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可打击区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研究
1
作者 赵良玉 时皓铭 +1 位作者 王建华 崔磊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和控制系统分离设计方法的不足,提出通过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提升其可打击区域的方法。首先,在建立高超声速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的基础上,揭示了其通过控制弹体坐标系与地面坐标系的牵连加速度来跟踪制导指令的工...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和控制系统分离设计方法的不足,提出通过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提升其可打击区域的方法。首先,在建立高超声速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的基础上,揭示了其通过控制弹体坐标系与地面坐标系的牵连加速度来跟踪制导指令的工作原理。其次,通过典型弹道的数值仿真,对比分析了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相较于分离设计的控制信号差异。最后,通过确定制导控制分离设计及一体化设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可打击区域的方式,从大样本仿真角度体现制导控制一体化的优势。结果表明,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可以放宽对可用过载的需求且有助于提升高超声飞行器的可打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控制一体化 大样本仿真 可打击区域 高超声速飞行 过载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速率约束下一体化角度协同制导控制方法
2
作者 王青 马雪虎 王培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4-923,共10页
针对多飞行器协同拦截过程中的角度协同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量化编码器的分布式一体化协同制导控制律。首先建立多飞行器协同制导与控制数学模型,并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理论,对单个飞行器各状态进行观测。在此基础上考虑各飞行器间单次... 针对多飞行器协同拦截过程中的角度协同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量化编码器的分布式一体化协同制导控制律。首先建立多飞行器协同制导与控制数学模型,并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理论,对单个飞行器各状态进行观测。在此基础上考虑各飞行器间单次传输数据的字长、两次传输数据间隔的通信速率约束,采用量化器-编码器-解码器实现限制通信速率情况下的协同一体化制导控制设计。之后,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证明了满足强连通图有向通信网络下,多飞行器系统能够达成一致性且收敛到期望的相对视线角,并给出了满足收敛条件的参数选择范围。最后,通过数学仿真校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在较低的通信速率下能够完成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拦截 协同制导 通信限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 制导控制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评估 被引量:12
3
作者 贺元元 倪鸿礼 乐嘉陵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7,共5页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机体和推进系统的高度一体化设计。在这类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中,机体-推进系统内外流场相互干扰的评估以及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文中阐述了CFD和风洞试验结合评估一体化飞...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机体和推进系统的高度一体化设计。在这类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中,机体-推进系统内外流场相互干扰的评估以及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文中阐述了CFD和风洞试验结合评估一体化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的近似方法,涉及一体化飞行器进气道和发动机的三个工作状态:进气道关闭、进气道打开发动机不工作以及进气道打开发动机工作。针对进气道关闭的工作状态,大量气动数据可由试验获得。但是,受模型尺寸和设备的限制,试验模拟进气道打开发动机不工作特别是进气道打开发动机工作的飞行状态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首先根据进气道关闭和进气道打开发动机不工作两种情况下风洞试验数据与CFD计算结果的对比得到计算误差,在此基础上,结合内外流数值模拟,预测不同进气道和发动机工作状态下一体化飞行器的气动-推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高超声速飞行 气动-推进性能 CFD 试验数据 计算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落角约束的超声速飞行器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建华 刘鲁华 +1 位作者 赵暾 汤国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6,共11页
针对超声速飞行器末飞行段攻击地面移动目标问题,提出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联立目标-飞行器三维相对运动方程和飞行器控制系统非线性模型,基于不确定项有界假设建立具有严格反馈形式的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将制... 针对超声速飞行器末飞行段攻击地面移动目标问题,提出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联立目标-飞行器三维相对运动方程和飞行器控制系统非线性模型,基于不确定项有界假设建立具有严格反馈形式的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将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问题转化为高阶非线性时变系统输出调节问题。构建视线角速率动态面向量并利用高频率反馈鲁棒控制方法得到控制系统的虚拟控制量,进而利用块动态面控制方法得到带落角约束的一体化制导控制律。以动态面和滤波误差为基础构建李雅普诺夫函数并证明各动态面和滤波误差的一致有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一体化方法能保证飞行器以期望落角精确命中地面移动目标,且飞行器全部状态变量均有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控制一体化 块动态面控制 输出调节 落角约束 超声速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落角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制导控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暾 王鹏 +1 位作者 刘鲁华 吴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25-933,共9页
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高速俯冲过程中的质心运动与绕质心运动之间存在强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全量耦合模型的满足落角约束的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视线角的飞行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和绕质心运动方程,通过微分同胚... 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高速俯冲过程中的质心运动与绕质心运动之间存在强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全量耦合模型的满足落角约束的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视线角的飞行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和绕质心运动方程,通过微分同胚处理得到一体化制导控制模型.接着采用自适应块动态面反演方法提出了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飞行器质心运动与绕质心运动之间的耦合作用,显著提高高超声速飞行器高速俯冲过程中的整体控制性能.本文提出的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能使得飞行器闭环系统的状态一致最终有界,且视线角速率的界可以达到任意小.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全量耦合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 一体化制导控制 自适应块动态面反演控制 一致最终有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飞行器螺旋机动、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炎烜 陆胥坛 王正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3-529,共7页
针对空舰飞行器末制导过程中突防能力不强;制导、控制回路分离设计在带宽分离假设条件不满足情况下的控制效果较差的两方面问题,将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回路进行一体化设计,并引入三维螺旋机动的弹道机动形式,实现了螺旋机动、制导、控制一... 针对空舰飞行器末制导过程中突防能力不强;制导、控制回路分离设计在带宽分离假设条件不满足情况下的控制效果较差的两方面问题,将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回路进行一体化设计,并引入三维螺旋机动的弹道机动形式,实现了螺旋机动、制导、控制一体化的设计研究.首先对飞行末段的制导、控制回路进行了一体化建模,之后应用滑模控制方法,完成了制导与控制一体化的控制律设计,而后引入了对视线倾角速率与视线偏角速率的周期性拉偏,完成了螺旋机动、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律在保证对目标的精准打击能力的同时具备了攻击过程中的弹道螺旋机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弹道机动 制导与控制一体化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一体化优化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肖地波 刘燕斌 +1 位作者 陆宇平 陈柏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2-762,共11页
乘波体高超声速飞行器各个子系统之间具有强烈的耦合效应,飞行包线大,因此,需要在飞行器设计早期就将控制相关分析和设计引入,将控制系统参数与气动、推进、结构系统参数一起作为设计参数,并开发能辅助这个设计过程的软件工具。首先将... 乘波体高超声速飞行器各个子系统之间具有强烈的耦合效应,飞行包线大,因此,需要在飞行器设计早期就将控制相关分析和设计引入,将控制系统参数与气动、推进、结构系统参数一起作为设计参数,并开发能辅助这个设计过程的软件工具。首先将几何外形用参数集表示,建立乘波体高超飞行器的参数化模型。再根据任务需求,确定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寻求在约束条件允许的设计空间内的最优参数集。再将系统可控性、闭环稳定性、鲁棒性和时域性能等与控制相关性能指标作为优化指标,将控制对飞行器设计参数调整意见反馈到优化回路,最终得到综和性能最优的飞行器构型。辅助飞行器设计的软件工具能够根据输入的参数集,自动完成飞行器建模和模型动、静态特性分析,并提供多种控制器设计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 控制一体化设计 多学科优化 参数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操纵性/控制律一体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尉建利 王聪 +1 位作者 葛颖琛 闫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1-607,652,共8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主要飞行阶段包括助推分离段、巡航段和下降段,在分离段操纵面的任务是快速抑制分离扰动,而巡航段主要用于高精度姿态控制。针对分离段和巡航段对舵面操纵性要求差别较大的特点,本文探讨从满足控制要求的角度对操纵面尺... 高超声速飞行器主要飞行阶段包括助推分离段、巡航段和下降段,在分离段操纵面的任务是快速抑制分离扰动,而巡航段主要用于高精度姿态控制。针对分离段和巡航段对舵面操纵性要求差别较大的特点,本文探讨从满足控制要求的角度对操纵面尺寸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即操纵性/控制律一体化设计。采用最优控制方法对飞行器自动驾驶仪增益进行优化,并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并行子空间优化方法,得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最优舵面外形尺寸和相应的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最优舵面在分离段能够快速抑制分离扰动对飞行器姿态的影响,并将飞行器姿态迅速调整到发动机点火窗口;在巡航段能够快速抑制阵风干扰对飞行器姿态的影响,稳定飞行器姿态,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操纵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 操纵性 控制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iRE项目中气动/推进一体化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帆 叶友达 +1 位作者 焦子涵 刘辉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80,共8页
美澳通过HIFiRE项目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推进和控制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对一体化设计有动力飞行器的高速性能进行了评估。以单项验证、步步推进的系列飞行试验方式,对乘波体布局以及不同动力方式开展原理研究,结合飞行试验对... 美澳通过HIFiRE项目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推进和控制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对一体化设计有动力飞行器的高速性能进行了评估。以单项验证、步步推进的系列飞行试验方式,对乘波体布局以及不同动力方式开展原理研究,结合飞行试验对设计状态进行验证,取得一系列有价值的飞行数据和阶段性成果。通过梳理气动/推进一体化过程中相关飞行试验,提炼出总体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试验结论,并对有动力飞行器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研究显示发生转捩的单位雷诺数范围在3×10~6~4×10~6之间,适应小迎角高升力特点的乘波体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组合成为优选方案,所取得的成果为带超燃冲压发动机高速飞行器总体方案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布局 推进系统 一体化设计 高超声速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建国 梁乐成 +1 位作者 周敏 蒋瑞民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从模型构建和方法设计两个方面对高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问题进行综述。首先,对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构建进行总结,依据系统集成度提升程度的不同,分别对分通道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全状态耦合高阶一体化模型,以及集成... 本文从模型构建和方法设计两个方面对高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问题进行综述。首先,对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构建进行总结,依据系统集成度提升程度的不同,分别对分通道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全状态耦合高阶一体化模型,以及集成度提升低阶一体化模型构建进行了介绍,并对飞行器系统和设计模型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面临的主要设计问题。其次,针对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难点,从快时变强不确定性鲁棒控制、高阶非匹配不确定性控制,以及考虑多约束控制方面对设计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并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最后,对俯冲段制导控制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 制导控制一体化 俯冲段 不确定性 多约束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与控制的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燕斌 陆宇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76-2181,共6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模型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及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与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具有典型结构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几何外形为研究对象,结合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建立飞行器的非线性...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模型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及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与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以具有典型结构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几何外形为研究对象,结合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有关理论,建立飞行器的非线性纵向模型方程;然后在不同飞行条件下获取多个平衡点,分析飞行的气动特性,进而在每一个平衡点上设计具有非线性解耦控制能力的控制器,并将得到的多平衡点控制参数结合起来,进行插值计算,实现多平衡点的连续飞行;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非线性解耦控制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模糊干扰观测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暾 王鹏 +1 位作者 刘鲁华 吴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3,共8页
为充分利用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俯冲段的质心运动与绕质心运动之间的耦合作用和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提出三维一体化制导与控制问题。根据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以及飞行器-目标的视线角相对运动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倾斜转... 为充分利用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俯冲段的质心运动与绕质心运动之间的耦合作用和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提出三维一体化制导与控制问题。根据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以及飞行器-目标的视线角相对运动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倾斜转弯控制的一体化制导控制模型。针对模型中的不确定性采用模糊干扰观测器进行补偿,并使用块动态面方法设计一种一体化制导控制律。通过选取适当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闭环系统状态的一致毕竟有界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 模糊干扰观测器 一体化制导控制 块动态面反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纵向变形与飞行最优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宇腾 常晶 +2 位作者 陈为胜 李小平 包为民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498,共14页
针对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的变形与飞行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变形率作为其关键动态参数的纵向最优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后掠角可变化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具有严格反馈形式的变形飞行一体化控制模型... 针对高超声速变形飞行器的变形与飞行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变形率作为其关键动态参数的纵向最优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后掠角可变化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具有严格反馈形式的变形飞行一体化控制模型。其次,利用自适应动态面控制生成基础控制,采用自适应动态规划(ADP)为补偿优化控制,形成变形与飞行一体化最优协调控制方法,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权值误差的一致最终有界和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最后,通过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变形飞行 自适应动态规划(ADP) 动态面 协调控制 变形与飞行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线性变参数一体化式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庶 钱云霄 杨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7-1437,共11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航迹控制问题,采用线性变参数(LPV)输出反馈控制和极点配置理论,基于高度-水平航迹控制概念,在马赫数包线内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式LPV控制律.该控制律不区分常规飞行控制律的内外控制回路,根据速度、高度...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航迹控制问题,采用线性变参数(LPV)输出反馈控制和极点配置理论,基于高度-水平航迹控制概念,在马赫数包线内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式LPV控制律.该控制律不区分常规飞行控制律的内外控制回路,根据速度、高度、侧滑角和偏航角指令对飞行器纵向和横航向运动进行综合控制,在L_(2)诱导范数意义下实现飞行器三维航迹的鲁棒最优控制.在地心地固参考系内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数学模型,考虑地球自转、地球扁率、地球引力二阶简谐效应对飞行器运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检验LPV控制律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高超声速飞行器闭环系统具有D-稳定性,能够在典型机动中保持良好的航迹控制性能,并且在扰动和测量噪声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 高度-水平航迹控制概念 一体化飞行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L_(2)诱导范数 线性变参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约束三维超螺旋滑模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
15
作者 李雪 王青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94,共12页
针对飞行器时间约束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为满足大前置角及大期望到达时间下时间约束制导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面,并证明了滑模运动时前置角的渐近收敛特性。在该滑模面的基础上,基于超螺旋算法和反步... 针对飞行器时间约束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为满足大前置角及大期望到达时间下时间约束制导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面,并证明了滑模运动时前置角的渐近收敛特性。在该滑模面的基础上,基于超螺旋算法和反步法,提出了有限时间稳定的制导控制一体化控制律,保证李普希茨有界扰动下的鲁棒,且控制量连续,其有限时间收敛特性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得到证明,其有效性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 攻击时间控制制导 制导控制一体化 超螺旋算法 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唐建 齐瑞云 姜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9-664,共16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飞行过程中强耦合、强非线性同时要求满足过程约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级联控制方法和控制障碍函数的新型三维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首先通过对速度子系统设计控制障碍函数约束算法来满足飞行器的过程约束要求...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飞行过程中强耦合、强非线性同时要求满足过程约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级联控制方法和控制障碍函数的新型三维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首先通过对速度子系统设计控制障碍函数约束算法来满足飞行器的过程约束要求,然后利用反步法、动态逆控制方法设计其余子系统的控制器,两者共同组成制导控制一体化控制器。考虑到飞行器在上升过程中容易遭遇阵风扰动的问题,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以增强算法的鲁棒性。最后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新算法能够在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过程约束的同时,实现飞行器的三维跟踪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 制导与控制一体化 级联控制 干扰观测器 控制障碍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面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安通 王鹏 +3 位作者 王建华 汤国建 潘玉龙 陈海山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6-966,共11页
面向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制导控制系统设计问题,应用动态面控制理论设计了两种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建立了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纵向运动模型,并推导了具有严格反馈形式的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将弹性状... 面向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制导控制系统设计问题,应用动态面控制理论设计了两种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建立了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滑翔段纵向运动模型,并推导了具有严格反馈形式的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将弹性状态视为不确定项,分别基于自适应方法和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 NDO),开展动态面制导控制一体化系统设计,并基于Lyapunov定理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在标称状态下和参数偏差状态下开展仿真试验,验证了两种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两种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的性能差异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高超声速飞行 动态面 制导控制一体化 自适应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过程轨迹优化与控制方案
18
作者 刘凯 张永亮 聂聆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1,共9页
为应对组合动力飞行器涡轮/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推力陷阱问题,开展了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阶段飞行/推进一体化保护控制研究。该研究利用组合动力爬升段飞行轨迹优化方法,解决模态转换过程中组合发动机总推力无法满足... 为应对组合动力飞行器涡轮/冲压发动机模态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推力陷阱问题,开展了组合动力飞行器模态转换阶段飞行/推进一体化保护控制研究。该研究利用组合动力爬升段飞行轨迹优化方法,解决模态转换过程中组合发动机总推力无法满足平飞加速需求的推力陷阱问题。结合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完成了宽速域飞行器/发动机一体化轨迹跟踪控制设计,利用迎角、油门等变量的协同调节实现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轨迹优化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模态转换过程中的推力不足问题,一体化轨迹线性化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爬升轨迹跟踪,避免模态转换过程对组合动力飞行器飞行任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速域飞行 涡轮/冲压发动机 飞行/推进一体化控制 轨迹优化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自适应容错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顾攀飞 齐瑞云 郭小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3-775,共13页
针对故障下高超声速飞行器安全再入飞行问题,考虑控制系统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参数、干扰和力矩故障,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自适应容错制导控制一体化(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设计。首先,针对分离通道的制导与控制(Separate... 针对故障下高超声速飞行器安全再入飞行问题,考虑控制系统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参数、干扰和力矩故障,进行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自适应容错制导控制一体化(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设计。首先,针对分离通道的制导与控制(Separate channel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SCIGC)模型设计无法同时协调制导和控制系统容错能力的问题,考虑制导环和姿态环之间关系并建立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然后,针对一体化模型设计自适应滑模Backstepping容错控制器,并采用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在线逼近由未知参数和加性故障引起的复合干扰项;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定理设计参数自适应律在线更新容错控制器,同时引入投影算子防止参数漂移以保证参数处于合理区间,从而完成自适应容错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案设计。在飞行器故障条件下,通过IGC与SCIGC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验证了自适应容错IGC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 再入飞行 自适应估计 制导控制一体化 自主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飞行器面向控制的建模与弹道规划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俊 刘知贵 +2 位作者 刘志勤 王庆凤 张勇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2,共6页
针对一体化飞行器在控制特性研究中面临的数据不足与多因素耦合问题,借鉴X-51A、PRORA-USV1的研制过程,提出一种增量方法,以较小代价获得足够的气动数据集,并建立面向控制的气动力模型。通过静稳定性分析,获得了与X-51A官方报告一致的结... 针对一体化飞行器在控制特性研究中面临的数据不足与多因素耦合问题,借鉴X-51A、PRORA-USV1的研制过程,提出一种增量方法,以较小代价获得足够的气动数据集,并建立面向控制的气动力模型。通过静稳定性分析,获得了与X-51A官方报告一致的结论(即,飞行器静不稳定),表明建立的气动力模型具备了该类飞行器气动特性。提出一种改进伪谱法计算出优化的最大航程滑翔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气动力模型完备、弹道规划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飞行控制 面向控制建模 静稳定性分析 弹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