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环境风险评测
被引量:
18
1
作者
罗浪
刘明学
+6 位作者
董发勤
向莎
张格格
宗美荣
杨刚
张倩
张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3-1531,共9页
采集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含量相对较高的Cr、Cu、Ni、Pb、Sr、Zn的赋存形态,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聚类分析比较探讨该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区...
采集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含量相对较高的Cr、Cu、Ni、Pb、Sr、Zn的赋存形态,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聚类分析比较探讨该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都超过了对照土壤背景值。PLI与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显示,该矿区周围土壤处于被污染状态,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顺序为Zn〉Cu〉Ni〉Cr〉Sr〉Pb。赋存形态分析表明,重金属的主要形态是残渣态,其中Sr的可交换态(4.99%~42.11%)和碳酸盐结合态(4.05%~41.10%)所占百分比最高,Cu和Ni的有机结合态明显高于其他元素。RAC结果显示Sr处于高风险,Cu、Ni、Pb和Zn基本处于中低风险,Cr基本处于无风险等级。重金属非残渣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非残渣态可分为两个集群,分别是Ni、Pb、Cu、Cr以及Zn、Sr,其中Sr和Zn环境污染风险最大。以上结果表明该地区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存在继续污染的风险,应该加强该地区金属矿开采和尾矿的管理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赋存形态
污染负荷指数法(PLI)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风险
评估
编码
法(
rac
)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某铜矿选冶渣综合理化特性及环境污染特性评价
2
作者
张维
傅开彬
+4 位作者
王磊
谌书
姚俊
廖飞
魏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86,共12页
针对铜矿选冶渣组成复杂、环境特性不清和治理修复难度大等问题,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ML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同步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TA-FTIR-GCMS)等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综合理化特性;运用...
针对铜矿选冶渣组成复杂、环境特性不清和治理修复难度大等问题,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ML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同步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TA-FTIR-GCMS)等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综合理化特性;运用毒性浸出程序(TCLP)、改进的三步提取(BCR)、风险评估编码(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RSP)等方法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环境污染特性.结果表明,铜矿选冶渣多呈团聚状,体积平均粒径为54.18μm,主要含铁橄榄石(75.33%)、磁铁矿(12.15%)、黑云母等物相.硫酸硝酸法测得的铜矿选冶渣Cr、Cu、Zn和Pb浓度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规定的危废限值,该铜矿选冶渣为一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RAC法和RSP法评价结果表明,Cu是铜矿选冶渣的主要防治对象,Fe、Zn、Pb是铜矿选冶渣的次要防治对象.研究结果为铜矿选冶渣的安全处理和处置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选冶渣
综合理化特性
环境污染特性
风险
评估
编码
法(
rac
)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密云水库上游某铁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形态研究
被引量:
30
3
作者
黄兴星
朱先芳
+2 位作者
唐磊
季宏兵
靳宇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32-1639,共8页
应用富集因子法(EF)和风险评估编码方法(RAC)对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某铁矿矿区及其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元素含量除As外,其余均明显高于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矿区的选冶活动已...
应用富集因子法(EF)和风险评估编码方法(RAC)对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某铁矿矿区及其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元素含量除As外,其余均明显高于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矿区的选冶活动已经对下游的水体和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富集因子法评价表明Cd、Pb、Cr富集较为严重,达到显著污染水平.形态分析表明,残渣态是重金属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Cd元素可交换态所占比例(2.88%~21.15%)最高,RAC评价结果显示Cd基本处于中等风险水平,Pb为无风险,风险等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d〉Mn〉Zn〉Cu〉Co〉Cr〉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形态
富集因子(EF)
风险
评估
编码方法
(
rac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环境风险评测
被引量:
18
1
作者
罗浪
刘明学
董发勤
向莎
张格格
宗美荣
杨刚
张倩
张伟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3-1531,共9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4CB846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371)
文摘
采集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含量相对较高的Cr、Cu、Ni、Pb、Sr、Zn的赋存形态,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聚类分析比较探讨该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都超过了对照土壤背景值。PLI与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显示,该矿区周围土壤处于被污染状态,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顺序为Zn〉Cu〉Ni〉Cr〉Sr〉Pb。赋存形态分析表明,重金属的主要形态是残渣态,其中Sr的可交换态(4.99%~42.11%)和碳酸盐结合态(4.05%~41.10%)所占百分比最高,Cu和Ni的有机结合态明显高于其他元素。RAC结果显示Sr处于高风险,Cu、Ni、Pb和Zn基本处于中低风险,Cr基本处于无风险等级。重金属非残渣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非残渣态可分为两个集群,分别是Ni、Pb、Cu、Cr以及Zn、Sr,其中Sr和Zn环境污染风险最大。以上结果表明该地区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存在继续污染的风险,应该加强该地区金属矿开采和尾矿的管理和监督。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赋存形态
污染负荷指数法(PLI)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风险
评估
编码
法(
rac
)
聚类分析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speciation
pollution load index(PLI)
nemerow index method
risk assessment coding method (I
rac
)
clusteranalysis (CA)
分类号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某铜矿选冶渣综合理化特性及环境污染特性评价
2
作者
张维
傅开彬
王磊
谌书
姚俊
廖飞
魏浪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固体废物实验室
西南科技大学成都创新研究院
中石化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8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3500)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2YFS0507)
甘孜州科技计划项目(21zkjjh0017)资助。
文摘
针对铜矿选冶渣组成复杂、环境特性不清和治理修复难度大等问题,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ML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同步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TA-FTIR-GCMS)等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综合理化特性;运用毒性浸出程序(TCLP)、改进的三步提取(BCR)、风险评估编码(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RSP)等方法研究铜矿选冶渣的环境污染特性.结果表明,铜矿选冶渣多呈团聚状,体积平均粒径为54.18μm,主要含铁橄榄石(75.33%)、磁铁矿(12.15%)、黑云母等物相.硫酸硝酸法测得的铜矿选冶渣Cr、Cu、Zn和Pb浓度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规定的危废限值,该铜矿选冶渣为一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RAC法和RSP法评价结果表明,Cu是铜矿选冶渣的主要防治对象,Fe、Zn、Pb是铜矿选冶渣的次要防治对象.研究结果为铜矿选冶渣的安全处理和处置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铜矿选冶渣
综合理化特性
环境污染特性
风险
评估
编码
法(
rac
)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
Keywords
the reselected copper smelting slag(RCSS)
comprehensiv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a
rac
teristics
risk assessment coding method
phase and primary comparison method
分类号
X7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云水库上游某铁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形态研究
被引量:
30
3
作者
黄兴星
朱先芳
唐磊
季宏兵
靳宇斯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与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32-163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3113)
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
文摘
应用富集因子法(EF)和风险评估编码方法(RAC)对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某铁矿矿区及其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元素含量除As外,其余均明显高于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矿区的选冶活动已经对下游的水体和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富集因子法评价表明Cd、Pb、Cr富集较为严重,达到显著污染水平.形态分析表明,残渣态是重金属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Cd元素可交换态所占比例(2.88%~21.15%)最高,RAC评价结果显示Cd基本处于中等风险水平,Pb为无风险,风险等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d〉Mn〉Zn〉Cu〉Co〉Cr〉Pb.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形态
富集因子(EF)
风险
评估
编码方法
(
rac
)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speciation
enrichment factor (EF)
risk assessment code (
rac
)
分类号
X1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某多金属矿周围牧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环境风险评测
罗浪
刘明学
董发勤
向莎
张格格
宗美荣
杨刚
张倩
张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某铜矿选冶渣综合理化特性及环境污染特性评价
张维
傅开彬
王磊
谌书
姚俊
廖飞
魏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密云水库上游某铁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形态研究
黄兴星
朱先芳
唐磊
季宏兵
靳宇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