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挂式单轨简支梁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晓龙 徐建华 +2 位作者 鲍玉龙 徐昕宇 陈星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8,共6页
研究目的:悬挂式单轨梁梁部活恒载荷比大、宽跨比小,具有结构刚度小、阻尼比小等特点,易发生风致振动,从而影响悬挂式单轨列车乘坐舒适性、结构耐久性及安全性。本文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模型,在SIMPACK软件中建立车辆模型,对车辆和桥... 研究目的:悬挂式单轨梁梁部活恒载荷比大、宽跨比小,具有结构刚度小、阻尼比小等特点,易发生风致振动,从而影响悬挂式单轨列车乘坐舒适性、结构耐久性及安全性。本文采用ANSYS软件建立桥梁模型,在SIMPACK软件中建立车辆模型,对车辆和桥梁子系统施加静风力和脉动风力,建立风车桥耦合动力系统。以某悬挂式单轨双线7跨30 m简支梁方案为例,进行不同风速激励下双线列车交会的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研究结论:(1)采用通用软件可以开展悬挂式空轨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2)气动三分力系数在不同车桥组合下变化明显,横风对双车交会过程中背风侧车辆的风载突变效应强于迎风侧车辆;(3)梁部跨中横向位移在风速15 m/s到25 m/s区间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平均风对迎风侧轨道梁横向位移的影响比背风侧大;(4)双车交会过程中,迎风侧车辆横向加速度变化不明显,由于背风侧车辆三分力系数的显著变化,横向加速度在交会开始和结束时变化明显,风载突变效应显著;(5)本研究成果可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结构设计与运输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风车桥耦合 双车交会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屏障透风率对强风作用下重载铁路刚构-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向荣 查万祺 何旭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共9页
为探究风屏障透风率对强风作用下重载铁路刚构-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先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桥上设置0%,20%,40%,60%和无风屏障5种不同透风率风屏障时车桥系统的三分力系数,再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原理建立风-车-桥耦... 为探究风屏障透风率对强风作用下重载铁路刚构-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先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桥上设置0%,20%,40%,60%和无风屏障5种不同透风率风屏障时车桥系统的三分力系数,再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原理建立风-车-桥耦合振动仿真计算分析模型,对不同车速下重载货运列车通过设置不同透风率风屏障刚构-连续梁桥开展风-车-桥系统动力学仿真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上桥初期,桥梁横向位移峰值随透风率的增大而明显减小,而当列车运行趋于满布桥梁时,桥梁的横向位移峰值随透风率的增大变化不明显;列车的动力响应峰值随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大而增大,相比于满载编组列车,空载和轻重混编编组列车的动力响应对风屏障透风率的变化更加敏感。综合桥梁动力响应和列车走行安全性评价指标(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该桥梁应设置40%透风率的风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刚构-连续梁桥 屏障 风车桥耦合振动 行车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切变隐患治理研究
3
作者 张扬 苏国明 +1 位作者 郭向荣 徐勇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共6页
研究目的:为合理评估及确保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致行车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以某重载铁路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桥位处风场特性和桥面设计基准风速,依据大比例节段风洞模型试验得到的主梁及列车的气动力系数,建立一种考虑风屏障系统的风-... 研究目的:为合理评估及确保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致行车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以某重载铁路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桥位处风场特性和桥面设计基准风速,依据大比例节段风洞模型试验得到的主梁及列车的气动力系数,建立一种考虑风屏障系统的风-车-桥系统仿真分析模型,对空重混编C80型货车在强风作用下以50~100km/h运行速度通过大桥,进行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并对大风天气列车走行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结论:(1)设置风屏障可有效减小运营列车所受气动风荷载,保证列车走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简支T梁区段桥面最大风速为31.5m/s,可满足正常运行速度80km/h的要求;(3)刚构连续梁区段和简支箱梁区段桥面最大风速近35m/s,为满足列车运行速度80km/h的要求,需增设透风率为60%,高度3.5m的风屏障;(4)本文提出了合理的风屏障技术参数、限速阈值和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对山区运营铁路桥梁风切变隐患治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铁路桥梁 洞试验 风车桥耦合 屏障 限速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作用下悬挂式单轨车辆-桥梁系统耦合振动仿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靖 刘诗文 +2 位作者 祝兵 张振 张子怡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10,共7页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主梁通常为下开口钢箱梁,结构刚度小,车辆在风力作用下易发生横向摆动,从而影响结构安全性和乘车舒适性。以某旅游专线项目30m跨度简支段为工程背景,进行不同风速和不同车速下的动力响应仿真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建...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主梁通常为下开口钢箱梁,结构刚度小,车辆在风力作用下易发生横向摆动,从而影响结构安全性和乘车舒适性。以某旅游专线项目30m跨度简支段为工程背景,进行不同风速和不同车速下的动力响应仿真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模型,采用多体系动力学软件建立车辆和轨道模型,将车辆、轨道系统和桥梁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联合仿真计算。采用CFD软件计算桥梁和列车的静力三分力系数和风荷载,并将静风力叠加到模型中形成风-车-桥耦合振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桥梁的横向动位移和竖向动位移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横向位移变化更加明显,但随车速的增大,动位移变化不明显;车辆的平稳性随风速和车速增大而逐渐降低,车辆的横向平稳性对平均风更加敏感;所有工况中,车辆的竖向和横向Sperling系数最大值分别为2.49和2.62,表明运行车辆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和多体动力学软件进行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的联合仿真方法是可靠高效的;研究成果可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抗风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 风车桥耦合 联合仿真 平稳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小半径弯桥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曾敏 祝兵 +2 位作者 张振 张子怡 白孝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6-71,共6页
悬挂式轨道交通是一种新型的中、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结构轻盈、美观,恒活荷载比较小。近年来在国内应用广泛,悬挂式轨道交通车体为下摆结构,受风荷载影响较大,有必要进行风-车-桥模型耦合振动研究。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Flu... 悬挂式轨道交通是一种新型的中、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结构轻盈、美观,恒活荷载比较小。近年来在国内应用广泛,悬挂式轨道交通车体为下摆结构,受风荷载影响较大,有必要进行风-车-桥模型耦合振动研究。结合有限元软件Ansys、Fluent以及多体动力学软件Universal Mechanism建立了半径100 m、跨径20 m曲线梁桥风车桥耦合分析模型,对比分析列车在离心风以及向心风作用下车体及轨道梁的动力响应差异。并通过平稳性指标对列车过桥情况进行判断。结果发现,横风对于车体横向平稳性影响较大,随着风速增加,车体横向平稳性系数逐渐增高,平稳性降低。对于风-车-桥而言,离心风较向心风更加加剧了桥梁以及车辆的动态响应。相同风速下,离心风荷载作用相较于向心风荷载作用,桥梁动位移最大值增大约36%;列车平稳性系数也增幅明显,增大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桥耦合 悬挂式单轨交通 弯桥 向心 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典型车辆在斜拉桥桥面行驶的临界风速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麟 韩万水 +1 位作者 刘健新 李加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34,49,共6页
研究强侧风作用下三种典型汽车在斜拉桥桥面行驶时的临界风速和车速。分析汽车运动方程的随动坐标特性和桥梁的侧向抖振对汽车相对桥面侧偏的影响,得到侧偏位移及速率的计算式,在以往基础上,研究了考虑车辆侧偏和驾驶员行为的风-车-桥... 研究强侧风作用下三种典型汽车在斜拉桥桥面行驶时的临界风速和车速。分析汽车运动方程的随动坐标特性和桥梁的侧向抖振对汽车相对桥面侧偏的影响,得到侧偏位移及速率的计算式,在以往基础上,研究了考虑车辆侧偏和驾驶员行为的风-车-桥空间耦合振动系统,完善了仿真分析程序的功能。以某斜拉桥为实例,分析三种典型车辆在桥面行使的临界风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控制重心还是前轮侧滑的驾驶员模型不显著影响桥面汽车临界风速的大小;不同类型汽车的事故原因可能不同,对于箱式货车,侧滑事故起控制作用,对于桑塔纳和一汽佳宝,车速高时,侧倾事故起控制作用,低车速时,侧滑事故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行车安全 临界 风车桥耦合 驾驶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fundamental factors on coupled vibration of wind-rail vehicle-bridge system for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明金 李永乐 汪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264-1272,共9页
In a wind-vehicle-bridge(WVB) system,there are various interactions among wind,vehicle and bridge.The mechanism for coupling vibration of wind-vehicle-bridge systems is explor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fundament... In a wind-vehicle-bridge(WVB) system,there are various interactions among wind,vehicle and bridge.The mechanism for coupling vibration of wind-vehicle-bridge systems is explor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fundamental factors,such as mean wind,fluctuating wind,buffeting,rail irregularities,light rail vehicle vibration and bridge stiffness.A long cable-stayed bridge which carries light rail traffic is regarded as a numerical example.Firstly,a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built for the long cable-stayed bridge.The deck can generally be idealized as three-dimensional spine beam while cables are modeled as truss elements.Vehicles are modeled as mass-spring-damper systems.Rail irregularities and wind fluctuation are simulated in time domain by spectrum representation method.Then,aerodynamic loads on vehicle and bridge deck are measured by section model wind tunnel tests.Eight vertical and torsional flutter derivatives of bridge deck are identified by weighting ensemble least-square method.Finally,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WVB system are analyzed in a series of cas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elerations of the vehicle are excited by the fluctuating wind and the track irregularity to a great extent.The transverse forces of wheel axles mainly depend on the track irregularity.The displacements of the bridge are predominantly determined by the mean wind and restricted by its stiffness.And the accelerations of the bridge are enlarged after adding the fluctuating w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vehicle-bridge system coupled vibration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fundamental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