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激光光谱技术在燃烧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大源 李博 +1 位作者 高强 李中山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于飞秒激光的燃烧诊断技术,可实现燃烧场温度、速度、组分浓度等参数的在线测量。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飞秒激光诊断技术在燃烧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燃烧排放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综... 基于飞秒激光的燃烧诊断技术,可实现燃烧场温度、速度、组分浓度等参数的在线测量。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飞秒激光诊断技术在燃烧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燃烧排放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综述飞秒多光子激光诱导荧光技术、飞秒激光成丝诱导非线性光谱技术以及飞秒激光电子激发示踪测速技术等飞秒激光在燃烧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概括介绍了飞秒激光燃烧诊断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飞秒激光燃烧诊断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燃烧诊断技术 多光子激光诱导荧光 激光成丝诱导非线性光谱 激光电子激发示踪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旋切叶片气膜孔锥度及孔口形貌研究
2
作者 孙旭东 倪祥云 +3 位作者 董理 陈根余 王长清 李明全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195,共8页
针对直径0.6 mm以上高温合金孔研究了基于道威棱镜旋切头的旋切光束逐层扫描加工工艺。通过试验研究了反射镜偏移量、棱镜角度和旋切电机转速等旋切头相关参数,激光脉冲频率和功率,以及切缝宽度、圆周扫描速度和圆周扫描半径间隔等机床... 针对直径0.6 mm以上高温合金孔研究了基于道威棱镜旋切头的旋切光束逐层扫描加工工艺。通过试验研究了反射镜偏移量、棱镜角度和旋切电机转速等旋切头相关参数,激光脉冲频率和功率,以及切缝宽度、圆周扫描速度和圆周扫描半径间隔等机床运动参数对孔径和孔加工质量的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切缝宽度、圆周扫描速度和圆周扫描半径间隔实现了高温合金孔的高质量加工,孔口表面几乎无烧蚀显色。旋切光束两步逐层扫描法可显著提高孔口加工质量,减少孔边毛刺,显著提高孔口圆度,并可获得锥度为0°的深直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钻孔 旋切头 激光 孔径 重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前固视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巩瑞峰 宋耀文 史清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814-2817,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前固视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眼科医院行SMILE的1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90眼),干预...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前固视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眼科医院行SMILE的1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90眼),干预组50例(88眼)。对照组采用固视训练卡进行固视训练,干预组采用VR技术进行训练,比较两组固视率、激光扫描过程中发生眼动的眼数、中心对位时间、裸眼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干预组固视率(89.77%)高于对照组(55.56%);激光扫描过程中干预组眼动发生率(5.68%)低于对照组(18.89%);干预组中心对位时间[(12.40±3.28)s]短于对照组[(45.19±6.07)s];术后1 d,干预组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干预组偏心量0.2 mm以内占比(64.8%)高于对照组(47.8%);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3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术前VR技术进行固视训练,可以有效提升SMILE手术病人自我控制固视的能力,缩短手术时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虚拟现实技术 固视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技术在燃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陆继东 刘彦 李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5-188,193,共5页
简述了激光感生击穿光谱(LIBS)技术的研究基础,包括实验台架、光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所进行的LIBS技术在燃烧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利用LIBS技术对飞灰中的碳含量和燃煤特性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IBS测得的飞灰含... 简述了激光感生击穿光谱(LIBS)技术的研究基础,包括实验台架、光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所进行的LIBS技术在燃烧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利用LIBS技术对飞灰中的碳含量和燃煤特性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IBS测得的飞灰含碳量与传统的重量燃烧法测得的飞灰含碳量结果吻合较好;煤化程度不同的煤呈现出不同的等离子体时间谱,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煤化程度越高的煤种其等离子体温度越高;利用LIBS技术测得的燃煤成分含量与传统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亦较好.该研究证实了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技术在燃烧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后续的燃烧诊断研究和试验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感生击穿光谱 燃烧诊断 定量分析 煤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光学诊断技术在含能材料燃烧测试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一平 徐司雨 +4 位作者 姚二岗 李恒 张洋 于瑾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依据不同光学原理,从光散射、光学发射与吸收和成像三方面综述了激光诱导荧光(LIF)、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粒子成像测速(PIV)、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辐射法、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S... 依据不同光学原理,从光散射、光学发射与吸收和成像三方面综述了激光诱导荧光(LIF)、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粒子成像测速(PIV)、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辐射法、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S-FTIR)及纹影法等光学诊断技术测试原理及在含能材料燃烧测试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光学诊断技术在燃烧测试中相比于其他传统接触式诊断方法的优越性和各类光学诊断方法的适用性、测量对象及优缺点;展望了微观燃烧产物、火焰温度、燃烧流场速度和火焰结构等测试技术在含能材料燃烧诊断中的发展前景;指出今后的工作应向多诊断方法相结合,发展多维度测量,从而获取更丰富多维的微观数据信息。附参考文献10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含能材料燃烧 光学诊断技术 激光诱导荧光 激光吸收光谱 纹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紫外飞秒脉冲准分子激光放大同步特性研究
6
作者 范军 杨礼昭 +4 位作者 游利兵 戎丹丹 王宏伟 寸超 方晓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8,共11页
为了获得大能量的深紫外超短脉冲,将深紫外飞秒种子光通过ArF准分子放大器进行放大。通过对种子光信号和准分子放大器的荧光信号进行测量,在不同环境下,针对种子光信号与放大器放电信号之间的延时对脉冲单程放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为了获得大能量的深紫外超短脉冲,将深紫外飞秒种子光通过ArF准分子放大器进行放大。通过对种子光信号和准分子放大器的荧光信号进行测量,在不同环境下,针对种子光信号与放大器放电信号之间的延时对脉冲单程放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放大系统实现了种子光与准分子放大器的低抖动精确同步,空气和氮气环境下脉冲能量最高分别为197.2μJ和312.6μJ,且氮气环境下脉冲展宽较空气平均降低99.2 fs。相较于空气环境,氮气环境可有效降低深紫外超短脉冲的能量衰减与脉冲展宽,且同步抖动对放大特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同步特性 准分子放大 深紫外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纳米光子学与飞秒激光技术
7
作者 王清月 张志刚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6-557,共2页
关键词 纳米 光子学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nel 718高温合金飞秒激光逐层环切打孔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其杰 任乃飞 +2 位作者 任云鹏 辛志铎 岳秀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78,共6页
采用波长为1064 nm,脉宽为300 fs的飞秒激光对1 mm厚度的Inconel 718高温合金进行逐层环切打孔,比较了与传统环切打孔的区别,发现逐层环切打孔可以明显降低微孔锥度、提高微孔进出口圆度,从而改善微孔质量。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扫描速... 采用波长为1064 nm,脉宽为300 fs的飞秒激光对1 mm厚度的Inconel 718高温合金进行逐层环切打孔,比较了与传统环切打孔的区别,发现逐层环切打孔可以明显降低微孔锥度、提高微孔进出口圆度,从而改善微孔质量。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扫描速度、单脉冲能量及重复频率对飞秒激光逐层环切打孔进出口孔径、微孔锥度等质量的影响。发现扫描速度对微孔出口孔径和出口圆度影响较大,提升重复频率对微孔孔径影响较小,略微降低了微孔锥度;随着单脉冲能量的增加,微孔进口孔径增加,出口孔径先增加再下降,微孔锥度先降低后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 高温合金 逐层环切 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细丝-纳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土壤重金属Pb元素检测 被引量:22
9
作者 任佳 高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9-1074,共6页
采用飞秒激光成丝-纳秒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Filament-ns DP-LIBS)对土壤中重金属铅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飞秒激光等离子体丝烧蚀含铅土壤样品,向外喷射低密度的土壤粒子源,经脉冲间隔Δt后,纳秒脉冲激光再烧蚀低密度土壤粒子... 采用飞秒激光成丝-纳秒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Filament-ns DP-LIBS)对土壤中重金属铅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飞秒激光等离子体丝烧蚀含铅土壤样品,向外喷射低密度的土壤粒子源,经脉冲间隔Δt后,纳秒脉冲激光再烧蚀低密度土壤粒子,实现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强度增强,谱线宽度压缩,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元素的最小检测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飞秒激光等离子体丝诱导击穿光谱技术(FIBS),在飞秒-纳秒脉冲间隔Δt=10μs条件时,PbI405.78nm光谱增强因子为9.66,谱线宽度从3.66×10-10m压缩至2.74×10-10m,提高了LIBS光谱分辨率。FIBS和Filament-ns DP-LIBS条件下定标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2和0.994。FIBS条件下的RSD和LOD值分别为7.37%和65.86mg/kg,Filament-ns DP-LIBS条件下的RSD和LOD值分别为3.27%和24.39mg/kg。研究结果表明,Filamentns DP-LIBS技术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最小检测限,提高LIBS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成丝-纳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光谱分辨率 土壤重金属污染 Pb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玻璃介质光存储技术及其应用于档案数据存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颖珺 张建明 陆文军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0-71,共2页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数据呈指数型爆炸性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据推测,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数据量最大的国家,数据量将达到48.6ZB,占全球总量的27.8%。如何长期高效、安全可靠、绿色节能地存储...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数据呈指数型爆炸性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据推测,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数据量最大的国家,数据量将达到48.6ZB,占全球总量的27.8%。如何长期高效、安全可靠、绿色节能地存储这些海量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光存储技术 云计算 大数据时代 物联网 绿色节能 激光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飞秒激光结合自组装复合加工技术获突破
11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1-31,共1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微纳米工程实验室利用飞秒激光引导毛细力自组装复合加工方法,实现了手性可控三维微结构和三维金属纳米间隙结构的灵活制备,并实现了在涡旋光手性检测和高灵敏度生化检测方面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分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微纳米工程实验室利用飞秒激光引导毛细力自组装复合加工方法,实现了手性可控三维微结构和三维金属纳米间隙结构的灵活制备,并实现了在涡旋光手性检测和高灵敏度生化检测方面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分别发表在《先进材料》和《先进功能材料》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 自组装 激光 复合加工技术 生化检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毛细力 三维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开发新型飞秒激光等离子激元光刻技术 可加工石墨烯
12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33,共1页
来自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飞秒激光等离子激元光刻技术(FPL)。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在百纳米厚的硅基氧化石墨烯薄膜表面实现了高质量微纳周期结构的快速制备。相关成果发表在《光:科学与... 来自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飞秒激光等离子激元光刻技术(FPL)。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在百纳米厚的硅基氧化石墨烯薄膜表面实现了高质量微纳周期结构的快速制备。相关成果发表在《光:科学与应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技术 等离子激元 激光 周期结构 石墨烯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快速制备 硅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光镊横向光学力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毛方林 邢岐荣 +4 位作者 王锴 郎利影 李术新 柴路 王清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3-516,共4页
旨在将飞秒激光脉冲序列视为对连续光的周期抽样结果 ,分析飞秒激光脉冲序列作为光镊光源捕获电介质微粒时产生的横向光学力 ,并给出受光微粒所受横向光学势阱力的理论模型及计算公式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飞秒激光脉冲所产生的横向光学... 旨在将飞秒激光脉冲序列视为对连续光的周期抽样结果 ,分析飞秒激光脉冲序列作为光镊光源捕获电介质微粒时产生的横向光学力 ,并给出受光微粒所受横向光学势阱力的理论模型及计算公式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飞秒激光脉冲所产生的横向光学力能抵消由于布朗运动引起的微粒中心偏移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 光镊 横向光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燃烧场内NO的浓度分布 被引量:14
14
作者 关小伟 刘晶儒 +2 位作者 黄梅生 胡志云 张振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29-631,共3页
 介绍了平面激光诱导荧光的原理及实验装置,利用可调谐OPO激光器,在甲烷 空气火焰及一些高能燃剂燃烧火焰中测得了NO分子在不同压力、不同燃烧时刻的系列荧光谱线及二维浓度分布,并给出实验结果分析。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燃烧 NO 一氧化氮 浓度分布 激光诊断 测量技术 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喷油孔的飞秒激光精密加工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旭 张子浩 +5 位作者 李俐群 黄怡晨 李福泉 蔺晓超 杨诗瑞 郭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859,共11页
飞秒激光平面螺旋钻孔策略在灵活性、精度和工艺效率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可满足某型号航天发动机供油喷嘴直通孔的加工精度需求。因此,本研究采用飞秒激光平面螺旋钻孔方式,系统研究了激光功率、单层进给量、单层扫描时间、离焦量以及脉... 飞秒激光平面螺旋钻孔策略在灵活性、精度和工艺效率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可满足某型号航天发动机供油喷嘴直通孔的加工精度需求。因此,本研究采用飞秒激光平面螺旋钻孔方式,系统研究了激光功率、单层进给量、单层扫描时间、离焦量以及脉冲重复率之间的作用关系及对钻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离焦量对入口孔径的影响最为明显;对出口孔径和锥度影响较大的参数为功率以及进给量;对加工效率影响最大的参数为功率。根据上述影响规律进行调整,本实验成功在厚度为1.5 mm的GH3044板材上制备出孔径为390μm的通孔,出口入口孔径误差小于0.6μm、锥度小于0.5°。通过统计不同参数下微孔内壁粗糙度变化规律并以此对参数进行调整,有效地将孔壁粗糙度降低至Sa 0.6μm,满足工艺要求。孔壁形貌分析表明钻孔质量优良,随激光脉冲重复频率增加,孔壁附近组织逐渐粗化,但均无明显重铸层或热影响区,能够实现高精度微孔的相对“冷加工”。本研究为后续追求高雾化效果的异形孔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 镍基高温合金 微孔 加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冲击AZ31B镁合金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红兵 于文龙 +4 位作者 杨昭 李强 高原 李亚茹 倪文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0,共6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飞秒激光冲击AZ31B镁合金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对镁合金变形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单脉冲激光冲击下材料内部的位移、动能、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得到了材料的瞬态速度和应变率变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单脉冲...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飞秒激光冲击AZ31B镁合金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对镁合金变形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单脉冲激光冲击下材料内部的位移、动能、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得到了材料的瞬态速度和应变率变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单脉冲飞秒激光冲击镁合金产生的塑性变形,可在材料表面形成微米级凹坑,中心点处最大位移为34μm,最大变形速度390m/s;在冲击初期,材料表面的应力和应变主要分布在冲击区域中心节点和边缘附近,并且得到镁合金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应变率分别为955 MPa和1.8×106 s-1.研究结果能够为深入分析飞秒激光与镁合金作用时材料变形参量的变化规律提供数值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 有限元分析 镁合金 特征量 板材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加工不锈钢微型悬臂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英 李玉华 +2 位作者 王新林 廖常锐 陆培祥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7-350,共4页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对不锈钢材料的加工工艺,采用基于飞秒激光材料烧蚀的微细加工方法,深入研究了飞秒激光高效高质量微细加工不锈钢材料的工艺条件与参量优化,并应用于微型不锈钢悬臂梁的制作。分析了激光能量密度、激光扫描速度、重复...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对不锈钢材料的加工工艺,采用基于飞秒激光材料烧蚀的微细加工方法,深入研究了飞秒激光高效高质量微细加工不锈钢材料的工艺条件与参量优化,并应用于微型不锈钢悬臂梁的制作。分析了激光能量密度、激光扫描速度、重复扫描次数对加工形貌和蚀除速率的影响,制作出了高质量的微米量级的不锈钢微型悬臂梁。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微细加工是一种极具前途与极具柔性的微机电系统器件加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 微加工 微型悬臂梁 参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多脉冲烧蚀镍钛合金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彦斐 王雷雷 宫金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2,共6页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多脉冲累积效应对镍钛合金材料的影响,通过考虑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改写激光光源项,利用改进的双温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飞秒激光三脉冲烧蚀镍钛合金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电子和晶格温度随时间和烧蚀深... 为了研究飞秒激光多脉冲累积效应对镍钛合金材料的影响,通过考虑多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改写激光光源项,利用改进的双温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飞秒激光三脉冲烧蚀镍钛合金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电子和晶格温度随时间和烧蚀深度的演化规律.分析了多脉冲累积效应的内在机理;讨论了三脉冲条件下不同参量对电子和晶格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镍钛合金在飞秒激光三脉冲的作用下,电子有3个递增的峰值温度,相比单脉冲的作用,三脉冲使电子和晶格温度明显升高;多脉冲的时间间隔直接影响多脉冲的累积效应;脉冲宽度影响电子的峰值温度和达到峰值温度所用的时间;激光能量密度影响电子和晶格的温度;电声耦合常量对电子与晶格的耦合时间和电子晶格的平衡温度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 数值模拟 镍钛合金 电子温度 晶格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复率全光纤被动锁模飞秒激光产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力舟 白晶 +2 位作者 张伟 杨直 王屹山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3-416,共4页
报道了高重复频率全光纤被动锁模飞秒激光产生的实验研究,采用全光纤环形腔结构和非线性偏振旋转可饱和吸收被动锁模机理实现了100 MHz级掺铒光纤锁模飞秒激光的稳定运转,最高重复频率为99.91 MHz,光谱带宽为25 nm,中心波长为1570 nm,... 报道了高重复频率全光纤被动锁模飞秒激光产生的实验研究,采用全光纤环形腔结构和非线性偏振旋转可饱和吸收被动锁模机理实现了100 MHz级掺铒光纤锁模飞秒激光的稳定运转,最高重复频率为99.91 MHz,光谱带宽为25 nm,中心波长为1570 nm,脉宽最短为194 fs,实验同时研究了在不同重复频率下的全光纤被动锁模激光器运转动力学特性。研究为高重复频率飞秒光纤激光器在光频梳产生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高集成、高稳定超快光源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高重复频率 全光纤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环境下太瓦飞秒激光等离子体通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滕浩 鲁欣 +4 位作者 沈忠伟 陈式友 陈荣毅 魏文寿 魏志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523,共11页
对太瓦(TW)飞秒激光在自然大气中传输时产生的超长等离子体通道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实2 TW飞秒激光在大气中自由传输时实现了2km长的等离子体通道,长距离传输后通道内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约为10^11 cm^-3,仍然保持良好的导... 对太瓦(TW)飞秒激光在自然大气中传输时产生的超长等离子体通道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实2 TW飞秒激光在大气中自由传输时实现了2km长的等离子体通道,长距离传输后通道内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约为10^11 cm^-3,仍然保持良好的导电性。高压放电试验也证实了有等离子体通道存在,可以将放电电压降低30%,说明激光诱导高压放电的有效性。本次试验研究表明长度为公里量级、长寿命大气等离子体通道的实现是可行的,将为激光引雷、大气监测、人工干预气候等实用化应用扫清技术上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超短脉冲激光 等离子体通道 大气成丝 激光引雷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