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风速相干结构对通量输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云谦 袁仁民 +2 位作者 罗涛 孙鉴泞 蒋维楣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3-743,共11页
切变湍流的相干结构是湍流研究中的重大发现,它表明湍流运动并非完全随机,其中具有可检测的有序结构。本文通过处理南京浦口地区大气边界层观测数据,来分析不稳定层结中高风速相干结构特征。本次观测项目包括对场地中央的气象铁塔上2m和... 切变湍流的相干结构是湍流研究中的重大发现,它表明湍流运动并非完全随机,其中具有可检测的有序结构。本文通过处理南京浦口地区大气边界层观测数据,来分析不稳定层结中高风速相干结构特征。本次观测项目包括对场地中央的气象铁塔上2m和40m高度上超声风速仪的脉动速度、温度测量以及风廓线雷达对边界层风速廓线的测量。对超声水平风速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小波变换(时间尺度400s),通过阈值来识别这种高风速相干结构。与多普勒风廓线雷达测量结果对比后发现,这种方法确定的相干结构符合常规的认识,具有较长的时间尺度和较大的垂直尺度(接近边界层厚度)。分析三天相干结构特性得到无量纲空间间隔约为6,即每隔6个边界层厚度的水平位置出现一个高速相干结构。通过与垂直风速小波系数的比较,发现高风速相干结构与向下垂直风速之间有较好相关,这与湍流中"阵风"现象的研究结论相似。使用四象限分析方法分类得到两种动量通量输送为负的运动:较小水平风速的上扬(ejection)运动(简称为上扬运动)和较大水平风速的下扫(sweep)运动(简称为下扫运动),这两种运动在整个湍流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高风速相干结构通过促进下扫运动和抑制上扬运动来影响动量通量的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相干结构 小波变换 sweep运动 动量通量 感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区挡风墙/屏影响下接触网设计风速计算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改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93,共4页
铁路沿线设置的挡风墙/屏对风速影响显著,对风区考虑挡风墙/屏影响作用的接触网的设计风速进行计算研究。基于挡风墙/屏后接触线、承力索不同高度处的风速系数研究结果,采用支柱柱底弯矩等效法计算挡风墙/屏后结构设计风速计算用的风压... 铁路沿线设置的挡风墙/屏对风速影响显著,对风区考虑挡风墙/屏影响作用的接触网的设计风速进行计算研究。基于挡风墙/屏后接触线、承力索不同高度处的风速系数研究结果,采用支柱柱底弯矩等效法计算挡风墙/屏后结构设计风速计算用的风压变化系数,采用风偏等效法计算挡风墙/屏后运行设计风速计算用的风速变化系数;分别对结构基本风速、停轮风速进行考虑挡风墙/屏后风压或风速变化系数的修正,推导出风区挡风墙/屏影响下接触网结构设计风速、运行设计风速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并给出了兰新第二双线百里风区接触网设计风速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风区 挡风墙 结构设计风速 运行设计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网设计风速取值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韩佳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0-153,共4页
风速是接触网系统设计中重要的参数,设计风速取值的合适与否对接触网系统运行安全及建设工程的经济性至关重要。就现有设计规范中对风速取值的一些相关参数进行探讨,结合我国目前铁路建设发展情况及接触网专业特点,提出接触网设计风速... 风速是接触网系统设计中重要的参数,设计风速取值的合适与否对接触网系统运行安全及建设工程的经济性至关重要。就现有设计规范中对风速取值的一些相关参数进行探讨,结合我国目前铁路建设发展情况及接触网专业特点,提出接触网设计风速的取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风速 基本风压 风偏设计风速 运营风速 结构设计风速 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78
4
作者 范志平 曾德慧 +2 位作者 朱教君 姜凤岐 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0-133,140,共5页
农田防护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农田防护林对风速结构及风蚀驱动力的影响、林网体系边界层气流物理特征以及对作物生长环境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农... 农田防护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农田防护林对风速结构及风蚀驱动力的影响、林网体系边界层气流物理特征以及对作物生长环境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及其研究现状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研究重点与研究热点,对农田防护林学这一学科的深入研究与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生态作用 风速结构 风蚀驱动力 边界层交流物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tural ventilation performance of single room building with fluctuating wind speed and thermal mass 被引量:3
5
作者 TAN 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733-739,共7页
Natural ventilation is driven by either buoyancy forces or wind pressure forces or their combinations that inherit stochastic variation into ventilation rates. Since the ventilation rate is a nonlinear function of mul... Natural ventilation is driven by either buoyancy forces or wind pressure forces or their combinations that inherit stochastic variation into ventilation rates. Since the ventilation rate is a nonlinear function of multiple variable factors including wind speed, wind direction, internal heat source and building structural thermal mass,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quantifying ventilation rate simply using dominant wind direction and average wind speed may not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 of natural ventilation. From a new point of view,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room building under fluctuating wind speed condition using the Monte-Carlo simulation approach was investigated by incorporating building facade thermal mass effect. Given a same hourly turbulenc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the wind speeds with 1 rain frequency fluctuations were generated using a stochastic model, the modified GARCH model. Comparisons of natural ventilation profiles, effective ventilation rates, and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ity use for a three-month period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80% confidence interval) between the new calculations and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based on hourly average wind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ventilation fluctuating wind speed thermal mass GARCH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