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救援物资跨区域调度双层规划模型——考虑幸存者感知满意度和风险可接受度 被引量:30
1
作者 曹策俊 李从东 +1 位作者 屈挺 杨琴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126,共16页
为减少幸存者的痛苦、提高灾害响应效率和降低各种损失,聚焦于跨区域救援物资反应性调度主从优化问题.综合考虑救援物资调度与分配网络中不确定供应-需求-行程时间、公平性分配原则、幸存者多层次异质性与风险可接受度限制、利益相关者... 为减少幸存者的痛苦、提高灾害响应效率和降低各种损失,聚焦于跨区域救援物资反应性调度主从优化问题.综合考虑救援物资调度与分配网络中不确定供应-需求-行程时间、公平性分配原则、幸存者多层次异质性与风险可接受度限制、利益相关者的层级或纵向“府际”关系、需求可拆分、多灾点、多供应点和多运输模式等特征;构建了上层最小化加权行程时间总和,下层最大化加权感知满意度的双层整数规划模型.通过分析模型的特征,设计了以互补松弛条件为基础的原始-对偶算法对其进行求解.最后,以汶川地震为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与求解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援物资跨区域调度 幸存者感知满意度 风险可接受度 双层规划模型 原始-对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分析技术(一)——风险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被引量:26
2
作者 戴树和 《压力容器》 2002年第2期1-9,共9页
工程发展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风险工程学》就是这种积累取得进步的产物。工程历史赋予人们丰富的经验 ,既有成功的 ,也有失败的。《风险工程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工程系统失效的形式 ,并且使人们了解将失效转化为成功的机遇。《风险工... 工程发展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风险工程学》就是这种积累取得进步的产物。工程历史赋予人们丰富的经验 ,既有成功的 ,也有失败的。《风险工程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工程系统失效的形式 ,并且使人们了解将失效转化为成功的机遇。《风险工程学》作为一门学科 ,主要目的是使工程取得成功。本文的“风险分析技术 :概念、原理、方法和工程应用”是《风险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析技术 风险模糊分析法 风险可接受度 风险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分析技术(二)——典型装置上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戴树和 《压力容器》 2002年第3期1-6,共6页
工程发展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风险工程学》就是这种积累取得进步的产物。工程历史赋予人们丰富的经验 ,既有成功的 ,也有失败的。《风险工程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工程系统失效的形式 ,并且使人们了解将失效转化为成功的机遇。《风险工... 工程发展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风险工程学》就是这种积累取得进步的产物。工程历史赋予人们丰富的经验 ,既有成功的 ,也有失败的。《风险工程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工程系统失效的形式 ,并且使人们了解将失效转化为成功的机遇。《风险工程学》作为一门学科 ,主要目的是使工程取得成功。本文的“风险分析技术 :概念、原理、方法和工程应用”是《风险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析技术 风险模糊分析法 风险可接受度 风险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