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风险溢出测度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谢福座 《金融发展研究》 2010年第12期12-16,共5页
本文根据GARCH-Copula-CoVaR模型,对亚洲三大股票市场指数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HSI和N225存在显著的双向即时风险溢出效应,而在滞后1期,只存在显著的从HSI到N225的单向风险溢出效应;HSI和SHZ亦存在显著的双向即时风... 本文根据GARCH-Copula-CoVaR模型,对亚洲三大股票市场指数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HSI和N225存在显著的双向即时风险溢出效应,而在滞后1期,只存在显著的从HSI到N225的单向风险溢出效应;HSI和SHZ亦存在显著的双向即时风险溢出效应,但在滞后1期以上不存在风险溢出效应;N225和SHZ在所有滞后期均不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以代表的平均风险溢出强度为4.4%,SHZ和HSI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强于N225与HSI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风险价值 风险溢出强度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 COPULA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shart检验的金融市场风险溢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宇峰 张世英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8期62-67,共6页
在假定两个金融市场均为有效市场的条件下,基于Wishart分布对不同滞后相关系数进行Wishart检验,来确定在这两个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发生期和风险溢出强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沪、深两市之间的风险溢出发生期大约在3分钟之内,且在3分... 在假定两个金融市场均为有效市场的条件下,基于Wishart分布对不同滞后相关系数进行Wishart检验,来确定在这两个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发生期和风险溢出强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沪、深两市之间的风险溢出发生期大约在3分钟之内,且在3分钟的风险溢出发生期内沪市对深市的风险溢出强度较深市对沪市的风险溢出强度衰减速度缓慢,这反映了沪市较深市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该研究结果与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相关系数 Wishart检验 风险溢出发生期 风险溢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