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基于老龄化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泽园 亢一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探索老年家庭提升自我养老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8年中国追踪调查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老龄化视角下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非认知能力的... 探索老年家庭提升自我养老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8年中国追踪调查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老龄化视角下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非认知能力的上升将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和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社会互动、不同风险偏好间呈现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非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认知能力下降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产生的负向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正向调节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应加强非认知能力培养,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鼓励支持适老龄化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风险投资决策,为养老增添一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非认知能力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保险对中国中老年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基于PSM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江世银 付会敏 曹嘉宝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55,共13页
商业保险的迅速发展逐渐影响着中国中老年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通过2017年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商业保险对中国中老年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城乡异质性。研究发... 商业保险的迅速发展逐渐影响着中国中老年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通过2017年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商业保险对中国中老年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城乡异质性。研究发现,购买商业保险能够有效提高城乡中老年居民家庭参与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性,且相较于农村地区,城镇参与度变化的程度较高。这不仅为商业保险在稳定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还为家庭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商业保险 城乡差异 家庭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数字化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作用机制及效应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红伟 何冠霖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3-181,共9页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人际交往逐渐从现实互动转移到网络交流中,社会网络呈现数字化的特点。基于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对社会网络数字化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机制及效应进行分析...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人际交往逐渐从现实互动转移到网络交流中,社会网络呈现数字化的特点。基于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对社会网络数字化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机制及效应进行分析发现,数字化社会网络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表现在促进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可能性、参与深度以及增加持有风险金融资产多样性三个层面。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数字化社会网络通过促进信息传递、提高风险偏好和减缓流动性约束来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数字化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预期与中国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淑一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8-178,共11页
本文首先构建多期动态最优化理论模型,从替代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效应的角度,分析房价预期对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由各类... 本文首先构建多期动态最优化理论模型,从替代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效应的角度,分析房价预期对居民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由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风险以及投资决策者自身的特质共同决定;第二,房价预期上涨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替代效应实现的,且随着房价预期上涨幅度的增大,替代效应的负向作用越强烈,而流动性约束效应仅在家庭拥有二(或多)套房的情况下体现。此外,上述影响机制对城镇家庭的解释较强,但对农村家庭则解释较弱。本文实证结论在改变风险金融资产定义以及考虑未来家庭资产配置情况下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替代效应 流动性约束效应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农民工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
5
作者 盛伟 董雅倩 廖桂蓉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5,共14页
教育和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工的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Probit和Tobit模型来考察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内在传导机制进... 教育和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工的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Probit和Tobit模型来考察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发现: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会促进农民工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并增加对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经济条件较差、教育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民工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潜力较大;就性别而言,教育人力资本在男性农民工的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中影响更大,而健康人力资本对女性农民工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教育人力资本通过提高农民工的风险偏好和金融素养的方式增加其对风险性资产的配置比例;健康人力资本越高,农民工的风险偏好越强,越倾向于投资风险性金融资产,其财产性收入也因此提高。据此,应加速提升农村地区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水平,并优化金融环境,针对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提供金融服务;农民工自身也要主动学习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水平,拓展了解金融信息的渠道,提升抗风险能力,不断优化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异质性 教育人力资本 健康人力资本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陶雄华 李敏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8-153,共6页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的发展均有助于提升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接触到互联网的家庭,从而扩...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其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的发展均有助于提升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接触到互联网的家庭,从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但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其影响不明显;(2)相较于农村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扩大城镇和东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作用更大;(3)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家庭创业、非农就业和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三个渠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但其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创业 非农就业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