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风险转移模型的次贷危机传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遥 雷良海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6,共4页
利用金融体系风险转移模型及其对风险分担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的理论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风险分担和风险传导。分析表明,银行体系的激进性贷款行为和恶意转移风险的道德风险促成了次贷危机的生成与传导;而金融市场的衍生产品创新在转... 利用金融体系风险转移模型及其对风险分担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的理论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风险分担和风险传导。分析表明,银行体系的激进性贷款行为和恶意转移风险的道德风险促成了次贷危机的生成与传导;而金融市场的衍生产品创新在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放大了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转移模型 风险分担 次贷危机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保护层响应的炼化过程系统风险动态转移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瑾秋 曹雅琴 +1 位作者 张来斌 蔡战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9,共7页
为适时、有效地控制炼化过程系统风险,以模糊Petri网(FPN)为基础,针对炼化系统动态退化性和系统中保护层对风险转移的干预性,建立考虑保护层响应的炼化过程系统风险动态转移模型。描述基于FPN的保护层作用动态机制,分析炼化系统在保... 为适时、有效地控制炼化过程系统风险,以模糊Petri网(FPN)为基础,针对炼化系统动态退化性和系统中保护层对风险转移的干预性,建立考虑保护层响应的炼化过程系统风险动态转移模型。描述基于FPN的保护层作用动态机制,分析炼化系统在保护层干预下,从非正常干扰触发开始至炼化系统退化过程的风险变化趋势。最后通过正己烷缓冲罐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正己烷缓冲罐在开始运行的30 000 h内,系统风险等级呈阶段性变化,在工作的前16 800 h,风险为Ⅰ级;第16 800~27 600 h,风险为Ⅱ级;第27 600~30 000 h,风险为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过程 模糊Petri网(FPN) 保护层 动态可信度 系统风险动态转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起人金融资产证券化终止确认的会计问题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青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6,共4页
在现行相关会计准则并不完善的大环境下,金融资产证券化交易模式的不断创新、业务种类的日益复杂化等逐渐提高了发起人金融资产证券化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梳理、探讨了目前实务界的几种主流确认方式,并以此为理... 在现行相关会计准则并不完善的大环境下,金融资产证券化交易模式的不断创新、业务种类的日益复杂化等逐渐提高了发起人金融资产证券化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梳理、探讨了目前实务界的几种主流确认方式,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对我国发起人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报酬转移测试模型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 发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