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减隔震装置在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的应用
被引量:
15
1
作者
袁万城
屈小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以某双塔飘浮体系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比分析了拉索限位器和黏滞阻尼器两种减隔震装置在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的减震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拉索限位器和黏滞阻尼器联合使用方式对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拉索限位器...
以某双塔飘浮体系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比分析了拉索限位器和黏滞阻尼器两种减隔震装置在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的减震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拉索限位器和黏滞阻尼器联合使用方式对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拉索限位器同黏滞阻尼器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结构位移,而黏滞阻尼器在内力控制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联合使用方式有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拉索限位器控制梁端位移、黏滞阻尼器改善塔底受力的理想状况,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减震措施,且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同样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浮体系斜拉桥
拉索限位器
黏滞阻尼器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跨飘浮体系斜拉桥减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亓兴军
李小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2,共4页
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实例,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对飘浮体系斜拉桥的减震效果,并分析了地震行波效应对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频谱成分的地震动输入显著影响三种控制方法的减震效果;半...
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实例,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对飘浮体系斜拉桥的减震效果,并分析了地震行波效应对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频谱成分的地震动输入显著影响三种控制方法的减震效果;半主动控制对于该斜拉桥整体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优于始终提供最大阻尼力的被动控制;行波效应对该斜拉桥无控制和有控制地震反应的影响基本相同,并且行波效应对三种控制方法减震效果的不利影响很小。这为漂浮体系斜拉桥的减震控制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浮体系斜拉桥
行波效应
减震效果
半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飘浮体系斜拉桥纵向抗震计算的单塔模型
被引量:
10
3
作者
颜海泉
王君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86,共7页
通过全桥模型计算结果与单塔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讨论了集中质量在塔上锚固区处堆聚位置,定义了一个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地震反应的修正系数,提出了飘浮体系斜拉桥塔纵桥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单塔模型。多个工程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塔...
通过全桥模型计算结果与单塔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讨论了集中质量在塔上锚固区处堆聚位置,定义了一个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地震反应的修正系数,提出了飘浮体系斜拉桥塔纵桥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单塔模型。多个工程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塔模型的典型误差在15%左右,精度可以满足工程抗震设计的要求,使桥塔的抗震计算得到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浮体系斜拉桥
地震反应
单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一致地震激励下飘浮体系斜拉桥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马凯
钟剑
+1 位作者
袁万城
党新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44-1754,共11页
利用Open Sees软件对一座主跨为420 m的斜拉桥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仅考虑失相干效应、考虑失相干效应和行波效应、考虑失相干效应和场地效应以及综合考虑失相干效应、行波效应和场地效应等4种非一致激励情况下的易损性分析.结合...
利用Open Sees软件对一座主跨为420 m的斜拉桥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仅考虑失相干效应、考虑失相干效应和行波效应、考虑失相干效应和场地效应以及综合考虑失相干效应、行波效应和场地效应等4种非一致激励情况下的易损性分析.结合联合概率地震需求模型(TPSDM)和蒙特卡罗抽样获得了基于构件的体系易损性曲线.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飘浮体系斜拉桥损伤概率明显高于一致激励且失相干效应和场地效应的影响较为显著.失相干效应越明显,斜拉桥体系遭受地震损伤的概率越大.场地效应的影响较为复杂,总体上表现为相邻场地类型差异越大,沿地震波传播方向场地类型由软变硬时,体系损伤概率增加.行波效应对飘浮体系斜拉桥地震损伤的影响较小,易损性分析时忽略行波效应的影响不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对飘浮体系斜拉桥进行非一致激励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应考虑失相干效应和场地效应的影响,目前广泛采用的一致激励下的易损性分析高估了体系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浮体系斜拉桥
地震动空间效应
非一致地震激励
体系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桥塔封顶
5
作者
胡海波
邓一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96,共1页
2018年4月10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岸桥塔成功封顶(见图1)。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主跨938m,桥面总宽48m,南岸桥塔高271.5m。该桥桥塔采用无下横梁A形结构,塔柱顺直到底,下塔柱不内收。
关键词
长江大桥
桥塔
青山
武汉
封顶
飘浮体系斜拉桥
下塔柱
下横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北岸引桥贯通
6
作者
胡海波
陈章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96,共1页
2018年12月28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北岸陆地引桥最后一片T梁平稳、精确地架设完成(见图1)。至此,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混凝土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标志着大桥南、北岸引桥全部贯通。武汉青山大桥全长7548m,其中跨江主桥长1638m,采用主跨938m双...
2018年12月28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北岸陆地引桥最后一片T梁平稳、精确地架设完成(见图1)。至此,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混凝土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标志着大桥南、北岸引桥全部贯通。武汉青山大桥全长7548m,其中跨江主桥长1638m,采用主跨938m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桥
青山
武汉
引桥
贯通
飘浮体系斜拉桥
主体工程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钢箱梁合龙
7
作者
胡海波
郭为
邓一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97,共1页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设计为主跨938m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桥面总宽48m,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桥梁。大桥中跨为钢箱梁,标准节段长15m,采用节段整体吊装悬臂架设的施工方案,由桥塔墩向跨中方向逐步进行架设,最大吊重约为468t。此次...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设计为主跨938m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桥面总宽48m,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桥梁。大桥中跨为钢箱梁,标准节段长15m,采用节段整体吊装悬臂架设的施工方案,由桥塔墩向跨中方向逐步进行架设,最大吊重约为468t。此次合龙段的钢梁重达350t,长11.45m,宽48m。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跨共架设钢梁节段125节,分别从南、北两岸桥塔开始,一边架设、焊接梁段,一边张拉、安装斜拉索,同步对称向江中延伸。钢梁架设施工克服了桥梁悬臂大、梁体宽受自然温度和风雨影响敏感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困难,实现了大桥零误差合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桥
主桥设计
合龙段
钢箱梁
青山
武汉
飘浮体系斜拉桥
悬臂架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减隔震装置在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的应用
被引量:
15
1
作者
袁万城
屈小伟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915011
51278376)
文摘
以某双塔飘浮体系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比分析了拉索限位器和黏滞阻尼器两种减隔震装置在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的减震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拉索限位器和黏滞阻尼器联合使用方式对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拉索限位器同黏滞阻尼器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结构位移,而黏滞阻尼器在内力控制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联合使用方式有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拉索限位器控制梁端位移、黏滞阻尼器改善塔底受力的理想状况,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减震措施,且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同样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关键词
飘浮体系斜拉桥
拉索限位器
黏滞阻尼器
减震
Keywords
floating system cable-stayed bridge
cable displacement restrainer
viscous damper
seismic response reduction
分类号
U441.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跨飘浮体系斜拉桥减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亓兴军
李小军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2,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重点项目(2006BAC13B02)
文摘
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实例,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对飘浮体系斜拉桥的减震效果,并分析了地震行波效应对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频谱成分的地震动输入显著影响三种控制方法的减震效果;半主动控制对于该斜拉桥整体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优于始终提供最大阻尼力的被动控制;行波效应对该斜拉桥无控制和有控制地震反应的影响基本相同,并且行波效应对三种控制方法减震效果的不利影响很小。这为漂浮体系斜拉桥的减震控制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
飘浮体系斜拉桥
行波效应
减震效果
半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Keywords
floating cable-stayed bridge, traveling wave effect, vibration-suppressing effectiveness, semi-active control, passive control
分类号
U441.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飘浮体系斜拉桥纵向抗震计算的单塔模型
被引量:
10
3
作者
颜海泉
王君杰
机构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8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8112)
文摘
通过全桥模型计算结果与单塔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讨论了集中质量在塔上锚固区处堆聚位置,定义了一个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地震反应的修正系数,提出了飘浮体系斜拉桥塔纵桥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单塔模型。多个工程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塔模型的典型误差在15%左右,精度可以满足工程抗震设计的要求,使桥塔的抗震计算得到简化。
关键词
飘浮体系斜拉桥
地震反应
单塔模型
Keywords
floating cable-stayed bridge
seismic response
tower model
分类号
P315.9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一致地震激励下飘浮体系斜拉桥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马凯
钟剑
袁万城
党新志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44-1754,共11页
基金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SLDRCE14-B-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339
+2 种基金
51778471)
江西省科技计划(20151BBG7006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K17B04)
文摘
利用Open Sees软件对一座主跨为420 m的斜拉桥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仅考虑失相干效应、考虑失相干效应和行波效应、考虑失相干效应和场地效应以及综合考虑失相干效应、行波效应和场地效应等4种非一致激励情况下的易损性分析.结合联合概率地震需求模型(TPSDM)和蒙特卡罗抽样获得了基于构件的体系易损性曲线.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飘浮体系斜拉桥损伤概率明显高于一致激励且失相干效应和场地效应的影响较为显著.失相干效应越明显,斜拉桥体系遭受地震损伤的概率越大.场地效应的影响较为复杂,总体上表现为相邻场地类型差异越大,沿地震波传播方向场地类型由软变硬时,体系损伤概率增加.行波效应对飘浮体系斜拉桥地震损伤的影响较小,易损性分析时忽略行波效应的影响不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对飘浮体系斜拉桥进行非一致激励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应考虑失相干效应和场地效应的影响,目前广泛采用的一致激励下的易损性分析高估了体系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
飘浮体系斜拉桥
地震动空间效应
非一致地震激励
体系
易损性
Keywords
floating cable-stayed bridge
seismic spatially varying effect
non-uniform seismic excitation
system fragility
分类号
TU31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桥塔封顶
5
作者
胡海波
邓一峰
机构
中铁大桥局武汉青山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
出处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96,共1页
文摘
2018年4月10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岸桥塔成功封顶(见图1)。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主跨938m,桥面总宽48m,南岸桥塔高271.5m。该桥桥塔采用无下横梁A形结构,塔柱顺直到底,下塔柱不内收。
关键词
长江大桥
桥塔
青山
武汉
封顶
飘浮体系斜拉桥
下塔柱
下横梁
分类号
U44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北岸引桥贯通
6
作者
胡海波
陈章
机构
中铁大桥局武汉青山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
出处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96,共1页
文摘
2018年12月28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北岸陆地引桥最后一片T梁平稳、精确地架设完成(见图1)。至此,武汉青山长江大桥混凝土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标志着大桥南、北岸引桥全部贯通。武汉青山大桥全长7548m,其中跨江主桥长1638m,采用主跨938m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
关键词
长江大桥
青山
武汉
引桥
贯通
飘浮体系斜拉桥
主体工程
混凝土
分类号
U4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钢箱梁合龙
7
作者
胡海波
郭为
邓一峰
机构
中铁大桥局武汉青山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
出处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97,共1页
文摘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设计为主跨938m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斜拉桥,桥面总宽48m,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桥梁。大桥中跨为钢箱梁,标准节段长15m,采用节段整体吊装悬臂架设的施工方案,由桥塔墩向跨中方向逐步进行架设,最大吊重约为468t。此次合龙段的钢梁重达350t,长11.45m,宽48m。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跨共架设钢梁节段125节,分别从南、北两岸桥塔开始,一边架设、焊接梁段,一边张拉、安装斜拉索,同步对称向江中延伸。钢梁架设施工克服了桥梁悬臂大、梁体宽受自然温度和风雨影响敏感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困难,实现了大桥零误差合龙。
关键词
长江大桥
主桥设计
合龙段
钢箱梁
青山
武汉
飘浮体系斜拉桥
悬臂架设
分类号
U4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减隔震装置在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的应用
袁万城
屈小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跨飘浮体系斜拉桥减震控制研究
亓兴军
李小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飘浮体系斜拉桥纵向抗震计算的单塔模型
颜海泉
王君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一致地震激励下飘浮体系斜拉桥易损性分析
马凯
钟剑
袁万城
党新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桥塔封顶
胡海波
邓一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南、北岸引桥贯通
胡海波
陈章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桥钢箱梁合龙
胡海波
郭为
邓一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