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峁遗址出土硅质石镞的飞秒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fsLA-ICP-MS)分析
1
作者 彭雨帆 杨炯 +6 位作者 邵晶 丘志力 张跃峰 叶旭 屈潘 高振丽 骆郑臣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119-121,共3页
石峁遗址是龙山晚期我国北方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城址,它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意义重大^([1]),该遗址出土了一批以石英质材料为主的镞类制品。作为史前投射类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箭镞与古人类的狩猎、采集活动甚至战争行为息息相关... 石峁遗址是龙山晚期我国北方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城址,它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意义重大^([1]),该遗址出土了一批以石英质材料为主的镞类制品。作为史前投射类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箭镞与古人类的狩猎、采集活动甚至战争行为息息相关,其使用数量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地区一度达到高峰^([2])。因此,石峁遗址出土的硅质石镞可以作为反映古代人类对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情况,以及了解古代社会生业模式和文明间交流冲突关系的关键窗口。当前,国内对于史前箭镞的研究涉及时空分布、材质种类、功能用途、形制工艺等方面^([3-4]),但围绕其用料来源,即先民获取用于制作石镞的原料范围的相关探究和讨论较少^([5])。由于石英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能在解释矿物形成条件、揭示矿物物源和重建矿床成因机制等方面提供指示性信息^([6]),近年来,国外学者在开展史前石英质器物的溯源工作时大多进行了该方面研究^([7-8]),且主要使用的是LA-ICP-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然而,石英是电介质矿物,对低强度纳秒激光的能量吸收很差,加之其微量元素含量极低,这就使得传统纳秒激光LA-ICP-MS对较纯石英材料微量元素的分析往往不容易获得很好的测试效果,而飞秒激光场强极高,对电介质矿物的剥蚀更具确定性,被认为是进行石英等透明矿物精细微量元素测试新的技术手段^([9-10])。本研究尝试利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飞秒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系统(fsLA-ICP-MS)对16件石峁遗址出土的硅质石镞及7件采集自遗址附近的石英质原料的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石英质原料的微量元素含量总体偏低,硅质石镞的微量元素含量则相对较高,不同石镞间的数据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硅质石镞和遗址附近采集的石英质原料的Al-Na、Al-K、Al-Mg、Al-Ti等代表性微量元素之间的二元散点图可以大致判断,其中少部分硅质石镞的微量元素数据均落在石英质原料的微量元素数据范围之内,重叠度高,但另有一部分硅质石镞的数据和石英质原料的数据之间差距较大。这初步表明,石峁先民使用的箭镞既存在就近取材,也存在异地制作的现象,但更细致的产地来源信息仍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方法检测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箭镞 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 石英 微量元素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脉冲激光冲击强化中等离子体压力时空演化规律
2
作者 倪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为研究飞秒脉冲激光冲击强化中等离子体压力时空演化规律,利用考虑电子态密度(DOS)效应的模型计算了电子热容和电声耦合系数随电子温度的演化规律,并与采用QEOS(quotidian equation of state)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DOS飞秒脉冲激... 为研究飞秒脉冲激光冲击强化中等离子体压力时空演化规律,利用考虑电子态密度(DOS)效应的模型计算了电子热容和电声耦合系数随电子温度的演化规律,并与采用QEOS(quotidian equation of state)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提出DOS飞秒脉冲激光冲击强化模型,计算得到电子温度、晶格温度、等离子体羽位置时间演化规律和等离子体压力时空演化规律,并与QEOS飞秒脉冲激光冲击强化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DOS飞秒脉冲激光冲击强化模型计算得到的等离子体羽位置随时间的演化规律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更好;增加激光能量或功率密度、考虑电子DOS效应会增加电子、晶格温度和等离子体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冲击强化 双温度方程 态密度 等离子体压力 电子热容 电声耦合系数 等离子体羽位置 电子温度 晶格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超热电子能谱的测量 被引量:16
3
作者 蔡达锋 谷渝秋 +3 位作者 郑志坚 杨向东 温天舒 淳于书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5-579,共5页
 报道了在3TW飞秒激光器上完成的激光 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超热电子的能谱测量结果。能谱测量显示:在较低的能段,超热电子能谱先是呈现一个局部的平台,然后迅速衰减,呈现非类麦克斯韦分布,这是由于几种加热机制共同作用,其中...  报道了在3TW飞秒激光器上完成的激光 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超热电子的能谱测量结果。能谱测量显示:在较低的能段,超热电子能谱先是呈现一个局部的平台,然后迅速衰减,呈现非类麦克斯韦分布,这是由于几种加热机制共同作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反射激光对电子的加速;在较高的能段,超热电子能谱呈类麦克斯韦分布,拟合的温度远远高于已知的温度定标律给出的温度,其原因在于超热电子分布的高能尾部本身的抬高和激光的自聚焦及成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等离子体 相互作用 超热电子 能谱测量 加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飞秒激光自聚焦等离子体通道的电导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晨 张立文 +1 位作者 覃晓 高军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3-736,共4页
通过电学探测法,采用不同焦距的聚焦透镜,在不同激光能量、不同极性外加电压的条件下,对大气中的飞秒激光自聚焦等离子体电离通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激光脉冲经不同焦距的聚焦透镜作用后均存在较长的电离通道,通道的等效电阻率有... 通过电学探测法,采用不同焦距的聚焦透镜,在不同激光能量、不同极性外加电压的条件下,对大气中的飞秒激光自聚焦等离子体电离通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激光脉冲经不同焦距的聚焦透镜作用后均存在较长的电离通道,通道的等效电阻率有所变化,通常电阻率的最大值出现在透镜的几何焦点附近,并且焦距越长,此电阻率的局部峰值点离几何焦点位置越近。在外加不同极性电压时,自由电子受到所加静电场作用力、洛仑兹力以及有质动力的共同作用。焦点前,通道电流变化不明显,加正向电压产生的电流略微大于加负向电压时的电流;焦点后则是加负向电压产生的电流大于加正向电压时的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等离子体通道 自聚焦 有质动力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合金痕量分析中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分馏效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净宇 王海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2,共6页
详细研究了高温合金样品剥蚀过程中激光脉冲能量及频率与高温合金痕量元素信号强度的变化及其稳定性、能量密度对信号稳定性的影响,实现了激光对样品表面的层层剥蚀,从而使高温合金中低沸点元素被稳定地蒸发,并初步建立了激光剥蚀过程... 详细研究了高温合金样品剥蚀过程中激光脉冲能量及频率与高温合金痕量元素信号强度的变化及其稳定性、能量密度对信号稳定性的影响,实现了激光对样品表面的层层剥蚀,从而使高温合金中低沸点元素被稳定地蒸发,并初步建立了激光剥蚀过程中理想的样品激发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激光剥蚀的过程是一个在固-液-气的相变基础上进行的热蒸发过程,分馏效应是基于各元素不同的蒸发能而发生的低沸点元素的选择性蒸发;随着剥蚀的层层推进,热效应的累积导致样品表面气化层下方的固-液相变,低熔点元素出现局域富集从而使信号增强是分馏效应的另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馏效应 激光剥蚀 固体进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高温合金中17种痕量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净宇 王海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9-363,共5页
建立了镍基高温合金中Sc、Cu、Zn、Ga、Ge、As、Ag、Cd、In、Sn、Sb、Te、Ce、Hf、Tl、Pb、Bi17种痕量元素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对激光剥蚀进样及质谱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激光对样品表面的层层剥蚀顺利完成了... 建立了镍基高温合金中Sc、Cu、Zn、Ga、Ge、As、Ag、Cd、In、Sn、Sb、Te、Ce、Hf、Tl、Pb、Bi17种痕量元素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对激光剥蚀进样及质谱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激光对样品表面的层层剥蚀顺利完成了对低沸点杂质元素的测定。采用格栅扫描采样,严格控制样品的聚焦位置和散焦距离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由高温合金系列标准物质建立了18种痕量元素的校正曲线,其中14种痕量元素的线性相关性较好(r2≥0.99),In、Sn、Sb、Ce、Tl、Pb、Bi等超痕量元素的检出限和气体空白分别低于或接近0.000 005%和0.000 001%。方法对镍基高温合金样品中Cu、Ga、Ag、Cd、In、Sn、Sb、Te、Hf、Tl、Pb和Bi等痕量元素的测定结果与参考值吻合较好,且大部分元素的RSD(n=4)小于或接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镍基高温合金 痕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环境下太瓦飞秒激光等离子体通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滕浩 鲁欣 +4 位作者 沈忠伟 陈式友 陈荣毅 魏文寿 魏志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523,共11页
对太瓦(TW)飞秒激光在自然大气中传输时产生的超长等离子体通道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实2 TW飞秒激光在大气中自由传输时实现了2km长的等离子体通道,长距离传输后通道内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约为10^11 cm^-3,仍然保持良好的导... 对太瓦(TW)飞秒激光在自然大气中传输时产生的超长等离子体通道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实2 TW飞秒激光在大气中自由传输时实现了2km长的等离子体通道,长距离传输后通道内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约为10^11 cm^-3,仍然保持良好的导电性。高压放电试验也证实了有等离子体通道存在,可以将放电电压降低30%,说明激光诱导高压放电的有效性。本次试验研究表明长度为公里量级、长寿命大气等离子体通道的实现是可行的,将为激光引雷、大气监测、人工干预气候等实用化应用扫清技术上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超短脉冲激光 等离子体通道 大气成丝 激光引雷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中激光剥蚀池载气对信号响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池俏俏 颜一军 张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238,共6页
该文以玻璃标准参考物质NIST SRM 612为样本,选择轻、中、重质量元素Li(7)、Cu(63)、Y(89)、Cs(140)、Ru(175)、Th(232)、U(238)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氩气和氦气分别作为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中剥蚀池载气时对质谱分... 该文以玻璃标准参考物质NIST SRM 612为样本,选择轻、中、重质量元素Li(7)、Cu(63)、Y(89)、Cs(140)、Ru(175)、Th(232)、U(238)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氩气和氦气分别作为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中剥蚀池载气时对质谱分析信号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激光剥蚀池载气为氩气时,载气流量为0.80 L/min,补偿气流量为0.70 L/min或者补偿气流量为0.85 L/min,载气流量为0.70L/min时获得最佳分析信号,信号值稳定(RSD为4%),氧化物离子干扰值小(UO/U为0.27%)。当激光剥蚀池载气为氦气时,补偿气氩气流量为0.95 L/min,载气氦气流量为0.95 L/min时获得最佳的信号强度值,且信号值稳定(RSD为4%,UO/U为0.32%)。对比发现,氦气作为激光剥蚀池载气时质谱分析信号强度明显高于氩气作为载气时的最佳分析信号强度值,各元素的信号强度值平均增强3倍,且背景值低。因此采用氦气作为激光剥蚀池载气,可显著提高分析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激光剥蚀 载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低压镍等离子体光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少华 刘小亮 +4 位作者 孙铭泽 曹瑜 史彦超 赵培茜 胡碧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149,共5页
分别对低于0.1 MPa的空气和氩气环境气体条件下的飞秒激光镍等离子体光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环境气体中,激光镍等离子体光谱均表现为连续谱和原子线状谱的叠加。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由于电子密度的下降,从而使得低压条件... 分别对低于0.1 MPa的空气和氩气环境气体条件下的飞秒激光镍等离子体光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环境气体中,激光镍等离子体光谱均表现为连续谱和原子线状谱的叠加。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由于电子密度的下降,从而使得低压条件下的谱线比高压条件下的谱线具有更好的分辨特性。同时,谱线强度经历了由缓慢增强发展到迅速降低的演化过程。另外,还讨论了环境气体成分对谱线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环境气压 等离子体 谱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强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的自压缩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刚 张秋菊 +1 位作者 武慧春 满宝元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1-1165,共5页
文章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理论研究了飞秒强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的自压缩行为.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激光脉冲宽度、激光强度的增大以及等离子体密度的减小,飞秒强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自压缩现象... 文章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理论研究了飞秒强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的自压缩行为.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激光脉冲宽度、激光强度的增大以及等离子体密度的减小,飞秒强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自压缩现象越明显.另外通过适当设定参量得到了近似稳定传播的基孤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脉冲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自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大气等离子体通道诱导放电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毕艺 陈亚楠 《光电技术应用》 2017年第3期24-27,共4页
通过研究飞秒激光在空气中形成等离子体通道的导电特性,提出一种获得长寿命、长距离的等离子体通道的实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飞秒激光脉冲序列电离大气有望获得长寿命、长距离的导电通道,从而为激光等离子体通道诱导放电技术的发... 通过研究飞秒激光在空气中形成等离子体通道的导电特性,提出一种获得长寿命、长距离的等离子体通道的实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飞秒激光脉冲序列电离大气有望获得长寿命、长距离的导电通道,从而为激光等离子体通道诱导放电技术的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等离子体通道 诱导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器产生等离子体中电子剩余能量的研究
12
作者 陈建新 王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2-394,共3页
飞秒激光器的出现 ,使强场中的电离过程由最初的多光子电离和阈上电离 ,发展为以隧道电离 (TunnelingIonization ,TI)或越过势垒电离 (Over the BarrierIonization ,OBI)为主要过程的光场感生电离 (Optical Field InducedIonization ,O... 飞秒激光器的出现 ,使强场中的电离过程由最初的多光子电离和阈上电离 ,发展为以隧道电离 (TunnelingIonization ,TI)或越过势垒电离 (Over the BarrierIonization ,OBI)为主要过程的光场感生电离 (Optical Field InducedIonization ,OFI)。由于等离子参数对电子温度的可控制性 ,使基于OFI的X射线激光的等离子体特性在很大范围内具有可控制性。文中主要研究不同激光参数 (泵浦激光的偏振特性 ,泵浦激光的波长 ,激光强度 ,电离能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等离子体 电子剩余能量 激光参数 光场感生电离 偏振 波长 电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剥蚀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娅聪 王伟超 +4 位作者 令伟博 张托雅 王雪梅 刘倩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7-776,共10页
激光剥蚀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化学元素检测方法,它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多元素同时测定、高通量、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以及原位分析等优点。同时,激光剥蚀可以与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 激光剥蚀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化学元素检测方法,它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多元素同时测定、高通量、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以及原位分析等优点。同时,激光剥蚀可以与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串联用于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不仅避免了繁琐的样品前处理,同时还可应用于固体样品的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揭示微观尺度上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LA-ICP-MS已广泛应用于地质、考古等领域,其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相对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该文总结了近年来LA-ICP-MS的环境分析方法开发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激光剥蚀 金属 环境分析 质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烧蚀硅晶等离子体光斑集成小波处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福斌 李鑫 +2 位作者 武晨 刘洋 陈至坤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3-96,共4页
针对飞秒激光烧蚀硅晶片微结构产生的等离子体光斑图像中的噪声及光斑亮度信号噪声,分别采用多尺度小波阈值方法进行去噪。首先,用CCD相机连续记录烧蚀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光斑,并转化为序列图像;其次,采用多尺度小波分解对等离子体光斑目... 针对飞秒激光烧蚀硅晶片微结构产生的等离子体光斑图像中的噪声及光斑亮度信号噪声,分别采用多尺度小波阈值方法进行去噪。首先,用CCD相机连续记录烧蚀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光斑,并转化为序列图像;其次,采用多尺度小波分解对等离子体光斑目标图像进行小波系数提取,去除图像中包含的噪声干扰,再经小波逆变换实现图像的重构;再次,对滤波后的光斑图像进行亮度特征提取,获得光斑序列图像的连续亮度变化曲线;最后,对光斑序列亮度曲线再次进行小波分解、系数提取及信号重构,使不同烧蚀区间的光斑亮度平均信噪比提高了19.74%,获得了平滑的光斑亮度特征变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硅晶片烧蚀 等离子体 小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等离子体共振纳米结构的飞秒激光加工与拉曼检测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艳硕 梁密生 +3 位作者 卞晓蒙 任光辉 边洪录 祝连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123,共9页
以多元金属纳米薄膜(金、银)为基底,利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制备得到多元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并研究了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性能... 以多元金属纳米薄膜(金、银)为基底,利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制备得到多元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并研究了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性能。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软件模拟了不同情况下(单层金膜、金银双层金属薄膜的平面以及阵列结构)的电场分布情况。根据仿真结果,相较于平面金属膜来说,飞秒激光制备的微纳结构阵列附近区域产生电磁场增强,集中在结构边缘处,且其强度变化与预期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此外,使用浓度为10-4 M和10-6 M的罗丹明(R6G)溶液进行SERS性能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单层平面金膜基本没有SERS峰值信号出现,而单层金膜上制备的等离子体纳米结构附近出现峰值信号,双层金属薄膜上制备的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展现出更高的SERS峰值信号。多元金属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展示出更强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从而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催化、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多元等离子体纳米结构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时间分辨光谱研究
16
作者 王福生 张培 +5 位作者 樊建梅 张先燚 季学韩 郑贤锋 郑荣儿 崔执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7-1092,共6页
在大气环境下利用中心波长800nm、脉宽为30fs的激光聚焦在铝靶上,测定了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中铝原子的时间分辨发射谱.在局部热平衡条件近似下,根据实验测定的谱线相对强度得到了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研究了激光脉冲能量对等离子体电子... 在大气环境下利用中心波长800nm、脉宽为30fs的激光聚焦在铝靶上,测定了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中铝原子的时间分辨发射谱.在局部热平衡条件近似下,根据实验测定的谱线相对强度得到了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研究了激光脉冲能量对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影响和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时间演化特性.同时,实验发现了394.4nm和396.1nm两条铝原子谱线存在较强的自吸收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脉冲能量的减少和延时的增加,自吸收现象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电子温度 时间分辨谱 自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光丝中等离子体密度时间演化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海涛 范承玉 +5 位作者 沈红 乔春红 张京会 张鹏飞 马慧敏 徐慧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4-1028,共5页
采用能够较为清晰、完整描述强飞秒激光等离子体通道内带电粒子产生过程及其演化的物理模型,进一步研究了飞秒光丝中等离子体密度的时间演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时间线型的脉冲,在等离子体通道形成过程中,氧气分子的电离贡献率... 采用能够较为清晰、完整描述强飞秒激光等离子体通道内带电粒子产生过程及其演化的物理模型,进一步研究了飞秒光丝中等离子体密度的时间演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时间线型的脉冲,在等离子体通道形成过程中,氧气分子的电离贡献率及氮气分子的贡献率明显不同,不同线型的脉冲对高效维持高密度等离子体的寿命具有较大的影响。有效控制成丝脉冲线型能够达到对等离子体通道的高效利用。长脉冲、短波长虽能够获得较高密度等离子体通道,但其存活寿命却完全受限于通道的后期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成丝 等离子体通道 电子密度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飞秒激光脉冲诱导空气等离子体细丝长度的声学测量
18
作者 吴四清 熊钢 王耿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39,共3页
利用光电离模型对强飞秒激光脉冲诱导空气等离子体成丝做了理论解释,对等离子体细丝辐射的声音信号进行了探测,根据等离子体细丝在激光传输方向上不同位置辐射声音脉冲信号的强度不同,得到了等离子体细丝的长度信息。
关键词 激光脉冲 等离子体细丝 声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秒激光刻蚀固体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金属镀锌层厚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献忠 谢健梅 +2 位作者 张建波 郭亮 陈建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0-464,共5页
采用一款自制的皮秒激光剥蚀固体进样系统(psLA),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提出了一种测定金属镀锌层厚度的新方法。通过实验参数优化,选择激光脉冲能量10μJ,散焦距离875μm,采集锌和镀锌层基材元素检测同位素的时间分辨图... 采用一款自制的皮秒激光剥蚀固体进样系统(psLA),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提出了一种测定金属镀锌层厚度的新方法。通过实验参数优化,选择激光脉冲能量10μJ,散焦距离875μm,采集锌和镀锌层基材元素检测同位素的时间分辨图,确定剥蚀镀锌层的时间,根据厚度标准片计算单位脉冲剥蚀量,实现了金属镀锌层厚度的快速测定。结果表明,单位脉冲剥蚀量为67nm·pulse-1,厚度分辨率为0.30μm。用该方法测定了黄铜镀锌厚度标准片、热浸镀锌和电镀锌样品,测定值与认定值最大偏差为0.4μm。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镀锌层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激光等离子体中Compton散射对电子的加速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郝东山 黄晓东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应用相对论性电子与光子非弹性碰撞模型和经典相对论电动力学理论,结合锥形飞秒强激光等离子体中的光场特性和静电场能,分析、计算了入射的高能电子束与等离子体中的光子发生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时对电子的加速效应,发现等离子体中... 应用相对论性电子与光子非弹性碰撞模型和经典相对论电动力学理论,结合锥形飞秒强激光等离子体中的光场特性和静电场能,分析、计算了入射的高能电子束与等离子体中的光子发生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时对电子的加速效应,发现等离子体中的光场会引起电子加速能量的振荡;等离子体中的静电场降低电子的加速效应。用高能电子束与锥形飞秒强激光等离子体中的光子发生双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是加速电子最为理想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 电子 等离子体 光子 静电场 非弹性碰撞 散射 激光 锥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