPC)相结合的飞行器编队分布式避碰控制方法。首先,利用邻居集中其他飞行器的位置信息及其目标位置,建立每架飞行器的导航函数和控制律;然后,基于MPC设计了分布式高层编队控制律,给出分布式预测控制算法;最后,以5架无人飞行器在末端攻击阶段飞向各自分配的目标点为例,对飞行器编队避碰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导航函数和MPC的飞行器编队协同避碰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无人
飞行器编队
导航函数
预测控制
分布式避碰控制
Keywords
UAV formation
navigation function
predictive control
distributed collision avoidance control
分类号
V249.122.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飞行器协同导航最优编队构型设计
3
作者
李兆琦
王新龙
丁伟
聂光皓
胡晓东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出处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673040)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170151002)
+2 种基金
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20-JCJQ-ZD-136-12)
试验技术项目(1700050405)
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15-SGIIT-KFJJ-DH-01)。
文摘
高精度的协同导航是实现多飞行器编队飞行的关键,而编队构型是影响协同导航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协同导航,建立了多飞行器协同导航系统模型,分析了编队构型及其动态变化对协同导航定位精度的影响,确定了使系统完全可观测的编队构型;进而,基于系统可观测度分析方法建立了协同导航定位精度评价模型,得到了多飞行器协同导航最优编队构型。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采用非最优编队构型,采用最优编队构型时的定位精度可提高75%以上,有效提升了编队飞行器的协同导航定位精度。
关键词
多
飞行器编队
协同导航
可观测度
最优
编队
构型
高精度
Keywords
multiple aircraft formation
collaborative navigation
observable degree
optimal formation configuration
high precision
分类号
TJ765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V249.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几何拓扑约束的多飞行器高精度协同相对导航方法
4
作者
卢克文
王新龙
王彬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673040)
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20-JCJQ-ZD-136-12)
+1 种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170151002)
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15-SGIIT-KFJJ-DH-01)。
文摘
多飞行器编队的多重作业能力强、可靠性高、整体效率高,是未来航空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高精度的相对导航是实现多飞行器编队飞行的关键。为了实现高精度相对导航,现有方法通常采用增加导航传感器种类或提高导航传感器测量精度的方式提升相对导航精度,但这不仅导致相对导航系统成本和体积的增加,而且会导致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为此,本文从编队整体的几何拓扑结构出发,建立编队几何拓扑约束模型,并将其引入对相对惯导误差的估计中,提出一种基于几何拓扑约束的协同相对导航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引入整个编队的几何拓扑信息,能够在不增加导航传感器配置的前提下提升相对导航精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得到一种多飞行器高精度协同相对导航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比现有方法更高的相对导航精度,其相对定姿、相对定位和相对测速的误差均方差分别减少了66.48%、48.73%和69.53%以上,可以实现多飞行器之间高精度的相对导航。
关键词
多
飞行器编队
航空领域
几何拓扑约束
协同相对导航
导航精度
Keywords
multiple aircraft formation
aviation field
geometric topology constraints
collaborative relative navigation
high precision
分类号
TJ760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V24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飞行器自适应编队制导控制技术
被引量:
2
5
作者
梁雯洁
贾晓洪
机构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出处
《航空兵器》
2015年第3期8-12,共5页
文摘
利用拉格朗日方法推导了飞行器编队飞行的精确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非线性项和J2项对飞行器编队模型精度的影响,利用自适应方法,在线评估J2摄动项对飞行器编队相对运动的影响。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保障了在未知空间摄动影响下飞行器编队相对位置跟踪误差的全局渐近稳定。仿真结果显示:新的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描述飞行器编队飞行的相对运动。从而减少模型误差引起的燃料消耗。
关键词
飞行器编队
自适应控制
非线性
J2摄动
Keywords
aircraft formation flying
adaptive control
nonlinearity
J2 perturbation
分类号
TJ765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时间约束的灵巧飞行器开闭环综合制导方法
6
作者
李彬
韦文书
吕艳
惠俊鹏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0,共5页
文摘
空间灵巧飞行器编队技术主要采用结合任务需求实现队形的构成和位置保持,基于主从原理和虚拟结构方法,考虑针对多任务的队形改变和保持需求,提出了编队过程中的多种约束。通过对开环最优轨线的分析,结合最省燃料方式给出可行的轨线形式和对应的控制解,并设定不同类型的闭环控制律,形成基于最优理论的空间飞行编队的高精度时间可控的队形控制方法。最终结合空间多飞行器编队应用,进行所提出方法的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编队控制方法能满足燃料、精度等约束。
关键词
空间
编队
最优控制
多
飞行器编队
Keywords
Space formation
Optical control
Multi-target formation
分类号
TJ765.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角速度测量和饱和输入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有限时间跟踪控制
被引量:
3
7
作者
关启学
代京
王伟光
姜月秋
机构
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火箭军工程大学
出处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01307)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项目(2019-ZD-0255)
+2 种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LG201708)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902095)
沈阳理工大学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4771004kfx24)。
文摘
针对无角速度测量和饱和输入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面的有限时间协同控制协议。通过数学转换将未知饱和输入的影响与外部扰动相结合为总扰动,基于航天器的姿态信息,通过所设计的有限时间非线性观测器在线估计未知总扰动,应用所提出的滑模控制协议,实现各航天器姿态跟踪误差的有限时间收敛。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滑模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关键词
飞行器编队
无角速度测量
饱和输入
有限时间观测器
滑模控制
Keywords
spacecraft formation
angular velocity-free measurement
saturation input
finite-time observer
sliding mode control
分类号
TJ760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V4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星编队星座相对状态自主确定
被引量:
8
8
作者
杏建军
郗晓宁
王威
韩龙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工程材料学院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4-25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10 0 72 0 76)
文摘
针对 NASA的 ST- 3中自主编队飞行的双星星座 ,研究在无 GPS信号覆盖区域 ,利用星载类 GPS的伪距和载波观测数据自主确定双星星座之间相对位置与钟差的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 ;然后研究利用卫星姿态机动提供的几何信息 ,进行单差整周模糊度初始化的问题 ,讨论了最优化的卫星姿态机动方案 ;最后给出了仿真协方差分析结果。
关键词
双星
自主
编队
飞行器
自主确定
星间相对测量
初始化
Keywords
Two satellites
Autonomous formation flyer
Autonomous determination
Inter-satellite relative measure
initialization
分类号
V41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自由度飞行器编队建模与控制
赵刚
周琳莉
黄席樾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导航函数和MPC的飞行器编队分布式避碰控制
周超
王佳荣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飞行器协同导航最优编队构型设计
李兆琦
王新龙
丁伟
聂光皓
胡晓东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几何拓扑约束的多飞行器高精度协同相对导航方法
卢克文
王新龙
王彬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多飞行器自适应编队制导控制技术
梁雯洁
贾晓洪
《航空兵器》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时间约束的灵巧飞行器开闭环综合制导方法
李彬
韦文书
吕艳
惠俊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无角速度测量和饱和输入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有限时间跟踪控制
关启学
代京
王伟光
姜月秋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双星编队星座相对状态自主确定
杏建军
郗晓宁
王威
韩龙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