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氢能航空动力发展研究
1
作者 曹俊 李维 +5 位作者 郭政言 孙付军 康尧 曾琦 赵明东 尹泽勇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8,共10页
氢燃料是航空业实现净零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燃料,将给航空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重构;发展氢能航空动力是航空业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氢能航空动力的利用形式,从氢能航空动力的安全... 氢燃料是航空业实现净零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燃料,将给航空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重构;发展氢能航空动力是航空业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氢能航空动力的利用形式,从氢能航空动力的安全性、高原性能、燃料消耗率、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着力分析后认为,氢燃料应用于航空动力是可行的;对世界主要国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的氢能航空动力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氢能航空动力的环保性、性能提升、高原高寒地区快速起动、高超声速等方面分析了氢能航空动力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并分析了氢能航空动力在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机载液氢存储、氢精准计量和控制、热管理、稳定低排放燃烧等方面面临的技术挑战。基于此,论证了氢能航空动力面向2028年、2035年和2050年的发展目标,从标准体系、机场氢能基础设施、关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4个方面提出了氢能航空动力的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研究建议,加强统筹协调,成立氢能航空发展联盟;建立和健全标准体系,推动氢能航空发动机安全高效发展;布局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民用氢能航空动力平台建设,以推动我国氢能航空动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零碳排放 氢燃料 航空动力 氢涡轮 氢燃料电池 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跨声速流动及阻力特性
2
作者 李宪开 张志雨 +2 位作者 何淼生 缪俊杰 柳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2-563,共12页
为了探究跨声速飞行工况下混合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o based combine cycle,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在冷通气状态下的流动及阻力特性,构建了一个巡航马赫数为4.0、基于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高马赫数飞机模型,通过三维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 为了探究跨声速飞行工况下混合并联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o based combine cycle,TBCC)动力的冲压流道在冷通气状态下的流动及阻力特性,构建了一个巡航马赫数为4.0、基于混合并联TBCC动力的高马赫数飞机模型,通过三维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其在Ma_(∞)=0.7~1.6,H_(∞)=11 km飞行环境下飞机-发动机内/外流动及其耦合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跨声速状态下,冲压进气道入口处气流增压后的静压达到了自由来流滞止压力的85%~90%,气流接近于滞止状态,说明组合进气道存在强烈的节流效应,且冲压通道的喉道是组合进气道节流效应的主要贡献者;冲压发动机尾喷管的排气流动同时受到飞机绕流及涡轮通道排气系统等多方面的干扰,且涡轮通道排气射流对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气流本身就存在膨胀压缩及排气引射等多种干扰机制。阻力分析表明,压差阻力系数高出内表面摩擦阻力系数2个数量级,是跨声速状态下冲压流道阻力的主要来源;亚声速状态下,进气道阻力占比达到了60%~80%,是冲压流道的主要阻力部件,而Ma_(∞)>1.0超声速状态下,进气道阻力占比随飞行马赫数的增大而逐步减小,尾喷管的阻力则快速增长,阻力贡献逐渐向尾喷管转移,两者趋于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数飞机 混合并联TBCC 飞机/发动机一体化 跨声速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