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龚莉 张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5年3—7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5年3—7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分为飞秒激光手术组和同轴微切口手术组。飞秒激光手术组26眼,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轴微切口手术组27眼,接受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均随访3个月。收集术后7 d、1个月、3个月2个组术眼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阈值、Schirmer试验值、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及患者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比较各组术眼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测定指标的差异。结果各组术眼手术过程顺利。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2个组上方角膜知觉阈值、NIBUT值、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Schirmer试验值及飞秒激光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个组中央角膜知觉阈值、飞秒激光手术组的Schirmer试验值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随着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上述观察指标均接近术前水平,但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仍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相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早期对泪液分泌的影响更小,术眼干眼症状更轻微,术后眼表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治疗应用 白内障/手术 泪膜 干眼 角膜知觉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眼表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许荣 赵少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07-913,共7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8年1—3月在武汉爱尔眼科汉口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6例116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分为飞秒激...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8年1—3月在武汉爱尔眼科汉口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6例116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分为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组(简称飞秒组)55眼和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简称微切口组)61眼。观察2个组术前,术后7 d、30 d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的变化。结果术后1 d,飞秒组和微切口组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LogMAR视力)分别为0.14(0.10,0.24)和0.20(0.17,0.27),飞秒组视力较微切口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40,P=0.002)。与微切口组比较,飞秒组手术时间略长,但超声时间更短,累计能量复合参数(CDE)值更低,平衡盐溶液(BSS)灌注量更少,2个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个组术后7 d、30 d OSDI评分、BUT值、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均较术前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SⅠt值波动均较小,组间和不同时间点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510,P=0.477;F时间=0.741,P=0.479)。结论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相比,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早期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升高、泪膜稳定性下降、结膜杯状细胞密度下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飞秒激光/治疗应用 干眼 泪膜 显微镜检查/共焦 杯状细胞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