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闻言事”:监察谈话的可能与不可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曾哲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现行《监察法》第十九条指出:"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作为调查措施的"谈话"制,其与中国古代监察官员根据坊间传闻即可立...
现行《监察法》第十九条指出:"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作为调查措施的"谈话"制,其与中国古代监察官员根据坊间传闻即可立案纠劾的"风闻言事"制度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二者在行使其谈话权时难免会面临共同的问题,即对监察权力现实的过度使用或滥用。在当前监察谈话法律规则的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若监察用权行使过当,则易重蹈历史上风闻枉滥的覆辙,若用权不足,又则无法满足"红脸出汗"常态化的党内执纪监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闻言事
可能与不可能
“谈话”制度
《监察法》第十九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析康熙中期重开风闻言事之原因
2
作者
王琼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12期187-189,共3页
康熙中期逐渐形成了几个较大的朋党集团,吏治渐趋败坏,如果不及时遏制,将会威胁到清王朝的长治久安,再加上康熙帝有意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这些因素促使下康熙帝决定重开风闻言事。康熙帝通过加强科道官的权力,从而制约和打击朋党集团...
康熙中期逐渐形成了几个较大的朋党集团,吏治渐趋败坏,如果不及时遏制,将会威胁到清王朝的长治久安,再加上康熙帝有意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这些因素促使下康熙帝决定重开风闻言事。康熙帝通过加强科道官的权力,从而制约和打击朋党集团,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打下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朋党
吏治
风闻言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门提督“风闻言事”与京城政局——基于康熙朝满文奏折档案的考察
3
作者
王子涵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60,共4页
康熙末年,夺嫡和党争日益激烈。康熙帝秘密赋予负责京城治安的九门提督“风闻言事”和密折奏事之权,替皇帝探听在京的皇子宗室及各部官吏的隐私,另替皇帝秘密调查“风闻”事件的真实性。此段往事掩藏于满文奏折档案中,鲜为人知。在康熙...
康熙末年,夺嫡和党争日益激烈。康熙帝秘密赋予负责京城治安的九门提督“风闻言事”和密折奏事之权,替皇帝探听在京的皇子宗室及各部官吏的隐私,另替皇帝秘密调查“风闻”事件的真实性。此段往事掩藏于满文奏折档案中,鲜为人知。在康熙末年政局暗藏危机的环境下,康熙帝通过九门提督的“风闻言事”,加强了对京城政局的掌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朝
京城政局
九门提督
风闻言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得失刍议
被引量:
3
4
作者
韦宝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52-57,共6页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法律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在其漫长的历史沿革中,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其中,加强监察机构和体制建设,“以条问事”的依法监察制度,重视对监察官的选用、考核和奖惩的政策是保证...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法律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在其漫长的历史沿革中,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其中,加强监察机构和体制建设,“以条问事”的依法监察制度,重视对监察官的选用、考核和奖惩的政策是保证监察功能发挥的成功经验;“以轻制重”的策略有得有失;“风闻言事”权忽视查证、举证,危害显见;而监察制度对皇权的依赖性则是其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监察
监察制度
御史台
监察官员
风闻言事
监察机构
御史大夫
监察系统
御史中丞
监察御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熙察吏安民简论
5
作者
孟昭信
《史学集刊》
1986年第4期18-26,共9页
吏治,向来是国家盛衰治乱的关键。我国史学界对康熙一生业绩,倾向于肯定,而对其吏治则多有批评。不必否认,康熙朝吏治问题较多,但观其总体,应予肯定部分仍占主导地位。其有关吏治思想和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
关键词
察吏
吏治思想
经验教训
康熙朝
主导地位
史学界
业绩
治乱
风闻言事
于成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闻言事”:监察谈话的可能与不可能
被引量:
3
1
作者
曾哲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监察法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文摘
现行《监察法》第十九条指出:"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作为调查措施的"谈话"制,其与中国古代监察官员根据坊间传闻即可立案纠劾的"风闻言事"制度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二者在行使其谈话权时难免会面临共同的问题,即对监察权力现实的过度使用或滥用。在当前监察谈话法律规则的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若监察用权行使过当,则易重蹈历史上风闻枉滥的覆辙,若用权不足,又则无法满足"红脸出汗"常态化的党内执纪监察要求。
关键词
风闻言事
可能与不可能
“谈话”制度
《监察法》第十九条
Keywords
'Hearsay rule'
Possibility and impossibility
'Talk'system
Article 19 of the Supervis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分类号
D922.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析康熙中期重开风闻言事之原因
2
作者
王琼
机构
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12期187-189,共3页
基金
河南省哲社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河南省文化产业定位和升级发展的新路径探讨"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2BJJ027
文摘
康熙中期逐渐形成了几个较大的朋党集团,吏治渐趋败坏,如果不及时遏制,将会威胁到清王朝的长治久安,再加上康熙帝有意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这些因素促使下康熙帝决定重开风闻言事。康熙帝通过加强科道官的权力,从而制约和打击朋党集团,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打下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康熙
朋党
吏治
风闻言事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门提督“风闻言事”与京城政局——基于康熙朝满文奏折档案的考察
3
作者
王子涵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60,共4页
文摘
康熙末年,夺嫡和党争日益激烈。康熙帝秘密赋予负责京城治安的九门提督“风闻言事”和密折奏事之权,替皇帝探听在京的皇子宗室及各部官吏的隐私,另替皇帝秘密调查“风闻”事件的真实性。此段往事掩藏于满文奏折档案中,鲜为人知。在康熙末年政局暗藏危机的环境下,康熙帝通过九门提督的“风闻言事”,加强了对京城政局的掌控。
关键词
康熙朝
京城政局
九门提督
风闻言事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得失刍议
被引量:
3
4
作者
韦宝平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52-57,共6页
文摘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法律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在其漫长的历史沿革中,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其中,加强监察机构和体制建设,“以条问事”的依法监察制度,重视对监察官的选用、考核和奖惩的政策是保证监察功能发挥的成功经验;“以轻制重”的策略有得有失;“风闻言事”权忽视查证、举证,危害显见;而监察制度对皇权的依赖性则是其本质特征。
关键词
封建监察
监察制度
御史台
监察官员
风闻言事
监察机构
御史大夫
监察系统
御史中丞
监察御史
分类号
D693.2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熙察吏安民简论
5
作者
孟昭信
出处
《史学集刊》
1986年第4期18-26,共9页
文摘
吏治,向来是国家盛衰治乱的关键。我国史学界对康熙一生业绩,倾向于肯定,而对其吏治则多有批评。不必否认,康熙朝吏治问题较多,但观其总体,应予肯定部分仍占主导地位。其有关吏治思想和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
关键词
察吏
吏治思想
经验教训
康熙朝
主导地位
史学界
业绩
治乱
风闻言事
于成龙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闻言事”:监察谈话的可能与不可能
曾哲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探析康熙中期重开风闻言事之原因
王琼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九门提督“风闻言事”与京城政局——基于康熙朝满文奏折档案的考察
王子涵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得失刍议
韦宝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康熙察吏安民简论
孟昭信
《史学集刊》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