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变温单点飞切去除特性
1
作者 鲍永杰 殷国运 +3 位作者 郑植 杨宇星 陈晨 程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25,共10页
基于切削温度模拟与单点飞切试验研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的力热变化规律及其去除特性,分析不同纤维角度和切削温度下CFRTP去除过程和损伤特点.采用单点飞切试验开展CFRTP表面损伤特性研究,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纤维方向和材... 基于切削温度模拟与单点飞切试验研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的力热变化规律及其去除特性,分析不同纤维角度和切削温度下CFRTP去除过程和损伤特点.采用单点飞切试验开展CFRTP表面损伤特性研究,通过改变工艺参数、纤维方向和材料加热温度,分析切削力热的变化趋势以及温度对材料去除的影响.当飞切速度从3 m/s增大到7 m/s时,切向力和法向力分别增大130.60%和147.80%;当飞切深度从0.05 mm增加到0.10mm时,切向力和法向力分别增大72.44%和58.13%;当纤维角度从0°增大到30°、45°、60°、90°时,切向力分别增大12.50%、37.50%、75.00%、137.50%.CFRTP在20.0℃下以剪切破坏为主,在高温下以拉伸破坏为主且易出现分层和纤维拉拔现象.随切削温度升高,热塑性树脂软化,CFRTP层间强度和承载性能降低,切削力下降,有效切断的纤维数量降低,加工表面质量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 单点飞切试验 削温度模拟 去除特性 金刚石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飞切加工微结构表面的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4
2
作者 赵清亮 郭兵 +1 位作者 杨辉 王义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12-2519,共8页
为了获得具有纳米级表面质量的微结构表面,利用‘Nanosys-300’超精密复合加工系统实现了微结构表面的三维金刚石飞切加工,研究了主轴转速、进给量以及背吃刀量对微结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金刚石飞切加工微结构时理论表面... 为了获得具有纳米级表面质量的微结构表面,利用‘Nanosys-300’超精密复合加工系统实现了微结构表面的三维金刚石飞切加工,研究了主轴转速、进给量以及背吃刀量对微结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金刚石飞切加工微结构时理论表面粗糙度沿法线方向并没有变化,而沿进给方向存在着周期变化。减小进给量和金刚石飞刀前端角或增大切削半径可以降低理论粗糙度值。实验分析表明,表面粗糙度值Ra随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轴转速对Ra影响不大。切削聚碳酸酯(PC)时,在5~40μmRa随背吃刀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切削铝合金(LY12)时,在2~10μmRa随背吃刀量的增加而减小。实验中Ra最好可达38 nm(LY12)和43 nm(PC)。最后,利用优化工艺参数加工出了微沟槽阵列和微金字塔矩阵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微结构表面 飞切加工 金刚石刀具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C-600A超精密单点金刚石飞切机床研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宝瑞 吉方 +4 位作者 赵午云 陈东生 陶继忠 张连新 夏欢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84,共4页
单点金刚石切削是目前理想的KDP晶体加工方法。本项目立足自主技术研发,通过深入研究KDP晶体的单点金刚石切削机理,突破了超精密空气静压主轴和导轨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解决了气浮主轴和工作台高精度恒速直驱问题,研制成功了超精密单点... 单点金刚石切削是目前理想的KDP晶体加工方法。本项目立足自主技术研发,通过深入研究KDP晶体的单点金刚石切削机理,突破了超精密空气静压主轴和导轨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解决了气浮主轴和工作台高精度恒速直驱问题,研制成功了超精密单点金刚石飞切机床DFC-600A。通过工艺实验表明,该机床能够实现大口径KDP晶体、铝合金及聚碳酸酯等光学元件的超精密加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金刚石 飞切 空气静压 恒速直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氢钾晶体飞切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及其对切屑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汪圣飞 安晨辉 +2 位作者 张飞虎 游雾 雷向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48-1955,共8页
研究了磷酸二氢钾(KDP)晶体飞切加工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探索了切削温度对KDP晶体切削过程的影响。首先,采用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对KDP晶体切削过程进行了仿真,获得了不同切削深度下材料内部温度场的分布。分别使用飞切机床和纳米压痕仪... 研究了磷酸二氢钾(KDP)晶体飞切加工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探索了切削温度对KDP晶体切削过程的影响。首先,采用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对KDP晶体切削过程进行了仿真,获得了不同切削深度下材料内部温度场的分布。分别使用飞切机床和纳米压痕仪在不同速度下切削KDP晶体,发现不同切削速度下形成的切屑的微观形貌存在显著差异,分析指出这可能是由于在不同切削速度下切削区域温度差异导致的。最后,对低速加工过程中获得的切屑进行加热试验,并观测了不同温升条件下切屑微观形貌的变化。飞切加工仿真实验显示:当切深为200nm时,切削区域的温度达到110℃;而实际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100℃时,切屑的微观形貌会发生明显变化。综合仿真及实验结果可知:在KDP晶体飞切加工过程中切削区域的温度将超过100℃,因此在对KDP晶体切削机理进行研究时,必须考虑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及其去除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氢钾(KDP)晶体 晶体飞切 温度场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槽结构单点金刚石飞切加工的切削力建模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勇 尹自强 +1 位作者 李圣怡 关朝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超精密单点金刚石飞刀切削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微槽类结构加工方式。在飞切过程中,切削力是切削过程中重要的物理量,对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刀具磨损等有着直接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角微切削理论的动态微槽类结构飞切的力学模型,基于... 超精密单点金刚石飞刀切削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微槽类结构加工方式。在飞切过程中,切削力是切削过程中重要的物理量,对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刀具磨损等有着直接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角微切削理论的动态微槽类结构飞切的力学模型,基于微切削理论,得到了前、后刀面切削力的理论模型。根据飞切的几何运动特征,建立了飞切过程中剪切角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单圈飞切实验得到了飞切过程中剪切面的变化规律。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采用不同切削参数进行了多圈重叠飞切实验,对切削力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得到的切削力大小和变化规律与理论模型计算得到的基本一致,证明了该切削力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槽结构 单点金刚石飞切 削力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床动态特性的超精密飞切加工表面波纹机理解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旭 安晨辉 +3 位作者 孙郅佶 王振忠 彭云峰 王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96-202,共7页
采用超精密飞切加工技术可获得软脆性平面光学元件的最终表面,而元件表面微观形貌的加工可控性对于光学元件使用性能有直接影响。首先运用多尺度小波分解方法,对飞切机床的加工表面波纹进行了特征提取,得到了工件表面波纹的频率组成及占... 采用超精密飞切加工技术可获得软脆性平面光学元件的最终表面,而元件表面微观形貌的加工可控性对于光学元件使用性能有直接影响。首先运用多尺度小波分解方法,对飞切机床的加工表面波纹进行了特征提取,得到了工件表面波纹的频率组成及占比;然后通过对机床主轴系统的有限元分析,结合冲击振动测试,找到了与工件表面波纹对应的模态;最后通过对机床的在线振动测试及加工实验进一步明确了飞切加工表面微波纹的成因。结果表明:表面波纹在17 mm左右的空间周期上存在最大的分量,显著影响光学元件的精度和使用效果,该波纹由主轴系统在间断切削的冲击响应所引起,可以通过改变主轴结构实现波纹频率和幅值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飞切 小波分解 表面波纹 有限元分析 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P晶体单点金刚石飞切轨迹波纹误差辨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阳红 王宝瑞 +3 位作者 吉方 刘有海 夏欢 陈东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5-239,共5页
频率辨识是消除或抑制KDP晶体超精密金刚石飞切轨迹波纹误差的重要前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频率变换的飞切轨迹波纹误差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表面飞切轨迹上的轮廓幅值,计算其波纹误差的空间频率,然后采用飞切线速度进... 频率辨识是消除或抑制KDP晶体超精密金刚石飞切轨迹波纹误差的重要前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频率变换的飞切轨迹波纹误差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表面飞切轨迹上的轮廓幅值,计算其波纹误差的空间频率,然后采用飞切线速度进行转换,获得时间域上的频率值,实现波纹误差特征频率的准确分离。将误差特征频率与切削振动频率、机床气浮主轴系统的固有频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气浮主轴在断续切削力作用下产生的自激振动和来自电机的受迫振动是导致KDP晶体金刚石飞切波纹误差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主轴驱动及结构的优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大口径KDP晶体飞切后的PSD1(2.5~33mm)频段内波纹误差RMS值由53nm降低至1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飞切 波纹误差 空间频率 KDP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导微模具飞切加工工艺 被引量:2
8
作者 彭文强 吴宇列 +1 位作者 李圣怡 刘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8,共5页
针对目前模压制作工艺中高精度的光波导微模具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的问题,基于金刚石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在光学元件微结构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光波导微模具的金刚石飞切高效快速的加工方法。通过超精密飞切加工系统以硬铝为模具材料进行了工... 针对目前模压制作工艺中高精度的光波导微模具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的问题,基于金刚石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在光学元件微结构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光波导微模具的金刚石飞切高效快速的加工方法。通过超精密飞切加工系统以硬铝为模具材料进行了工艺优化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背吃刀量对光波导微结构表面质量的影响相当敏感,主轴转速对微结构表面质量的影响也比较大,进给量的影响则要小得多。综合考虑机床的稳定性及加工效率,确定了最优的光波导微模具的飞切加工工艺参数为:背吃刀量25μm、进给量20mm/min和主轴转速800r/min。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获得微结构侧壁表面粗糙度rms为17.1nm的光波导微模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导 飞切 微模具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轴回转误差引入飞切加工表面微波纹的形成机理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郅佶 毕果 +3 位作者 安晨辉 王振忠 雷向阳 张清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97-202,共6页
为分析超精密飞切机床加工表面微波纹的形成机理,研究了主轴回转误差信息提取与表面形貌仿真技术,获取微波纹误差来源并研究解决方案。首先,在超精密飞切机床主轴上搭载五通道在线电容位移检测系统,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误差分析提取。... 为分析超精密飞切机床加工表面微波纹的形成机理,研究了主轴回转误差信息提取与表面形貌仿真技术,获取微波纹误差来源并研究解决方案。首先,在超精密飞切机床主轴上搭载五通道在线电容位移检测系统,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误差分析提取。然后,建立飞切加工表面微观形貌三维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主轴误差引入的加工表面微波纹,并与表面检测结果比对确定误差来源。最后,通过调整主轴电机控制系统抑制该误差。三维仿真和实测结果相吻合,证实超精密飞切机床主轴转速波动导致的回转误差造成了工件表面1 Hz左右的规律性条纹,对主轴转速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基本消除了该因素导致的表面微波纹,表面粗糙度从5 nm以上抑制到2 nm左右,PV值优于10 nm。超精密飞切机床主轴转速波动会对飞切加工表面微观形貌以及表面粗糙度产生显著影响,需至少控制在0.5 r/min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飞切加工 主轴回转误差 粗糙度 微波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薄铝板的单点金刚石飞切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欢 韩长庆 肖虹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08,共3页
大尺寸薄铝板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因此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为了解决330mm×330mm×10mm薄铝板的高表面粗糙度和面型精度要求,文章介绍了采用单点金刚石飞切机床,进行了大尺寸薄铝板件的超精密切削工艺技术研究,探索了装卡方式... 大尺寸薄铝板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因此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为了解决330mm×330mm×10mm薄铝板的高表面粗糙度和面型精度要求,文章介绍了采用单点金刚石飞切机床,进行了大尺寸薄铝板件的超精密切削工艺技术研究,探索了装卡方式和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和面型的影响,优化切削工艺参数,实现了330mm×330mm×10mm大尺寸薄铝板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铝板 单点金刚石飞切 表面粗糙度 面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飞切单晶硅的切削力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艳燕 王润兴 赵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7-512,共6页
首先对金刚石飞切单晶硅的加工特点进行分析,建立了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及材料去除类型的理论判定条件;然后推导出了适合金刚石飞切加工特点和单晶硅材料特性的数学预测模型;最后进行了切削力正交试验,并通过切削力试验值与模型计算值对... 首先对金刚石飞切单晶硅的加工特点进行分析,建立了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及材料去除类型的理论判定条件;然后推导出了适合金刚石飞切加工特点和单晶硅材料特性的数学预测模型;最后进行了切削力正交试验,并通过切削力试验值与模型计算值对比验证了切削力模型的合理性。同时根据试验结果总结了各主要加工参数(切深ap、进给量f、主轴转速n)及其产生的最大未变形切屑厚度hmax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金刚石飞切 削力模型 未变形屑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氧化锆切削力特性及刀具磨损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艳燕 王奇 赵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针对陶瓷硬脆材料难加工特性,结合金刚石飞切与超声辅助加工的优点,提出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这一新加工工艺,并将其应用于氧化锆陶瓷超精密切削,取得了较好加工效果。在分析了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加工的特点基础上,建立其切削模型及切削... 针对陶瓷硬脆材料难加工特性,结合金刚石飞切与超声辅助加工的优点,提出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这一新加工工艺,并将其应用于氧化锆陶瓷超精密切削,取得了较好加工效果。在分析了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加工的特点基础上,建立其切削模型及切削力模型,搭建了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实验平台,进行了氧化锆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切削力试验及刀具磨损试验。通过实验对比,探讨超声辅助加工技术对切削力和刀具磨损的影响,分析金刚石飞切加工过程中切削参数(主轴转速、进给量速度、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可明显降低切削力,并有效抑制刀具磨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切加工 超声加工 氧化锆陶瓷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晶体平面镜的金刚石飞切加工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国权 刘景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26-,共1页
铌酸锂 (LiNbO3 )晶体是常用的电光晶体、声光晶体和变频晶体 ,常用于制作电光开关、激光调制器、偏转器、光电倍增管等 ,在激光技术中应用较多。但LiNbO3 晶体脆性大 ,机械加工易使材料产生解理断裂破坏 ,可加工性极差 ;另外 ,由于LiNb... 铌酸锂 (LiNbO3 )晶体是常用的电光晶体、声光晶体和变频晶体 ,常用于制作电光开关、激光调制器、偏转器、光电倍增管等 ,在激光技术中应用较多。但LiNbO3 晶体脆性大 ,机械加工易使材料产生解理断裂破坏 ,可加工性极差 ;另外 ,由于LiNbO3 具有各向异性 ,车削加工时晶体的结晶方位相对于切削方向连续变化 ,已加工表面呈现各向异性特征 ,即产生以工件回转轴线为中心的扇形粗糙区和光滑区 ,严重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的一致性。为确保获得表面质量均匀一致的光滑表面 ,我们提出了LiNbO3 晶体平面镜的金刚石飞切加工工艺。飞切加工在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SG 32 5数控金刚石车床上进行。自行设计制作2 2 0× 5 0mm飞切刀盘 ,在飞切刀盘外缘平行于轴线对称铣削 2个刀槽 ,其中一个刀槽装夹金刚石刀具 ,另一个刀槽装夹 1个等重平衡刀杆。取下机床真空夹盘 ,将飞切刀盘装夹在机床主轴上 ,由机床主轴通过飞切刀盘为金刚石刀具提供旋转主运动。在机床的工作台上设计安装一支架 ,支架上固定安装一精密胎具 ,将LiNbO3 晶体试件用热软胶粘在胎具上 ,其中心与机床主轴回转中心等高 ,由工作台带动支架 ,使工件作横向进给运动。安装工件时 ,必须确定最佳的飞切方向 ,即选择材料最容易产生剪切滑移的晶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体 飞切加工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平面飞切机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东生 李祥 +1 位作者 宋颖慧 肖虹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76,共4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KDP晶体加工的平面飞切机床,该机床直线轴基于直线电动机驱动、液体静压导轨支承;刀具旋转轴采用高刚度气浮主轴+高刚度主轴旋转机构。基于高精度分辨率位置反馈+线性驱动器+PID控制算法,直线轴获得了1 mm/min速度下,0.01... 研制了一种用于KDP晶体加工的平面飞切机床,该机床直线轴基于直线电动机驱动、液体静压导轨支承;刀具旋转轴采用高刚度气浮主轴+高刚度主轴旋转机构。基于高精度分辨率位置反馈+线性驱动器+PID控制算法,直线轴获得了1 mm/min速度下,0.018 mm/min的低速波动以及±0.01μm的位置精度;刀具微进给装置采用差动螺纹进给来实现,最终获得了进给分辨率1μm、锁紧后位置移动量小于1μm高精度进给。在优化工艺参数后,金刚石飞切机床加工100 mm×100 mm×10mm的KDP晶体后获得表面粗糙度Rq优于2 nm高精度指标;加工400 mm×400 mm×30 mm的铝镜后获得面形PV值优于3μm的高精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液体静压导轨 直线电动机驱动 飞切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纳米氧化锆陶瓷表面粗糙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艳燕 张琳 张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0,共5页
为解决硬脆材料超精密加工难题,提出将超声加工与金刚石飞切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米氧化锆陶瓷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超精密加工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别对普通金刚石飞切与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的加工特点进行分析,建立了2种情况下的理论粗... 为解决硬脆材料超精密加工难题,提出将超声加工与金刚石飞切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米氧化锆陶瓷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超精密加工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别对普通金刚石飞切与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的加工特点进行分析,建立了2种情况下的理论粗糙度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加工因素对其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之后进行对比正交试验,分别分析了主轴转速,进给量以及背吃刀量等加工参数对纳米氧化锆陶瓷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技术适合于纳米氧化锆陶瓷等硬脆材料的精密超精密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飞切 超声辅助加工 纳米氧化锆陶瓷 粗糙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金刚石飞切KDP晶体表面缺陷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冉钰庭 黄宏彪 +1 位作者 尹进 朱健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6,共7页
基于印压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磷酸二氢钾晶体表面缺陷面积与中位裂纹深度的关系.在刀具参量和主轴转数一定的情况下,采用不同切削深度和进给速率对磷酸二氢钾晶体进行单点金刚石飞切加工实验,并计算晶体表面单位面积缺陷的占比系数.实验... 基于印压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磷酸二氢钾晶体表面缺陷面积与中位裂纹深度的关系.在刀具参量和主轴转数一定的情况下,采用不同切削深度和进给速率对磷酸二氢钾晶体进行单点金刚石飞切加工实验,并计算晶体表面单位面积缺陷的占比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晶体表面缺陷深度与面积占比系数成正相关,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进而提出了利用计算晶体表面缺陷占比系数估测缺陷深度的方法.最后基于该方法得到高效率切削步骤,并加工获得了表面粗糙度算术平均值优于5nm的超光滑晶体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缺陷深度估测 飞切加工 磷酸二氢钾晶体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纳米氧化锆陶瓷加工参数对去除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赵捷 《工具技术》 2018年第8期37-39,共3页
通过对普通金刚石飞切和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特点的分析,设计正交对比试验,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普通金刚石飞切和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去除率受进给量、切削深度和主轴转速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普通金刚石飞切 超声辅助金刚石飞切 进给量 削深度 主轴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金刚石飞切机床整机模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江雯雯 芮筱亭 +1 位作者 王国平 商兴莲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18,共3页
以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液压金刚石飞切机床为研究对象,对考虑地基的机床整机动态性能进行研究。使用UG和ANSYS Workbench联合仿真对机床整机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机床的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运用模态测试系统对机床整机进行模态测试,基... 以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液压金刚石飞切机床为研究对象,对考虑地基的机床整机动态性能进行研究。使用UG和ANSYS Workbench联合仿真对机床整机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机床的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运用模态测试系统对机床整机进行模态测试,基于实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获得机床的模态参数。通过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前6阶固有频率误差均不超过10%且对应模态振型基本一致,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机床整机低阶模态振型表现为床身系统相对地基的整体转动与平动,说明机床整体机构设计合理,为机床整机进一步的时变多体动力学规律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金刚石飞切机床 有限元模态分析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形貌仿真的超精密飞切加工表面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舜 高炜祥 +1 位作者 李星占 黄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143,共8页
在超精密飞切加工中,加工表面的三维形貌特征主要包括粗糙度、波纹度和面形,不同的三维形貌特征受到不同表面质量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情况,首先对超精密飞切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刀刃复印... 在超精密飞切加工中,加工表面的三维形貌特征主要包括粗糙度、波纹度和面形,不同的三维形貌特征受到不同表面质量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情况,首先对超精密飞切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刀刃复印的原则,建立了一种超精密飞切加工表面三维形貌的仿真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对工艺参数及刀具-工件的相对振动等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加工表面主要空间频率与相对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飞切加工 表面质量 三维形貌仿真 削参数 刀具-工件相对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C-800LC超精密单点金刚石飞切机床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20
作者 宋颖慧 陈东生 +1 位作者 肖虹 李祥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6,共5页
根据超精密单点金刚石飞切机床工艺特点,采用"IPC+总线+伺服驱动器"架构实现X轴/主轴的运动控制,并通过IPC与西门子PLC的OPC通讯,实现飞切机床逻辑控制及智能状态监测。针对测控系统新架构进行功能梳理,基于Qt5.9开发平台,完... 根据超精密单点金刚石飞切机床工艺特点,采用"IPC+总线+伺服驱动器"架构实现X轴/主轴的运动控制,并通过IPC与西门子PLC的OPC通讯,实现飞切机床逻辑控制及智能状态监测。针对测控系统新架构进行功能梳理,基于Qt5.9开发平台,完成飞切机床人机交互界面的开发。经过长时间工艺实验测试,机床软硬件运行良好,控制系统性能稳定,实现KDP晶体加工粗糙度达1.173nm,大口径铝件加工PV值优于3μm的高精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飞切 IPC+总线+伺服驱动器 OPC 控制系统 人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